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3版

初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社 著
图书标签:
  • 音响
  • 音频
  • 音响工程
  • 初级音响
  • 音响技术
  • 专业音响
  • 调音
  • 扩音系统
  • 音响设备
  • 实用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图书大厦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发行部
ISBN:9787115298690
商品编码:1499672533
出版时间:2013-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初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3版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2-01
作者:本社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 页数:200 印次: 1
ISBN号:9787115298690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3

编辑推荐

1.权威性。作为一个全国性的专业协会,中国录音师协会在音响技术方面具有其他单位所没有的权威性和人才优势。录音师协会是最早开展音响师培训的机构,各地的音响师培训机构大多和录音师协会有联系,其中很多是由协会参与建立并一直延续下来的。2.系统性、实用性和高质量。本选题在介绍、讲解音响师职业所需的技能、技巧和经验方面,在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方面是其他同类图书所不具备的。按照实际工作中对初级、中级和高级音响师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级别调音员所具有的知识结构、理论与经验程度的高低,并参考考证的实际需要将内容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册,可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 3.本书可以作为音响师培训用书,也可以可以作为读者自学之用。

内容提要

《初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3版)》全面、系统地讲解了初级音响师必须具备的声学和电路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传声器、录放设备、调音台、周边设备、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和耳机、歌舞厅音响设备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技巧和经验,重点介绍了音响系统的组成、使用与连接方法。 《初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3版)》是学习音响调音技术的入门读物,既适合从事音响调音工作的从业人员以及准备从事该行业工作的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音响师培训班和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

中国录音师协会对编写本套图书非常重视,主要编写者王明臣为录音师协会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录音师职业技能标准制定专家组成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一切都为本套图书的高质量奠定了基础。

目录

第1章 声学基本知识 1
1.1 声音的基本性质 1
1.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
1.1.2 音调 2
1.1.3 响度 3
1.1.4 音色 3
1.2 声音的参数与计量 3
1.2.1 声压、声压级、声功率和电平 3
1.2.2 声频信号的动态范围 5
1.2.3 不同声源的频率范围 5
1.3 听觉的主观特征 6
1.4 立体声简介 8
1.4.1 立体声的概念 8
1.4.2 人耳对声源的定位 9
1.4.3 双扬声器听声实验 10
1.4.4 双声道立体声的拾音 12
1.4.5 双声道立体声的听音 15

第2章 电路基础知识及常用电工工具 16
2.1 电阻器 16
2.1.1 固定电阻器 16
2.1.2 电位器 18
2.2 电容器 19
2.2.1 云母电容器 20
2.2.2 纸介电容器 20
2.2.3 电解电容器 21
2.2.4 聚苯乙烯电容器 21
2.3 电感器和变压器 22
2.3.1 电源变压器 22
2.3.2 输出变压器 23
2.3.3 扼流圈 23
2.4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23
2.4.1 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 23
2.4.2 半导体二极管 24
2.4.3 半导体三极管 25
2.4.4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应用 25
2.5 简单电路的计算 28
2.5.1 电阻串联电路 28
2.5.2 电阻并联电路 28
2.5.3 电阻混联电路 29
2.5.4 计算举例 30
2.6 常用电工工具 32
2.6.1 一般工具 32
2.6.2 万用表 33
2.7 消磁器 37
2.7.1 使用方法 37
2.7.2 注意事项 38

第3章 传声器 39
3.1 传声器的原理及性能 39
3.1.1 传声器的指向特性 39
3.1.2 动圈传声器 40
3.1.3 电容传声器 40
3.1.4 铝带传声器 41
3.1.5 其他传声器 41
3.2 传声器的选择与使用 43
3.3 传声器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45
3.4 部分传声器的技术参数和特性 47

第4章 录音放音设备 54
4.1 磁带录音机 54
4.1.1 磁性录音原理 54
4.1.2 磁头和磁带 56
4.1.3 磁带录音机 57
4.1.4 录音座 60
4.2 唱片和唱机 61
4.2.1 电转盘 62
4.2.2 拾音器 62
4.2.3 唱片和唱针 63
4.2.4 电唱盘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63
4.2.5 立体声唱片和重放 64
4.3 激光唱片和唱机 65
4.3.1 激光唱片 65
4.3.2 激光唱机 65
4.3.3 激光唱机、唱片的使用 67
4.4 VCD与DVD 68
4.4.1 VCD播放机 68
4.4.2 DVD播放机 71

第5章 调音台 78
5.1 调音台的基本功能与类型 78
5.2 语言录音调音台的特点及功能 79
5.3 音乐录音调音台的特点及功能 81
5.3.1 音乐录音调音台的主要特点 81
5.3.2 音乐录音调音台的主要功能 81
5.4 模拟调音台的输入/输出及调整技巧 83
5.4.1 模拟调音台声源输入有哪些,如何连接 83
5.4.2 模拟调音台输出埠有哪些,有何用处 84
5.4.3 模拟调音台的初始化方法 85
5.4.4 模拟调音台6步出声调整技巧 85
5.5 调音台的主要技术指标 86
5.5.1 频响 86
5.5.2 增益 86
5.5.3 噪声 86
5.5.4 失真 86
5.5.5 线性 87
5.6 调音技术 87
5.6.1 声音信号电平的调整 87
5.6.2 频率的调整 89
5.6.3 直达声与反射声比例关系的调整 90
5.6.4 立体声的处理 91
5.7 调音台举例 91
5.7.1 英国声艺Soundcraft?8000调音台 91
5.7.2 带功放的调音台 94

第6章 周边设备 95
6.1 混响器(效果器) 95
6.1.1 混响时间 95
6.1.2 混响室与混响设备 95
6.1.3 几种混响器的技术指标 97
6.2 均衡器 100
6.2.1 音质的补偿 100
6.2.2 均衡器的使用 101
6.2.3 正确调整声场均衡器 102
6.3 压限器 103
6.3.1 正确调整压限器 104
6.3.2 正确调整噪声门 106
6.4 激励器 106
6.5 正确调整电子分频器 108
6.6 正确调整声回馈抑制器 108

第7章 功率放大器 109
7.1 功率放大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109
7.1.1 按输出级与扬声器的连接方式分类 109
7.1.2 按功率管的偏置工作状态分类 109
7.1.3 按放大器所用器件分类 110
7.1.4 功率放大器在音响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110
7.1.5 功率放大器是怎样工作的 110
7.1.6 使用功率放大器应注意哪些问题 112
7.1.7 调节功率放大器输出大小的电平调节旋钮的工作原理 112
7.1.8 数字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113
7.1.9 功率放大器可否并联输出 113
7.2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指标 114
7.2.1 输出功率 114
7.2.2 频率特性 114
7.2.3 失真(THD) 114
7.2.4 信噪比(S/N) 114
7.2.5 动态范围 114
7.3 功率放大器的使用 114

第8章 扬声器系统及耳机 118
8.1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与主要特性 118
8.2 扬声器的分类及其用途 120
8.3 电子分频器与功率分频器 121
8.4 扬声器箱 123
8.4.1 封闭式音箱 123
8.4.2 倒相式音箱 123
8.4.3 箱式扬声器系统的组成 123
8.4.4 声柱 124
8.4.5 选择使用扬声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24
8.4.6 什么是扬声器线性数组 125
8.4.7 扬声器系统损坏的原因有哪些 126
8.5 耳机 128
8.5.1 耳机的分类 128
8.5.2 耳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129
8.5.3 耳机的选用 129

第9章 歌舞厅音响设备 130


《音响世界入门:从基础到实践》 本书旨在为音响领域的新手提供一个清晰、系统且易于理解的入门指南。我们深知,音响世界看似复杂,但其核心原理却是可以掌握的。这本书将带您一步步揭开音响技术的神秘面纱,从最基本的声学原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到各种音响设备的功能与连接,再到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力求让您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扎实的音响知识体系,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第一章:声学的奥秘——声音的诞生与感知 声音的本质: 我们将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了解声波的形成,包括振动源、介质以及声波的传播方式。您将学习到频率、振幅、波长等关键概念,并理解它们如何决定我们听到的声音的音高(高低)和响度(大小)。 人耳的听觉机制: 声音最终需要通过人耳来感知。本章将简要介绍人耳的构造,以及声波如何被转化为神经信号,最终在大脑中被解读为我们所熟悉的声音。我们将触及人耳的频率响应范围、动态范围以及听觉掩蔽等现象,帮助您理解声音的感知并非完全客观,而是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 声音的特性: 除了音高和响度,声音还有音色(Timbre)这一重要属性。音色决定了不同乐器或人声的独特性。我们将探讨谐波、泛音等概念,解释音色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在音乐和语音中的作用。您还将了解到声音的其他特性,如瞬态(Transient)和共鸣(Resonance),这些都会对声音的表现力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章:音响设备的种类与功能 信号的起点: 麦克风(Microphone): 作为声音采集的第一道关卡,麦克风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本章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麦克风,如动圈麦克风(Dynamic Microphone)、电容麦克风(Condenser Microphone)和铝带麦克风(Ribbon Microphone)等。您将了解它们的适用场景、拾音模式(Polar Pattern)的含义(如心形、超心形、全指向、指向性等),以及如何根据信号源选择合适的麦克风。 乐器与音源: 除了麦克风,电子乐器(如合成器、电钢琴)、播放设备(如CD播放器、电脑、流媒体播放器)也是重要的声音来源。我们将简要介绍这些设备的信号输出方式。 信号的塑造与混合: 调音台(Mixing Console/Desk): 调音台是音响系统的“心脏”,负责接收、处理和混合来自各种输入设备的信号。您将学习到调音台的基本组成部分,如输入通道(Input Channels)、增益(Gain)、均衡器(EQ)、推子(Fader)、声像(Pan)等。我们将讲解如何通过这些旋钮和推子来调整音量、音色,以及将声音定位在立体声声场中。 数字调音台与模拟调音台: 介绍两种主要类型的调音台的特点、优缺点以及操作差异。 效果器(Effects Processor): 学习如何使用效果器来增强和美化声音。本章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效果,如混响(Reverb)、延迟(Delay)、压缩(Compressor)、失真(Distortion)等,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信号的放大与播放: 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 功率放大器负责将调音台输出的微弱信号放大到足以驱动扬声器所需的功率。您将了解功率放大器的分类,如AB类、D类放大器,以及功率(Wattage)、阻抗(Impedance)和频率响应等关键参数的意义。 扬声器(Loudspeaker/Speaker): 扬声器是音响系统的“末端”,将电信号转化为可听见的声波。本章将介绍不同类型的扬声器,如监听音箱(Monitor Speaker)、全频音箱(Full-range Speaker)、超低音音箱(Subwoofer)等。您还将了解扬声器的指向性、灵敏度、功率承受能力等重要指标。 第三章:音响系统的搭建与连接 信号流程图的理解: 学习如何阅读和理解音响系统的信号流程图。通过图示,您将清晰地了解声音从采集到播放的整个路径,以及各个设备是如何相互连接的。 线材与连接器: 了解不同类型线材(如XLR、TRS、TS、RCA、SpeakON等)的用途和特点,以及如何正确地连接它们。我们将强调线材质量和连接牢固性对音质的影响。 搭建简单音响系统: 分步指导您如何搭建一个基础的音响系统,例如用于小型演出、会议或家庭影院。从连接麦克风到扬声器,我们将一一讲解操作步骤。 接地与避免噪音: 讲解常见的接地问题(Ground Loop)以及如何避免和解决它们,以减少不必要的噪音干扰,确保音响系统的纯净。 第四章:基础操作与实践技巧 增益的设置: 学习如何正确设置麦克风和线路输入的增益(Gain),避免信号过载(Clipping)和信号太弱。掌握“削峰填谷”的原则。 均衡器的运用: 深入学习均衡器(EQ)的使用。您将了解不同频率段(低频、中频、高频)对声音的影响,并学会如何通过EQ来塑造声音的清晰度、饱满度和空间感,以及如何处理刺耳或模糊的声音。 声像的定位: 学习如何使用声像(Pan)旋钮来将声音放置在立体声声场中的不同位置,为音乐和混音增加层次感和空间感。 音量控制的艺术: 掌握主音量(Master Volume)、编组音量(Group Volume)和单通道音量(Channel Volume)的合理运用,以及如何根据演出场地和观众需求进行音量调整。 舞台监听(Monitor Mixing): 介绍舞台监听的基本概念和设置方法,如何为表演者提供清晰、舒适的监听混音,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感知自己的声音和伴奏。 基础故障排除: 学习识别和解决常见的音响故障,如无声、噪音、断音等。提供一些实用的诊断方法和维修建议。 第五章:音响应用场景初步 小型演出与会议: 针对小型乐队演出、演讲、培训等场景,介绍相应的音响配置和操作要点。 家庭影院与Hi-Fi: 简要介绍家庭影院和高保真(Hi-Fi)音响系统的基础知识,如何选择合适的设备以获得更好的观影和听音体验。 录音入门(简述): 提及简单的音乐录制或播客录制时,音响设备的基本应用,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结语 音响技术博大精深,本书仅仅是您踏入这个精彩世界的起点。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们希望您能够建立起对音响系统的基本认知,掌握一些实用的操作技巧,并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音响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将无形的声音转化为有形的体验,触动人心。愿您在未来的音响探索之路上,能够享受每一次声音的创造与传播。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喜欢自己动手折腾音响设备的发烧友,也参加过一些线下的培训课程,但总感觉那些课程要么太理论化,要么太笼统,难以快速上手。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二字,几乎每一页都渗透着实操的经验和技巧。 书中在介绍完各种音频设备(如调音台、功放、音箱等)的基本功能后,会立刻进入到如何进行系统搭建和调试的环节。例如,在讲解调音台时,它不仅说明了每个旋钮和推子的功能,还教你如何根据不同的信号源来设置增益、均衡和效果。最让我觉得惊喜的是,它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场景化”的设置案例,比如“小型乐队现场演出如何调音”、“家庭影院系统调试指南”等等。这些案例让我在实际操作中有了明确的指导方向,不再是凭空猜测。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对我的家庭影院系统进行了一些调整,音效立刻有了质的飞跃,细节更丰富,声场更开阔,感觉像是花大价钱请了专业调音师一样。

评分

坦白说,在我购买这本书之前,我对音响行业的很多术语都感到陌生和畏惧,感觉它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经验才能掌握的领域。但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降低了我的学习门槛,让我看到了“速成”的可能性。它将整个音响技术体系拆解成了一个个容易理解的模块,并且以一种非常友好的方式呈现出来。 我最欣赏的是它在讲解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为什么”和“怎么办”。比如,在讲到“声音的染色”时,它不只是告诉你这个设备会“染色”,而是会解释为什么会染色,这种染色会对声音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利用这种“染色”来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同时,它还会告诉你如何通过调整来控制这种染色,或者选择不容易产生染色的设备。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不仅仅是“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而且,书中还附带了一些故障排除指南,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音响故障,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这对于经常需要自己解决问题的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评分

作为一名刚入行几个月的小白,在接触音响行业之前,我对声音的世界几乎是一窍不通。总是觉得音响是个神秘而复杂的东西,各种线材、设备,听起来就让人头大。偶然间听朋友推荐了这本书,说实话,一开始我没抱太大期望,觉得“速成”这两个字多少有点夸张。但读完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它真的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把我从零基础一步步引进了门。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逻辑性。它不是那种堆砌术语、让你望而却步的书。作者非常巧妙地将复杂的概念分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切的比喻来解释。比如,在讲到“阻抗匹配”的时候,我之前听别人说过,但总觉得理解不透。书里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水管比喻,瞬间就让我明白了不同阻抗的设备连接起来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为什么需要匹配。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真的太赞了!而且,它还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每一章的后面都会附带一些实操建议和注意事项,甚至还有一些针对初学者的常见错误分析,这让我感觉非常踏实,知道在实际操作中该注意些什么,避免走弯路。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技术类的知识,最怕的就是理论脱离实际。很多书光讲概念,但真到了动手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无从下手。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它在介绍完基础知识后,会立刻引导读者去思考实际应用场景。比如,在讲到“麦克风的选择和摆位”时,它不仅罗列了不同类型麦克风的特点,还结合了舞台演出、录音棚、会议等不同环境,给出了非常具体且实用的建议。 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节,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不同声源的特性,去选择合适的麦克风以及如何放置才能获得最佳的拾音效果。书中还配有一些图示,展示了麦克风的几种经典摆位方式,并解释了每种摆位适合的场景和可能达到的声音效果。这对我来说简直是“救星”!以前我总是凭感觉去放麦克风,结果经常出现声音不理想的情况。现在我能更有目的地去选择和调整,声音的清晰度和饱满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音响不是一门玄学,而是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掌握的技能。

评分

作为一名音响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让我快速掌握核心技能的资源。这本书恰好填补了我的这个需求。它的内容编排非常有条理,从最基础的声音原理讲起,循序渐进地深入到各种设备的功能、接口、连接方式,以及更复杂的音频信号处理。让我觉得最棒的是,它没有直接跳过基础知识,而是非常细致地解释了声波的形成、传播,以及人耳对声音的感知方式。 这部分内容虽然听起来有点“基础”,但我觉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了解了声音的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后面的设备是如何工作的,以及为什么会出现某种声音效果。书中还用了大量篇幅讲解了各种音频接口和连接线的类型,这对于我这个曾经连XLR和TRS都分不清的“菜鸟”来说,简直是福音!它详细解释了不同接口的用途、优缺点,以及如何正确连接,避免了许多潜在的接触不良或者信号损失问题。每次看完一章,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去翻看我自己的设备,尝试书中讲到的连接方式,非常有成就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