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名稱】 氧氣站設計規範GB 50030-2013 | ||
| 【著譯者】中國機械工業聯閤會?主編 | ||
| 【書號】1580242.289 | | |
| 【齣版日期】2014年6月 | | |
| 【開本】32 開 90 頁 | 【裝幀】平裝 | |
| 【版次】1-1 | 【單位】每本 | |
| 【定價】19.00元 | ||
中國計劃齣版社
本規範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第262號公告發布,自2014年7月1日起實施。原國傢標準《氧氣站設計規範》GB50030-91同時廢止。
本規範共11章和4個附錄,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氧氣站的布置,工藝係統,工業設備,工藝布置,建築和結構,電氣和儀錶,給水、排水和消防,采暖和通風,氧氣管道。
1 總則
2 術語
3 氧氣站的布置
4 工藝係統
5 工藝設備
6 工藝布置
7 建築和結構
8 電氣和儀錶
9 給水、排水和消防
10 采暖和通風
11 氧氣管道
附錄A 氧氣站內各類房間的火災危險性類彆及低耐火等級
附錄B 廠區架空氧氣管道、管架與建築物、構築物、鐵路、道路等之間的較小淨距
附錄C 廠區及車間架空氧氣管道與其他架空管綫之間的較小淨距 附錄D 廠區地下氧氣管道與建築物、構築物及其他地下管綫之間的較小淨距
本規範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附:條文說明
我嘗試著去理解這本書的結構,它似乎將一個復雜的工程項目分解成瞭若乾個清晰的模塊。從最基礎的概念定義,到具體的施工要求,再到最後的安全驗收,每一個環節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我看到一些段落,似乎在強調“安全第一”的原則,這讓我想到瞭氧氣作為一種易燃易爆物質的特性,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必然需要考慮周全的防火、防爆措施。它會不會詳細闡述如何設計通風係統,如何設置緊急泄壓裝置,或者如何在操作人員的培訓方麵提齣明確的要求?這些都是我在閱讀過程中腦海中閃過的疑問。而且,書中提到的“規範”,讓我聯想到它背後所依據的科學研究和實踐經驗。這些規範的製定,一定是基於大量的實驗數據和長期的工程總結,纔能確保最終的設計方案是可靠且高效的。我對書中所提到的各種“標準”和“要求”充滿瞭好奇,想知道它們是如何被量化和界定的,以及它們在實際工程中是如何被應用的。
評分對於我這樣的非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瞭解“氧氣站”這個復雜工程的窗口。它不像科普讀物那樣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概念,而是直接呈現瞭行業內的專業標準和技術要求。我看到瞭很多縮寫和代號,雖然不理解它們的具體含義,但我能感覺到背後所蘊含的精準和規範。我猜想,這本書會詳細說明不同功能區域的劃分,比如儲氧區、壓縮區、充裝區等等,並且對每個區域的布局和安全距離都有明確的規定。它會不會提到如何進行環境監測,比如氧氣站周圍的空氣質量和溫度變化?又或者,書中是否會涉及到對設備定期維護和檢查的要求,以確保其長期穩定運行?盡管我無法深入理解書中每一個細節,但它所展現齣的那種對工程細節的極緻關注和對安全的最高承諾,讓我對這個行業充滿瞭敬意。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有意思的,一種工業藍搭配著簡約的白色字體,給人一種專業、嚴謹的感覺。雖然我不是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士,但齣於好奇心,我還是翻開瞭它。第一眼掃過去,感覺裏麵充斥著各種專業術語和圖錶,像是某種考試的參考書,或者是工程人員案頭必備的工具。我猜想,如果是對“氧氣站”這個概念有深入瞭解的人,看到這些文字和圖示,腦海裏大概會立刻浮現齣各種設備、管綫、安全裝置的畫麵吧。我看到一些章節標題,比如“總則”、“術語”、“基本規定”之類的,這聽起來就像是製定規則的官方文件,每一條都應該字斟句酌,嚴謹得不能再嚴謹。我很好奇,在這些條條框框之下,到底隱藏著怎樣的技術細節和設計考量?它會講述如何確保氧氣的純度嗎?如何計算儲存量纔能滿足不同需求?又或者,是如何在極端環境下保證氧氣站的安全穩定運行的?這些問題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充滿瞭猜測,雖然我可能永遠也弄不明白其中的專業門道,但光是想象一下,就覺得挺有學問的。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指南。我能想象到,對於那些需要設計、建造或維護氧氣站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來說,這本書可能就是他們的“聖經”。它不會有多少文學色彩,也沒有太多理論探討,更多的是直接的、操作性的指導。我注意到一些章節標題,暗示著對設備的詳細要求,比如關於壓縮機、儲罐、輸送管道等方麵的具體規格。它會不會涉及到不同類型氧氣站的比較,比如醫用氧氣站和工業氧氣站的設計差異?又或者,書中是否會包含一些典型的工程案例分析,通過實際項目的經驗來闡釋規範的應用?我猜想,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幫助讀者規避設計中的風險,提高工程的效率,並且最終保證氧氣站的安全運行。雖然我對其中的具體技術細節並不熟悉,但這種嚴謹的、以結果為導嚮的風格,讓我感受到瞭專業的力量。
評分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探索一個我從未涉足過的世界。剛開始的時候,我被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和公式弄得有點暈頭轉嚮,感覺自己像個闖入瞭一間精密儀器的實驗室,周圍的一切都充滿瞭未知和神秘。但當我試著去理解那些圖錶和錶格背後的邏輯時,又覺得有點意思。我開始琢磨,為什麼某個參數會有這樣的範圍?這個圖錶又說明瞭什麼特定的工藝流程?我雖然無法立刻領悟到其中的奧妙,但這種試圖窺探事物運作原理的衝動,本身就很有吸引力。我想象著,在建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氧氣站時,工程師們是如何一步步地根據這些規範來規劃布局、選擇材料、進行施工的。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種將科學原理轉化為實際工程的指南。它可能還會涉及一些關於材料選擇的標準,比如什麼材質的管道纔能承受高壓氧氣而不發生反應,或者說,在不同溫度和濕度條件下,設備的耐用性又該如何考量。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所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