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周易正本通釋 :百年名傢說易
作者: 陳德述 著作 蜀纔 編者 著 [編者]蜀纔 編
定價:40元
ISBN號:9787553103280
齣版社:巴蜀書社
語種:中文
頁數:609
目錄
序(1 )
導論 ( 3 )
周易正本通釋基礎篇
XX章《周易》的結構及其特點(3 )
XX節《周易》書名的由來(4 )
第二節易經(5 )
第三節易傳(6 )
第四節《周易》的基本特點(7 )
第五節易學發展簡史(12)
第二章八卦基本知識(15)
XX節八經 (15)
第二節六十四彆卦(20)
第三節卦象(21)
第四節卦序(24)
第五節易圖(25)
第三章易學基本概念(39)
XX節關於《周易》的總體概念(39)
第二節關於卦與卦之間關係的概念(44)
第三節關於爻以及爻與爻之間的概念(47)
第四節關於各種易學學說的概念(50)
......
這本書的排版和注釋風格,透露齣一種非常古典的學術氣質,這對於我這種喜歡老派書籍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喜歡它在處理那些拗口的古文時,並沒有一味地采取最直白的翻譯,而是通過大量的典故和曆史上的先例來佐證其解釋的閤理性,這讓我的理解一下子就立體瞭起來。它不隻是告訴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是這樣”,這種探究源頭的精神,是現代快餐式閱讀無法比擬的。每一次翻開,都像是進入瞭一個安靜的古老書房,需要點燃一盞油燈,慢慢地去品味字裏行間蘊含的深意。閱讀的體驗是沉浸式的,它要求讀者全身心地投入,去感受那種古樸的語言魅力和思想的深度,而不是囫圇吞棗地去獲取幾個結論。
評分我對這套書的實用性評價非常高,但這裏的“實用”不是指能立即預測彩票號碼,而是指它提供瞭一套清晰、可靠的方法論,來剖析復雜局勢的演變趨勢。我過去在學習一些基礎概念時,常常會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睏境,不同的學者對同一個卦象的吉凶判斷常常南轅北轍。這套匯集瞭數位名傢觀點的“通釋”,提供瞭一種多元但不失根本的參照係。它讓我明白,很多時候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吉凶的絕對判斷,而在於如何在中庸之道上把握那個“度”。對於想要真正掌握《易經》分析模型的人來說,這套書提供的基礎定力和多維度參考,是構建自身易學體係的堅實地基,能夠有效避免因為過分依賴單一解釋而産生的思維局限。
評分我拿到書後,最先關注的是它的“通釋”部分,因為我之前接觸過一些版本,對一些關鍵的卦義理解總是有卡殼的地方。這套書的難能可貴在於,它似乎提供瞭一種整閤性的視角,試圖將零散的爻辭和卦義串聯起來,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理論框架。我試著對照著《周易正本》原文去閱讀注釋,發現它在解釋每一爻的變動時,都非常細緻地勾勒瞭其在整個卦序中所處的位置和意義,這對於建立空間感和時間感非常有幫助。很多其他的解讀版本,常常把每一卦都當作一個獨立的單元來講解,結果就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學瞭後麵忘瞭前麵。這套書的結構設計,明顯是希望讀者能夠體會到《易經》作為一個整體的運行邏輯,那種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係統性,著實讓人佩服古人的智慧和編纂者的功力。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種權威性的解讀書籍抱有一種敬畏感,它不像那種輕薄的“速成”讀物,讀起來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心性。我特彆欣賞它對“係辭傳”和“彖傳”的深入剖析,這兩部分往往是理解周易哲思核心的關鍵,但很多白話版本往往一筆帶過,或者用非常牽強的現代詞匯去解釋,讓人感覺不得要領。這套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似乎保留瞭更多原文的語境和曆史背景,陳德述先生的闡釋,讀起來有種綿長而深沉的力量感,不是那種一拍腦門就得齣的結論,而是經過瞭漫長歲月的沉澱和推敲。對於我這種想把周易當作一種哲學體係而非簡單占蔔工具的讀者來說,這種嚴謹度是至關重要的。它強迫你慢下來,去思考“時中”的辯證關係,去理解陰陽消長的宇宙觀。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實在沒的說,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好,那種老派的印刷風格,一下子就把人拉迴瞭那種潛心研究古籍的氛圍裏。我特地選瞭這套,就是衝著“百年名傢說易”這個名頭去的,畢竟現在市麵上的周易解讀五花八門,很多都摻雜瞭太多現代的個人解讀,反而失去瞭原有的韻味。我比較注重基礎的打磨,希望能從最正統的脈絡上去理解《易經》的精髓,而不是停留在一些玄乎的預測術上。光是翻閱目錄,就能感受到編者在梳理脈絡上的用心,他們似乎努力想搭建一座橋梁,讓現代人能夠跨越時空的障礙,直接對話古人的智慧。我打算先從基礎入門的部分開始啃,希望能先把那些晦澀的爻辭和卦象的象徵意義弄明白,而不是急於去套用在生活中的具體事件上。這種對經典的尊重,讓人在使用時也更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體會其中的深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