1、《微雪》是《沙漏》的延续故事,
2、写尽了女孩成长过程中的疼痛与美好,每一个女孩都能从中寻找到自已的欢笑和泪水、美丽与哀愁。
3、我们的爱,也许只是一场细微的雪,落进地面,转眼消失不见,而那些甜美的错觉,已值得长久纪念,至于爱与不爱,你从未敷衍。
在《沙漏》的三部曲中,很多人爱上了明朗坚强的女孩米砂,也为书中对她和男主人公路理的分手而扼腕。《微雪》讲述的正是米砂的故事,在好友莫醒醒离开之后,她独自面临着爱情的背叛、去留的选择,而父亲的新恋情和母亲的失踪之谜也在这时揭开,让她不堪重负。
饶雪漫,自由作家,著名编剧。
已出版作品50余部,作品语言优美、故事动人、风格多变,享有“文字女巫”之称。其作品多次登上全国各地(含港台地区)畅销书排行榜。
在多年的文学创作中,饶雪漫始终亲近女孩,聆听成长期女孩的心声,并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我不是坏女生”夏令营,关注女孩成长问题,执笔写出真实的女生故事,成为万千女生心目中喜爱、信任的作家。
代表作:《左耳》《沙漏》《离歌》《秘果》《雀斑》《小妖的金色城堡》《校服的裙摆》《那些女生该懂的事》《那些不能告诉大人的事》等。
2015年4月,饶雪漫亲自操刀改编的同名电影作品《左耳》上映,获得近5亿票房。近年来陆续亲自编剧由其同名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均在市场上有不俗反响。
第一章 重逢
第二章 左左
第三章 意外
第四章 消失
第五章 谎言
第六章 纠结
第七章 真相
后记 像米砂姑娘一样活着
第一章 重逢
在我高三下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的夜晚,又下了一场雪,我在凌晨就听到雪瓣跌落到地面的声音,拉开窗户,果然看
到一片荧光的白。
起身下楼,发现米砾竟比我起得还早,正在收拾他的东西,他没有让李姨帮忙,看上去很有条理的样子。他终于脱下了他的那些奇装异服,把稍显小的校服别扭地套在身上。
那是天中的校服,我也有过两套,只是,我再也没有穿它的机会了。穿上校服的米砾看上去挺高兴,他在客厅中央的白色地板上滑行,又立住,展示了他连续的绚丽转圈,手托额头,居然背诵了一句校训:“天一中,展风流。发展中显个性,团结中争创新。”
李姨正在拖地,只顾看他表演,差点踩到拖把摔倒。我也跟着没好气地笑了。米诺凡在楼梯上大声地喊我们快点把东西准备好,米砾趁他没注意朝楼上翻白眼,然后溜到我面前悄悄对我说:“米二,我有个天大的秘密,你想不想知道?”
米砾是个没什么秘密的人,所以他所谓的天大的秘密实在是有那么丁点儿勾起了我的八卦之心,于是我很配合地看着他,等他公布答案。他朝楼上看了看,又朝往厨房走去的李姨的背影看了看,这才凑到我耳边小声地说:“昨晚我偷听到米老爷打电话,好像是说高考太苦了,要把我们弄出国。”
什么?!
“说说而已。”米砾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笑嘻嘻地搓着手,没出息到了极点。
“抓紧点,送你们报完到,我还有重要的事。”米诺凡一面说一面拎着一条金光闪闪的领带从楼上走下来。
他走到我面前,捏着手中那条有些过分扎眼的领带,对我说:“这是一个生意上的朋友送的。今天要和他见面,不扎这条不行。我只会一个打法,你上次替我打的那个叫什么结来着?你再替我打一遍吧。”
“温莎结。”我纠正他。他昂着脖子,把自己的衣领竖起来,等我替他把领带围上去。
我记得那打法,且永远不会忘记。
手里动作不过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打好了。
我仍然记得,上一次替他打领带,还是我十三岁那一年。因为前一天家里的领带都送到店里去做护理,只剩一条宽领带和一条平时上班用的领带。他又临时决定去参加一个酒会,急得直冒火,打电话逼他的秘书十分钟之内出现在他面前并替他打好领带。
是我自告奋勇地解决了所有问题。
只是他不知道,这种打法,是么么教我的。在我五岁还是六岁那一年,我们一个下午坐在一起,玩打领带的游戏。
她教给我六种打法,我竟然到现在都全部记得。
或许我遗传了他的偏执,我一直坚定地认为:总有一些事,是米诺凡所不必知道也不能理解的。
无论如何,我们的关系有所改善,除却一桩问题——他发誓永远不和我达成一致,那就是关于我的感情。这是一个让米诺凡永远头疼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用他的话来说,从莫醒醒到路理,米砂你是不是故意要让我这个当爸爸的疯掉才罢休?
天地良心,我怎么可能谈得上“故意”。
这一天,米诺凡是先送我,再送的米砾,他的宝马730开到天中还有人多看一眼,开到我们这所所谓的“贵族学校”就属于正常级别。车子在校门口停下来,他们一人替我拖一个箱子,非要送我到宿舍。老帅男系着一条洋气十足的领带,小帅男穿着闪亮的天中校服,自然一路吸引无数的目光。
米砾故意过来搂住我的肩,一步三晃。我脸红脖子粗地推开他,他哈哈大笑说:“好心没好报,我这样做是要让老爹放心,告知天下咱米二早名花有主,让这所学校里的男生从心碎到心死,你也就安全了。”
“万事靠自觉。”米诺凡说完,意味深长地看我一眼。我不夸张,那一眼真是意味深长,好像抓住我什么犯罪证据一般让我气短。
“老爹。”我心里不爽,于是恶作剧地爆料道,“米砾在谈恋爱。”
“你胡说!”米砾扯着嗓子吼。
“他爱上洋妞,不信你查电话账单,越洋电话可不是一般的贵。”
“胡说,我都打网络电话!很便宜的。”米砾喊完才发现上了我的当,拖着箱子追着我打。我转身,竟然看到米诺凡在笑。
儿子恋爱,他笑成这样。我恋爱,他就伤神伤肝,这算哪门子事?
真不公平!
“米二,我要跟你比赛!”米砾走的时候,忽然回身,头从我宿舍大门口歪过来,朝我眨了眨眼。
“什么?”我没听明白,追到门口。
他没有解释,而是飞快跑掉,甚至一个箭步冲到了米诺凡前面,只不过很快刹住脚步,又回过头来。我们的眼神有刹那交会,那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在我和他之间本应该常常要有却总是没有的,应该属于双胞胎的奇怪体验。
此米砾已经完全非彼米砾,他是要好好干一场了,我明白。
我还是替米诺凡感到高兴的。一儿一女,有一个争气的就好。这么一来,我又被自己自暴自弃的想法给吓了一大跳,我怎么可以这样,绝对不可以这样!
米砂没有认过输的,不是吗?
……
(一) 这本书简直是文字的雕刻品,那种细腻到近乎残酷的笔触,让人读起来既感到一种莫名的愉悦,又夹杂着深入骨髓的寒意。我得承认,我有些章节是反复咀嚼着读完的,不是因为晦涩难懂,而是因为那些描绘的场景和心境,太过于鲜活立体,仿佛能透过纸面闻到那种特有的、带着湿气的、冰冷的空气味道。作者对于人物内心活动的捕捉,简直是鬼斧神工,那些微小的犹豫、转瞬即逝的念头,都被他用精准的词汇钉在了纸上。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节奏上的把控,时而如春日融雪般舒缓,时而又像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人措手不及,心跳加速。这种节奏的张弛有度,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张力,即使在描绘日常生活的片段时,也丝毫没有沉闷感。它不是那种可以一口气读完的通俗小说,更像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在壁炉边,伴着一杯热茶慢慢品味的艺术品。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文字背后付出的巨大心血,那种对语言的虔诚和打磨,真的非常罕见。读完之后,内心深处仿佛被某种宁静而强大的力量洗涤过,留下的余韵悠长,久久不散,让人忍不住想要重温那些触动人心的细节。
评分(四) 我必须赞扬作者对于细节的偏执。这本书的细节不是为了增添篇幅而存在的装饰品,它们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齿轮,是构建人物性格的基石。举个例子,书中对某个器物磨损程度的描写,寥寥数语,却立刻勾勒出了这个物品背后的漫长历史和持有者的心境变化,这种“以小见大”的功力,令人叹服。而且,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采用了一种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像是一张巨大的蛛网,各个时间点和人物视角相互交织,看似松散,实则环环相扣。刚开始看的时候,我甚至需要时不时翻回去回顾一下前文,以确认不同片段之间的逻辑联系。但正是这种复杂的结构,最终汇聚成了一个无比圆润、逻辑自洽的整体。读完最后一页,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那些之前看似分散的线索,在那一刻完美地收束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震撼人心的闭环。这种读完后需要“重新审视全貌”的体验,是很多平庸之作无法给予的。
评分(三) 对于一个习惯了快节奏叙事的人来说,初读此书时,我确实经历了一段“适应期”。它的语速是沉稳的,像是在一条宽阔而深邃的河流中缓慢前行,没有急流险滩,只有水面下涌动的暗流。但一旦你适应了这种节奏,就会发现它巨大的魅力所在。作者对于“留白”的运用简直是炉火纯青。很多关键的转折点,他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用一种近乎禅意的笔法轻轻带过,把解释和情感的爆发留给了读者自己的想象空间。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书中的许多情节具有了多重解读的可能性,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我特别喜欢他偶尔穿插进来的哲学思考,它们并非突兀的理论灌输,而是自然地融入到人物的行动和环境的描绘之中,像是岩石缝隙中生长的苔藓,不经意间就触动了你对时间和存在的思考。这本书的厚度,与其说是文字的堆砌,不如说是思想的密度,它要求你的心要沉下去,才能捕捉到那些细微的、但至关重要的信息。
评分(二)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这个书名吸引的,带着一种对诗意和清冷的向往翻开了它。然而,真正让我陷进去的,是作者构建的那个世界观的精妙。它不是那种宏大叙事下的史诗,而是将焦点聚焦在极小的切面,却将那个切面的纹理描摹得淋漓尽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环境的运用,那种“景物即心境”的处理手法,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比如某处对光影的描述,明明是白日,却硬生生读出了一种黄昏将尽的萧瑟,这种反差感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而且,这本书的对话部分处理得非常高明,它没有那种冗长拖沓的解释,人物的性格和关系往往隐藏在只言片语的交锋之中,需要读者主动去挖掘和推测,这种互动性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乐趣。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某个角色为什么会说出那样的话,他们的潜台词是什么。这种需要读者参与建构意义的过程,让阅读体验变得非常个人化和深刻。总体而言,这是一部非常“内敛”的作品,它不炫技,只是安静地将一个复杂的故事内核,用最纯粹的文字包裹起来,等待知音的开启。
评分(五)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于“人性幽微之处”的剖析。它避开了善恶的简单二元对立,而是深入挖掘了人性的灰色地带,那种在巨大压力下,人为了生存或自我保护而做出的复杂、甚至自相矛盾的选择。作者笔下的人物没有绝对的英雄或恶棍,他们都是活生生的、有缺陷的个体,他们的挣扎和痛苦,具有极强的代入感。我甚至能在一些角色的困境中,看到自己过去某些不愿面对的时刻。这种直面人性的勇气和能力,是判断一部文学作品是否伟大的重要标准。此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具有极强的辨识度,它时而华丽得如同巴洛克式的装饰,时而又回归到最朴素、最直接的白描,这种风格的无缝切换,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和新鲜感。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次对人类心灵深处的探险,一次对“存在”意义的温柔拷问。非常推荐给那些寻求深度和挑战的读者。
评分包装太简单了,幸好没有损坏。
评分书本都很不错,好,还会买的啊
评分纸质不错,配图丰富生动,物美价廉,值得购买?
评分包装的很严实 快递速度也非常快 一天就到 应该是正版吧!
评分昨天下午下单的,今天上午就到货?
评分送给女性朋友的,在最右看到的。她还没看,感觉还可以吧
评分买的这些书够看一年了,有时间慢慢看
评分不错,女儿挺喜欢的
评分很怀念,第一部看的言情小说就是这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