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散文、随笔的形式,用一个个篇幅短小但力量感十足的文章,只讲给那些隐藏在成年人内心中,深切的感同身受。
★四色精美彩插,更有特邀主播献声,扫一扫二维码好故事随身听。
★热门民谣乐队好妹妹、热门IP创造者宋小君执手推荐。
★各大网站首推作者、知名摄影师、书籍装帧设计师、情感励志专栏作家,带给你生而为人的成长故事,历尽岁月后的人生感悟。
本书运用散文、随笔的形式,用一个个篇幅短小但力量感十足的文章,只讲给那些隐藏在成年人内心中,深切的感同身受。
既有生而为人的成长故事,又有历尽岁月后的人生感悟。告诫读者,不论经历任何困苦、挫折,依然保有初心,不断前行。
生活本就充满辛苦与磨砺,但好在,我们依然坚持保有一颗纯粹、坚强的心,只为自己而继续向前!
孙衍,本名孙建兵,豆瓣认证作者,热门书、影评人,犀牛APP力推作者,情感励志专栏作家。书籍装帧设计师,代表作有吴念真《特别的一天》、陈庆港《冈底斯遗书》。
早期作品曾刊登于《扬子晚报》《中国青年报》《金陵晚报》《解放军文艺》等报刊;部分作品收录于热门微信公众号《世界华人俱乐部》《荔枝FM》《世界华人周刊》《二更食堂》《豆瓣热门精选》《豆瓣一刻》等。
我记得你的模样,你说永远都不改变,你曾是个少年。
——好妹妹乐队(张小厚+秦昊,独立音乐人)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成年后饱经沧桑的自己,也看到了曾经干净无瑕的初。那些离愁情恨、那些欲言又止,那些在世俗中行走的执着少年,仿佛都在这本书里。
——阿SAM(生活家、畅销书作家)
这世上所有的坚持,都因为热爱。愿你年岁增长,依旧保有初心。
愿生活永远磨不平你我的棱角,不服输,不服软,执着勇敢,一如少年!
——宋小君(畅销书作家、热门IP创造者)
自序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给很多年后 一去不复返的自己
1、愿大雨浇不灭你的热情,愿这世界温柔待你
2、是谁在杀死文艺青年
3、不要用所谓的生活经验,去复制身边的另一个你
4、自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5、不是高冷,是脸盲
6、蹭吃这条不归路
7、你唾弃的,往往是别人想拥有的
我们都被这个世界 温柔的爱过
1、如今我们天各一方,生活得像周围人一样
2、和火车有关的记忆
3、路痴的少年
4、少年锦时
5、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6、两个偷书的男孩
7、十天,十年
给所有的故事 一个温暖的结局
1、不是所有看似美好的爱情,都会有完美结局
2、当爱已成习惯,当我们在人群中走散
3、谁不是把悲喜在尝,看一段人世风光
4、所谓爱情,不过分泌
5、天堂来信
6、一场名叫“报应”的爱情
7、无处安放的爱情
8、你记得也好,好你忘掉
陪伴 是长情的告白
1、心中常住着一个少年,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2、我的战友赵赵
3、那些时光里游走的人,是我们再也遇不见的自己
4、月光下的瘸子外公
5、有多少离乡背井,就有多少牵肠挂肚
6、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7、只要想起一生中美好的事,梨花就开满了南山
你只要站成一棵树就够了
1、在灾难和意外面前,我们都命如草芥
2、每次出去看风景,都能看到许多爱情
3、当昔日仰慕的人物,纷纷坐到了你的对面
4、过年了,空出来的地方都是异乡
5、军人病
6、海魂衫
7、我在整理岁月呢
但愿我和你 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别把爱情当避风港,谁都有疲倦的时候;也别把爱情当避难所,谁都有受伤的时候。你撑不起那把伞,就接不到那个有缘人;你还不了那把伞,就注定孤独一生。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完成悖论的过程。你努力奋斗辛勤耕耘,把每一秒时间都算计,只盼功成名就时可以坐下来享受。却不知,好的年华就是你辛苦的那些年。
电梯里经常会遇见楼上的一个美女,前两年她碰见我总是一副很娇羞的样子,看人的眼神里透射出隐隐的电流。后来,她肚子渐渐大了起来,再后来,肚子又瘪了下去。近又碰到,她连都头都不抬,侧着脸就过去了。
人生的很多错过,都是缘于你没正眼看人家。
十五岁那年,我开始了独自骑行的生涯,次出了较远的门,风尘仆仆的样子。路遇好久不见的同学,他家在一片密林深处;撞见坐在前排的女生已经在谈恋爱,她看见我时娇羞地别过脸去;看到从前熟悉的河流,竟然不是自己想象的流向。
那年的暑假天气很热,没有蝉声。
成熟就是开始接受自己的残缺和不完美,原谅身边的人和事,坦然面对庸常而琐碎的生活。
以前的老人喜欢在广场上打太极,讲究个以静制动;现在的老人喜欢找个空地就跳广场舞,那是以动制静。
在你还没有丢失初衷的时候,奋不顾身得到的永远比你兜兜转转之后得到的要好。有时候挑挑捡捡也是一种左右摇摆的懦弱表现。
久违的阳光打在背上,像有人在背后偷袭了一样。
以前喜欢一个人,会很想知道对方喜欢什么,爱吃什么,住哪里,家里有什么人!现在喜欢一个人,就是想知道对方朋友圈都发些什么。
总在午夜回想起从前的自己,那么自负那么卑微那么骄傲那么后知后觉,而现在似乎醒了,却固执地重复着从前的自己,忘了后悔。
总有一个人,让你对一些原本讨厌的地方恨不起来。
若习惯放弃,世界凭什么温柔待你?
序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如果把我三十多年的人生切割成两部分,正好一半在异乡,一半在故乡。
当很多人思虑着要不要去远方闯一闯时,我已经在外面游荡了十几年,想着归来了。
回到家乡的这几年,我一直在想,在回顾,在思考,这些年在外面做了些什么,又得到些什么。毋庸置疑,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总是遗憾大于收获。
幸好还有遗憾,我还能继续想着让自己更好一点,也正因为有遗憾,才能让自己时时处于警醒的状态。
这两年爱上长跑,正好家附近有这个城市大的湖泊,长跑一圈正好又是十公里。刚开始跑的时候,鼓足了勇气,生怕坚持不了就彻底放弃了。
长跑是锻炼人心志的运动。才跑出去一公里,或许你就会气喘吁吁,腰酸腿涨,而头也开始晕乎乎起来。只是,当你坚持到三公里时,你会觉得一切还有希望,当你跑到七公里时,你又会觉得,这路怎么这么漫长啊,到哪里才是个头啊。到九公里的时候,你突然就想爆发,觉得终点就在眼前。
当你终于到达终点,那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人生就像长跑,我是那种过早出发的人。当初,年少轻狂,小小年纪便去了东北,在冰封雪藏的山坳里,我次感受到了文艺电影中的美好画面,也真切地体会到了那种彻骨的寒冷,以及艰苦生活带来的挫败感。所以,我特别喜欢夏天,喜欢知了的叫声,喜欢在凉风习习的山头望着南方,那是故乡的方向。
十年前,我到了北京,住在鼓楼附近的胡同里,那是一个四合院,冬天的时候,每天要烧炉子取暖。经常,因为自己不擅长做这些而被房东责怪,因为一旦熄了火,再燃起炉子非常麻烦。我就窝在那个小小的透着风的房间里,裹着军大衣埋头码字,总觉得这样卧薪尝胆,生活总会有所回报。
事实恰恰相反,那时候换了好几份工作,由于自身经验的缺乏加上底子薄,无一例外都做得不够好,心情极度低落。
后来,辗转到了上海,在一次求职中,复旦大学的教授给我做了一次心理测验,检测的结果是我的心理年龄竟然只有十三岁。然后,教授问了我一些问题,说,你心理年龄之所以低,跟你这么多年在外有关。
我很讶异,按理说这么多年在外流浪,学会了独立,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应该更成熟才对啊。
教授说,你以为自立就是成熟,那就错了,那只是行为上的,心理上的成熟往往要打破一些东西。小伙子,你去尝试一些你没经历过的事情吧,比如失业,比如恋爱,不要怕失败,置之死地而后生,你就真的长大了。
那几年,家中的老人相继去世,自己也经历了几段感情,工作也渐渐稳定下来。
有时候,你越怕你就越不会懂得。
现在,我经常回想起少年时代,喜欢趴在桌子上,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窗外的树顶,想着那是一座山,山上有寺庙,有香火,有人群,有飞鸟。而现在,我更关注那些树顶有没有果实。
这种心理上的微妙变化,是随着成长而来的。
成长,会让你得到一些东西,也会相应地失去一些东西。这本书里,不但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和感悟,得到和失去,更多的是反省,这些反省我想也有利于更多的像我一样,敏感过,脆弱过,彷徨过,但也一直在坚持着做自己的人们。
与朋友小酌,聊到曾经的过往,那些错过的机遇,那些擦肩的爱情,那些足以让自己飞黄腾达的瞬间。
朋友问我后悔吗?
我说不后悔,因为摆在面前的永远有两条路,但我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而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持自己,做回自己。无论如何,任周遭再多变迁,初心不容亵渎。
如今,我已然告别少年,成为一位跋山涉水穿越红尘之后的年上男。但我仍然坚信,这么多年的生活经历与成长过程有改变的,便是自己胸膛之内那一颗赤子之心。既能自渡,也能渡人。惟有如此,才能让每一个昨天真正的完美谢幕。
《谁不曾浑身是伤,谁不曾彷徨迷惘》
●21个精妙故事,23万抵心文字,为你呈现人生成长饕餮盛宴
●乱云飞渡的成长,谁不曾历经挫折,谁不曾心陷彷徨,没什么大不了,我能挺过,相信你也能,一定!!!
●不论你现在处于什么境地,是否身陷囹圄,我都希望这本书能够为你带来:告别过去的勇气,回首往事的甜蜜
●那些摸爬滚打,恍然无助的岁月,都将充实你、你
●愿你我,在步履蹒跚时依然看着星光,在跌跌撞撞的路上走出璀璨!
《谁不曾浑身是伤,谁不曾彷徨迷惘》,畅销书作家卢思浩携大批人气作家,用他们的笔写出我们那段或温暖、或酸涩、或彷徨、或怅惘的青春。每一份离别都是为了更好地相聚,每一次回忆都是为了更美的将来,所有我们曾受过的伤,曾爱过的人,曾追过的梦,都在文字里,熠熠闪光。带着这些来自卢思浩等名家的温暖故事,让我们扬帆起航,那些伤痛都没什么大不了,我能挺过,相信你也能,一定!!!
《谁不曾浑身是伤,谁不曾彷徨迷惘》书中收录21篇暖心作品,卢思浩、陈谌、里则林、陈亚豪等用他们的笔触将青春里那些回不去的爱情、甜蜜、失落、重逢尽数呈现,不仅有青春里美丽的记忆,更有作者对青春和成长的感悟。《谁不曾浑身是伤,谁不曾彷徨迷惘》是一本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读物,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如此与众不同,但我们经历的彷徨、迷惘、挫折却带给了我们同样的感受,阅读本书,你能够收获激励、希望。这里有卢思浩等复刻的你、他、她的故事,有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青春和热血、遗憾和迷惘,所有的一切,都在这里呈现。
一个APP高赞作者、微博、人人、豆瓣、知乎红人:卢思浩、陈谌、花大钱、刘墨闻、曲玮玮、郑执、里则林、陈亚豪等十五位知名作者2016暖心作品结集出书。
Chapter 01 致你我折腾来折腾去的青春·/1
Chapter 02 有关这些的回忆,我把它们统称为“旧时光”·/7
Chapter 03 大概因为他们陪了我很多年吧·/14
Chapter 04 在每碗我们一起吃过的食物前,我都想你·/20
Chapter 05 夜的钢琴曲·/30
Chapter 06 星际邮件·/45
Chapter 07 少女老徐·/61
Chapter 08 斑马·/72
Chapter 09 再见了,我的姑娘·/84
Chapter 10 愿你是永远的彼得·潘,愿我是永远的小王子·/92
Chapter 11 有一些感情·你不会了解·/100
Chapter 12 没人在意的爱情·/119
Chapter 13 成长的道路·/125
Chapter 14 天使·/132
Chapter 15 你去了英国·/144
Chapter 16 故事的结局不会写在开头·/154
Chapter 17 你爱的是他爱你的感觉·/166
Chapter 18 亲爱的酒鬼·/178
Chapter 19 书店故事·/188
Chapter 20 一场好梦·/224
Chapter 21 漫长的二十岁·/238
大概因为他们陪了我很多年吧
卢思浩
对于生活中每个陪伴过的人,不管他们是以什么形式出现,以什么形式消失,都是一句:
“很开心你能来,不遗憾你走开。”
但你现在还在,而我们都还没变,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L君在他高一时树立了自己的伟大理想,那就是毕业之后要在班里弹吉他给他的女神听。这起源于他偶然间听到女神说起她觉得弹吉他的男生帅,从此L君为了在女神面前装×,一头扎进了不归路。
那时他跑了半个城市,对他爸妈软磨硬泡了一个多月终于弄到了一把吉他,为了成为可以在毕业时约女神出来弹吉他唱歌给她听的拉风少年,L君忽略了自己唱歌每次都跑调的铁一般的事实,开始学起吉他。
于是他用两年的时间认识到了——“音痴就是音痴,0的天赋乘以100的努力还是0。”
高一时女神就喜欢一个乐队,动不动就念叨。这个乐队名字特别奇怪叫“五月天”,L君甚至认真思考了一下为什么这个乐队不能叫十二月天。大概是因为这样会让他想到十二指肠,L君决定放弃思考。隔天L君招来了好的三个小伙伴,组成了一个乐队,叫Friday。这个乐队是一个没有原创、没有乐器(除了一把吉他),而主唱是个音痴的无厘头乐队,并且这个乐队的宗旨只有一个——帮助主唱练好吉他。
转眼,高二了要分班,L君经过深思熟虑后选了理科,而女神选择了文科。于是他们俩一个在四楼上课,一个在一楼上课。L君为了解决相思之苦,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每天语文课之前假装自己语文书没带,宁可跑四层楼去向女神借书。不知道是女神太善良还是懒得拆穿,L君的这招整整奏效了一学期。
在每天两次的固定互动中,L君终于达成了和女神互相写字条的目的,也为了能和女神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L君开始恶补有关五月天的知识。那时候电视台刚播五月天的歌,是《恒星的恒心》,还有那首《倔强》。有天,女神考试考差了,L君把《倔强》的歌词抄满了整个字条送给女神,女神后来特别郑重地回字条给L君:“谢谢你也听到了这首歌。”L君莫名地为了这句话开心了一个晚自习。
高三毕业的夏天,L君终于鼓起勇气约女神。那天下午,L君背着吉他赶去学校,觉得自己真是很拉风。可是他和他的Friday成员四个人在校园里闲逛了一下午,也没有等到女神的出现。后来他就干脆和他的小伙伴在自己教室的讲台前面,小伙伴拿着扫帚当吉他,讲台桌子当钢琴,粉笔擦当麦克风,愣是在无比的走调中唱完了《温柔》和《倔强》。
然后L君迎来了分道扬镳的那个夏天。
认识我的人都会知道,这个L君是谁。
陪我度过那个夏天的小伙伴们,我们一起上课下课,一起去茶座点杯喝的就耗一下午,一起去先锋书店挑书。我说老子将来一定要出书;Timi说自己要成为很牛的设计师;N君说自己没什么志向,只想和自己的女朋友好好的,被我们嘲笑了两年;李婧说先把大学念完再说。后来Timi如愿以偿地学了设计,N君还是没能避免分手,分手后做了一件很傻又浪漫的事情,就是把他和EX约好要去的地方自己去了个遍,寄明信片给她;而李婧,我们后来都忙,也就慢慢疏远了联系。和我好的小伙伴们,几乎都和我隔着一个太平洋。
包括那天爽约的女神。
十年后的夏天,我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接起来一片嘈杂。但我终归是听清了电话那头是在演唱会上,因为《温柔》的那段talking辨识度太高。可除了那段熟到烂的talking,我再也没有听清哪怕一句歌词。
我至今都不知道那个号码是谁的,就好像是N君至今都不知道他的明信片是否寄到了。
有些人也就慢慢断了联系,有些人也就再也没见过,管你当初和他的关系是有多好,管你当初是有多爱她。
有段时间我特别怕听到以前的一些歌,是因为怕听到以前的自己。就好像到了某个阶段,你不再频繁地翻起以前的状态和照片,因为那里显现的都是从前的你,而从前的你是个大傻瓜。只是,我可以不费力地删掉那些状态和照片,我却没办法删掉那些歌,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我只需要动下手指。
这样的歌包括《灌篮高手》的《直到世界的尽头》,Coldplay的《Yellow》,还有五月天的《温柔》。
许久以后你会发现,你不是非要去看演唱会,其实不看也不会那么难受。
重要的是你在看演唱会的时候,可以和你好久不见的小伙伴相聚;重要的是,他们也在赶往那里,而你们会创造一个共同的回忆。
许久后你会发现很多事情不是一定要去做,而是要和那个人一起做。
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和你一起做,你会觉得有天壤之别。我们在意的往往不是那件事情本身,而是做事的人。就好像有些歌前奏响起就赢了,不是因为这首歌有多么的惊为天人,而是这首歌里有太多你的故事。
去看演唱会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歌迷越来越多,而自己早就没当初那么狂热了,一眼看去,满是自己过去的影子。那时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失望,不是怕台上的他们不够好了,而是怕自己终究还是远离了当初的自己。但奇怪的是,有些东西还是留了下来。
我坐的位置并不好,看不清台上的人;我看到的,都是我自己的影子。在自己开心的时候听的《恋爱ing》;在自己失落的时候听的《憨人》;在旧的音像店淘到的那张专辑,还有毕业的时候唱得无比烂的《温柔》。曾经的小伙伴失去联系,导致我有时回想过去,会怀疑那些日子是不是真的发生过,但有些歌却留了下来。
潮起潮落之后,难过伤心之后,五月天的歌声却留了下来,伴随我度过了每一次的日落和每一次的日出,每一次的低落和每一次的坚持,每一次的旅行和每一次的回途,连同我所谓的无法割舍的梦想,居然一下子都到了现在。听到那些歌的时候,我才能切实地对自己说,那些的确、切实地发生过。
前阵子去南京,N君问我,“你怎么还喜欢五月天那个乐队呢?”我说,“鬼知道,大概是因为他们陪我过了那些年吧。”
五月天也慢慢变红,不再是那个没有人知道的乐队。他们的《温柔》对很多人依旧有杀伤力,却也变成了段子广为流传。我想,说着梦想的五月天终归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却没想到会有很多人把他们变成梦想。尽管阿信一再强调,自己的音乐只是追梦中的背影音乐。
如今又是一年过去,主唱即将过生日,你也是。我们都多少成长了些,不管是台上的人,还是台下的我们。或许我们都会怀念起曾经的他们,就像怀念曾经的自己一样。但不管怀念不怀念,对他们现在是什么看法,我们终究被时间拖到了现在。我不再想要告诉别人这个乐队对我的意义,因为讨厌他们的终究讨厌。有天分道扬镳了,不再听了不再喜欢了,也不要落井下石,毕竟曾经陪伴过。
每个人终究有天会明白,尽管他们无比确切地描述了我的每个心情,我们终究是平行线。谁都不是谁的终点,谁都不是谁的梦想,谁都有谁的生活,有自己的冷暖自知。
你只要记得,曾经失落的时候那些歌是怎么陪伴你就好。
对于生活中每个陪伴过的人,不管他们是以什么形式出现,什么形式消失,都是一句:
“很开心你能来,不遗憾你走开。”
但你现在还在,而我们都还没变,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
第一次接触这套书,纯粹是源于一个偶然的推荐,却没想到它给我带来的惊喜是如此巨大。它不像那些心灵鸡汤,一味地鼓吹乐观积极,而是更深刻地触及了“伤”与“彷徨”的本质。作者毫不避讳地展现了生活中的艰难与无奈,那些让我们曾经夜不能寐的痛苦,那些让我们质疑自己的时刻,都被毫不保留地写进了书里。然而,正是这种真实,才显得格外可贵。它让我明白,受伤和迷茫并非是人生的失败,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书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描绘了不同人在困境中的挣扎与蜕变,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即便身处黑暗,依然可以寻找到光明的可能。它教会我如何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如何与内心的伤痕和平共处,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跌倒后重新站起来,以更成熟、更坚韧的姿态面对生活。读完之后,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仿佛卸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包袱,内心变得更加平静和强大。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套书带给我的感受,那便是“治愈”。它不是那种立竿见影的速效药,而是一种温和而持久的滋养。书中关于“少年”的解读,让我眼前一亮。它颠覆了我以往对“少年”的狭隘理解,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少年感,并非只有年少轻狂,更包含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对未知的好奇,一种即使饱经风霜,也依然能够怀揣希望的勇气。而“出走半生”则象征着人生的历练与成长,它让我们懂得,所有的经历,无论好坏,都是构成我们的一部分。书中那些关于“伤”与“彷徨”的描写,让我感到一种被理解的温暖。它让我明白,那些曾经的痛苦和迷失,并非是没有意义的,它们恰恰是我们成长的养分。它鼓励我拥抱那些不完美的自己,原谅过去的错误,然后带着这份力量,继续前行。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与内心的自己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最终,我收获了平静,也收获了更加坚定的自我。
评分这套书,真的让我找回了年少时的那股冲劲。翻开第一页,就被那种直击心灵的文字打动了。仿佛作者把我内心深处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那些曾经的迷茫、受伤,那些对未来的憧憬和不安,都一一捕捉并用最质朴的语言描绘出来。读着读着,我总会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想起那些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日子,想起那些因为挫折而跌倒、又咬牙爬起来的瞬间。书中那些关于成长、关于坚持、关于自我和解的故事,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过去的自己,也指引着现在的我。它没有空洞的大道理,而是用一个个真实的经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告诉我们,即使遍体鳞伤,即使曾经彷徨,只要心中还有那份少年意气,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并且在归来时,依然保有那份纯真和勇气。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力量,感受到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在支撑着我,让我相信,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内心的少年永远不会老去。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拿到这套书,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总觉得励志类的书籍很容易落入俗套。但读完之后,我彻底改变了看法。这套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真诚。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我们普通人都会经历的情感波动,那些难以启齿的自卑,那些不为人知的脆弱,那些在暗夜里独自舔舐伤口的时刻,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它没有回避现实的残酷,而是直面生活的艰辛,但同时,它又充满了温暖的力量。在那些最黑暗的日子里,书中总会有一句话,一个故事,像一道微光,照亮前行的路。它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每个人都在与内心的伤痛和迷茫搏斗。它并没有告诉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鼓励我们要成为一个真实、勇敢、有韧性的人。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实感,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书中写的就是我自己的故事。
评分这套书,让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并没有给我提供任何直接的人生答案,而是通过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引导我去思考。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却又不带丝毫的压迫感,它就像一位老朋友,静静地坐在你身边,分享他的人生感悟。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少年”这个概念的解读,它不仅仅是指年轻的年纪,更是一种心态,一种对世界充满好奇、敢于梦想、不惧挑战的精神状态。即使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即使身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也依然能够保持这份初心,这才是真正的“归来仍是少年”。书中那些关于“出走”的描述,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远行,更是心灵上的探索与突破。它鼓励我们走出舒适区,去经历,去感受,去犯错,去学习,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这种陪伴式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非常舒服,也很受启发,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评分很不错的书
评分很好
评分好评
评分无破损 还没有拆开看书的内容 好评
评分很好的,不错
评分好
评分因为名字吸引,包装很好
评分好评
评分很不错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