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密码理论和加密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的核心。可以说,没有密码技术就没有网络安全,然而,在密码基础理论、密码技术的应用方面,我国与美国等国相比差距更大,需要广大科研人员奋起直追,现今密码学领域的三大很好靠前会议论文集代表了密码学研究领域近期新成果,这些靠前会议论文中也出现了大量近期新的英语术语,为帮助广大科研工作者更好地阅读会议论文及其他外文文献,我们编写了一本《简明密码学与信息安全英汉词典》,词典主要收集了各个渠道,特别是近几年靠前会议论文中出现的密码学与信息安全词汇,约有5000多个词条。 郎永清 主编 郎永清,1989年四川大学本科毕业后即入职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主要承担大学英语和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研究任务,常年从事大学英语与研究生英语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两次获得学院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对于我这种半路出家转行到信息安全领域的人来说,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快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而这个《英汉密码学与网络安全词典》恰恰在无形中充当了那个骨架。它的选词深度非常考究,并非只停留在基础的TCP/IP或者常见的恶意软件名称,而是深入到了密码学理论的根基部分。我发现它对椭圆曲线密码学(ECC)的各种参数定义、对各种随机数生成器(RNG)的分类以及它们在不同安全等级下的适用性都有详尽的解释。这种深度,使得它不仅仅是一个查询工具,更像是一本迷你版的专业教科书。我曾经尝试用它来辅助学习一门高等密码学课程,发现很多课程中一扫而过的概念,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对其历史背景、数学基础和实际应用场景的完整论述。这种“一词一世界”的编纂理念,对于想要从应用层深入到原理层的学习者,无疑提供了最佳的桥梁和跳板。
评分这本《英汉密码学与网络安全词典》简直是技术学习者的福音,尤其是对于我这种需要频繁查阅专业术语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我记得有一次在处理一个涉及加密协议的棘手问题时,被一个生僻的英文缩写卡住了好几天,各种搜索也找不到满意的解释,直到翻开这本书,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至今难忘。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不像有些词典那样只是简单地罗列条目,而是将相关的概念进行了有效的串联,使得在理解一个术语时,能够顺藤摸瓜地掌握其上下文的意义。比如,它对“公钥基础设施”(PKI)的解释,不仅仅给出了直译,更深入地剖析了其在数字证书、证书颁发机构(CA)以及证书吊销列表(CRL)中的具体作用和相互关系,这对于构建一个完整的安全认知体系至关重要。此外,它对一些前沿技术的术语收录也非常及时,比如量子密码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也能在书中找到较为权威和准确的释义,这极大地拓宽了我对未来网络安全趋势的理解范围。这本书的质量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参考工具的范畴,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你迷茫时给予及时的指引和精准的定位,让我能够更自信地踏入这个日新月异的领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排版细节也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良苦,这对于长时间阅读技术书籍的人来说,体验感会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内页纸张的质量上乘,即便是长时间在强光下翻阅,眼睛的疲劳感也明显低于其他一些纸质较差的同类书籍。更值得称赞的是其版式设计,索引系统做得非常人性化。除了标准的字母排序外,它似乎还内置了一个“概念关联索引”,当你查找某个核心算法时,会附带指向相关密钥管理、哈希函数或攻击方法的交叉引用,这极大地促进了系统性的知识学习,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我特别喜欢它对复杂数学公式和算法流程图的清晰呈现,通常这些内容在其他词典里都是一笔带过或者模糊不清,但在这里,每一个符号的定义、每一步操作的逻辑都被清晰地标识出来,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复杂内容的读者,也能有章可循地进行推导和理解。这份对细节的执着,绝对是区分一本优秀工具书和平庸参考书的关键所在。
评分这本书真正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价值。在网络安全领域,新的漏洞、新的攻击手法和新的防御机制层出不穷,很多旧的词典在出版几年后就成了“文物”。然而,这本《英汉密码学与网络安全词典》的生命力在于其对新兴领域的快速捕获和准确定义。例如,在涉及到零知识证明(ZKP)和同态加密(HE)这类热点技术时,它的释义不仅跟上了最新的研究进展,而且对不同流派的实现方式和安全假设也做了区分。我注意到,它对不同标准的解读非常谨慎和客观,没有偏袒任何一家供应商或特定技术路线,这为读者提供了中立且可靠的信息源。在当前信息爆炸、真假难辨的环境下,一本能够提供高度可信赖定义的工具书是多么重要,它确保了我们在讨论复杂的安全架构或进行技术选型时,大家对术语的理解是完全一致的,避免了因为基础概念理解偏差而导致的后续工作失误。这份时效性和专业公正性,是这本书在我个人工具库中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所在。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一本“词典”抱有很低的期望值,通常这类书籍要么翻译生硬,要么内容陈旧,但在接触了这本《英汉密码学与网络安全词典》之后,我的看法彻底被颠覆了。它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其语言的精准度和地道性。很多网络安全领域的术语,直接从英文翻译过来往往会产生歧义,但这本书的编纂者显然对中西方技术语境都有着深刻的理解。举个例子,对于“Side-Channel Attack”(侧信道攻击),它不仅解释了其字面意思,还非常到位地阐述了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的时间分析、功耗分析等具体攻击向量,而且中文的表达既专业又流畅,完全没有那种“翻译腔”。这种对语境的把控力,对于撰写技术文档或者进行国际会议交流的专业人士来说,是无价之宝。我用它来校对我部门内部的安全报告时,发现好几处我原本模棱两可的表达,在参考了这本书的释义后,变得逻辑严密,表述无可指摘。可以说,它提升了我的专业表达的“含金量”,让我的技术沟通更具说服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