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沒有經捲的宗教:日本神道
:28.00元
作者:劉立善
齣版社:寜夏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2-01
ISBN:9787227028345
字數:130000
頁碼:19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神道教通稱神道,它是日本的民族宗教。神道是日本文化的根源,它對日本曆史文化的發展,起到瞭非常重要的作用。神道作為日本國民獨有的宗教信仰,宛如一條源源不竭的文化河流,在時代氣候的影響下,時而泛濫成災,時而溫順,流淌在日本民族精神的底層,左右著日本人對麵對自我,人類,自然、社會所秉持的自我感覺。
二十一世紀的中日文化交流進一步深層化,我們需要對日本傳統文化有進一步的瞭解。閱讀本書有助於中國讀者客觀地瞭解日本人的心靈世界。
目錄
自序
神道的起源
神道的萌發及其發展
“神道”的齣典
日本的“造化三神”
夫妻神伊邪那歧命與伊邪那美命
“根國”的主神素盞嗚尊
國土經營神大國主命
日本皇祖先天照大神
“天孫”瓊瓊杵尊下凡
高天原神話
神道的流派與變遷
樸素的古神道
神佛融閤的兩部神道
“本地垂跡”中的山王神道
反“本地垂跡”的伊勢神道
根葉花果混映的吉田神道
儒學神道的選驅吉川神道
硃子學融閤的垂加神道
國學呼喚的復古神道
明治維新後的神道
神道的政治實踐
神佛分離運動
國傢神道的形成
國傢神道的惡性膨脹
日本在海外創建的神社
國傢神道的瓦解
教派神道十三派暼
神道的特質
政治上的神國觀
哲學上的現實觀
倫理上的明淨觀
頻繁換裝的偶人
神道中的神宮和神社
……
神道中的祭祀
神道與藝術
日常生活與生産中的神道
神道的現在與未來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齣版者的話
作者介紹
劉立善,遼寜省大連市人,留日同本文學博士,東北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日本白樺派與中國作傢》(專著)、《日本文學的倫理意識》(專著)、《愛是恣意奪取——有島武郎文藝思想選輯》(譯著)、《日本昭和史的後證人張學良》(譯著)、《芥川龍之介全集》(閤譯)、《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那種素雅的墨色暈染,搭配上古樸的字體,第一眼看上去就讓人感受到一種寜靜而深邃的氣息。我一直對亞洲的哲學和宗教思潮非常感興趣,特彆是那些沒有清晰教義體係,更多地根植於生活本身,與自然融為一體的信仰形式。讀過一些關於佛教和道教的書籍,它們雖然也都充滿瞭智慧,但總歸有明確的經典和教條作為支撐。而“神道”這個詞,在我腦海中一直是一個模糊而充滿魅力的存在,它似乎更像是一種彌漫在日本文化肌理中的呼吸,一種與山川河流、四季更迭同頻的生活方式。我很好奇,在沒有大型宗教典籍的指導下,日本人是如何構建和傳承他們的信仰的?那些遍布日本各地,形態各異的神社,它們背後又承載著怎樣的故事和理念?本書的書名就恰如其分地勾勒齣瞭這種神秘感,它暗示著一種更為純粹,也更為貼近日常的宗教形態,讓人不禁想深入其中,去探尋那種不被文字束縛的精神內核,去感受那種源自土地和生命本身的敬畏。
評分這本《沒有經捲的宗教:日本神道》的書名,簡直太能勾起人的好奇心瞭!我一直對那些不依賴於文字經典,而是更多地根植於生活實踐和自然崇拜的信仰體係非常著迷。想想看,在一個沒有固定教條、沒有宏大教義體係的情況下,一種信仰如何能夠傳承韆年,並且深刻地影響一個民族的文化和社會結構?這本身就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問題。日本的神道,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帶著神秘色彩的存在。它似乎無處不在,又似乎捉摸不定,就像日本的四季一樣,變化萬韆卻又有著內在的規律。我曾經在旅行中,也曾參觀過一些小巧而充滿靈氣的神社,感受過那種寜靜肅穆的氛圍,但始終無法真正理解其背後的意義。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深入探索的希望。我迫切地想知道,那些被稱為“神”的存在,究竟是什麼?人們是如何與它們溝通和連接的?又是什麼樣的哲學,讓這種“沒有經捲的宗教”能夠如此深遠地影響著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甚至審美情趣。
評分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封麵和書名時,一種久違的好奇心油然而生。我一直對不同文化的精神內核有著強烈的探究欲,而日本,這個充滿獨特魅力的島國,其文化總是吸引著我。雖然我曾接觸過一些關於日本文化和曆史的書籍,也對其中的一些藝術形式和生活哲學有所瞭解,但對於其最根本的信仰體係,卻始終感覺隔瞭一層紗。特彆是“神道”這個詞,它不像佛教那樣有清晰的佛陀和經文,也不像基督教那樣有明確的神和教義。它更像是一種彌漫在日本空氣中的一種感知,一種對自然、對祖先、對生命的敬畏。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把鑰匙,打開我通往這種獨特信仰的大門,讓我能夠理解,在一個沒有大型宗教典籍的情況下,日本人是如何去認知世界,如何去與自然和諧共處,又如何在日常的點滴中踐行他們的信仰。我期待從中瞭解那些構成日本民族精神的基石,那些看不見卻又無處不在的力量。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豁然開朗”。長期以來,我對日本文化中的許多現象都感到睏惑,比如日本人對自然的敬畏感,對細節的極緻追求,以及那種似乎與生俱來的“匠人精神”。我總覺得,這些特質的背後,一定有著某種更深層次的精神根源,而這種根源,很可能就與他們的信仰體係息息相關。然而,一提到宗教,我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那些擁有龐大教義體係、經典著作的宗教,比如佛教、基督教。所以,“神道”這個概念,對我而言,一直是一個充滿魅力的謎團。它聽起來如此獨特,又如此難以捉摸,尤其是在“沒有經捲”這個限定下,更加激發瞭我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我渴望理解,在沒有權威文本的指導下,日本人是如何形成對神靈的感知,如何構建他們與自然、與宇宙之間的關係,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祭祀、節日和各種儀式,來維係這種古老的信仰。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提供瞭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能夠藉此窺探日本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解那些塑造瞭他們生活方式和世界觀的隱秘力量。
評分這次偶然的機會翻開這本書,感覺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日本心靈世界的窗戶。我一直對日本的曆史和傳統文化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很多時候,我們接觸到的都是一些錶麵化的符號,比如和服、壽司、武士道精神之類的。然而,我對支撐這些文化錶象背後更深層次的精神根源,卻知之甚少。特彆是“神道”這個概念,它常常被提及,但具體是什麼,又如何影響著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一直是個謎。這本書的副標題——“日本神道”,讓我眼前一亮。我知道,日本的神道教與我們通常理解的“宗教”概念有所不同,它沒有統一的教主,沒有係統的教義,更沒有煌煌巨著的經捲。那麼,它究竟是如何維係著日本社會,又是如何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帶我走進一個更加立體、更加鮮活的神道世界,去瞭解那些祭祀的儀式,去感受人們對自然萬物的崇拜,去探索那些隱藏在古老傳說和民間習俗背後的信仰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