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资本论 (精装版) 经济学理论 金融投资 资本论 商业财经【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21世纪资本论 (精装版) 经济学理论 金融投资 资本论 商业财经【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托马斯·皮凯蒂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1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店铺: 凤凰新华书店旗舰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7258
商品编码:1333345946
包装:精装
开本:32
用纸:胶版纸
字数:622000

21世纪资本论 (精装版) 经济学理论 金融投资 资本论 商业财经【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21世纪资本论 (精装版) 经济学理论 金融投资 资本论 商业财经【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21世纪资本论 (精装版) 经济学理论 金融投资 资本论 商业财经【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适读人群 :经济学者、政府工作人员、公司白领和大学生
  

  未来十年内极为重要的一部经济著作
  媲美马克思的《资本论》
  热议席卷全球,引爆各国思想市场
  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罗伯特·索洛鼎力推荐
  ◎热爆全球的经济学著作,美国版上市3个月狂销20万册,未来十年内极为重要的一部经济著作
  ◎引爆思想界热议,经济学界大师纷纷发声,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先后撰写四篇评论,点评本书
  ◎70后新锐经济学者,一夜成为媒体追捧的焦点明星
  ◎本书大热引发阅读热潮,大众读者圈疯狂传阅“如何假装读过《21世纪资本论》的神贴”


  

内容简介

  决定财富积累和分配的因素有哪些?长期来看,我们的贫富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财富是否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将走向何方?

  苦于没有完备的数据和专业的指导理论,对于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焦点问题,我们一直找不到满意的答案。而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以其开创性的工作,填补了这项空白。在《21世纪资本论》中,皮凯蒂对过去3个世纪以来欧美国家财富收入的丰富历史数据进行了详尽探究,结果证明:“二战”以来,各个国家的不平等现象已经扩大,并且很快将变得更加严重;现在一个人财富的多寡不仅由劳动所得决定,还由继承的财富决定,因而出身要比后天的努力和才能更重要。

  由于现代经济增长和知识技能的扩散,当今社会并没有像马克思预言的那样出现极端不平等。尽管如此,但我们并没有改变财富和不平等的深层结构。当前,资本收益率持续高于经济增长率的趋势,将不断加剧收入不平等,有可能威胁到现代民主的价值观。皮凯蒂表明,我们可以通过政治制度和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实行累进资本税——来抑制贫富分化和收入不平等。



作者简介

  托马斯·皮凯蒂(ThomasPiketty),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主任,主要研究财富与收入不平等。
  1971年生于法国上塞纳省,18岁进入法国高师,学习数学和经济学。22岁以一篇关于财富重新分配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1993~199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院任副教授。
  1995年,加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
  2000年,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担任研究主任。
  2002年,荣获法国优秀青年经济学家。
  2006年,联合创立了巴黎经济学院,并担任院长。后在法国总统竞选中,担任社会党候选人塞格琳·罗雅尔(SégolèneRoyal)的经济学顾问。
  2007年至今,在巴黎经济学院执教。
  2013年,荣获两年一次的Yrj Jahnsson奖,该奖项颁发给45岁以下、对经济学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欧洲经济学家。



目录

译者序
中文版自序
导言

一部分 收入和资本
一章 收入和产出
第二章 增长:幻觉与现实

第二部分 资本/收入比的动态变化
第三章 资本的变迁
第四章 从旧欧洲到新大陆
第五章 资本/收入比的长期变化趋势
第六章 21世纪资本—劳动划分

第三部分 不平等的结构
第七章 不平等与集中度:初步关联
第八章 两个世界
第九章 劳动收入的不平等
第十章 资本所有权的不平等
第十一章 功劳财富和继承财富的长期变化
第十二章 21世纪的全球贫富差距

第四部分 21世纪对资本的监管
第十三章 21世纪的社会形态
第十四章 反思累进所得税
第十五章 全球资本税
第十六章 公共债务问题
结论
注释



精彩书摘

   导言

  财富分配已成为时下广泛讨论和颇具争议的话题之一,但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其漫长的演进过程呢?私有资本的不断积累真如卡尔·马克思(在19世纪预言的样,将导致财富被少数人掌握吗?或者如西蒙·库兹涅茨在20世纪所设想的那样,增长、竞争与技术进步之间的不断博弈将会逐渐降低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程度,促进其更加和谐的发展?我们对财富和收入从18世纪演变至今又真正了解多少?当下,我们从中又可以汲取怎样的经验呢?
  以上问题我都将在本书中一一进行解答。我也必须承认,书中的这些答案并不完善,但相比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些答案采用了更加广泛的历史资料和对比数据,覆盖了近三个世纪、20多个国家,同时运用新颖的理论架构进行深度解析。现代经济增长与信息传播虽然规避了马克思理论演进结果的发生,但是并未改变资本深层结构与社会不平等的现实——至少不像“二战”之后十年中一些乐观主义者所想象的那样尽如人意。当21世纪的今天依然重复着19世纪上演过的资本收益率超过产出与收入增长率的剧情时,资本主义不自觉地产生了不可控且不可持续的社会不平等,这从根本上破坏了以民主社会为基础的精英价值观。然而,民主可以重新控制资本主义并且保证公众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保持了经济开放度,同时避免了贸易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影响。在本书后面的章节,我从这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这些观点是基于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本质上是对事实的一种客观陈述。
  无数据之争?
  关于财富分配的争论学术和政治争论,长期以来总是充满偏见并且缺乏事实依据。
  每个人都会对所处时代的财富收入水平有自己的直观认识,哪怕他缺乏理论框架或数据分析。可以肯定的是,绝不应该低估这种直观认识的重要性。电影和文学作品,尤其是19世纪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关于不同社会阶层财富和生活水平的详细描述,尤其是对极度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合乎情理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进行刻画。简·奥斯汀和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的小说生动描摹出1790~1830年间英国和法国社会财富的分配情况。两位小说家敏锐地捕捉到各自所在社会阶层的财富层级,他们抓住了财富隐藏的轮廓,以及其对男性和女性生活必然的影响,包括对于婚姻的态度、个人期许和失望的源点。他们和其他小说家用逼真而有力的笔触描绘了社会不平等的影响,而这些都是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无法相比的。
  当然,财富分配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必须融合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以及哲学家的观点。幸运的是,每一个人都很关心这个问题。那些具体的、真实存在的不平等是显而易见的,也自然会激发尖锐但又矛盾的政治评判。农民和封建领主,工人和雇主,员工与资本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同时观察到重要的方面——其他人的生活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权力与支配存在的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察,并依据这些观察形成自己的是非判断。因此,这种对于社会不平等的基本主观和心理维度的认识,必然会造成科学分析无法缓和的政治纷争升级。所幸,民主永远都不会被共和所代替。
  然而,分配问题也值得进行系统和规范的研究。如果没有精确定义的来源、方法、概念,我们可能会看清一切,也可能什么也看不到。有些人认为不平等总是会增加,整个世界因此变得更加不公平;还有人认为不平等呈自然衰减态势,和谐会自动慢慢生成,我们无须做任何事来冒险打破这份完美的平衡。每个阵营都在指责其他阵营的思维惰性,却同时也暴露出自己的思维惰性相互之间完全是一种“聋子式的对话”。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研究工作——即使不是完全科学的,但至少是系统的、有条理的研究将非常有用。专业分析不会因社会不平等导致的暴力政治冲突而终结。社会科学研究总是会充满试验性和不完美因素的。没有人会要求将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转化为精准科学学科。但是通过耐心地搜集事件和样本,冷静地分析经济、社会以及政治机制却有可能解开谜团,它可以宣传民主辩论、聚焦正确问题。它有助于重新定义辩论框架,廓清先入为主或欺诈的观点,专注于经常性严格审查。在我看来,这是所有学者(包括社会学家)都要扮演的角色,就像公民更加崇拜那些坐拥财富但无所事事而不是潜心研究的人们一样(即使被支付了报酬——一种符号特权)。
  但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财富分配的社会科学研究经过长时间发展,多是基于各种各样的纯理论推测,而确定的事实依据支撑则相对有限。在追溯源头的更多细节之前,我曾为了写这本书搜集了大量相关信息,我希望可以为以上思考的这些问题给出一个直接的历史性观点。
  本书的理论和概念框架
  在继续之前,我想再多说一些本书的理论和概念框架,以及引导我写这本书的一个思维过程。
  我属于这样一代人:1989年我18周岁,那一年不仅仅是法国大革命的二百周年,还是柏林墙倒塌的一年。我们这一代见证了苏联东欧解体,并且对于这种政治制度或者对于苏联没有丝毫的喜爱和怀念。我一向对“反资本主义”那些传统而粗糙的论调免疫,有些论调直接忽略了共产主义运动在历史上的失败,很多则与超它所必需的理性手段有道而驰。我没有兴趣去谴责不平等和资本主义本身——特别是,只要是合乎情理的,社会不平等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正如1789年《人权宣言》一条宣告的,“依据公共利益而出现的社会差别”。(尽管这个社会公正的定义不严密但吸引人,它根植于历史。我们暂且接受它,我随后会重新回到这个问题上。)相比之下,毫不谦虚说,我更热衷于讨论组建社会的优方式,以及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秩序所需要的合适的机构和政策。此外,我希望看到在法律框架下实现有效而高效的公平正义,法律应该平等地适用于所有人,并且是通过民主辩论而形成的大众都能理解的法规。
  也许我还应该补充一点,在我22岁的时候,我体验了一次美国梦,那时候我刚获得博士学位,受聘于波士顿附近的一所大学。从很多方面来说,这次经历对于我都是决定性的。这是我一次踏足于美国土地,且我的工作很快得到认可,这种感觉非常好。这是一个懂得在它需要时如何去吸引移民的国家!但是,到我25岁的时候,我很快意识到我想要回到法国和欧洲。从那时起,除了一些短期的旅行,我再也没有离开过巴黎。我做出这个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与这本书有直接关系:我发现美国经济学家的工作并不是那么有说服力。诚然,他们都非常聪明,我在那个时期也结交了许多好友。但一些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清楚地认识到,我对世界经济问题一无所知。我的论文都是由一些相对抽象的数学定理组成,但同行们都喜欢我的工作。我迅速地认识到自库兹涅茨之后,再也没有同行花精力去收集不平等的动态变化的历史数据,反而是在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的情况下,大量生产纯理论的结果,并期望我也这么做。回到法国后,我开始收集这些缺失的数据。
  坦率地说,目前的经济学科不惜牺牲历史研究,牺牲与其他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盲目地追求数学模型,追求纯理论的、高度理想化的推测。这种幼稚的做法应该被摒弃了。经济学家们往往沉浸于琐碎的、只有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中。这种对数学的痴迷是获取科学性表象的一个捷径,因为这样不需要回答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中那些更复杂的问题。在法国做一个理论经济学家有个很大的优势:在这里,经济学家并没有受到学术界以及政界、金融界精英的高度重视,因此他们必须撇开对其他学科的轻视以及对于科学合理性的荒谬要求,尽管事实是他们对任何事情几乎都一无所知。无论如何,这正是这一门学科和所有社会科学的魅力所在:从零开始更有希望获得重大进步。我认为,在法国,经济学家略微更感兴趣的是如何让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非学术圈的人们相信,他们在做的事情很有趣(尽管他们并不总是成功的)。我在波士顿教书时的梦想是到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书,那里的教员里有好些重要人物,如吕西安·费夫尔、费尔南·布劳岱尔、克劳德·列维-施特劳斯、皮埃尔·布尔迪厄、弗朗索瓦丝·和瑞提尔、莫里斯·古德利尔。我敢冒着被认为有些盲目爱国的风险,承认这一点吗?自20世纪70年代起,社会科学已经对财富分配和社会阶级问题丧失了绝大部分兴趣,尽管我对此深感遗憾,但比起罗伯特·索洛,甚至是西蒙·库兹涅茨,我也许更加钦佩上述学者。在此之前,关于收入、工资、价格和财富的统计在历史和社会研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管怎样,我希望专业的社会科学家和所有领域的业余爱好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有意思的东西,那些声称“对经济学一无所知”但对于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有着强烈看法的人也可以从这本书受益。
  事实上,经济学并不应该试图与其他社会科学割裂开来,只有与它们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进步。社会学科共同特点是知之甚少却把时间浪费在愚蠢的学科争吵之中。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财富分配的历史动态和社会阶级的结构,我们必须采用一种务实的态度,利用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方法。我们必须从基本的问题开始,并试图去回答它们。学科争论和地盘之争是没有意义的。在我眼里,这本书是个经济学作品,也同时是一部历史学作品。
  正如我之前说明的,我的这项工作从收集资料、建立与收入和财富分配有关的历史时间序列开始。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有时会借助于理论和抽象的模型和概念,但我尽量少这样做,除非这个理论能够加深我们对观察到的变化的认识。举例来说,收入、资本、经济增长率和资本收益率都是抽象的概念——是理论概念而非数理推导得来的确定性概念。然而我会证明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以有趣的方式来分析历史现实,只要我们对于精确性有限的衡量标准保持清醒和批判的态度。我也会使用一些数学公式,例如a=r×b(国民收入中的资本份额等于资本收益率和资本/收入比的乘积),或b=s/g(资本/收入比在长期内等于储蓄率除以经济增长率)。我希望不精通数学的读者耐心一些,不要马上合上这本书:这些是基本的数学公式,解释起来简单直观,不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就能理解。不管怎样,我想象的是,这个很小的理论框架已经足够对所有人都认识到的重要历史发展给出一个详细的解释。
  ……

前言/序言

  译者序

  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从危机中逐步喘定之际,如何反思这场危机进而相应改进从国际经济治理到微观市场监管体系等各个方面,促使全球经济顺利从危机中复苏,成为全球决策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政策决策的角度看,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促使研究者和决策者反思经济金融体系中的深层次缺陷与不足,从而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采取新的、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在这个背景下,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一本数百页的经济学著作,不仅持续在欧美主要的网络书店畅销,而且从我在纽约看到的情况,这本书还被迅速摆上了飞机场书店以及街头巷尾的大小书店。甚至有人调侃说,现在在曼哈顿吸引进步青年的做派之一就是随手带着一本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托马斯·皮凯蒂在伦敦等地的公开演讲,其现场气氛的热烈程度,堪比热门摇滚歌手的演出,千人大会场依然是一票难求。
  对于这一现象,不同人士有不同的解读。有研究传播的学者认为这是网络和媒体全球化的产物,有研究政治的学者认为这是有关国家(如美国)大选在即、即将展开角逐的双方都在寻找理论支持的结果,更多的则是从经济金融角度的分析,认为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的流行,揭示了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收入差距拉大等不公平问题的高度关注。正是因为这本书击中了当前全球经济政策的“痛点”之一,所以无论读者是否赞同托马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提出的看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关注这本新著。
  在这本书中文版结束翻译、进入反复校订阶段时,各方面的评论已经纷至沓来,这些海内外先后涌出的、立场各异的书评,本身就从特定的侧面证实了这本书的讨论价值。从我搜集的各种书评看(其中有不少书评我专门刊发在我的公众微信号“巴曙松研究员金融政策研究”中),其数量应当也足以出版一本与《21世纪资本论》同样篇幅的著作了。正由于此,在该书中文版的序言中,我们只是客观地介绍相关的背景,具体的评判就交给读者了。
  经济学界的70后新锐
  托马斯·皮凯蒂,1971年生于法国,算是经济学界的70后新锐,他18岁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大学学习数学与经济学,22岁那年以一篇关于财富分配的毕业论文获得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博士,前述在伦敦的堪比摇滚演唱会的千人演讲,就是他返回母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演讲时的盛况。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度过一段短暂的助理教授时光后(1993-1995),皮凯蒂于1995年重返法国,先是在法国国家科学院任职,其后在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自己本科毕业的母校ENS任教。2006年,作为ENS社会科学系的主任,皮凯蒂在其博士导师格斯奈里以及后来一度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知名学者布吉尼翁的协助下整合了ENS、EHESS、CNRS等诸多法国大学的经济学研究力量,创办了巴黎经济学院。这本书的广泛影响,客观上不仅为作为70后的皮凯蒂带来了强大的专业声誉,也在短时间内让这所创办仅8年的不大的学校知名度迅速提升。
  皮凯蒂在欧洲和美国高校的经历与他经济学研究的风格是大体一致的。据他本人表示,美国经济学界的大问题在于对数理模型的过度沉迷,以及由此引发的和现实世界的脱节。另外,由于经济学这门学科在美国受到过度热捧,导致美国经济学界对于其所属的社会科学阵营中的其他学科存在程度不同的轻视和鄙夷,而这进一步导致了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互动明显不够,阻碍了其在许多问题上的有现实感的深入研究与进展。鉴于皮凯蒂所要研究的领域(即财富分配)恰恰是一个需要经济学者深入研究现实和挖掘历史文化制度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皮凯蒂认为美国经济学界在这个方面的不足直接影响到其对财富分配、公平与效率这个古老的经济学问题的关注。也部分因为这个原因,皮凯蒂返回法国,着手于挖掘历史数据来填补这个领域自库兹涅兹之后一定意义上存在的研究空白,因此他也将这本书更多的定义为经济方面的“历史书”,而非一本单纯的经济学著作。
  从皮凯蒂回到法国之后,可以看到他在收入和财富分配问题上进行研究的演进脉络。从2003年起,皮凯蒂就开始以其前期收集的数据为基础,在一些有影响力的国际经济学杂志上持续发表相关论文:按其简历所列,一篇相关实证论文题为“法国的收入不平等,1901~1998”,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同年紧随其后的一篇论文继而探讨美国1913~1998年的收入不平等问题,发表在《经济学季刊》。随后皮凯蒂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在财富积累和累进税的问题研究中,他于2006年在《美国经济评论》杂志上相继发表了两篇论文,分别探讨法国历史上的财富积累问题和高收入群体的演进,2007年又在《经济远景杂志》发表文章,探讨了美国的联邦税收系统的累进程度。2009年,皮凯蒂将原先的研究问题拓展到了目前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印度和中国,探讨了这两个国家在1986-2015年期间的收入不平等和累进收入税问题。在发表这些学术论文的同时,皮凯蒂也曾将其阶段性的成果以专著的形式出版:除去他在法国当地出版的著作,在2007年他在牛津出版社出版了《20世纪的高收入群体:一个基于欧洲大陆和英语国家的对比》一书;2010年他又尝试将原先的视野拓宽到全球,出版了《高收入群体:一个全球视角》。因此,可以说皮凯蒂的研究重点基本上都紧密围绕着财富分配的主题,也一直延续了他结合历史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风格。而这本《21世纪资本论》,就是其多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一个集成,可谓其个人研究成果的一个汇总缩影。
  《21世纪资本论》讲了什么?
  因为本书的读者群体知识背景跨度很大,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先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本一部分为“收入和资本”,主要介绍了一些贯穿本书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包括国民收入、资本和资本/收入比,以及简略描述了全球资本与产出的分布是怎样演化情况。第二章对于自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率和产出如何演进进行了更为详尽的分析。这部分内容,为本书后续章节的分析作了铺垫。
  本书第二部分为“资本/收入比的动态变化”,包含四个章节,主要分析资本/收入比长期演进的未来趋 21世纪资本论 (精装版) 经济学理论 金融投资 资本论 商业财经【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21世纪资本论 (精装版) 经济学理论 金融投资 资本论 商业财经【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21世纪资本论 (精装版) 经济学理论 金融投资 资本论 商业财经【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21世纪资本论 (精装版) 经济学理论 金融投资 资本论 商业财经【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