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图解猪病鉴别诊断与防治 | 作者 | 王泽岩 高发辉 孙宏伟 |
| 定价 | 55.00元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11567004 | 出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中将常见的、危害较大的猪病按临床表现分为八大类,对80余种猪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采用图文并貌的形式进行了介绍。本书中选编了800余张图片,直观地反映了一些猪病的临床表现和眼观可见的病理变化,并对相似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变化进行了鉴别。力求在目前的现场诊断水平下,尽早做出正确诊断或方向性的诊断。参考和借鉴许多专家、学者和临床兽医研究的成果和经验,结合编者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了各类疾病的防治措施和处置方案,减少疾病造成的损失,提高疾病预防和控制水平。力求手掌此书,猪病有所知,病症有所明,处置有所效,达到能防能治的目的。本书可供养猪专业户、养猪场技术人员及广大基层临床兽医使用,也可作为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培训)用书。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序 前言 章 腹泻与便秘类疾病1 一、猪瘟/ 1 二、猪伪狂犬病/ 10 三、猪传染性胃肠炎/ 15 四、猪流行性腹泻/ 21 五、猪轮状病毒病/ 24 六、猪大肠杆菌病/ 27 七、猪副伤寒/ 34 八、猪增生性肠炎/ 39 九、猪梭菌性肠炎(大猪红肠病) / 44 十、猪痢疾/ 49 十一、猪球虫病/ 52 十二、猪蛔虫病/ 54 十三、猪鞭虫病/ 57 十四、猪结节虫病/ 59 十五、猪小袋纤毛虫病/ 62 十六、猪药源性伪膜性肠炎/ 65 十七、猪霉菌毒素中毒/ 70 十八、猪寒凉性腹泻/ 75 十九、猪营养性腹泻/ 77 二十、猪肠便秘/ 80 第二章 咳喘类疾病83 一、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 83 二、猪流行性感冒/ 94 三、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97 四、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101 五、猪支原体肺炎/ 103 六、副猪嗜血杆菌病/ 107 七、猪肺疫/ 111 八、猪附红细胞体病/ 117 九、猪弓形虫病/ 123 十、猪肺丝虫病/ 127 十一、猪呼吸道综合征/ 128 十二、猪应激综合征/ 134 十三、疝症/ 136 十四、肠套叠/ 138 十五、肠扭转/ 140 十六、猪中暑/ 141 十七、其他咳喘类疾病/ 143 ◆ 猪瘟/ 143 ◆ 猪伪狂犬病/ 143 第三章 呕吐类疾病144 一、食盐中毒/ 144 二、胃溃疡/ 146 三、亚硝酸盐中毒/ 149 四、铜中毒/ 153 五、其他呕吐类疾病/ 154 ◆ 猪霉菌毒素中毒/ 154 ◆ 猪瘟/ 154 ◆ 猪伪狂犬病/ 155 ◆ 猪传染性胃肠炎/ 155 ◆ 猪流行性腹泻/ 155 ◆ 猪轮状病毒病/ 155 ◆ 猪肠便秘/ 155 ◆ 猪蛔虫病/ 155 第四章 神经症状、运动障碍类疾病156 一、猪日本乙型脑炎/ 156 二、仔猪先天性震颤/ 160 三、口蹄疫/ 163 四、猪水疱病/ 167 五、猪鼻支原体与滑液支原体病/ 168 六、破伤风/ 171 七、衣原体病/ 172 八、猪链球菌病/ 175 九、猪李氏杆菌病/ 182 十、猪丹毒/ 184 十一、仔猪低血糖症/ 188 十二、猪硒 ̄维生素E 缺乏症(猪白肌病) / 191 十三、猪佝偻病/ 194 十四、猪蹄裂/ 196 十五、猪腐蹄病/ 199 十六、猪风湿/ 201 十七、其他神经症状、运动障碍类疾病/ 203 ◆ 猪伪狂犬病/ 203 ◆ 副猪嗜血杆菌病/ 203 第五章 母猪繁殖障碍类疾病204 一、猪细小病毒病/ 204 二、猪圆环病毒病/ 206 三、猪布氏杆菌病/ 213 四、猪钩端螺旋体病/ 216 五、母猪子宫内膜炎/ 219 六、乳腺炎/ 221 七、母猪无乳综合征/ 223 八、母猪难产/ 225 九、母猪生产瘫痪/ 227 十、母猪产前产后厌食/ 229 十一、母猪子宫脱出/ 231 十二、母猪发情困难与返情/ 233 十三、其他母猪繁殖障碍类疾病/ 236 ◆ 猪瘟/ 236 ◆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 236 ◆ 猪伪狂犬病/ 236 ◆ 猪日本乙型脑炎/ 236 ◆ 猪附红细胞体病/ 236 ◆ 猪衣原体病/ 236 ◆ 猪应激综合征/ 236 第六章 皮肤损伤及肤色变化类疾病237 一、猪痘/ 237 二、猪坏死杆菌病/ 238 三、猪渗出性皮炎/ 240 四、猪疥螨病/ 244 五、猪皮肤真菌病/ 246 六、猪湿疹/ 249 七、猪玫瑰糠疹/ 251 八、猪感光过敏/ 253 九、猪黄脂病/ 255 十、猪缺锌症/ 257 十一、其他皮肤损伤及肤色变化类疾病/ 259 ◆ 口蹄疫/ 259 ◆ 猪水疱病/ 260 ◆ 猪丹毒/ 260 ◆ 猪附红细胞体病/ 260 第七章 生长迟缓类疾病261 一、猪结核病/ 261 二、猪囊尾蚴病/ 262 三、猪细颈囊虫病/ 265 四、异嗜癖/ 267 五、仔猪缺铁性贫血/ 268 六、僵猪/ 270 七、其他生长迟缓类疾病/ 272 ◆ 猪圆环病毒病/ 272 第八章 猝死(突然死亡) 类疾病273 一、猪炭疽/ 273 二、猪急性胃扩张/ 278 三、其他猝死(突然死亡)类疾病/ 280 ◆ 口蹄疫/ 280 ◆ 猪梭菌性肠炎/ 280 ◆ 猪肺疫/ 280 ◆ 猪应激综合征/ 280 附录281 附录A 兽医临床药物的剂量及换算/ 281 附录B 常见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对照表/ 282 参考文献284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刚看完一本关于宠物狗行为学的书,作者花了大量篇幅来讲解狗狗的肢体语言,比如尾巴的摆动幅度、耳朵的位置、嘴巴的形状等等,这些细节我以前真的很少留意到。书中还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比如狗狗摇尾巴不一定是开心,有时候也可能是在示威或者紧张,这让我对平时和自家狗狗的互动有了全新的认识。它还深入探讨了狗狗的社交模式,分析了狗狗之间是如何通过气味、声音和肢体动作进行交流的,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些狗狗在公园里会突然变得焦虑或者兴奋。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解锁了狗狗的“秘密语言”,以后和狗狗相处,能更准确地理解它们的需求和情绪,也更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书中还提到了如何通过正面强化来纠正狗狗的不良行为,比如乱叫、咬家具等等,这些方法非常实用,而且都是基于科学的训练原理,不会伤害狗狗。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分离焦虑”的章节,它详细分析了造成分离焦虑的原因,以及如何循序渐进地帮助狗狗克服这个问题。书中提供的练习方法也很具体,比如如何让狗狗习惯主人出门前后的平静反应,如何逐渐增加出门时间等等。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任何想和狗狗建立更深层次连接的主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不仅教会我如何“读懂”我的狗狗,更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更称职、更有同理心的主人。
评分我最近一口气读完了一本关于中国古代茶文化的书籍,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一杯清茶背后,蕴含着多么丰富和悠久的文化积淀。作者从茶叶的起源、发展,到不同朝代的饮茶方式、茶具演变,再到茶的哲学、茶的礼仪,都进行了详尽的梳理。我过去只知道喝茶,却不知道原来中国有那么多不同种类的茶,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历史。书中还介绍了各种各样精美的茶具,从唐代的越窑青瓷,到宋代的建窑黑釉盏,再到明清的景德镇瓷器,每一件都仿佛是那个时代艺术和工艺的凝结。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茶道的部分,作者描绘了不同情境下的饮茶仪式,比如文人雅士的品茗会,佛家僧人的禅茶一味,以及市井百姓的寻常巷陌,都展现了茶在中国人心中的不同地位和意义。书中还探讨了茶与诗词、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的融合,让我看到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作者对于茶文化发展中不同时期的人物、事件的考证也非常严谨,让我对中国茶文化的历史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茶客”升级为对中国茶文化有更深理解的“茶人”,让我更加珍视手中的每一杯茶。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研究的书籍,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大开眼界,对于我们民族的审美和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从上古时期的简易服饰,一直讲到清代的满汉服饰,对不同朝代的服饰形制、材质、色彩、纹样都进行了极其细致的考证和描绘。每一件服饰的介绍都配有精美的复原图和历史绘画,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历代服饰的演变。我尤其着迷于书中关于汉代深衣、唐代齐胸襦裙、宋代褙子的介绍,它们不仅是简单的衣物,更是承载着当时的社会等级、礼仪规范和审美情趣。作者还深入探讨了服饰的文化内涵,比如“衣冠载道”的思想,服饰在祭祀、朝会、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的象征意义,以及不同颜色、纹样所代表的特殊含义。书中还提到了古代的纺织技术、染色工艺,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服饰特色,让我认识到中国服饰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分析了服饰与戏曲、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的互动,让我看到了服饰在不同文化载体中的独特魅力。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不再仅仅把服饰看作是遮体之物,而是将其视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绝佳窗口。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古代陶器鉴赏的书,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历史文化的新视角。作者对中国不同朝代的陶器,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灰陶,到商周的黑陶、白陶,再到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都有极其详尽的介绍。每一件器物的形制、纹饰、烧制工艺,都被描述得栩栩如生。书中大量的图片和线图,帮助我直观地了解不同时期陶器的特点,比如龙山文化的蛋壳陶,薄如蛋壳,质地精美,简直是古代工艺的奇迹;汉代的陶俑,更是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从兵马俑到乐舞俑,每一个都充满了生命力。作者还深入分析了陶器在古代社会中的功能和意义,比如祭祀用品、陪葬品、日常生活器皿等等,让我明白这些冰冷的器物背后,承载着多少历史的温度和文化的印记。书中还提到了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陶器风格差异,比如越窑的青瓷、汝窑的雨过天青,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诗意。作者对陶器釉料、烧制温度、窑址分布等专业知识的讲解,虽然有些晦涩,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也能让我这个门外汉有所领悟。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陶器的图录,更是一本穿越时空的文化指南,让我得以窥见古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信仰追求。我尤其被书中关于陶器纹饰的分析所吸引,从动物纹到几何纹,再到神话传说纹,每一种纹饰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评分我最近拜读了一本关于世界经济史的书籍,这本书的内容相当宏大,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者从工业革命的开端讲起,一直梳理到21世纪的全球化浪潮,对每一个重要的经济事件、经济理论以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过去对经济史的印象是枯燥乏味的数据和理论,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和生动的人物故事,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鲜活起来。比如,作者在讲解重商主义时,引用了17、18世纪欧洲各国之间的贸易战,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经济利益的冲突和博弈。在介绍凯恩斯主义时,则结合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让我理解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书中还对不同经济学派的思想进行了辨析,比如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等,让我对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最令我称道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经济史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周期性危机、环境污染等等,而是以一种批判性的眼光进行审视,这让这本书显得更加客观和有深度。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让我认识到经济发展并非一条笔直的道路,而是充满了曲折、探索和不断的调整。
评分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古代军事战略的书籍,内容相当扎实,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者从兵法大家孙子开始,逐一分析了历代著名的军事家,如吴起、韩信、诸葛亮等等,并对他们提出的战略战术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书中不仅仅是列举战役和人物,更重要的是对这些战术思想的形成背景、实际应用以及其深远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兵贵神速”的论述,作者结合了历史上多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阐述了速度在军事行动中的决定性作用。他还详细分析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核心思想,如何体现在情报收集、敌情分析、战场态势判断等方面。书中关于“攻心为上”的观点也让我茅塞顿开,它不仅仅是劝降,更包含了对敌方士气、民心、政治体制等多方面的考量,是一种更高层面的制胜之道。作者还涉及了兵器发展、后勤保障、战场地形利用等诸多方面,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最令我称道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古代军事思想中存在的局限性,而是以一种辩证的眼光进行审视,这让这本书显得更加客观和有深度。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让我认识到军事战略并非简单的排兵布阵,而是充满了智慧、博弈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评分我最近购入了一本关于城市园林设计理念的书籍,这本书的内容让我眼前一亮,充满了启发性。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不仅仅关注绿化面积和植物种类,而是将城市园林视为一个与人类生活、城市文化、生态环境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风格的园林设计,从东方含蓄的写意山水园林,到西方规整的几何形花园,再到现代主义的抽象景观,都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绘。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场所精神”的阐述,作者认为优秀的城市园林应该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承载城市的记忆,并为居民提供精神上的慰藉。书中引用了大量国内外经典的园林案例,并对其设计理念、空间布局、植物配置等进行了深入剖析,让我看到了园林设计如何通过巧妙的构思,实现景观美学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我还了解到,现代城市园林设计越来越重视生态效益,比如雨水收集、生物多样性保护、节能减排等,这让我认识到园林设计不仅仅是“种树”,更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书中还探讨了园林与建筑、水体、照明等元素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元素的协调,营造出富有层次感和韵律感的空间体验。读完这本书,我仿佛能够看到一个充满生机、富有诗意的城市空间,它不仅是钢筋混凝土的丛林,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卷。
评分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摄影构图与光影艺术的书籍,这本书的内容让我觉得受益匪浅,对于我今后的摄影之路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者以非常系统化的方式,从最基础的黄金分割、三分法构图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对称式构图、引导线构图、框架式构图等等,并针对不同的拍摄题材,提供了具体的构图建议。我过去拍照总是随心所欲,现在才意识到,一个好的构图能够极大地提升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书中对于光线的运用更是让我惊叹,作者详细讲解了顺光、逆光、侧光、顶光等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技巧,以及如何利用光线来塑造景物的立体感、质感和氛围。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光的质量”的讨论,比如柔光、硬光,以及它们分别适合拍摄的题材。他还强调了“留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虚化背景来突出主体,这些都是我以前很少注意到的细节。书中引用了大量国内外优秀的摄影作品作为范例,并对它们的构图和光影处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我能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师们的创作思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摄影“眼光”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更加期待能够用镜头去捕捉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书,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视觉和思想的盛宴。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介绍名画和画家的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哲学基础、社会背景以及其在艺术史上的革命性意义。我第一次了解到,那个时期艺术家们是如何从对宗教的虔诚转向对人性的赞美,以及他们是如何借鉴古希腊罗马的艺术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书中对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大师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比如《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大卫》雕塑的完美比例,《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宏大的叙事性,作者的分析让我不再只是“看热闹”,而是能够“看门道”。他还详细介绍了透视法、解剖学等当时绘画技法的重大突破,以及这些突破如何改变了绘画的表现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色彩运用和光影处理的章节,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不同艺术家在这些方面的独特之处,让我对画面中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当时思想解放、人文主义兴起的时代精神的体现。读完这本书,我对西方艺术史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也对人类创造力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最近有幸阅读了一本关于古典音乐鉴赏的书籍,这本书让我对那些曾经听过却无法深入理解的旋律,有了全新的感悟。作者从巴洛克时期讲起,一直梳理到20世纪的现代音乐,对每一时期的代表性作曲家和作品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过去对古典音乐的印象是晦涩难懂,但这本书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那些复杂的音乐结构变得易于理解。比如,作者在描述巴赫的赋格时,用“精巧的建筑结构”来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其严谨而富有逻辑的特点。在介绍莫扎特的作品时,则用“纯净、透明的泉水”来形容,那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扑面而来。书中还重点讲解了不同乐器在作品中的作用,以及乐队的编制变化,这让我对交响乐的演奏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章节,作者用“情感的火山爆发”来形容,让我体会到了贝多芬、肖邦等作曲家音乐中奔腾不息的热情。书中还穿插了一些音乐史上的趣闻轶事,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它还教我如何去“听”,不仅仅是用耳朵,更是用心去体会音乐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故事。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向导,引领我一步步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感受那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