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经济-增订版

解读中国经济-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毅夫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经济
  • 经济学
  • 解读
  • 增订版
  • 宏观经济
  • 政策分析
  • 改革开放
  • 市场经济
  • 发展模式
  • 经济形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大学出版社旗舰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48492
商品编码:1285470117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解读中国经济-增订版

定价:48元

作者:林毅夫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301248492

字数:338000

页码:358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赫克曼、迈尔森、费尔普斯等诺奖得主,《金融时报》副主编沃尔夫等资深媒体人士联袂推荐
☆拨开历史迷雾,深层剖析中国近代积贫积弱根由
☆问路改革前程,全新披露中国重登**经济大国宝座时间表
☆教你把握经济风向,成为新一轮改革红利受益者
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展示了中国经济实力两千多年来的跌宕起伏和戏剧性复兴,解读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头以及未来增长的前景。对任何想要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来说,这都是一部必读的著作!新版新增了对**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并就“资本账户”和“林张之争”等热点问题给出解答。
所获荣誉:
☆ 2012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 全国图书馆2012年度50种好书
☆ “*受中央干部欢迎的10本书”
☆ 2012—2013年度全行业畅销书
☆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 输出版图书奖
☆ 已出版中文繁体、英文、德文、泰文、日文、韩文版
……

内容提要


本书是解读中国经济著作,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
新版针对近年来此起彼伏的“唱衰中国”论调,专辟一章“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予以驳斥,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我国未来改革发展前景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与预测。新版还收入了有关近来热点问题“资本账户开放”与“林张之争”的附录,附录四“我为什么不支持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以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从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稳定的角度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强烈呼声给出不同的声音;附录五“我到底和杨小凯、张维迎在争论什么”以局内人的身份剖析“林张之争”的根源与实质,即有关我国改革道路的选择、经验的诠释和理论的创新,并告知大众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是由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知识储备而得出的不同看法,通过相互切磋可以互相增进。

目录


作者介绍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1994 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并担任主任一职。2008 年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成为担此要职的发展中国家人。2012 年在世界银行的任期届满,返回北大,继续教学研究工作。
林毅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曾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外多个有关发展政策、农业和减贫的委员会、领导小组兼职。
林毅夫于1986 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荣膺英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并获得法国奥佛涅大学、美国福特汉姆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比利时鲁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文摘


序言



探索全球金融秩序的演变与未来:一部深度剖析宏观经济格局的力作 书名: 《全球金融的潮汐:百年变局下的秩序重塑与挑战》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宏大叙事和精微分析相结合的笔触,深入剖析了自两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至今,全球金融体系所经历的深刻变革、内在张力及其面临的未来挑战。它并非一部单纯的经济史著作,而是一部关于权力、规则、技术与资本在全球舞台上博弈的深度报告文学。 第一部分:旧秩序的裂痕与重建(1944-1980年代) 本部分聚焦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辉煌及其最终的崩溃。我们首先追溯了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诞生背景,探讨了以美元为核心的固定汇率体系如何为战后全球贸易复苏提供了稳定的锚点。 详细分析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内在机制及其对美国财政政策的制约。随后,我们聚焦于1960年代末期,美国对外支出的扩大、越南战争的开支如何引发了“特里芬难题”的爆发,最终导致尼克松总统在1971年单方面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的“休克疗法”。 这一历史转折点并非终点,而是新一轮动荡的开端。本书细致描绘了石油危机如何冲击了原有的能源与金融结构,以及随后浮动汇率制度的建立过程中的混乱与适应。我们审视了欧洲货币体系(EMS)的早期尝试,以及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这些事件共同揭示了缺乏中央约束的全球货币体系所固有的脆弱性。 第二部分:新自由主义的鼎盛与内在矛盾(1980年代末-2008年) 随着冷战的结束,全球金融进入了一个以“华盛顿共识”为指导思想的时代。本章重点探讨了金融自由化、资本账户开放和监管放松如何成为全球化的核心驱动力。 我们详尽考察了新兴市场国家在“华尔街的橄榄枝”下,如何快速融入全球资本循环,以及随之而来的亚洲金融风暴(1997-1998年)对区域经济结构造成的深远影响。书中对比分析了不同国家应对危机采取的策略,从韩国和泰国的结构调整,到中国保持资本管制以抵御外部冲击的审慎之道。 本部分的高潮是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入剖析。我们没有停留在对次级抵押贷款的表面批判,而是追溯了推动全球信用过度扩张的深层结构性因素: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金融衍生品的“黑箱化”、评级机构的失职,以及各国央行在危机前夕对风险的系统性误判。书中通过对雷曼兄弟倒塌前后关键人物的决策链条重构,展现了系统性风险从局部蔓延至全球的惊悚过程。 第三部分:后危机时代的碎片化与大国竞争(2009年至今) 2008年危机不仅暴露了金融体系的缺陷,更催化了地缘政治力量的重新洗牌。本章节分析了危机后全球金融治理的去中心化趋势。 量化宽松(QE)的遗产: 我们探讨了发达经济体为应对危机而采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即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如何有效地稳定了市场,却也深刻地扭曲了资产价格,加剧了国内财富分配的不均,并为未来通胀埋下了伏笔。书中对发达国家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膨胀进行了详尽的数据可视化分析。 主权债务与欧元区的考验: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成为检验全球金融防火墙的试金石。本书详细考察了希腊、意大利等国在共同货币体系下,如何面对财政主权受限与市场信任丧失的双重困境,以及欧洲央行采取的“不惜一切代价”的干预行动对货币联盟长期稳定性的影响。 地缘政治重塑金融基础设施: 面对日益紧张的大国关系,本书将焦点转向了金融主权的争夺。我们分析了国际支付体系(如SWIFT)的武器化倾向,各国在数字货币(CBDC)研发上的加速布局,以及全球供应链重组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这不仅是技术竞争,更是关乎未来国际结算规则的战略博弈。 第四部分:未来金融图景的预测与应对 本书最后一部分着眼于未来,探讨了三大核心变量如何塑造未来十年的全球金融格局: 1. 气候金融的崛起: 探讨了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如何从边缘概念转变为资产配置的主流,以及全球碳定价机制对传统高碳行业投资的颠覆性影响。 2. 技术颠覆与监管滞后: 深入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金融(DeFi)对传统银行中介模式的挑战,以及各国监管机构在适应创新速度方面的困境与对策。 3. 通胀与滞胀风险的回归: 针对过去十多年低通胀环境的终结,本书评估了全球去全球化、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化以及能源转型对长期通胀预期的重塑作用,并讨论了政策制定者在平衡增长与价格稳定方面的历史性难题。 本书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洞察和对前沿趋势的精准把握,为政策制定者、金融从业者以及关注世界经济格局的普通读者,提供了一幅既清晰又复杂的全球金融运行地图。它提醒我们,金融秩序并非一成不变的法则,而是持续的、充满博弈的动态过程。

用户评价

评分

《都市丛林:城市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城市的认知。我一直以为城市就是钢筋水泥的集合体,是与自然相对立的存在,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城市本身也是一个复杂而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并且可持续发展并非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可以通过无数细致入微的实践来实现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城市中的各种生态现象,从城市绿地如何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到城市水循环的奥秘,再到城市中的野生动物是如何适应并融入人类居住环境的。书中列举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功案例,例如如何通过垂直农场解决城市粮食供应问题,如何利用雨水收集系统缓解水资源短缺,如何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减少碳排放,以及如何设计更具弹性的城市基础设施来应对气候变化。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强调了“以人为本”与“生态优先”的有机结合,指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转变。它鼓励我们关注身边的微观生态,例如在阳台上种植植物,参与社区的垃圾分类,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等等。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汇聚起来就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共同构建一个更宜居、更健康的城市。这本书让我对未来的城市生活充满了希望,也激励我思考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扮演的角色。

评分

《星际探索:宇宙的奥秘与人类的未来》让我对宇宙的宏大和我们自身存在的意义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震撼。这本书不是那种简单的科普读物,它将前沿的科学理论与深刻的哲学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引领读者进行了一场关于宇宙、生命和未来的史诗级旅程。作者以极其宏大的视角,从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讲到黑洞的形成、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未知领域,再到系外行星的探索和寻找地外生命的可能。每一个概念的阐述都深入浅出,即使是复杂的物理学原理,也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清晰的逻辑讲解,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有所领悟。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纯粹的科学描述,而是不断地将这些科学发现与人类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例如,他探讨了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类文明的脆弱性;他也展望了人类文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从太空移民到意识的数字化,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设想,既令人兴奋,又引人深思。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对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充满了敬畏,同时也对人类的潜力和未来充满了期待。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古老的问题,并且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评分

《咖啡鉴赏:从生豆到杯中之物》这本书,简直是给所有热爱咖啡,或者仅仅是好奇咖啡为什么如此迷人的读者的一份厚礼。我一直以为自己对咖啡已经相当了解,每天早上那杯香浓的饮品对我来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才意识到我之前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作者以一种极其严谨又充满热情的方式,带领我们深入了解了咖啡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咖啡豆的种植环境、品种差异,到采摘、处理(日晒、水洗、蜜处理等)过程对风味的影响,再到烘焙过程中复杂的化学反应如何塑造出我们熟悉的焦糖、坚果、花香等风味,最后是如何通过各种冲煮方法(手冲、意式、虹吸等)来最大化地展现咖啡的魅力。书中对风味轮的解析尤其精彩,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帮助我学会用更专业的语言来描述和分辨咖啡的细微差别,从最初的“好喝”到能品出“柑橘的酸度”、“巧克力的醇厚感”或是“茉莉花的香气”,这种进阶的体验感非常棒。而且,这本书并不是枯燥的技术手册,作者的文字充满了人文关怀,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咖啡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让我觉得每一次品尝咖啡,都是一次与生产者、与自然、与世界对话的美妙过程。

评分

《寂静的呐喊:心理治疗的深度解析》是一本极其深刻且富有启发性的读物,它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人类内心世界的一扇门。我一直对心理治疗这个领域感到好奇,但总觉得它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直到我读了这本书。作者以一种非常真诚且富有同情心的方式,带领我们深入了解了各种心理治疗流派的理论基础、核心技术以及它们是如何作用于个体心灵的。从精神分析的潜意识探索,到认知行为疗法的思维模式调整,再到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探索,书中对每一种疗法的讲解都清晰且富有逻辑,并且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生动地展现了这些疗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作者并没有将心理治疗描绘成一种立竿见影的神奇药方,而是强调了这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自我发现和疗愈过程。他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痛苦、恐惧、焦虑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同时,他也描绘了通过心理治疗,个体如何逐渐摆脱困境,重拾力量,实现内心的成长与和解。这本书不仅让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更科学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行为。它让我明白,那些“寂静的呐喊”,其实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需要被倾听、被理解,最终被疗愈。

评分

这本《数字游民:在世界角落里工作与生活》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那种不受地点限制的自由工作方式充满好奇,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指南。它并没有空泛地谈论“梦想”和“自由”,而是非常务实地剖析了成为一名数字游民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和应对策略。从最初的技能选择、如何寻找远程工作机会,到建立高效的远程工作流程、克服孤独感和文化冲击,再到管理财务、处理签证和税务问题,这本书几乎涵盖了数字游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的经验分享非常真实,没有回避那些艰辛和不确定性,反而通过具体案例让我们看到,成为数字游民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适应能力和自律。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建立数字游民社区的章节,这解答了我对如何融入当地、建立社交网络的担忧。书中的许多建议都非常实用,例如推荐的工具、平台和心态调整方法,都让我觉得触手可及。读完这本书,我对自己未来可能的生活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更加坚定了去探索和尝试的决心。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旅伴,在我未来的数字游民之旅中,我相信我会反复翻阅它,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