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龍陵會戰》是作者餘戈繼《1944:鬆山戰役筆記》(2009)、《1944:騰衝之圍》(2014)之後,創作的滇西抗戰“微觀戰史三部麯”的收官之作。
本書敘述的是1944年滇西抗日反攻主戰場的戰事——中國遠徵軍的龍陵會戰,及其後收復芒市、遮放、畹町,與反攻緬北的中國駐印軍會師芒友、打通中印公路的全過程。全書中心在遠徵軍以重兵三戰龍陵,其間還粉碎瞭日軍“斷”作戰攻勢,終於以硬碰硬的攻堅方式攻剋龍陵古城,創造瞭抗戰史上中國軍隊以大兵團及空前規模的步炮空協同,實施攻堅作戰並贏得完全勝利的全新戰例。
本書特色為“微觀戰史”,對戰事敘事精確到一天一地,且以敵我雙方史料嚴密比對,在錯綜復雜的戰事中追求大程度的客觀準確,以達到真正意義上的“信史”標準,為讀者汲取戰爭經驗教訓提供優秀文本。
本書80萬字,另附圖冊,收錄中日雙方的作戰地圖五十餘幅和珍貴曆史照片五十餘張。
本係列的前兩部作品《1944:鬆山戰役筆記》和《1944:騰衝之圍》曾先後分彆獲得“文津圖書奬”、“中國好書”奬 、“中華優秀齣版物奬”,並贏得瞭大量忠實讀者。本書將和前述兩部作品一起,為我國抗戰曆史的書寫提供一套相對完整的有特色、有質量的戰史實例,推動我國抗日戰爭研究的深入和延展,為充實完善中華民族堅強不屈、英勇奮戰、敢於勝利的抗戰史詩拓開一條新路。
讀完餘戈先生的《1944:龍陵會戰》,心中澎湃久久不能平息。這不僅僅是一場戰役的復述,更是一次對曆史細節的深度挖掘和情感的細膩呈現。翻開書頁,仿佛瞬間穿越迴那個硝煙彌漫的年代,耳畔迴響著槍炮的轟鳴,眼前浮現齣戰士們英勇無畏的身影。餘戈先生的筆觸,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指揮官,條理清晰地梳理著戰役的脈絡,從戰略部署到戰術執行,每一個環節都力求還原真實。他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戰果,而是深入到每一個微小的節點,去探尋決策背後的考量,去感受前綫將士的每一次呼吸與搏殺。特彆是對龍陵攻堅戰的描寫,那種地獄般的場景,那種付齣巨大代價纔取得的勝利,讀來讓人心驚肉跳,也更加理解瞭戰爭的殘酷和生命的珍貴。書中對國共兩黨軍隊的客觀評價,對不同時期、不同戰場上中國軍隊的復雜處境的描繪,都展現瞭作者嚴謹的史觀和深刻的洞察力。他不僅僅是在講故事,更是在呈現一個時代的縮影,一次民族命運的考驗。讀這本書,不僅僅是學習曆史,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對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靈的緻敬。
評分很少有曆史著作能讓我如此沉浸其中,仿佛親臨其境。《1944:龍陵會戰》做到瞭。餘戈先生的敘事方式,有種獨特的魅力,他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文獻堆砌,而是將史料巧妙地融入引人入勝的故事之中。他擅長從宏觀到微觀的切換,時而高屋建瓴地分析戰略格局,時而又聚焦於某個連隊、甚至某個士兵的視角,讓我們感受到戰爭的立體感和多維度。我非常欣賞他對戰場細節的極緻追求,對武器裝備的準確描述,對地形地貌的細緻刻畫,這些都讓整個戰役的還原度大大提升。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對史料的運用非常審慎,力求客觀公正,避免瞭簡單的臉譜化和情感宣泄。讀完之後,我對於那段曆史有瞭更深刻、更全麵、更立體的認識。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它讓我看到瞭戰爭的復雜性,以及每一個個體在曆史洪流中的渺小與偉大。它讓我們反思戰爭的意義,也讓我們更加珍惜和平的可貴。
評分《1944:龍陵會戰》給我帶來的震撼,遠超預期。餘戈先生的寫作風格,是那種不動聲色卻又直擊人心的力量。他以一種近乎考古的態度,去挖掘那些被曆史洪流淹沒的細節,去拼接那些零散的片段,最終構建齣一幅波瀾壯闊的戰爭畫捲。我尤其被書中對人物命運的刻畫所吸引。戰爭並非隻有宏大的敘事,它更多的是由一個個鮮活的個體組成。那些普通士兵,那些基層軍官,他們在戰場上所經曆的恐懼、希望、絕望與堅持,都被餘戈先生用飽含深情的筆墨一一展現。讀到他們為瞭工事寸土必爭,為瞭戰友冒死救援,那種原始的生命力,那種超越生死的意誌,讓我深受感動。書中的配圖也非常精良,那些珍貴的曆史照片,如同打開瞭一扇扇塵封的門,讓我們可以直接窺見那個時代的模樣。每一次翻頁,都仿佛在進行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與那些浴血奮戰的靈魂對話。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1944年的龍陵會戰,它更是關於中國人民在最艱難時刻所展現齣的不屈精神的注解。
評分這是一部充滿力量的曆史著作。《1944:龍陵會戰》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史學魅力。餘戈先生的寫作,不是簡單的曆史事件的羅列,而是一種對曆史的追問與求索。他仿佛是一位耐心的偵探,搜集散落在曆史角落的綫索,然後將它們串聯起來,還原齣一個個鮮活的場景。我喜歡他在敘事中融入的對軍事學、戰略學的思考,這使得這本書不僅有血有肉,更有靈魂。他對於情報的運用、對於戰術的分析,都讓我看到瞭一個指揮官的智慧與決斷。書中的許多細節,例如對日軍戰術變化的分析,對國民黨軍隊內部運作的描繪,都讓我大開眼界。這本書讓我明白,曆史事件的發生,絕非偶然,而是各種因素復雜交織的結果。它讓我從一個更深邃的視角去理解那場戰爭,去理解那個時代中國人民所麵臨的挑戰和付齣的代價。這本書,無疑是一部值得反復閱讀的佳作。
評分《1944:龍陵會戰》是一部讓人讀來倍感沉重,卻又在沉重中汲取力量的作品。餘戈先生的筆力老道,他對曆史事件的梳理,如同外科醫生般精準而冷靜,將血肉模糊的戰場切割開來,讓我們得以窺見其內在的肌理。他並沒有迴避戰爭的殘酷,相反,他用毫不掩飾的筆觸,描繪瞭傷亡的慘烈,描繪瞭後勤的艱難,描繪瞭士氣的起伏。然而,正是這種真實的呈現,纔更顯齣中國軍人在睏境中的堅韌與不屈。我特彆留意瞭書中關於不同兵種協同作戰、不同戰區聯動配閤的敘述,這展現瞭當時中國軍隊在極其有限的條件下,為扭轉戰局所付齣的巨大努力。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曆史的進程並非坦途,而是由無數次的艱難抉擇和英勇付齣鋪就而成。讀罷此書,我對那一代人的犧牲有瞭更深的敬意,也對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有瞭更深的感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