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歐洲在五百年前徵服瞭整個世界?
◎一個令眾多社會科學工作者為之著迷的難題
◎一個問題和答案相伴而生循環不息的未解之謎
《歐洲何以徵服世界?》又會給齣一個怎樣與眾不同的詮釋?
我們看待曆史的視角會不會再一次被顛覆?
曆史的真實圖景正是從這些顛覆性的新詮釋中匯聚浮現
1492年至1914年,歐洲人徵服瞭全球84%的地區。然而幾個世紀以來,中國、日本、奧斯曼和南亞更為領先,為何卻由歐洲占據瞭全球主導地位?對於“歐洲何以徵服世界”這個問題,菲利普·霍夫曼認為傳統解釋——例如地理、流行病和工業革命——無法提供答案。本書提供瞭一個與眾不同的分析視角和洞見。
霍夫曼運用一個簡單的“錦標賽”模型,論證瞭歐洲各政體的軍事對抗和戰爭如何促使歐洲軍事部門以驚人的速度迅速增長,並使它們在火藥和其他軍事技術方麵取得瞭不可逾越的領先地位;這種軍事上的優勢又如何在其獨特的經濟、政治和曆史背景下,推動歐洲的殖民擴張,進而成為曆史性的全球霸主。
第yi章 引言
第二章 近代早期歐洲的錦標賽如何使徵服成為可能
第三章 歐亞其他地區為何衰落
第四章 根本原因:解釋西歐與歐亞其他地區的差異
第五章 從火藥技術到個人遠徵
第六章 19世紀歐洲的技術變化與武裝和平
第七章 結論:徵服的代價
附錄A 戰爭模型與“乾中學”的技術變化
附錄B 運用價格來衡量軍事部門的生産力發展
附錄C 政治學習模型
附錄D 錶4.1和錶4.2的數據
附錄E 武裝和平模型和通過研究獲得的技術變化
緻 謝
參考文獻
菲利普·霍夫曼(Philip T. Hoffman),加州理工學院企業經濟學教授與曆史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史和社會科學史。2013年,霍夫曼被選為經濟史協會主席,並於2006-2010年擔任《經濟史》(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雜誌的聯閤編輯,並任巴黎經濟學院客座研究員(2011)、香港科技大學客座教授(2013)。
引 言
想象一下,假如時光機可以將你帶迴公元900年時的任何一個地方停留一段時間,你會選擇哪個地方?
在你思考的時候,或許我能提供一點有用的建議——無論如何要避開西歐。公元900年時的西歐貧窮、暴力、政局動蕩。無論以何種標準來看,那裏都是一個毫無希望、落後的地方。為什麼要迴到那樣的地方去居住?當時的西歐除瞭科爾多瓦沒有其他城市,而科爾多瓦其實是伊斯蘭世界的一部分。絲綢、香水和(當時用於給寡淡的料理調味、被視為健康食品的)香料等奢chi品在那裏十分稀有,且價格極為昂貴。為瞭獲得這些奢chi品,你必須用毛皮或奴隸與中東商人進行交換。假如你稍有不慎,比如在意大利的海邊閑逛,你便有可能被抓住,販賣為奴。
簡單地說,選擇當時的歐洲就像現在選擇搬去阿富汗。而當時的中東伊斯蘭地區其實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因為在公元900年時,中東更富裕,文化和技術更為發達,是更有吸引力的去處。那裏建起瞭城市,那兒的市場匯聚瞭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從印度的檀香木到中國的瓷器,應有盡有。中東學者對古希臘科學進行瞭拓展研究,而這些研究成果在西歐尚不為人所知。除瞭中東,你還可以選擇中國的南方,那裏經過一段時期的混亂之後即將迎來穩定的政局,農業發展,茶、絲綢與瓷器的對外貿易蓬勃興起。與之相反的是,西歐在可見的未來毫無希望,隻會迎來掠奪成性的維京海盜一輪又一輪的洗劫。
現在,讓時光機帶你飛馳到公元1914年。你將驚奇地發現,曾經可憐的歐洲人如今竟稱霸於世界。不論在哪兒,你都能發現歐洲人的影響無處不在。不知如何,他們竟然占領瞭全球84%的領地,在其他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陸上都擁有殖民地。盡管諸如美國之類的部分領地取得獨立,但歐洲人已將自己的語言和理念傳播至世界各地,並在各地部署瞭軍事力量。除瞭曾為歐洲殖民地的美國之外,實際上當時隻有一個非歐洲勢力範圍內的國傢敢於麵對歐洲的陸軍與海軍,那就是日本。然而,日本也忙於藉鑒、學習歐洲的技術與軍事專業知識。這在1000年前是無法想象的。
為什麼是歐洲人徵服瞭世界?為什麼不是中國人、日本人、中東的奧斯曼人或者南亞人?他們都曾擁有引以為傲的強大文明。與非洲人、美洲土著人、澳洲和太平洋島嶼的原住民不同的是,他們都曾早早接觸到歐洲人所使用的武器。如果迴顧曆史,他們看上去似乎比歐洲人更強大。所以,為何zui終稱霸世界的竟然是歐洲人?
包郵 歐洲何以徵服世界? 中信齣版社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