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人中地理(纪念版)

西汉人中地理(纪念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葛剑雄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西汉
  • 地理
  • 文化
  • 学术
  • 古籍
  • 典籍
  • 纪念版
  • 中国历史
  • 地方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2012
商品编码:1395622539
出版时间:2014-08-01

具体描述

作  者:葛剑雄 定  价:48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4年08月01日 页  数:236 装  帧:精装 ISBN:9787100092012
绪论
研究历史人口地理学的意义
第二节研究中国历史人口地理的有利因素
第三节本书以西汉时期为研究阶段的原因
篇各阶段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率
现有研究成果及史料的评价
关于西汉初人口数的研究状况
第二节《汉书·地理志》户口数的意义
第二章从文献记载考察各地区、各阶段的人口变化
从部分侯国推测阶段的人口增长
第二节部分地区一、二、三阶段的人口增长
三辅地区/原长沙国地区/原吴国地区
第三节部分地区二、三阶段的人口增长
真定国/泗水国/齐郡和临淄县
第四节部分地区第三阶段的人口增长
山阳郡/营平侯国/扶阳侯国
第三章从人口变化规律考察西汉期间的人口增长率
人口政策
第二节婚姻状况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本书有名学者葛剑雄先生的博士论文,也是新中国出版的靠前篇历史学博士论文。作者运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开创了历史人口地理研究的新领域,有很高学术价值。
本次出版的为纪念版,采用布面精装,手感不错,书名字体由汉曹全碑辑出,铜金烫印,彰现了粗犷古朴的大汉时代。
本书为研究汉代历史推荐之书,也是目前博士研究生撰写论文的经典参考书。
葛剑雄 葛剑雄,浙江绍兴人,1945年出生于浙江吴兴南浔镇。1965年当中学教师,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师从谭其骧先生研习历史地理学,1981年获硕士学位,1983年获博士学位。1985年任复旦大学副教授,1991年任教授,1996-2007年任*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99-2007年兼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历史地理专业),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府参事,**政协常委。
《西汉风华:古道漫游与山河壮丽》 这是一部穿越千年时空的壮丽史诗,一曲关于西汉王朝地理风貌、人文脉络与时代精神的深情赞歌。它并非简单的图录或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将读者带入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亲身丈量汉朝疆域,感受其文化的博大精深。 想象一下,你是一位行走在汉代丝绸之路上的旅人,眼前是绵延起伏的戈壁,驼铃声声,异域的香料和丝绸散发着诱人的芬芳。你抬头仰望,那是浩瀚无垠的星空,指引着前行的方向。这本书将为你描绘出这条连接东西方的古老商道,它不仅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文化交流的纽带,是民族融合的熔炉。你将了解到丝绸之路的开辟,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以及沿途那些繁华的都会和风光旖旎的绿洲。从长安的雄伟城垣,到敦煌的月牙泉,再到疏勒的边塞风光,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每一个场景都诉说着一个故事。 翻开书页,你仿佛置身于汉朝的宫廷,感受那“汉承秦制”的辉煌开端,见证“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体验“汉武盛世”的雄才大略。然而,本书的目光并不局限于帝王将相,它更关注的是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以及他们与这片土地之间深刻的联系。你将了解到汉代农民的耕作方式,他们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希望,收获五谷;你将看到工匠们如何巧手匠心地制作出精美的器皿和建筑;你将听到文人墨客在酒肆茶楼高谈阔论,吟诵着慷慨激昂的诗篇。 这本书带领你深入探索汉朝的山川河流。从黄河的奔腾咆哮,到长江的浩渺无垠,再到那些孕育了无数文明的灵秀之地,你将看到汉代人如何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他们如何依赖大自然的馈赠,又如何与之抗争。河流是文明的摇篮,山川是民族的脊梁,本书将为你勾勒出一幅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并解读这些地理要素对汉代社会、经济、文化乃至军事战略的影响。 你将深入了解汉朝的城市格局。长安的宏伟大气,洛阳的繁华热闹,每一座城池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地位。你将看到汉代的城市规划,街道的布局,建筑的风格,以及这些城市在当时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能。城墙内外,市井喧嚣,居民的生活百态,都将在书中得到生动的展现。 本书还会带领你走进汉代的乡村。广袤的田野,炊烟袅袅的村落,那里是汉代社会的基础,是国家赖以生存的根基。你将了解汉代的农业技术,土地制度,以及乡村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习俗。从富庶的关中平原,到边疆的屯垦戍边,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探讨汉代人对“地”的认知和理解。他们如何绘制地图,如何丈量土地,如何理解宇宙的运行。这种对“地”的认识,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上,更渗透在他们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之中。你将看到古人如何通过观察星象来判断节气,如何通过地理位置来划分区域,如何通过对山川河流的崇拜来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 《西汉风华:古道漫游与山河壮丽》是一次深度的人文考察,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它试图还原一个真实而鲜活的西汉世界,让你在阅读中感受到那份属于汉朝的独特魅力。书中没有空中楼阁般的理论,只有脚踏实地的考证和生动形象的描绘。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准,每一个叙述都力求流畅。 你将了解到,西汉的疆域究竟有多么广阔,它向西延伸到了何处,向北、向南又到达了哪里。你会惊叹于汉朝的强大国力,以及其地理扩张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你还会看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民族是如何交融,文化是如何碰撞,新的文明是如何在此孕育和发展。 本书还会涉及汉代人的日常生活。他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样的房子?他们的娱乐方式是什么?他们的社会关系是怎样的?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展现,我们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汉代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勤劳与智慧,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许多我们今天仍在使用的地理概念和名称,都可以追溯到那个遥远的时代。许多我们今天仍在欣赏的文化传统,也都在西汉时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下的一种启示,它让我们看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 《西汉风华:古道漫游与山河壮丽》是一部让你爱不释手的佳作。它适合所有对历史、地理、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地理迷,亦或是对古代生活充满好奇的求知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收获。它将带你领略西汉王朝的辉煌,感受那片土地的壮丽,品味那段历史的厚重。这是一次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一次与古人对话的奇妙旅程。 本书将通过翔实的资料、严谨的考证,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为你呈现一个立体的、鲜活的西汉世界。你将不再仅仅是站在历史的门外,而是能够穿越时空的藩篱,亲身漫步于那片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土地之上。这是一种对过去的致敬,也是一种对现在和未来的思考。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穿越千年的壮丽旅程,在西汉的风华中,感受山河的壮丽,品味人文的厚重。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真的被它的书名吸引住了——《西汉人中地理(纪念版)》。光是这个名字,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一种独特的视角。“人中地理”,这是什么概念?是说西汉时期的人们是如何理解和描绘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吗?还是说,他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如何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抑或是,在那个遥远的时代,普通人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想象着,这本纪念版会以一种怎样的形式,将那些鲜活的个体置于广阔的地理背景下进行阐释。也许是关于丝绸之路上的商旅故事,那些在漫天黄沙中跋涉的行者,他们的足迹如何勾勒出中国的版图;又或许是关于帝都长安的市井生活,那些熙攘的人群,他们居住的坊市,与周边的河流山川又有着怎样的联系。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描绘出那些普通西汉人,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这些情感和行为是如何被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所塑造的。纪念版,也让我好奇它是否会包含一些特殊的资料,比如精美的插画,或是对古代地理学家的介绍,甚至是当时人们留下的地图残片。这本书,仿佛是一扇门,通往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推开它,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与“地”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评分

拿到《西汉人中地理(纪念版)》这本书,我第一反应就是它的分量,不单是实体书的重量,更是知识的厚重感。从书名上看,“西汉”这个时代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人中地理”则是一个非常新颖且引人深思的切入点。我设想,作者并非是那种枯燥的地理大百科式的叙述,而是会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出发,去解读地理环境对他们生活的影响。比如,我会不会读到一位戍边士兵,他如何在高寒的边境线上适应严酷的自然条件,他的思乡之情又如何被那片荒凉的土地所放大?或者,一位江南的水乡女子,她的生活节奏是否被绵延的河网和温润的气候所浸润,她的衣食住行又有哪些是地理所赋予的独特印记?“纪念版”的后缀,也让我对本书的内涵充满了期待。它是否收录了一些当时的手绘地图,那些粗糙却充满信息量的线条,是否能让我们窥见古人的地理认知?亦或是,书中会穿插一些历史学家的研究心得,他们如何从文献的字里行间,挖掘出关于“人”与“地”的微妙联系?我坚信,这本书不会只是简单地罗列地名和山川,而是会像一位高明的说书人,用生动的故事,将我们带入西汉那个鲜活的时代,让我们从“人”的视角去理解“地”的意义。

评分

读完《西汉人中地理(纪念版)》,我感觉自己仿佛真的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年代,亲身经历了一番。这本书并没有用我惯常认知的那种地理书的枯燥方式来讲解,它更多的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来展现地理环境对西汉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我看到了那些生活在北方边塞的士卒,他们如何忍受着漫天的风沙和严寒,他们的每一声呐喊,都带着对这片土地的抗争与守护。我也看到了那些生活在南方水乡的文人雅士,他们的诗词歌赋中,如何巧妙地融入了江南特有的烟雨朦胧和葱茏绿意,那是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写意。书中对“人”与“地”的关联描绘得非常细致,例如,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服饰、饮食、建筑风格上的差异,都不仅仅是习俗的使然,更是地理环境长期作用下的必然结果。纪念版的部分,我觉得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让我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温度,而不是冰冷的数据。那些精美的插图,仿佛将我带入了那个时代的市井街头,我能听到熙熙攘攘的叫卖声,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食物香气,甚至能感受到阳光洒在脸上的温暖。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宏观的历史视角,转化为对一个个具体生命个体命运的关注,这种体验是前所未有的。

评分

《西汉人中地理(纪念版)》这本书,我刚翻开目录就被深深吸引了。它没有采用那种传统的、按地域划分的章节结构,而是似乎将“人”置于地理的中心。我猜想,书中可能包含着许多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西汉人物的故事。比如,有位出身贫寒的农夫,他的耕作方式、收成好坏,是否与他所处的土地类型、降雨量息息相关?一位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渔民,他的捕鱼技艺、海上经验,又是如何受到海洋环境的塑造?还有那些在帝都长安生活的贵族,他们的宫殿布局、园林设计,是否也暗含着对自然风水的考量?“纪念版”这个词,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可能是一份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我期待它能有精美的插图,还原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或者是一些古代文献的节选,让我们直接感受那个时代的语言和思想。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地理,不再是冷冰冰的经纬度和地理名词,而是与人的生活、命运紧密相连的活生生的存在。它让我对西汉时期人们的生存状态、情感世界,有了更具象、更深刻的想象。

评分

《西汉人中地理(纪念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全方位的。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历史读物,也不是一本纯粹的地理科普,而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将“人”与“地”这两个概念进行了深度融合。我看到了,在西汉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地理环境是如何深刻地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甚至是他们的性格命运。书中那些关于不同地域人们的生存智慧,比如河套地区人民如何在黄河的滋养下繁衍生息,又如何应对水患;戈壁滩上的胡商,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开拓贸易路线,这些都让我对“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有了更深的认识。而“纪念版”的身份,则赋予了这本书一种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我感觉作者是在用一种非常虔诚的态度,去纪念那些已经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生命,去还原他们曾经真实的生活。书中对细节的描绘非常到位,让我能够想象出当时的人们,他们穿着怎样的服饰,吃着怎样的食物,他们的房屋又是如何依山傍水而建。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地理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渗透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影响着我们方方面面,而那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地书写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地理篇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