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卡尔·马克思(纪念版)》共分为17章,每一章都是一个小话题。全书并没有采用展示史实、简单评述这一通常做法,而是颇有新意地从历史长河中截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象征符号,从而运用较小的切口和里程碑式的节点,将马克思思想的巨大价值成功地放射出来。
同时,《卡尔·马克思(纪念版)》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式颇有新意。它一改以往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方面的“板起脸来教育人”、“我说你听”的面孔,而是以接地气的语言来阐释较为深奥的道理,这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无疑是做出了一次大众化、时代化的成功示范。
作者简介
韩毓海,北京大学教授,人选“中国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丁程”、“北京大学杰出青年人文学者计划”。作品曾获得第九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七届上海文学奖、第三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畅销书一等奖等。著作《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名列2010年度全国优秀图书排行榜总榜首名,并收入《中国高层领导荐书集萃》。《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获评“2012~2013年度全行业畅销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迎接十八大重点出版物”。《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入围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14中国好书”,中央****读书活动推荐图书。本书入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中国图书评论学会2015年1月“中国好书”。
目录
引子 写给“做事”的人
第一章 马克思究竟是哪里人?
第二章 公民与市民之问的区别是什么?
第三章 我们应该怎样追求知识?
第四章 蜜蜂的活动和人的劳动有什么不同?
第五章 爱情的力量是怎样帮马克思摆脱痛苦的?
第六章 法应该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还是“公民道德”的基础上?
第七章 为什么马克思自称是黑格尔的学生,又反过来批判黑格尔呢?
第八章 什么是共产主义呢?
第九章 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完全一致的吗?
第十章 为什么说苏联版的社会主义是不成功的,两方的资本主义也是不成功的?
第十一章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斗争,你怎能不打破鸡蛋而幻想蛋饼呢?
第十二章 为什么马克思预言革命将在中国取得成功?
第十三章 为什么说《资本论》颠覆了经济学?
第十四章 为什么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呢?
第十五章 美国为什么没有社会主义?
第十六章 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十七章 我们为什么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结语
跋
精彩书摘
《卡尔·马克思(纪念版)》:
实际上,正是为了解决“公民”与“市民”之间的对立,正是为了批判资产阶级“市民社会”,马克思方才发现了“无产阶级”。
马克思出身于一个律师家庭,那个时候,马克思与现实中受苦受难的工人阶级几乎还没有什么接触。后来的马克思,与其说是因现实的触动而发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还不如说他是通过批判“市民社会”,而发现了“现代公民”。
在马克思看来,正像“公共事业”构成了罗马社会的基础那样,“物质生产活动”构成了一切文明的基础——这就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的那样:“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物质生产与再生产”,无疑是人类社会得以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而那些进行着物质生产与再生产的人们,其主体,在马克思考察的视野中,就是无产阶级了。
马克思对“公共事业”的理解,与卢梭是相通的,这里的“公共事业”并不仅指担任公职、参与公共活动、提供公共性的文化精神财富。所谓的“公共事业”,特指“生产性的活动”,而“公民”,也就是卢梭所谓“那些向我们提供粮食并向我们的孩子提供牛奶的人”,就是那些为人类提供“衣食住穿”的现代劳动者。
在马克思看来,罗马帝国的腐败,就肇始于那些献身于“公共事业”的人被冷落鄙视,而现代社会腐败的根源,就是因为那些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者,被“文明社会”所侮辱欺凌。就像卢梭所说的那样:他们“一生贫困,被人轻视。那些向我们提供粮食并向我们的孩子提供牛奶的人的处境,就是如此;我们对他们的感情,就是如此”。
人是什么?人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马克思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非常独到、深刻的。
首先,与彼时流行的看法完全不同,马克思认为人不是观念的产物,而是他自己活动的产物。人就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进行着其感性活动、进行着实践的人。不妨通俗点说,人通过实践和交往创造自己、表现自己,人正是通过其实践确证着自身的本质。
正像人们的劳动方式、工作方式一样,人们的交往方式也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从公民到市民的演变,就体现了人们交往方式的历史发展。在罗马,人们通过现实的交往而形成了城邦共同体,在那里,人们能够通过互相交往而达到共同目标,这样的人就叫作公民。而基督教把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瓦解为孤独个人与上帝之间的交往,个人、个人主义,恰恰是基督教的产物。因此,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市民社会,就脱胎于基督教。
实际上,资产阶级所谓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基督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并没有根本的差别,因为它们无非是以法律上、政治上、“上帝面前”即抽象意义上的人人平等,掩盖了现实社会的经济不平等。当然,今天依然有人把市民社会视为自由平等的理想王国,但是,马克思青年时代就指出:市民社会绝不是人们所说的自由平等的牧歌乐园,恰恰相反,市民社会里有阶级、阶级差别,有花园别墅和贫民窟,有血和泪,有剑与火,而把市民社会当作理想的王国,这是连黑格尔都不会赞成的观点。
正是因为看到了市民社会奉行的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黑格尔方才诉诸“国家”,在黑格尔看来,市民社会仅仅是“需求的领域”,而国家才代表“精神的领域”;在黑格尔看来,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国王,但也没有真正建立起一个“公民的共同体”、一个真正的“共和国”,相反,推翻了国王之后,法国落入了市民社会的丛林法则,大革命之后造成混乱,就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在马克思看来,基督教的王国不但不能调解社会,而且,正是基督教瓦解了希腊罗马的公共精神,并孕育了市民社会。而那时的普鲁士,正是这样一个基督教的王国,如果说,晚期的罗马天主教镇压了罗马公民,那么,现代的基督教王国普鲁士,则在镇压现代公民——无产阶级。
因此,马克思说:当黑格尔指出,市民社会不是公民社会时,他是正确的,当他指出法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没有建立公民社会,而是建立了尔虞我诈的市民社会时,他是格外正确的;但是,当黑格尔说,普鲁士新教国家可以超越市民社会,而代表“公民社会”时,他却大错特错了,马克思宣告:唯一可以超越市民社会的力量,就是那个真正与市民社会完全对立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现代无产阶级。
……
前言/序言
马克思是谁?
他做了什么?
他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这就是本书要讲述的内容。
马克思说过,人们并不是像唯心主义所声称的那样“自己创造自己本身”,而是在生活和精神上“互相创造着”。因此,我也由衷希望能够在读者、编者和作者的互动中,共同“创造”这本书,希望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项工作,而不使这本书沦为作者一个人的“独白”。
不妨想象一下这样的工作方式:就像建立一个“微信群”一样,我们把马克思推为“群主”,因为马克思原本就是全世界劳动群众的领袖。
那么,从现在起,就让我们与“群主”——全世界劳动群众的领袖卡尔·马克思一起思考、探讨、工作吧!
“万事开头难。”
世上最难以回答的问题,其实就是上述那种看似最简单的东西。而那三个问题就是如此,它们看似极简单平易,实则浑然天成,因此一时使人不知从何说起。
我想,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唯一正确方法,只能是从第二个问题出发。
实际上,上述三个问题中的第二个,即“马克思究竟做了什么”最为重要,因为它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说明了什么是“唯物主义”。
于是,本书一开头就要抛出的“见解”便是:所谓“唯物主义”,并不是“物质”或者“经济”决定一切的意思——尽管那是人们对于唯物论的惯常理解。
在我看来,“唯物主义”其实是这样一种朴素的态度:即我们看一个人,不是看他做了多大的官、赚了多少钱、是否赢得了生前身后名。马克思说:我们评价一个人,不是从“迄今为止人们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出发,不是“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标准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简而言之,我们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正确方法,其实就是看他是否肯“做事”、是否做了事,以及他究竟做了什么事。
邓小平73岁第三次复出时,说过这样一段名言:“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
很多人为这段话而感动进而被震撼,却说不出感动和震撼的理由,于是他们只能说:“很感动啊很感动,而且,真的很震撼!”实际上,这段话之所以令人感动,就因为它简明扼要地表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态度,发自肺腑地表达了共产党员的世界观;其真正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当年已73岁的“邓大人”,在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之间,坚定地选择了后者,义无反顾地抛弃了前者,即在“做官”与“做事”之间,他选择了“做事”,选择做一个“劳动者”——因为在马克思那里,政治工作也是一项劳动,是普通劳动者也能承担的工作,因而,邓小平才将它称为“做点工作”。
论及唯物主义,也许有人马上会说:等着瞧吧,一大篇抽象的理论教条就要来啦!的确,某些以马克思为题的书之所以使读者感到头疼,以至于沦为毛泽东所批判的“面目可憎”的八股,往往就是因为作者绕来绕去,不能直面、说清楚那些最简单的马克思主义道理。
如果现在有人“叫板”说:难道你能避免八股吗?难道你能用一句话,就把什么是“唯物论”说明白吗?
我想,倘冒险一试,用一句话来概括唯物主义,那么这句话就是:人,只能通过“行动”和“做事”,即通过现实的“劳动”来表现自己;人,就是人的活动方式。
如果“胆子再大一点”,我甚至还可以用一个词来说明什么是唯物主义,而这个词便是“做事”——当然,把它换成“人的活动方式”,换成“生产活动”,换成“劳动”,换成邓小平所说的“做点工作”,其实也是完全一样的。
关于唯物论,马克思自己这样写道:
更确切地说,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为两事。”没有经过“做事”历练的人,没有用自己的脚掌证实心脏的人,没有把动脑与动手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人,便不可能是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甚至不可能是一个活着的、现实的人。这样的人,一般而言,对于世界也就不可能采取唯物主义的立场与态度。
总体来说,马克思是个现实的乐观主义者:说他是乐观主义者,是因为他把人类历史理解为人的能力不断提升、人的社会关系逐步改善的历史;说他是现实的乐观主义者,是因为他认为人自身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一种良好愿望,也不是基于爱能够达成的,而是因为人有创造历史的现实手段。
马克思说过:
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而像我这样,在20世纪“思想解放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人文知识分子,特别需要认真汲取马克思这段话的教诲。因为对于我们而言,“人文精神”和“思想解放”就曾是一句神圣的口号或者信仰。如果我们还欲求前进、不为时代所抛弃,那就必须从现在起,老老实实地补上唯物主义这门功课,以争取能够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即现实中做事的人、劳动的人、斗争的人,这就是唯物论极朴素的出发点。而某一时代人们做事能力的“总和”,构成了该时代的“生产力”,做事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则构成了“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大厦,便是从这个朴实无华的基石上拔地而起的。
唯物主义、共产主义、分析社会运动的方法、资本的学说——这一切从来都不是什么抽象的理论和教条,实际上,它教给我们的,无非皆是朴实无华的“做事”和“做人”的道理。而对现实中的普通劳动者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否“高大上”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这种学说能为普通劳动者所掌握、所理解,重要的只是马克思的伟大思想能够为更多的人所懂得、所热爱。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书的出版者和我一致认为:必须使我们的叙述更加浅显坦白,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关乎21世纪的世道人心。对马克思伟大的事业而言,本书的内容当然是极其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这就是马克思曾经致力过、希冀过的工作。
凡做事者,必“把小事当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那么,从现在起,就让我们追随马克思的足迹,迈出第一步吧!
卡尔·马克思(纪念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