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参数:
本书为精选版,选取*精彩的地理知识、人文风俗、历史遗迹、典故神话,等等。
译文通俗易懂、叙事清晰,原文、注释核对经典,以善本为考。
采用简体横排模式,阅读性强。
【原文】
左丘明《国语》云:华岳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蹋,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华岩。《开山图》曰:有巨灵胡者,遍得坤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所谓巨灵赑①,首冠灵山者也。常有好事之士,故升华岳而观厥迹焉。
【注释】
①赑(bì xì):相传是龙子之一。
【译文】
左丘明《国语》记载:华岳原本是一座大山,阻挡了黄河水,河水流经此处只能绕道而流。河神巨灵,用手推,用脚踢,将华岳分成了两半,华岳的山岩上至今还留着他的手印和足迹。《开山图》记载:有个巨灵名胡,独有创造万物的本领,能创造山川,开出江、河,所说的巨灵赑,就是灵山顶上昂首的那位。常有好事之人,特意攀崖援壁去观赏这些遗迹。
【原文】
《魏土地记》曰:弘农湖县有轩辕黄帝登仙处。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有龙垂胡于鼎。黄帝登龙,从登者七十人,遂升于天。故名其地为鼎胡。荆山在冯翊,首山在蒲坂,与湖县相连。《晋书·地道记》《太康记》并言胡县也。汉武帝改作湖。俗云黄帝自此乘龙上天也。《地理志》曰:京兆湖县有周天子祠二所,故曰胡。不言黄帝升龙也。
【译文】
《魏土地记》说:轩辕黄帝升天成仙的地方在弘农湖县。黄帝在首山开采铜矿,在荆山之下铸鼎,有一条龙将长须垂落在鼎上,黄帝登上龙背,跟着他爬上去的七十人,全部都升天了。所以这地方得名为鼎胡。荆山在冯翊,首山在蒲坂,与湖县相接。《晋书·地道记》《太康记》都说是胡县。汉武帝将“胡”字更为“湖”字。民间传言黄帝是从这里乘龙升天的。《地理志》说:京兆湖县有周天子的两座祠堂,所以称胡,却未提及黄帝乘龙飞天的故事。
【原文】
《春秋穀梁传》曰:晋献公将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①之乘,垂棘②之璧,假道于虞?公曰:此晋国之宝也。曰:是取中府置外府也。公从之。及取虢灭虞,乃牵马操璧,璧则犹故,马齿长矣。即宫之奇所谓虞、虢其犹辅车相依,唇亡则齿寒,虢亡,虞亦亡矣。
【注释】
①屈产: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地名,产良马。
②垂棘: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地名,以出美玉而闻名。
【译文】
《春秋穀梁传》记载:晋献公准备攻伐虢国。荀息说:您为什么不用屈产之马、垂棘之璧同虞国借路呢?献公说:你说的这些都是晋国的宝贝啊!荀息说:这只不过是从我们的中央府库拿出来暂放虞国的府库罢了。献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在吞并了虢国,灭了虞国之后,便牵着马、捧着璧回来了。璧依然如初,可是马的牙齿却长长了。正如宫之奇所说的那样,虞、虢两国互相依靠,唇亡则齿必寒,一旦虢国被吞并,那么虞国也必将灭亡。
【原文】
《搜神记》称:齐景公渡于江沈之河,鼋①衔左骖②,没之,众皆惕。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鼋也。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
【注释】
①鼋(yuán):大鳖。
②左骖(cān):古代驾车时,三马或是四马中左边的马。
【译文】
《搜神记》说,齐景公在渡江沈河时,突然有巨鼋咬住了左边拉车的马匹,没入水中,众人惊慌失措。古冶子拔剑入水追寻它的踪迹,斜行五里,又逆行三里,来到了砥柱之下,发现原来是一只巨鼋。他斩杀巨鼋,左手提起鼋头,右手挟着马,身轻如燕鹄,矫捷一跃,仰天高喊,使得河水倒流了三百步,在一旁观看的人都认为他是河伯。
卷一河水
卷二河水
卷三河水
卷四河水
卷五河水
卷六汾水、涑水、晋水
卷七济水
卷八济水
卷九清水、淇水、荡水、洹水
卷十浊漳水、清漳水
卷十一易水、水
卷十二圣水、巨马水
卷十三□水
卷十四湿余水、鲍丘水、濡水
卷十五洛水、伊水
卷十六穀水
卷十七渭水
卷十八渭水
卷十九渭水
卷二十漾水、丹水
卷二十一汝水
卷二十二颍水、洧水、渠(沙)水
卷二十三阴沟水、汳水
卷二十四睢水、瓠子河、汶水
卷二十五泗水、沂水
卷二十六沭水、巨洋水、淄水、潍水、胶水
卷二十七沔水
卷二十八沔水
卷二十九沔水、潜水、湍水、均水、粉水
卷三十淮水
卷三十一滍水、淯水、涢水
卷三十二漻水、肥水、施水、梓潼水
卷三十三江水
卷三十四江水
卷三十五江水
卷三十六若水、温水
卷三十七叶榆河、夷水、沅水
卷三十八资水、湘水、溱水
卷三十九耒水、赣水
卷四十浙江水
郦道元,出生日期不详(约466、469、470或472),卒于527年,字善长,北朝北魏散文家、地理学家,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是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
这本书的整体设计风格偏向于一种低调的奢华感,封面选用了一种较为沉稳的颜色,搭配上简洁的文字和精致的图案,给人一种内敛而有深度的视觉感受。我注意到它在细节处理上非常到位,例如书页边缘的处理,既平整又带有丝滑的手感,翻阅起来非常流畅。装订方面,采用了一种我不太熟悉的工艺,但整体感觉非常坚固,书本可以完美地摊开,非常适合在桌面上阅读。而且,纸张的厚度适中,既不会显得过于单薄,也不会过于厚重,拿在手里恰到好处。我尤其喜欢它在内页留白的设计,这让整本书看起来更加透气,也为读者留下了思考和记录的空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大气,金色的“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烫金字体与沉静的背景色相得益彰,有一种古朴而又不失庄重的美感。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厚实且略带一丝磨砂感,翻阅时手感极佳,这对于我这样喜欢实体书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加分项。我尤其喜欢它内文的排版,字体大小适中,行距舒适,阅读起来一点也不会感到疲惫。而且,注释和译文的部分也做得非常用心,字体和正文有所区分,但又不会显得突兀,整体视觉效果非常和谐。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其中的内容,但仅凭这精美的装帧和细致的排版,就足以让人对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充满期待。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摆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视觉的享受,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探寻它内部的奥秘。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的材质选择和工艺都透着一股精致。封面上的图案,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看具体是什么,但整体的色彩搭配和线条勾勒,都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感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审美品味。书脊处的压痕清晰,书页的卷边处理得也很到位,没有毛糙感。最让我惊喜的是,它采用了传统的线装工艺,每一页都能平展,不像一些胶装书那样容易合拢,这对于需要反复查阅、做笔记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个人非常偏爱这种能够完全展开的书,这样在阅读的时候,思绪可以更流畅,不会被打断。拿到手里,甚至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纸张和油墨的清香,这是一种非常纯粹的阅读体验,现代印刷品很少能有这样的质感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非常有特色,它打破了我对传统书籍的刻板印象。封面设计大胆而富有创意,色彩的运用也十分考究,既有现代感又不失古典韵味。我注意到它使用了特殊的印刷工艺,使得封面上的文字和图案在不同光线下会呈现出微妙的变化,非常有层次感。内页的纸张也是我非常喜欢的类型,触感细腻,墨色浓郁而不晕染,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最令我称赞的是,它的装帧方式非常牢固,无论是书脊还是书页的连接处,都处理得非常结实,即便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散页或损坏。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感受到了出版方在制作这本书时的诚意与匠心,这本身就是一种品质的保证。
评分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的外包装所吸引。牛皮纸的环保包装,简单却又不失质感,上面印着烫金的系列名称,很有收藏价值。打开包装,书本的本体更是让我惊喜。它摒弃了花哨的设计,整体风格简约大气,封面采用了一种我非常喜欢的暗纹材质,摸上去有独特的触感。书页的边缘处理得非常细腻,没有任何毛刺,翻阅时非常顺滑。最让我感到贴心的是,这本书的装订方式非常巧妙,能够完全摊平,无论是做笔记还是长时间阅读,都非常方便,不会出现书页翘起的情况。这种低调而富有内涵的设计,让这本书在众多书籍中脱颖而出,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