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齐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报告》介绍了山东齐长城资源调查的调查对象与范围、重要遗迹、调查方法以及工作过程。书中还附有调查段长城各段的墙体保存状况统计表,以及重要段的相关自然环境、残损原因、图片等,是对于山东齐长城遗迹重要的调查资料。
目录
前言
一 齐长城概况
二 主要工作情况
(一)以往科研工作
(二)前期准备工作
三 田野调查工作情况
(一)确定技术线路
(二)主要工作过程
四 工作成果
(一)主要调查成果综述
(二)田野调查工作成果
(三)保护与管理
(四)自然与人文环境调查主要成果
(五)调查数据整理主要成果
(六)长城档案编制情况
五 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二)工作建议
相关文件
关于合作开展长城资源调查工作的通知
关于齐长城资源调查工作管理的几项要求
关于开展齐长城沿线环境治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齐长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和保护工程方案编制有关事宜的通知
附录
附录一 齐长城不同类型墙体统计表
附录二 齐长城墙体保存现状统计表
附录三 齐长城支线、复线长度统计表
附录四 齐长城墙体调查登记表
附录五 齐长城单体建筑调查登记表
附录六 齐长城关堡调查登记表
附录七 齐长城界壕、壕堑调查登记表
附录八 齐长城相关遗存调查登记表
附录九 齐长城(采)征集文物调查登记表
后记
彩图
精彩书摘
《齐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报告》:
东侧临近泰山,高山连绵,西侧低山丘陵密集分布,南北交通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104国道、G3京台高速都经过这里,自古以来为南北必经的交通要道。齐长城经过的长城铺,应该有重要的关隘,现地面无存。
2008年12月25日~2009年1月6日,李振光、程留斌、魏健三人由长清区转赴肥城市,与肥城市文物管理所王新华一起调查泰安肥城段长城。肥城市的齐长城分为两部分:三岔山向西沿长清区、肥城市交界分布的齐长城复线;三岔山向东至肥城市与岱岳区交界处的连环山界石碑处的齐长城主线,其北侧为长清区。肥城段齐长城的调查重点有两个:肥城齐长城复线西端起点的界定,以及复线长城的东端与主线长城在三岔山的结合。
关于肥城市齐长城复线西端的起点,《齐长城》调查报告中认为,西起肥城老城镇最北部的高家峪之北、长清双泉乡纸坊村之东、马山乡于家庄之西的峻峰上复线西起马山正南之车怀山南坡,东行沿长、肥边界,经罗家庄北山、双山。据当年参加齐长城调查的王新华同志回忆,调查至于家庄西山巨石断崖处停,将巨石处定为复线西端起点。对三种看法进行比较,可知路宗元先生说的于家庄西的峻峰就是王新华所云山顶巨石,从于家庄东侧看,这里为最高峰,山顶巨石凸立于山顶之上,其南北的山顶多秃平。而西起车怀山的南坡,经过罗家庄北山的为于家庄西山南侧的小山。为了断定肥城齐长城复线的西端起点,首先从长城遗迹现象明确的双山东侧、大石铺北山口向西开始调查,确定双山东山脊保存有墙体,双山西山脚向北岭脊、双山西北长山脊、于家庄南山口西侧山脊有长城,延续到于家庄西山巨石处,过石峰,其西北山脊有石头墙体延伸,断断续续分布到连环山东山脊近山顶处。由此,复线与主线长城汇合的三岔山到这里共11384米,较之《齐长城》记述长了1484米。连环山位于邢家西山村西南、韩家峪村东北,与《齐长城》记述所指非一处。为了确认齐长城复线西端位置,将这里向西南牛山方向的岭脊进行了调查,牛山山顶有晚期寨堡,山脊上没有发现齐长城迹象;沿连环山向北至崮头村的长山脊进行调查,也没有发现齐长城:而连环山山顶、西南坡、北坡都没有发现长城,最后确定肥城齐长城复线的西端位于连环山山顶东侧。
肥城齐长城复线东端与长清马山东山由北来的长城主线的汇合地点也需要仔细判断。关于汇合地点,《齐长城》认为,复线齐长城至马山、万德、潮泉三乡镇交界处的三岔沟结束.然后与北部的主线齐长城相合;至张家花峪东山与齐长城主线相接。张家花峪东山即三岔山,由主线长城分布的南北向长山脊和复线长城分布的向西延伸的山脊汇合而成,状如三岔得名。三岔沟可能与三岔山相近。根据国家文物局颁布的《长城调查名称使用规范》,我们将肥城齐长城复线定名为肥城支线齐长城。
钉头崖向东是泰山北侧的东西向山脉,海拔900~1100米,一月初的几场小雪使高山之上开始积雪结冰,冰天雪地无法调查,野外调查工作就此暂停,对调查资料进行简单的整理后,2009年1月15日返回济南市,第一阶段的野外调查工作结束。至此,长清区的长城还有钉头崖以东泰山后侧山险部分没有调查,留待来年。
(2)第二阶段,2009年3-7月
将主力调查人员作出调整,一队由李振光、程留斌、王云鹏、朱彤四人组成;二队由张克思、张艳群、王泽冰、魏健组成,后期王泽冰离队,临沂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的张子晓同志加入调查队伍。调查长城所在的市区县干部也一起参加了调查工作。出发前为参加调查的全部人员购买了中国人寿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齐长城资源调查队按市区县划分大的区域进行调查,两支队伍分赴长清区、章丘市开始新年度的野外调查测绘工作。
一队的工作如下。
2009年度调查了长清区剩余段落长城和历城区、临朐县、沂水县、安丘县、莒县、五莲市的长城,以及莱芜市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石墙。南侧对应的县区有岱岳区、泰山区、沂源县。
2009年3月2日,李振光、程留斌、王云鹏、朱彤赴长清区,长清区文化局文物科马前伟、泰山市岱岳区的陈奇参加了调查。此次调查了钉头崖向东泰山后侧的长城山险,至3月5日调查至牛山口。长清段齐长城东侧止点为大麻子峪山顶的长清、历城、泰山区三界碑,山险长8741米,为泰山后侧东西向山脊,山势连绵,山高人绝,森林茂密,为陡峻的自然山险。长清段的调查全部结束,长清段长城共划分40段。
3月6日,开始历城区齐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历城区的张泽刚、岱岳区的陈奇、泰山区的朱宏伟共同参加了调查。至3月18日调查至章丘市、历城区、岱岳区、泰山区交界的四界首,历城长城线路的调查测绘工作结束。3月19~23日,调查仲宫镇向南三条山谷的寨堡、烟墩、烽燧的分布情况。
3月24日转点至莱芜市,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的“鲁国长城”进行考察,至4月4日结束。莱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郭晓东、刘国柱参加了调查。遗迹分布在莱芜市南侧、牟汶河南岸东西长约40千米的山地丘陵地带,西起钢城区南北塔村重崖寨,经过曹家省庄北山、刘家省庄北山、云台山、峪门山、积家庄东山、尖顶山、五龙庄北山和南山、官庄西山、团山东山、赵家林西山、老君堂东山、埠东南沟,东至古墩村北。当地有许多与鲁国相关的传说,齐鲁郏谷会盟即位于峪门山南侧。已经退休的邢老师用了20多年时间对周围山上的石墙、寨堡进行调查,主张此类遗迹为鲁国长城。
通过与莱芜市文物干部进行座谈,对遗迹分布情况、石墙与寨堡的特点进行了解,购买1:10000纸质地图作为参考,商定从西端开始调查。
重崖山寨堡:位于南白塔村东约0.4千米,山的西、南侧为断崖峭壁,北坡斜缓,山上有寨墙,北侧保存较好,西北角有炮楼,留有许多四方形射击孔;东北角有寨门,石门向北,外有小瓮城,门向西。炮楼、寨门用规整的方形石块垒砌而成。东墙呈西北一东南走向,西南侧借助断崖。由山顶向西南低岭及东侧山顶调查,皆未见长城痕迹。岭下中白塔村有短窄石墙分布,石墙时代不清,与寨堡没有联系。
刘家省庄北山寨堡:重崖寨东北约4千米为刘家省庄北山,山顶有石头寨堡,分布在山顶及南北两侧,山顶南侧呈长方形,东南一西北长104、南端长36米,南部的两个拐角处有圆形石屋。山顶向北沿山脊呈束腰长条形,长约163米,海拔377米。
曹家省庄北山寨堡:位于刘家省庄西北约0.65千米,山脊相连,海拔352米。呈不规则的弧边三角形,沿山顶及北侧山脊、东南侧山脊分布,南北长约190、北端长35、中部东西长70米,用石头垒砌围墙。内部,山顶有心形围墙,围墙内有石屋。其南北各有一道东西向短墙,短墙的南北侧有石屋痕迹。外侧围墙闭合,没有向山下延伸,应为山顶独立的寨堡。
……
前言/序言
长城资源调查是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城保护工程( 2005~2014)总体工作方案》,由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负责组织实施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调查项目。该调查于2007年全面展开,涉及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甘肃、山东、河南、青海、新疆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此次调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田野考古调查和专业测绘的方法,对中国境内历代长城进行了全面调查。其主要目的:一是全面、准确掌握历代长城的规模、分布、构成、走向、时代、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二是了解构建长城的基础地理信息和专题要素数据;三是建立科学、准确、翔实的长城记录档案和长城资源信息系统,为加强长城保护管理和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三面环海,中部是高耸的泰沂山系。始建于春秋中期的大型军事防御系统——齐长城,横亘在鲁中南山地的崇山峻岭之中,它宛如一条飞舞的巨龙,盘旋腾挪,途经长清、肥城、岱岳、泰安、历城、章丘、莱芜、博山、淄川、沂源、临朐、沂水、安丘、莒县j诸城、五莲、胶南、黄岛18个县(市、区),跨越1500余座大小山峦。齐长城与春秋战国之际构筑的济水岸防长城,以及黄海、渤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是长城资源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齐长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险为塞,是中国修筑年代最早、遗迹保存状况较好、使用年代最长的列国长城。齐长城由墙体、堑壕、山险关隘、烽燧、城堡和兵营等共同组成。墙体构筑方式大致可分四类:平原地区以夯筑土墙为主,间有堑壕;丘陵地带多为土石混合堆筑或石包土墙;山区以土石混合堆筑或石包土墙及石块堆砌较为多见,并充分利用难以攀缘的陡峭绝壁作为山险,构成一道坚固的军事屏障,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交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006年2月,国家文物局在河北山海关召开“长城保护工程启动工作会议”。同年6月又在秦皇岛组织了长城资源调查试点工作,召开了“长城保护工程资源调查推进工作会议”。同年9月,山东省文化厅根据秦皇岛会议精神,责成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制并修改了《山东省齐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方案》。2007年2月,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测绘局联合在北京召开“全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会议”,部署早期列国长城资源调查工作。
野外调查工作包括:1.确定调查对象,包括长城本体、附属设施及相关遗存等。2.利用1:10000影像图、地形图和航拍片作为长城资源调查工作用图,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现场标绘确认。3.利用GPS等设备采集相关数据,作为日后数据整合的原始资料。4.调查人员需每天填写调查日志,对调查对象进行文字记录,并填写长城资源调查登记表。5.按规定精度要求对所采集的GPS数据及其他量测数据进行校核、保存和记录。6.原始文字及数据资料由专人临时归卷管理。7.通过考古学的方法,结合文献和前人经验,判断墙体的时代。8.对长城墙体长度进行精确测绘。期间,由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检查、工作指导、质量监控,并严格按标准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级验收等,保证此次齐长城资源调查所获得数据的真实、完整、规范。 2008年9月,山东省文物局成立了齐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项目组),负责齐长城资源调查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其下设齐长城资源田野调查工作队,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含山东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山东省博物馆抽调8名业务骨干组成,并从齐长城沿线市和县(市、区)各抽调一名业务骨干,配合辖区内的齐长城调查工作。项目组对山东省历年齐长城调查与研究的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对调查方法、调查成果及齐长城的走向、分布、结构设施等进行了分析总结,为齐长城资源调查培训和调查工作计划的编制做好准备工作。2008年10月,山东省文物局在济南市长清区举办了齐长城资源调查培训班和田野调查启动仪式,要求把调查工作纳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扎实、认真、细致、安全地推进,查清齐长城的分布、保存现状,拿到第一手真实、可靠、具有科学价值的资料,建立资料库,展示齐长城的真实面貌。至2009年7月底,齐长城本体的田野调查测绘工作基本结束。
2010年3-4月,齐长城资源调查队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室内集中整理,对系统中的表格进行了审核、完善,并对表格要求的GPS测绘点、长度等测绘数据进行了审核校对,完成了每段及单项遗迹的平剖面图的CAD线图制作及系统插入工作,同时按要求基本完成了系统填写录入的工作。2010年5-6月,齐长城资源调查队对长城沿线发现的寨堡遗存进行了补充调查,对寨堡的平剖面、墙体及内部残存房屋进行了全面的测绘,并由此转入《齐长城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写工作。
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年斗严寒、战酷暑的徒步田野调查,三年持续不断的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齐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报告》和《齐长城资源调查报告》终于付梓。这是有关齐长城最详尽的调查工作报告和最权威、最全面、最详尽的资料总集,为《齐长城总体保护规划》和《齐长城分段保护方案》的编制以及保护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值得庆贺!藉此机会,谨向齐长城资源调查项目组的全体成员、一线田野调查队队员,以及有志于齐长城保护的同仁,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和感谢!
今后,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积极做好齐长城及山东各项文物保护工作,努力使山东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建设文化强省做出积极的贡献。
齐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报告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