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5
阳羡茗壶系·骨董十三说(中华生活经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阳羡茗壶系·骨董十三说:中华生活经典》考察阳羡陶工陶土的世系流传,从创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别派介绍了陶工一系的流传。将紫砂工艺的发展过程,从初创、发展到兴盛阶段出现的名工名匠逐一记述,并且考订其生平、艺术风格、所见传器等,以鉴赏家眼光分别录入书中,是首部宜兴紫砂专著。《骨董十三说》从“骨董”字义谈起,进而论其本义、类别极其见识与杂说,是我国收藏史上一部较早探讨骨董收藏的专论。本书由司开国、尚荣编著。
阳羡茗壶系
前言
阳羡茗壶系
创始
正始
大家
名家
雅流
神品
别派
附录
过吴迪美朱萼堂看壶歌兼呈二公
林茂之陶宝肖像歌
俞仲茅赠冯本卿都护陶宝肖像歌
骨董十三说
前言
缘起
一说
二说
三说
四说
五说
六说
七说
八说
九说
十说
十一说
十二说
十三说
跋
据科学检测,紫砂泥属于沉积性陶土,矿物组成是含铁丰富的黏土--石英--云母系。紫砂泥从泥坯成型到烧成收缩率8%左右,烧成范围较宽,变形率小,生坯强度大。在紫砂壶壶把、壶嘴、壶身结合过程中,能做到天衣无缝。紫砂泥自身可以单独成陶,成品陶中有双重气孔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紫砂壶口、壶盖配合紧密,减少混有黄曲霉菌等霉菌的空气流入,相对延迟茶叶变质发馊的时间,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紫砂壶冷热急变性能也好。紫砂泥成型后不施釉,宜于压光挤平,使富有光泽的外表烧成后,用的时间越久,茶水冲泡时间越长,这是其他陶瓷制品无法比拟的。
明代社会人口持续增长,城市经济比宋代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城市生活中,开始从劳作转向享受,随之出现了流行时尚。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在《秣陵春》传奇中,借用纨绔子弟真琦之口,说出了玩古董、试新茶的生活特点,这是明代文人生活时尚的体现。时尚一旦形成,可以牵动百姓从之。明人袁宏道写《时尚》一篇,介绍了苏州一带的著名工匠,以及他们所制作的器物如何风行全国的过程。据他记载,当时瓦瓶制作名家有供春、时大彬,每一件器物价值一二十两银。张岱《陶庵梦忆·砂罐锡注》中:“宜兴罐,以供春为上,时大彬次之,陈用卿又次之。锡注,以王元吉为上,归懋德次之。夫砂罐,砂也;锡注,锡也。器方脱手,而一罐一注价五六金,则是砂与锡与价,其轻重正相等焉,岂非怪事!一砂罐、一注锡,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惭色,则是其品地也。”供春壶、大彬壶甚至与三代骨董并列,可见受追捧之极。周高起感觉紫砂壶虽然是好货,但名家所作壶,能使土与黄金争价,紫砂壶随世风趋向奢华,于是就想探求陶工陶土的世系渊源。这既是明代丰富物质文化生活的反映,也证明《阳羡茗壶系》的价值。周高起以鉴赏家眼光写出紫砂工艺的发展过程,逐一记述从初创、发展到兴盛阶段涌现出的能工巧匠,考订其生平、习惯、师承、所见作品,进行品评,涉及紫砂土分类品性,紫砂壶适应茶叶的特性,用壶保养习惯等。《阳羡名壶系》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宜兴紫砂的专著。
阳羡茗壶系·骨董十三说(中华生活经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