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一战倒计时 : 世界是如何走向战争的
出版社定价:39.8元
作者:[美] 麦克金 著,何卫宁 译
出版社:新华出版
出版日期:2013--01
ISBN:97875166064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关于**次世界大战缘起的著作,精彩地讲述了欧洲走向大战的倒计时过程,从6月28日的斐迪南大公遇刺,一直讲到8月4日英国*终决定参战,揭示了一小撮政客如何在仅一个月的时间里改变20世纪的历史进程。
过去,人们将战争的责任归于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军国主义,而主要的战争责任者,俄国和法国却没有得到追问。作者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梳理与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一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是因为少数政客希望利用斐迪南大公被刺杀从而在欧洲重新瓜分权力,才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目录
序言:萨拉热窝 1914年7月28日,星期天
第1章 维也纳:愤怒但不悲哀
第2章 圣彼得堡:不宽恕
第3章 伦敦和巴黎:讨厌的干扰
第4章 柏林:同情和急躁
第5章 奥约斯伯爵受命去柏林
第6章 维也纳战争内阁(一)
第7章 海上没有无线电信号
第8章 萨佐诺夫墨登场
第9章 维也纳战争内阁(二)
第章 普恩加莱会见沙皇
第11章 萨佐诺夫的威胁
第12章 香槟酒首脑峰会
第13章 后通牒
第14章 萨佐诺夫出击
第15章 俄法塞三国立场强硬
第16章 俄国准备打仗
第17章 德皇返驾回宫
第18章 大混乱
第19章 我不愿对一场大屠杀负责
第20章 这就是屠杀
第21章 后的谈判机会
第22章 现在你可以随心所欲了
第23章 危险面前英国如梦方醒
第24章 格雷爵士的时刻
第25章 世界大战:没有回头路
第26章 尾声:战争的责任问题
内容提要
1914年6月底,在塞尔维亚的支持下,一名刺客枪杀了斐迪南大公,这件事似乎没有引起世界的注意。甚至斐迪南的叔叔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听说帝国皇储的死讯时仅简单地说:“这是上帝的意志。”这显然说明这位奥匈帝国皇帝当时心里很矛盾。可以肯定地说,当时没有人认为这件事会引发国际冲突——更不会引发一场彻底重塑人类命运的大屠杀。
正如知名历史学家西恩?麦克金在本书里展示的那样,如果没有一小撮心怀诡计的政治家,这次世界大战根本打不起来,因为他们在斐迪南遇刺后的一个月里,蓄意利用这次遇刺事件做导火线,引爆他们等待已久的欧洲大决战。引爆这场大战的主要罪犯至今仍然没有受到谴责。虽然大部分有关大战缘起的著作把主要责任归咎于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军国主义,但麦克金在研究了欧洲各国的史资料后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俄国和法国才是恶劣的挑衅者,正是由于他们的好战和奸诈,大战才变得不可避免。
或许是心怀叵测,或许是草率鲁莽,每位身陷其中的政治家——奥地利外交大臣贝希托尔德、德国首相贝特曼-霍尔威格、俄国外交大臣萨佐诺夫、法国总统普恩加莱——都在拿斐迪南遇刺事件做赌注,不明智地把欧洲推向人类历史未曾见到过的大灾难。
作者介绍
西恩·麦克金(Sean McMeekin) 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现执教于土耳其的科赫大学。
作者以研究次世界大战见长,其所著的《次世界大战的俄国起源》获得一战研究协会图书奖,《奥斯曼帝国与德国对世界权力的追求》一书获得欧洲研究协会图书奖。
我刚翻了几页《一战倒计时:世界是如何走向战争的》,就感觉这书不像我之前看过的任何一本关于一战的书。它不是那种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的讲法,而是试图从更深层的角度去剖析。我特别喜欢它在开篇就抛出的那个问题:战争真的是不可避免的吗?还是说,它只是当时一系列糟糕选择的必然结果?作者似乎在用一种非常“反事实”的视角,去探讨那些可能改变历史进程的“如果”。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去构建这个“倒计时”的逻辑,是围绕着某个核心事件,还是通过不同国家、不同人物的视角交织推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解框架,让我不再仅仅看到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而是能够去拆解它,去理解每一个组成部分是如何运作、如何互相影响的。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去思考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究竟有多少是可以被改变的,又有多少是注定要发生的。
评分这本书我期待了很久,终于拿到手了!光是书名《一战倒计时:世界是如何走向战争的》就足够吸引人,总觉得一战那段历史,我们了解的很多都是结果,是战争爆发了,但具体是怎么一步步走到那个地步的,其中的细节,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事件是如何滚雪球般酿成滔天巨祸的,一直是我非常好奇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深入那个时代,去感受那种暗流涌动的气氛,去理解那些决策者们是如何在迷雾中越走越偏,最终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我期待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历史陈述,更希望它能通过鲜活的细节、生动的人物刻画,让我身临其境,仿佛亲眼见证那些关键时刻。比如,那些各国领导人之间的密谈,那些报纸上的煽动性言论,那些普通民众的忧虑与狂热,我希望都能在书中得到展现。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那些被忽略的角落,揭示那些推动战争的隐秘力量。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很吸引我,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期待。我坚信,理解历史是如何走向战争,对于我们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评分对于《一战倒计时:世界是如何走向战争的》这本书,我有着非常具体的一种期待:它能否帮助我理解,那些看似理智的政治家和军事领导人,在面对巨大的国家利益和民族情绪时,是如何一步步失去理智,最终做出毁灭性的决定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那个时代欧洲社会的全景图,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角力,也包括社会思潮的涌动,民族主义的狂热,以及普通民众在这种浪潮中的迷茫与被裹挟。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更人性化的视角,去剖析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活跃的人物,他们的动机、他们的恐惧、他们的野心,以及他们在做出重大决策时所承受的压力。我希望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能够引发读者对人性、对权力、对历史进程中“选择”的深刻反思。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明白,历史的走向,往往就隐藏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人性和选择之中。
评分拿到《一战倒计时:世界是如何走向战争的》这本厚重的书,我最期待的就是它能否揭示出一些被普遍忽略的细节。我们都知道萨拉热窝事件是导火索,但它究竟是如何被放大,被政治化,最终演变成一场世界大战的?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梳理出从那颗子弹射出,到第一枪打响之间的所有关键节点。这其中必然涉及到复杂的国家间关系、军事同盟的捆绑、领导人的决策失误,甚至可能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个人恩怨或误判。我特别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挖掘当时的报纸、私人信件、外交电报等一手资料,去还原当时人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战争的爆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充满了“滑坡效应”的过程,每一个小小的妥协、每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决定,都可能将世界推向更危险的边缘。这本书的标题就预示着一种紧迫感,我期待它能够将这种紧迫感贯彻始终,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那种步步紧逼的危险。
评分坦白说,我对一战的了解一直停留在课本上,觉得它离我们太遥远了,也觉得“为什么会打起来”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复杂得让人望而却步。但《一战倒计时:世界是如何走向战争的》这个书名,让我觉得它找到了一个很有趣的切入点——“倒计时”。这种感觉就像是在看一部悬疑片,你知道结局是什么,但你更想知道的是,在最后的几分钟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事件,是什么人物,是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让整个欧洲一步步走向了那个万劫不复的深渊?我希望这本书能把这个过程描绘得非常具象化,能够让我感觉到那种越来越紧迫的气氛,那种在平静表面下蠢蠢欲动的危机。我期待作者能够运用扎实的史料,但又不能让它显得过于枯燥,最好能像讲故事一样,把那些复杂的政治博弈、军事部署、民族主义情绪,都讲得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我希望能从这本书里,看到那些推动历史的车轮是如何一点点加速,直到最终碾碎一切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