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描述
作 者:陳康賢 著作 定 價:79 齣 版 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年09月01日 頁 數:446 裝 幀:平裝 ISBN:9787121238857 作者一直奮戰在阿裏巴巴及網一綫,書中所講是其親身經驗的總結,顯得更加實戰和珍貴。
全麵介紹大型分布式網站架構所涉及的技術細節,通過很多實踐案例盡量讓每一個關鍵的技術點都落到實處。
深入講述大型分布式網站架構設計的核心原理,分享大型分布式網站設計的一些常見場景及遇到的問題。
●第1章 麵嚮服務的體係架構(SOA) 1
●1.1 基於TCP協議的RPC 3
●1.1.1 RPC名詞解釋 3
●1.1.2 對象的序列化 4
●1.1.3 基於TCP協議實現RPC 6
●1.2 基於HTTP協議的RPC 9
●1.2.1 HTTP協議棧 9
●1.2.2 HTTP請求與響應 15
●1.2.3 通過HttpClient發送HTTP請求 16
●1.2.4 使用HTTP協議的優勢 17
●1.2.5 JSON和XML 18
●1.2.6 RESTful和RPC 20
●1.2.7 基於HTTP協議的RPC的實現 22
●1.3 服務的路由和負載均衡 30
●1.3.1 服務化的演變 30
●1.3.2 負載均衡算法 33
●1.3.3 動態配置規則 39
●1.3.4 ZooKeeper介紹與環境搭建 40
●1.3.5 ZooKeeper API使用簡介 43
●1.3.6 zkClient的使用 47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瞭大型分布式網站架構所涉及的一些技術細節,包括soa架構的實現、互聯網安全架構、構建分布式網站所依賴的基礎設施、係統穩定性保障和海量數據分析等內容;深入地講述瞭大型分布式網站架構設計的核心原理,並通過一些架構設計的典型案例,幫助讀者瞭解大型分布式網站設計的一些常見場景及遇到的問題。 陳康賢 著作 陳康賢,花名龍隆,技術部研發工程師,2011年加入網,參與瞭阿裏雲手機商城、口碑網遷移、店鋪建站、offer、支付寶卡寶、生活商城、同學等項目,在分布式係統架構設計、高並發係統設計、係統穩定性保障等領域積纍瞭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曾在程序員上發錶過《漫談基於http協議的SOA架構》《淺析HTTP平颱的安全穩定性架構》兩篇文章,對基於HTTP協議的SOA架構有深入研究,在排查解決綫上問題和故障方麵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擅於利用數據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對新技術有濃厚的興趣。
2.1.3 分布式session
傳統的應用服務器,如tomcat、jboss等,其自身所實現的session管理大部分都是基於單機的。對於大型分布式網站來說,支撐其業務的遠遠不止一颱服務器,而是一個分布式集群,請求在不同服務器之間跳轉。那麼,如何保持服務器之間的session同步呢?傳統網站一般通過將一部分數據存儲在cookie中,來規避分布式環境下session的操作。這樣做的弊端很多,一方麵cookie的安全性一直廣為詬病,另一方麵cookie存儲數據的大小是有的。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很多情況下還得兼顧移動端的session需求,使得采用cookie來進行session同步的方式的弊端更為凸顯。分布式session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nb;等
《海量並發與彈性伸縮:現代互聯網服務架構之道》 一、 深度解析互聯網架構演進的脈絡與核心挑戰 在數字經濟浪潮的席捲下,互聯網服務已不再是簡單的信息發布平颱,而是承載著億萬用戶交互、海量數據處理、以及復雜業務邏輯的核心基礎設施。本書《海量並發與彈性伸縮:現代互聯網服務架構之道》旨在係統性地梳理互聯網架構從萌芽到成熟的演進曆程,深入剖析每一個階段所麵臨的關鍵技術挑戰,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一套麵嚮未來的、具備高可用、高性能、高彈性伸縮能力的現代互聯網服務架構理論體係。 本書開篇,我們將帶領讀者迴顧互聯網早期階段的單體應用架構,分析其簡潔高效的優勢,同時也揭示其在麵對用戶增長、業務擴張時的局限性,例如部署睏難、技術棧僵化、故障影響範圍大等問題。緊接著,我們將詳細闡述微服務架構的興起,深入探討其如何通過拆分服務、獨立部署、技術異構等方式,有效應對單體架構的瓶頸,從而實現敏捷開發、獨立擴展和技術創新。本書不會止步於微服務,而是會進一步探討服務網格(Service Mesh)等更高級的架構模式,以及它們在服務治理、流量管理、安全防護等方麵的增益,幫助讀者理解如何在復雜分布式環境中實現對海量微服務的精細化管控。 在架構演進的脈絡梳理之外,本書將核心聚焦於貫穿始終的兩大核心挑戰:海量並發處理和彈性伸縮能力。對於海量並發,我們將從多個維度進行深入剖析。這包括但不限於: 請求的接入與分發: 從DNS解析、CDN加速,到負載均衡(LVS, HAProxy, Nginx等)的策略選擇、實現機製,再到API Gateway在統一入口、協議轉換、認證授權等方麵的作用。我們會詳細探討不同負載均衡算法(輪詢、加權輪詢、最小連接數、IP Hash等)的適用場景,以及如何利用DNS和HTTP/2等技術提升接入層的性能。 服務端的並發處理: 深入研究阻塞I/O、非阻塞I/O(NIO)、多綫程模型(Thread-per-request, Thread-pool)、事件驅動模型(Reactor, Proactor)等服務端並發處理的核心技術。我們將通過實際案例,演示如何在Java(Netty, Vert.x)、Go(Goroutines)等語言環境中,構建高效的異步非阻塞服務。 數據庫的並發控製: 傳統的數據庫在麵對海量讀寫請求時,往往成為性能瓶頸。本書將詳細介紹數據庫連接池、讀寫分離、分庫分錶、Sharding(分片)等核心策略,並深入探討SQL優化、索引設計、事務管理(ACID特性、CAP理論)在提高數據庫並發處理能力中的關鍵作用。 消息隊列的應用: 消息隊列(Kafka, RabbitMQ, RocketMQ等)在解耦、削峰填榖、異步處理方麵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們將詳細分析不同消息隊列的設計理念、優缺點,以及如何利用其實現高並發場景下的流量緩衝和任務異步化。 緩存策略的優化: 緩存是提升係統性能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書將全麵探討應用層緩存(本地緩存、分布式緩存如Redis, Memcached)、數據庫緩存、CDN緩存等不同層級的緩存機製,並重點講解緩存失效、穿透、雪崩等常見問題的解決方案。 對於彈性伸縮,本書將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詳細講解: 自動化伸縮機製: 深入探討基於指標(CPU利用率、內存占用、請求隊列長度、響應時間等)的自動擴縮容策略。我們將介紹Kubernetes HPA(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雲廠商的Auto Scaling Group等自動化伸縮工具的原理與實踐,以及如何進行精細化的伸縮配置,以應對突發流量和業務低榖。 無狀態服務設計: 強調無狀態服務在彈性伸縮中的核心地位。本書將詳細闡述如何設計無狀態服務,以及如何通過外部存儲(如Redis、數據庫)來管理會話狀態,從而實現服務的任意實例的啓停與增減。 狀態管理與遷移: 對於有狀態服務,如何實現平滑的伸縮是巨大的挑戰。本書將探討狀態數據的持久化、備份、恢復機製,以及在伸縮過程中如何保證狀態數據的一緻性與可用性。 灰度發布與滾動更新: 自動化伸縮也離不開平滑的更新策略。本書將詳細介紹藍綠部署、金絲雀發布、滾動更新等灰度發布技術,以及它們如何與自動化伸縮協同工作,確保在擴容、縮容、更新過程中服務的連續性。 二、 分布式係統的基石:深入探究核心技術原理與實踐 本書將深入剖析構成現代互聯網服務架構基石的分布式係統核心技術,並結閤豐富的實踐案例,幫助讀者理解理論與實際的結閤。 分布式事務: 分布式事務是構建一緻性係統的核心難點。本書將係統性地介紹兩階段提交(2PC)、三階段提交(3PC)、TCC(Try-Confirm-Cancel)、Saga模式等多種分布式事務解決方案。我們將深入剖析它們的原理、優缺點、適用場景,以及如何在實際應用中規避一緻性風險。 服務發現與注冊: 在微服務架構中,服務實例的地址是動態變化的。本書將詳細介紹服務注冊中心(如Consul, Eureka, Zookeeper)的工作原理,以及服務發現的機製,如何實現服務的動態發現與路由。 分布式配置中心: 隨著服務數量的增加,配置管理成為一項復雜任務。本書將探討分布式配置中心(如Apollo, Nacos)如何實現配置的統一管理、動態更新、版本控製,以及配置下發機製。 分布式限流與熔斷: 為瞭應對瞬時高並發流量,防止係統雪崩,限流和熔斷是必不可少的保護機製。本書將深入講解Sentinel, Hystrix等工具的原理,以及如何設計閤理的限流策略(如令牌桶、漏桶算法)和熔斷降級方案,保障係統的穩定性。 分布式追蹤: 在復雜的分布式係統中,請求鏈路可能穿越多個服務。本書將深入介紹分布式追蹤係統(如Skywalking, Zipkin, Jaeger)的工作原理,如何通過Span、Trace等概念,實現請求鏈路的可視化,幫助開發者快速定位問題。 分布式調度: 許多後颱任務和定時任務需要在分布式環境中進行調度。本書將探討分布式任務調度框架(如Quartz, Oceanus)的選型、部署與使用,以及如何實現任務的可靠執行與監控。 一緻性哈希算法: 在分布式緩存、分布式存儲等場景下,一緻性哈希算法能夠有效避免在增減節點時對數據分布造成大範圍影響。本書將深入講解一緻性哈希的原理,以及其在負載均衡、分布式緩存等場景下的應用。 CAP理論與BASE理論: 理解CAP(Consistency, Availability, Partition Tolerance)理論是掌握分布式係統設計原則的基礎。本書將結閤實例,深入解析CAP理論如何指導我們做齣權衡,以及BASE(Basically Available, Soft state, Eventually consistent)理論如何為實際係統提供解決方案。 ZooKeeper與ETCD: 作為分布式係統中的重要協調者,ZooKeeper和ETCD在分布式鎖、Leader選舉、配置管理等場景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本書將深入剖析它們的內部機製、通信協議、一緻性保證(如Raft, Paxos算法),以及如何在實際項目中有效利用它們。 三、 架構設計與實踐:從理論到落地,構建高可用、高性能的係統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賦能讀者,使其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架構設計與落地能力。 容量規劃與性能壓測: 在係統上綫前,充分的容量規劃與性能壓測是保障係統穩定性的關鍵。本書將詳細介紹性能測試的流程、方法與工具(如JMeter, Gatling, Locust),以及如何根據業務指標和壓測結果,進行閤理的資源配置與性能優化。 高可用架構設計: 本書將重點闡述構建高可用係統的各種技術手段,包括多活數據中心、異地容災、故障轉移(Failover)、健康檢查(Health Check)、冗餘備份等。我們將通過實際案例,演示如何將這些技術融入到係統的設計中。 容災與備份策略: 針對數據丟失、服務不可用等極端情況,本書將詳細講解製定有效的容災與備份策略,包括數據備份的頻率、存儲方式、恢復演練等,確保在發生故障時,能夠快速有效地恢復業務。 安全性設計: 在互聯網服務日益復雜的今天,安全性是不可忽視的環節。本書將從網絡安全、應用安全、數據安全等多個維度,探討如何構建安全的互聯網服務架構,包括HTTPS加密、身份認證、權限管理、輸入校驗、防SQL注入、XSS攻擊等。 可觀測性(Observability): 隨著係統規模的擴大,故障排查和性能優化變得更加睏難。本書將深入探討可觀測性的概念,以及如何通過日誌(ELK Stack, Loki)、指標(Prometheus, Grafana)和追蹤(Tracing)來構建強大的可觀測性體係,幫助團隊更有效地理解和管理復雜係統。 DevOps與CI/CD: DevOps理念與CI/CD(持續集成/持續部署)流水綫是現代互聯網服務快速迭代、穩定交付的重要保障。本書將探討如何將CI/CD理念融入到架構設計中,以及如何構建自動化構建、測試、部署的流水綫,縮短交付周期,提高工程效率。 雲原生架構下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雲原生技術的普及,容器化(Docker)、容器編排(Kubernetes)等成為構建和管理分布式係統的基石。本書將深入探討雲原生架構帶來的新機遇與挑戰,以及如何利用Kubernetes等平颱,實現更高效的資源利用、彈性伸縮和自動化運維。 案例分析與最佳實踐: 本書將穿插大量真實的互聯網公司架構案例,涵蓋電商、社交、短視頻、金融等不同行業。通過對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提煉齣可遷移的最佳實踐,幫助讀者在自己的項目中規避常見誤區,少走彎路。 《海量並發與彈性伸縮:現代互聯網服務架構之道》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份引領讀者穿越復雜分布式係統迷霧的指南。本書力求在理論深度和實踐廣度之間取得平衡,通過清晰的邏輯、嚴謹的論證,以及豐富的案例,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全麵、係統的現代互聯網服務架構知識體係,從而能夠設計、構建並運維齣穩定、高效、可擴展的下一代互聯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