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本書主要針對園林科技工作者及相關專業的從業人員,根據作者多年的科研工作經驗總結,以及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新理念、新方法等編著而成。全書分為基礎和設計兩部分,共12章內容,闡述瞭園林設計的基本原理、園林設計方法、園林設計程序,以及公園、居住區、單位附屬綠地、道路綠地、城市廣場、屋頂花園、濱水綠地、觀光農業園、風景名勝區等的規劃設計內容和方法。
本書編著旨在強化讀者對園林設計基本方法的掌握,並且與園林綠化生産實踐以及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相結閤,及時融進新知識、新觀念、新方法,呈現內容的專業性和開放性,培養讀者進行園林設計的實踐能力,耐心細緻的工作作風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同時培養讀者的創新意識。
本書適應園林綠化現狀,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閤,強調實踐性,可供從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保護、花卉栽培等領域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供高等學校園林景觀、植物保護、花卉栽培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基礎和設計兩部分,基礎部分主要介紹瞭緒論、實用園林設計原理、實用園林規劃設計方法和實用園林規劃設計程序;設計部分主要以公園規劃設計、居住區綠地規劃設計、單位附屬綠地規劃設計、道路綠地規劃設計、城市廣場規劃設計、屋頂花園規劃設計、濱水景觀規劃設計、觀光農業園規劃設計以及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為代錶,結閤具體案例分析,詳細闡述瞭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等內容。
本書適應園林綠化現狀,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閤,強調實踐性,可供從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保護、花卉栽培等領域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園林景觀、植物保護、花卉栽培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作者簡介
趙彥傑:山東臨沂大學生命科學院園林係教授,園林係主任。主講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等專業骨乾課程,主持省、市級科研項目五項,主持規劃有臨沂濱河景區南區西岸景觀工程、臨沂鳳凰廣場改造提升工程、臨沂同和花園屋頂花園設計等。編著齣版《景觀綠化空間設計》、《屋頂花園設計及應用》等。
內頁插圖
目錄
0 緒論 1
0.1園林相關概念1
0.1.1園林1
0.1.2景觀2
0.1.3綠地2
0.1.4園林規劃設計2
0.2園林發展趨勢3
0.2.1學科發展3
0.2.2行業發展3
0.3學習園林規劃設計的方法3
0.3.1重基礎,廣視野4
0.3.2多觀察、勤思考4
0.3.3多動手,重積纍4
0.3.4繼承和創新4
1 實用園林設計原理 5
1.1城市綠地規劃原理5
1.1.1基本概念5
1.1.2城市綠地的功能5
1.1.3城市綠地的分類6
1.1.4城市綠地指標6
1.2園林藝術構圖法則9
1.2.1多樣與統一9
1.2.2對比與微差10
1.2.3均衡與穩定11
1.2.4比例與尺度13
1.2.5節奏與韻律13
1.3園林空間14
1.3.1空間及其構成要素14
1.3.2空間的形式15
1.3.3空間的封閉性15
1.3.4空間的處理15
1.4行為心理與人體工程16
1.4.1行為心理16
1.4.2人體工程17
1.4.3人性化設計18
1.5園林造景藝術19
1.5.1主景與配景19
1.5.2藉景20
1.5.3前景21
1.5.4分景21
1.5.5對景22
1.5.6點景22
2 實用園林規劃設計方法 23
2.1立意與構思23
2.1.1立意的含義23
2.1.2立意的依據23
2.1.3立意的方法24
2.2園林布局方法27
2.2.1園林布局的含義27
2.2.2園林形式的確定27
2.2.3園林布局的類型28
2.2.4園林布局的基本法則29
2.3園林構成要素設計30
2.3.1地形設計30
2.3.2植物種植設計33
2.3.3園林建築和小品設計44
2.3.4園路和廣場設計49
3 實用園林規劃設計程序 51
3.1調查研究階段51
3.1.1承擔任務,明確目標51
3.1.2收集資料,基地踏勘51
3.1.3研究分析,準備設計53
3.1.4編製設計任務書53
3.2總體規劃階段53
3.2.1圖紙部分53
3.2.2方案的文字內容54
3.2.3總體規劃方案的編排格式55
3.2.4總體規劃的步驟55
3.3局部詳細設計階段56
3.3.1施工設計圖56
3.3.2編製預算60
3.3.3施工設計說明書61
3.4施工階段62
3.4.1施工圖的交底62
3.4.2設計方的施工配閤62
4 公園規劃設計 64
4.1公園規劃設計概述64
4.1.1公園規劃設計的依據64
4.1.2公園規劃設計的原則64
4.1.3公園規劃設計的手法65
4.1.4公園布局的基本形式67
4.1.5公園的類型68
4.1.6公園遊人容量69
4.2綜閤性公園規劃設計69
4.2.1綜閤性公園的定義69
4.2.2綜閤性公園的曆史70
4.2.3綜閤性公園的作用70
4.2.4綜閤性公園的麵積與位置70
4.2.5綜閤性公園的功能分區70
4.2.6公園齣入口的確定71
4.2.7公園建築布局72
4.2.8綠化種植設計72
4.3專類公園規劃設計73
4.3.1植物園73
4.3.2動物園74
4.3.3兒童公園75
4.3.4紀念性公園76
4.3.5主題公園77
4.4案例分析79
4.4.1第四屆山東省園博園79
4.4.2紐約淚珠公園82
4.4.3上海辰山植物園86
4.4.4北京動物園90
4.4.5北京奧林匹剋森林公園兒童樂園91
4.4.6長沙烈士公園93
4.4.7湖北金港汽車公園94
5 居住區綠地規劃設計 96
5.1居住區綠地規劃設計概述96
5.1.1居住區綠地類型96
5.1.2居住區綠地的重要指標97
5.1.3居住區綠地設計的基本原則97
5.2居住區綠地規劃設計98
5.2.1居住區各類綠地設計98
5.2.2居住區綠地的植物配置101
5.3案例分析(銀杏苑小區景觀設計)102
5.3.1項目概況102
5.3.2設計理念102
5.3.3功能分區102
5.3.4主要景觀節點分析105
6 單位附屬綠地規劃設計 108
6.1學校綠地規劃設計108
6.1.1校園綠地設計原則108
6.1.2高等學校校園綠地分區設計109
6.2醫療機構綠地園林景觀設計111
6.2.1醫療機構綠地設計要點111
6.2.2綜閤性醫院綠地設計112
6.2.3專科醫院綠地設計114
6.2.4療養機構綠地設計115
6.3工礦企業綠地設計115
6.3.1工礦企業綠地概述115
6.3.2工礦企業綠地的分區設計117
6.3.3工礦企業綠地綠化樹種的選擇121
6.4機關單位綠地園林景觀設計123
6.4.1機關單位綠地的特點123
6.4.2機關單位綠地典型區域綠化設計123
6.5賓館、飯店綠地園林景觀設計125
6.5.1前庭125
6.5.2內庭127
6.5.3後庭128
6.6案例分析128
6.6.1校園景觀規劃案例分析——以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東校區為例128
6.6.2工業企業景觀綠化設計——以某天然氣淨化廠景觀綠化設計為例132
7 道路綠地規劃設計 136
7.1道路綠地規劃設計概述136
7.1.1意義作用136
7.1.2設計原則137
7.1.3專用術語138
7.1.4道路的斷麵形式139
7.1.5環境條件及樹種選擇141
7.2城市道路綠地規劃設計142
7.2.1人行道綠化帶的設計142
7.2.2分車綠帶的設計144
7.2.3交通島綠地設計146
7.2.4街道小遊園設計149
7.2.5花園式林蔭道設計150
7.2.6公路綠化151
7.2.7高速公路綠化152
7.3案例分析154
7.3.1重慶市雲陽縣濱江大道154
7.3.2紐約高綫公園綠道設計158
8 城市廣場規劃設計 160
8.1城市廣場規劃設計概述160
8.1.1城市廣場的概念160
8.1.2城市廣場的起源160
8.1.3城市廣場的功能161
8.1.4城市廣場的分類161
8.1.5城市廣場的特點162
8.2城市廣場規劃設計162
8.2.1城市廣場設計原則163
8.2.2城市廣場空間設計163
8.2.3城市廣場軟、硬質景觀設計166
8.2.4城市廣場綠化設計169
8.3案例分析171
8.3.1陽城東門廣場171
8.3.2北京西單文化廣場173
9 屋頂花園規劃設計 176
9.1屋頂花園概述176
9.1.1屋頂花園的曆史與發展176
9.1.2屋頂花園的概念、特徵與分類178
9.2屋頂花園規劃設計179
9.2.1屋頂花園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179
9.2.2屋頂花園的結構和要求180
9.2.3屋頂花園綠化種植設計182
9.2.4屋頂綠化的水體設計184
9.2.5屋頂綠化排水防水設計185
9.2.6屋頂花園的荷載設計185
9.3案例分析——天津市某辦公大廈屋頂花園設計186
9.3.1項目概況186
9.3.2屋頂現狀限製因素186
9.3.3屋頂現狀設計重點187
9.3.4功能布局187
9.3.5植物配置和種植基質189
9.3.6技術策略190
10 濱水景觀規劃設計 192
10.1濱水景觀概述192
10.1.1濱水景觀的特徵192
10.1.2濱水景觀的類型193
10.1.3濱水景觀元素193
10.2濱水景觀規劃設計195
10.2.1濱水景觀設計內容195
10.2.2濱水景觀元素設計197
10.3案例分析201
10.3.1韓國清溪川恢復整治項目201
10.3.2秦皇島湯河公園規劃設計205
11 觀光農業園規劃設計 209
11.1觀光農業概述209
11.1.1觀光農業的産生和發展209
11.1.2觀光農業的性質和類型211
11.1.3觀光農業園的基本功能211
11.2觀光農業園規劃設計212
11.2.1觀光農業園規劃設計的基礎理論212
11.2.2觀光農業園規劃設計的原則213
11.2.3觀光農業園規劃設計的選址和功能定位214
11.2.4分區規劃214
11.2.5農業産業的項目設計216
11.2.6觀光農業園各類設施景觀設計217
11.2.7竪嚮規劃218
11.2.8綠化設計218
11.2.9農業基礎設施規劃219
11.3案例分析——綠源農業生態莊園規劃設計220
11.3.1區位分析220
11.3.2規劃原則220
11.3.3總體定位221
11.3.4設計構思221
11.3.5道路交通設計221
11.3.6功能分區221
12 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 225
12.1風景名勝區概述225
12.1.1風景名勝區225
12.1.2國內外風景名勝區概況225
12.1.3風景名勝區的類型226
12.2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226
12.2.1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26
12.2.2風景名勝區專項規劃229
12.2.3規劃成果233
12.3案例分析233
12.3.1紫金山及玄武湖風景區233
12.3.2廈門鼓浪嶼風景區235
參考文獻 239
前言/序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園林綠化得到瞭快速發展,行業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園林設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涉及環境景觀建設的諸多要素,需要從業人員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
本書主要針對園林科技工作者及相關專業的從業人員,根據作者多年的科研工作經驗總結,以及國內外相關領域的新理念、新方法等編著而成。全書分為基礎和設計兩部分,共13章內容,闡述瞭園林設計的基本原理、園林設計方法、園林設計程序,以及公園、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道路綠地、城市廣場、屋頂花園、濱水景觀、觀光農業園、風景名勝區等的規劃設計內容和方法。
本書編著旨在強化讀者對園林設計基本方法的掌握,並且與園林綠化生産實踐以及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相結閤,及時融進新知識、新觀念、新方法,呈現內容的專業性和開放性,培養讀者進行園林設計的實踐能力、耐心細緻的工作作風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同時培養讀者園林設計的創新意識。
本書適應園林綠化現狀,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閤,強調實踐性,可供從事園林景觀設計、植物保護、花卉栽培等領域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園林景觀、植物保護、花卉栽培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本書主要由趙彥傑、韓敬、劉敏編著,雷瓊、霍憲起、張桂玲等對部分章節提齣瞭寶貴意見,在此錶示感謝;全書最後由趙彥傑審稿、定稿。在本書編著過程中,還參考瞭相關專傢的大量文獻資料,仿繪瞭部分圖例,在此嚮有關專傢、單位深錶感謝!
限於編著者的編著時間和水平,書中難免存在不妥和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著者
2017年6月
《城市綠肺:城市微景觀生態營造與可持續發展》 內容簡介: 在現代都市高樓林立、水泥叢林的壓迫下,人與自然漸行漸遠,城市生態係統也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創造齣既能滿足城市居民對綠色空間的渴望,又能有效提升城市生態功能,並兼顧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城市綠肺:城市微景觀生態營造與可持續發展》一書,將帶您深入探索城市微景觀的奧秘,揭示如何將曾經被忽視的城市角落,轉變為充滿生機、富有彈性的“城市綠肺”。 本書並非一本泛泛而談的園林美學指南,也非側重於宏大敘事的城市規劃藍圖。它聚焦於“微觀”的尺度,深入剖析那些往往被忽略的城市空間,如街頭綠地、屋頂花園、陽颱綠化、垂直綠化、雨水花園、濱水綠帶,甚至是廢棄地塊的再利用,探討如何通過精細化的生態設計,將這些“微景觀”打造成城市生態網絡的重要節點。 第一部分:城市微景觀的生態價值重塑 這一部分將首先打破傳統對城市綠化的單一審美認知,深入闡述城市微景觀在生態係統服務方麵的核心價值。我們將從理論層麵齣發,探討微景觀如何成為生物多樣性的棲息地,為昆蟲、鳥類和其他小型野生動物提供庇護所和遷徙廊道,從而在孤立的城市環境中構建起微型的生態係統。 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微型溫床: 分析不同類型的微景觀(如原生植物群落、昆蟲旅館、鳥類棲息點)如何吸引和支持本地物種。我們會探討選擇適宜的植物種類,特彆是本地鄉土植物的重要性,以及它們在維持城市生態平衡中的獨特作用。 雨水管理與水循環調控: 深入解析如雨水花園、綠色屋頂等微景觀在截留、滲透和淨化雨水方麵的潛力。通過對不同材料、坡度、植被配置的研究,揭示這些設計如何有效緩解城市內澇,減輕排水係統壓力,同時補充地下水,改善城市水質。 城市熱島效應緩解與微氣候調節: 細緻分析植物蒸騰作用、遮陽效應以及不同地錶材料對城市溫度的影響。本書將提供基於科學數據的分析,說明如何通過閤理布局綠植、設置水體、選擇透水鋪裝等方式,有效降低城市局部的溫度,創造更舒適的城市環境。 空氣質量改善與汙染物吸附: 探討植物葉片錶麵對顆粒物、揮發性有機化閤物(VOCs)等空氣汙染物的吸附能力,以及植物光閤作用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氣的釋放。本書將提供關於不同植物吸附效率的對比研究,為實際設計提供科學依據。 噪聲汙染緩衝與景觀美學融閤: 分析植被在吸收和阻隔聲波方麵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綠籬、喬灌木的復閤配置,有效降低城市環境噪音。同時,我們將強調生態功能與視覺美學的有機結閤,探討如何在實現生態效益的同時,提升微景觀的觀賞性和地域特色。 第二部分:城市微景觀的創新設計與營造技術 本部分將從實踐齣發,提供一套係統性的城市微景觀設計與營造方法論。我們將摒棄程式化的設計手法,轉而強調因地製宜、生態優先的原則,並引入前沿的生態工程技術。 基於生態過程的場地分析: 教授讀者如何從生態學的角度審視城市場地,識彆土壤狀況、水文特徵、光照條件、風力影響等關鍵要素,並據此製定最適宜的微景觀設計方案。 鄉土植物的智慧運用: 詳細介紹中國不同區域的鄉土植物名錄,分析它們的生態適應性、觀賞價值及對本地野生動物的吸引力。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構建具有層次感和季相變化的鄉土植物群落。 垂直綠化的生態與技術挑戰: 聚焦於牆體綠化、窗颱綠化、樓梯間綠化等垂直綠化形式,探討其在有限空間內的應用潛力。本書將深入講解不同類型的垂直綠化係統(如模塊式、掛闆式、網架式),以及相應的灌溉、排水、植物選擇和後期維護技術。 綠色屋頂的生態功能與結構考量: 詳細闡述淺層綠屋頂和深層綠屋頂的區彆,以及它們在雨水管理、隔熱保溫、生物多樣性營造方麵的具體應用。本書將結閤建築結構、防水材料、種植基質等技術細節,指導讀者如何安全有效地實施綠色屋頂項目。 雨水花園與濕地的生態修復: 深入解析雨水花園的設計原理,包括集水區、滯水區、溢流構件的設置,以及適宜的植物選擇。同時,我們將探討如何在城市中構建小型人工濕地,利用其強大的淨化能力處理城市徑流。 廢棄地塊的生態化再生: 關注城市中被遺棄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如老舊工業區、拆遷殘留地等。本書將提供一套利用自然過程和生態工程技術,將這些“傷疤”轉化為城市綠洲的創新方法。 第三部分:城市微景觀的可持續發展與社區參與 本書的第三部分將視野從設計本身拓展到更宏觀的可持續發展層麵,強調微景觀在城市生態韌性、居民福祉以及社區發展中的長遠意義。 生態韌性城市構建: 探討城市微景觀如何通過增加綠化覆蓋率、改善生態網絡連接性,提升城市應對氣候變化(如極端降雨、高溫乾旱)的韌性。 居民健康與福祉提升: 分析綠色空間對城市居民心理健康、身體活動、社交互動的影響。本書將探討如何通過微景觀設計,創造更宜居、更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環境。 社區參與與協同治理: 強調公眾參與在城市微景觀規劃、建設和維護中的重要性。本書將提供關於如何組織社區居民、學校、企業共同參與微景觀項目的實踐案例與方法。 政策法規與經濟激勵: 探討現有的城市綠化政策,並提齣未來政策改革的方嚮。同時,我們將分析如何通過綠色金融、生態補償等經濟手段,鼓勵和支持城市微景觀的推廣與發展。 案例研究與經驗藉鑒: 精選國內外成功的城市微景觀項目,從設計理念、技術實施、社區反饋等多個維度進行深入剖析,為讀者提供寶貴的實踐經驗和啓示。 《城市綠肺:城市微景觀生態營造與可持續發展》是一本麵嚮城市規劃師、景觀設計師、建築師、生態工程師、城市管理者以及所有關心城市綠色未來的人士的綜閤性參考書。它將幫助您打破思維定勢,用全新的視角審視城市空間,掌握實用的生態營造技術,共同為建設更健康、更可持續、更宜居的“城市綠肺”貢獻力量。本書不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份對城市未來的美好期許,一份重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關係的行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