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小学2升3年级-数学奥赛暑假天天练
原价:13元
作者:王化民主编
出版社:南京大学
出版日期:2014-5-1
ISBN:9787305053559
字数:99000
页码:86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标识:
编辑推荐
暂无
内容提要
这套《数学奥赛暑假天天练》丛书是以各年级所学数学知识为基础,井结合相关奥数知识,为学生在暑假期间复习巩固所学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水平而编写的。每册书的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课本知识的整理与回顾,从该年级的数学课本中选取重要的知识点,并进行拓展,以提高训练水平;第二部分是与该年级数学课本相关的奥数知识,主要是在课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一步拓展、延伸,并进行强化训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部分是与下学期数学课本中知识点相关的奥数知识,学生通过学习训练后,可达到初步预习的目的.
目录
第一部分 二年级课本知识整理与回顾
第1专题 认识除法
第2专题 认识图形
第3专题 加和减
第4专题 量长度
第5专题 时、分、秒
第6专题 乘和除
第7专题 有余数的除法
第8专题 认数
第9专题 分米和毫米
第10专题 加法
第11专题 减法
第12专题 认识角
第13专题 乘法
第二部分 二年级奥数第一部分 二年级课本知识整理与回顾
第1专题 认识除法
第2专题 认识图形
第3专题 加和减
第4专题 量长度
第5专题 时、分、秒
第6专题 乘和除
第7专题 有余数的除法
第8专题 认数
第9专题 分米和毫米
第10专题 加法
第11专题 减法
第12专题 认识角
第13专题 乘法
第二部分 二年级奥数
第14专题 找规律填数
第15专题 一笔画
第16专题 速算加法
第17专题 巧算减法
第18专题 简单推理
第19专题 填数游戏
第20专题 火柴棒游戏
第21专题 分割图形
第22专题 扑克牌游戏
第23专题 数图形
第24专题 巧填运算符号
第25专题 钟面上的数学
第26专题 加减算式谜
第27专题 余数的妙用
第28专题 数的分拆
第29专题 智力趣题
第30专题 巧算倒序数
第31专题 数的组合
第32专题 乘、除算式谜
第33专题 简便计算
第34专题 植树问题
第35专题 重叠问题
第36专题 和差问题
第37专题 比多比少问题
第三部分 三年级奥数
第38专题 千克与克
第39专题 24时记时法
第40专题 长方形与正方形
参考答案
作者介绍
暂无
文摘
暂无
媒体推荐
暂无
这本书的“温度”似乎很低,它几乎完全是理性驱动的产物。没有那些鼓舞人心的口号,没有关于“未来展望”的宏大叙事,只有对现有规则的精确描述和对潜在风险的审慎规避。我最开始对“热销单品”的期待,是希望能找到一些前瞻性的、能引领潮流的洞察,但这本书似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确保不出错”和“保持稳定运行”上。它更像是一面放在行业面前的镜子,清晰、无情地映照出所有必须遵守的底线和红线。在我读完的那个关于应急预案的部分,作者只是平静地列举了各种极端情况下的处理流程,没有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但这种冷静反而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压迫感。读完后,我的心情是沉静的,带着一种完成了一项艰巨任务后的疲惫,但同时也对这个领域的严谨性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不会让你感到兴奋,但它会让你感到踏实和敬畏。
评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历史演变”的侧重。在讨论某项技术参数的设定时,作者会非常耐心地追溯这个参数是如何从早期的试错阶段一步步演变到现在的标准定稿的,中间经历了哪些事故教训、技术突破和国际标准的迭代。这种“溯源”式的写作手法,让内容显得格外厚重,仿佛触摸到了行业发展的脉搏。我感觉自己不像是在读一本技术规范,倒像是在研读一部行业发展史,只不过是用最精炼、最技术性的语言来书写。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内容的信服力,因为它展示了每一条规则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实践和沉淀,而非凭空臆想。然而,这也导致了阅读体验的波动性,有时候会因为对某个历史背景不熟悉而卡壳,不得不放下书本去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才能理解当前条文的深层含义。这让阅读过程变得有些碎片化,需要极强的自律性才能保持持续的推进。
评分读完这书的前三分之一,我开始意识到,我可能完全误解了这本书的“热销”含义。它或许不是指市场上畅销的商品,而是指那些在特定领域内被高频率引用、不可或缺的“标准”或“规范”。书中的论述方式极其内敛和客观,几乎看不到任何带有主观色彩的褒贬之词,完全是基于事实和既定标准的陈述。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风险控制和安全冗余设计的篇幅,那部分的文字密度高得惊人,每一个标点符号似乎都经过了深思熟虑,确保没有任何歧义。我花了好大力气才理解了其中一个关于结构荷载计算的复杂公式,对比我之前看过的几本轻量级的设计入门读物,这本书简直是“硬核”到了骨子里。这种专业到近乎冷酷的写作风格,让我感受到了极强的专业壁垒,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敬畏感——编写和遵循这些标准的人,肩负的责任是何其重大。这本书更像是工具书,而非可以闲暇时品读的休闲读物,每次翻阅都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像在进行一场严肃的智力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醒目,那种经典的红白配色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特别是标题“热销单品!”这几个字,让人忍不住想翻开看看里面究竟藏着什么“宝贝”。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关于如何打造爆款产品的营销宝典,毕竟“热销单品”这个词太有诱惑力了。然而,当我真正翻开阅读后,才发现这书的调性完全不是我预想的那种充满激情和口号式的成功学。它更像是一部严谨的行业报告集,里面充斥着大量的技术图表和标准条文的引用,让我这个对技术规范不太敏感的读者感到一丝困惑,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别样的“权威感”。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节详细分析了某个特定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耐久性测试数据,那密密麻麻的数字和曲线图,读起来简直像在啃一本高深莫测的教科书。我当时就在想,这本书的受众群体是不是过于垂直了?如果我是个普通的消费者或者想学习商业运作的初学者,可能真的会一头雾水,但这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或许是案头必备的“武功秘籍”吧。总之,从外观的“商业爆款”气息到实际内容的“技术硬核”,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让我对这本书的定位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有趣,它采用了双栏布局,并且在页边距留出了大量的空白区域,这通常是用来做批注和参考引用的。我的书页边缘已经被我涂满了各种颜色的荧光笔和随手记下的疑问符号,这本身就说明了它内容的深度和复杂性。我发现,作者在阐述一个概念时,往往会通过交叉引用其他标准或历史案例来佐证其合理性,这种层层递进的逻辑链条,虽然严密,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无疑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举个例子,书中提到一个关于材料疲劳寿命的评估方法,它需要参考至少三个不同年份发布的附录才能完整解读其背后的计算模型。这让我体会到,掌握这些知识链条需要的时间成本和学习曲线是相当陡峭的。我甚至怀疑,这本书的读者群体是不是已经提前通过了某种严格的资格认证考试,否则如何能顺畅地消化这些信息?这与我期待的那种“轻松掌握成功秘诀”的书籍相去甚远,它要求的是扎实的基础和极大的耐心。
评分不错,正版的
评分很差的一次购物,图书质量一般,物流慢的你想想不到,要买的慎重!
评分正版
评分正版
评分很好,应该是正版的,发货很快,这种书没什么好评得,北京建筑那家服务很好
评分好
评分很好,应该是正版的,发货很快,这种书没什么好评得,北京建筑那家服务很好
评分不错,正版的
评分还是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