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道光平叛》通过发掘清代有关方略、实录、传记、年谱、笔记等大量史料,意在全面完整地记述这段不太为人熟知的历史,向读者展现道光帝作为一位守成之君,在竭力保住祖宗江山这一原则问题上,也有其英武、坚决的一面。须知,平定张格尔之乱,乃大清王朝267年问最后一次全胜武功。
《道光平叛》叙事宏大,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细节描写精彩,且主题多意,不就事论事而力求具有思辨的张力。
作者简介
文元,北京人,大学本科,历史专业,现于中国联通工作。案牍之余,潜心学问;虽无所成,心有所感。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乾隆西师故土新归
第二章 智者千虑终有一失
第三章 张格尔初露锋芒,第一次入卡作乱浩罕国久怀觊觎,暗地里助纣为虐
第四章 边乱牵出“斌静案”
第五章 张格尔第二次入卡作乱,旋败诈降巴大臣四百里孤军进剿,妄杀覆没
第六章 日薄西山红霞飞
第七章 张格尔第三次入卡作乱,裂土称王壮直公七十日战守孤城,杀身成仁
第八章 英夷谍影现身南疆
第九章 败军之将犹可言勇
第十章 命将出征指授方略
第十一章 奋武中衰进不知退
第十二章 抠门皇帝大手笔自掏腰包筹饷银
第十三章 万里转输源源接济
第十四章 浑巴什河之战:激烈攻防,剿贼先声
第十五章 柯尔坪之战:转守为攻,夺取前进基地
第十六章 和阗回众缚贼投诚
第十七章 决策:兵分奇正?抑或并敌一向?
第十八章 出师:天戈所指,旬日三捷
第十九章 决胜浑河沿收复西四城
第二十章 首逆漏网主上震怒
第二十一章 出卡穷追两路驰捕
第二十二章 善后未善严责弃守
第二十三章 书生忧国首议新疆设省
第二十四章 走马换将密查长龄
第二十五章 设谋用间张网以待
第二十六章 新春伊始天示奇象
第二十七章 除夕之日生擒首逆
第二十八章 红旗报捷论功行赏
第二十九章 午门受俘宣示天威
第三十章 得胜还朝功过评说
平定回疆剿擒逆裔大事记
主要参考史料
精彩书摘
《道光平叛》:
准噶尔部原先的势力范围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天山北路准噶尔盆地,一是天山南路塔里木盆地。清廷把天山北路称为“准部”,把天山南路称为“回部”,即所谓“南回北准”。
清军征服了天山北路的准部,并不等于就控制了故准噶尔部全境。因为天山南路的回部此前虽被准噶尔吞并,但现在准噶尔没了,而回部上层大、小和卓却不愿意再受制于清廷,于是发动叛乱。
回部具体是指位于天山南路、信仰回教(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百姓所聚居的地区。回部范围即塔里木盆地的范围,当中是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沙漠西端,罗列着喀什噶尔等十几个繁荣的城镇,盆地内百分之九十的维吾尔族百姓都集中在这些城镇之中。
在清代,“回部”亦称作“回疆”,今称“南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西域之故地。
往事越千年,遥想当初,公元前2世纪,张骞凿通孔道,通使西域;公元前60年,汉宣帝在这里设立西域都护府;公元1世纪,班超在这里开疆拓土,威震列国。7世纪时,唐王朝的军队再度进入,把它归并于中国。其后,不仅宋朝时期,西域各地方政权保持着与宋的朝贡属国关系,元朝更是对全国实现了大一统,国脉绵延不绝……
丹霞飞渡,千年易过。
当时间进入18世纪中叶,清军挟平定准噶尔之余威,越过天山南下时,所面对的已不是当年古色古香的西域,更不见传说中唐僧西天取经所走过的佛国香界,而是呈现出奇异陌生的回部风光。
原来,一切都早已发生了沧桑巨变。
就在17世纪初,在塔里木盆地周围,形成了一个以维吾尔族百姓为主、信奉伊斯兰教的封建部落,这便是清朝所称的“回部”。在回部,有一个自称为“和卓”(圣裔)的教主,其地位跟西藏喇嘛教的达赖相仿,只不过和卓是可以结婚的,所以,教主的宝座父子相传,积日累年,进而形成了一个世袭的和卓家族。
天山北路的准噶尔部曾蛮横地把回部第二十五代和卓阿哈玛特,连同他的两个儿子波罗尼都、霍集占,诱到伊犁,当作人质囚禁起来。波罗尼都是阿哈玛特的大儿子,人称“大和卓”;霍集占是小儿子,人称“小和卓”,二人合称“大、小和卓”。其后不久,阿哈玛特逝世,大、小和卓仍被继续囚禁,受尽屈辱与压迫,直到清军打过来,灭掉了准噶尔部,他二人才得以翻身解放。清廷对大、小和卓颇为优待,让他俩重新执掌回部事务。当然,这一切都缘于乾隆帝原想利用他们的影响,希望他二人翻身不忘大皇帝,现身说法,去招抚当地信教百姓,率部接受朝廷的统治,大清朝就此和平统一回疆。孰料没过多久,大、小和卓非但没有翻身道情,反而公然兴兵作乱,杀害朝廷命官,妄图独据回疆,史称“大小和卓叛乱”。
……
前言/序言
掌灯时分,潇潇雨歇,这本题为《道光平叛》的书稿算是写成了。我轻轻搁下笔,望着雨后窗外那栖于晚霞落晖中的一脉远山,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故国神游,往事并不如烟;时而清风徐来,又翻乱案头这堆故纸……
话说大清朝道光初年(19世纪20年代),位于天山南路的回疆地区爆发了“张格尔之乱”。叛首张格尔于道光帝即位当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及道光四年(1824年)、六年(1826年)、七年(1827年),前后四次窜犯回疆作乱,总共闹腾了八年之久。其间,尤以第三次为烈,叛军一度攻占回疆西四城,即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进逼东四城之阿克苏、乌什,还建立了所谓的“张格尔苏丹”割据政权。
眼见山河失色,生灵涂炭,道光帝不胜其忿,派令伊犁将军长龄、陕甘总督杨遇春、山东巡抚武隆阿,统领大军平叛。转年发起反攻,收复失地。尽管张格尔屡屡兔脱,但最终仍被清军生擒,槛送京师处死。乱平。
本书记叙的正是道光帝即位八年来,与回疆分裂势力、境外敌对势力,以及朝中那些在大是大非前,苟且、迟疑,甚至试图开历史倒车行为的斗争。
这是一位守成之君的奋斗。清代方略称之为“平定回疆,剿擒逆裔”。这里虽然没有开疆拓土那般雄才大略,但也并不缺少I各守祖业之坚定意志。他要用一次全胜来力挽王朝中衰之势,去捍卫大清领土主权与完整,绝不能把疆土守小,绝不能把主权守丢!
这是一位封建帝王应有之气魄。无此气魄,当愧对祖宗江山!
遥想宣宗当年,春秋鼎盛,指授方略,命将西征平叛,声罪致讨;以数万大军奔赴回疆,转斗千里,连战皆捷;更将剩勇追穷寇,生擒首逆于西陲;由八百里加急红旗报捷,午门受俘;建碑喀尔铁盖山前,宣示天威。
君不见,大风起兮,威加海内;天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在下感佩之余,朝夕发愤为作;五阅寒暑,终竟裒辑成书。
本书记一事之本末,论从史出。所引史料源自《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和《钦定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以及重要当事人年谱、列传等原始档案记载,并参考了大量今人著述及研究成果;每章每节意在言之有物,逐字逐句务求言必有据。在主写道光初年平定回疆突起之边乱而外,对嘉道中衰之内忧亦附带略述一二;另,随文配发数十幅历史插图,画面生动形象,大多出自当年宫廷画家以及那些对我天朝上国略知一二的西洋画师之手,皆为写实之作,足以穿越时空,情景再现;至于在写作中运用了些修辞手法,那只是为了展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富于情趣的一面。闲来读之,若曾感发怀古之幽情,不亦快哉?
客观而论,道光皇帝是一位非常本分的守成之君,属于极易在历史长河中被湮没的一时人物,若非鸦片战争落败之辱,人们甚至都不会记住他。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顺便也记住他在鸦片战争之前所立下的奇功一件吧。须知,平定张格尔之乱,乃大清朝最后一次全胜武功,且行之未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下埋头故纸著此书,就是不想让鸦片战争的重重硝烟,遮住那面由八百里加急、与落霞齐飞的报捷红旗。
书中插图,笔底修辞,亦复如是。
道光平叛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