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典 国宝再造
文渊阁四库全书珍赏 尔雅注疏
原大影印 宣纸包背装 1函6册
出版:线装书局
函册:1函6册
装帧:宣纸包背装
开本:16开200mm×315mm
版次:一版一次
定价:2800.00元
● 底本 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为底本。文渊阁《四库全书》乾隆皇帝御览,曾经两次覆校、两次补遗,收书全、校勘、缮写精、保存完整,学术界公认文渊阁本是《四库全书》中、有价值的版本,受世人关注。
● 精选书目 特邀研究专家,依据打造时代新善本的要求,精选《四库全书》中具学术价值、出版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善本、孤本、珍本,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推出。
● 原大影印 选用有“千年寿纸”之誉的特制手工徽宣,严格按照原书分册分函、版式大小影印,务求真实再现文渊阁《四库全书》的原始风貌。
● 手工打造 严格按照传统工艺手工续纸印刷、手工装订。全书300余道制作工序,除少数几道工序,全部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以确保原汁原味,再现原书传统形制之美。
● 皇家气度 封面采用天然蚕丝织成的耿绢,按原书红、绿、蓝、灰四色配染,分别对应经、史、子、集四部。函套采用黄色团龙花绫,再现文渊阁《四库全书》皇家气韵,极富欣赏价值和典藏价值。
《四库全书》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为宏大的文化工程,全书按照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方法,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为儒家经典,史为历代史书,子为诸子百家,集为各种诗文辞典。全书共36375册,收书3461种,79309卷,分装6144函,总页数238万余张,总字数近8亿,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其历史价值之高和版本价值之巨,堪称无与伦比。故该书被视为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为满足喜爱传统文化典籍的读者需要,打造当代新善本藏书,三希堂藏书隆重推出《文渊阁四库全书珍赏》系列。特邀学术名家从文渊阁《四库全书》中遴选出具学术价值、出版价值、收藏价值的善本、孤本、珍本,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推出,传统包背装。为忠实典籍原貌,再现原书风华,特依照原书规格、版式、大小原大原貌影印出版。
从收藏角度来看,这套“一函六册”的配置,完整且大气。如今市面上的古籍影印本,常常因为装帧成本或版本分割,让人感觉不太完整。但这一函的设计,就仿佛是当年装匣入库时的原样呈现,极具收藏价值和历史厚重感。我甚至在想,如果能配上一个与之匹配的樟木箱收藏,那便是对这套经典最高的礼遇了。它不仅仅是一套工具书,更是一个文化符号的实体再现。对于那些追求“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爱好者而言,这种对原貌的极致追求,是对我们审美品位的一种尊重。每一次合上书页,都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宁静与充实,这远非电子阅读器所能提供的体验。
评分我特地为这套书腾出了一个专门的阅读空间,因为它实在不适合在喧闹的环境下翻阅。宣纸的特性决定了它需要小心翼翼地对待,但正是这种“小心翼翼”,反而培养了一种仪式感。我总喜欢在下午阳光最好的时候,泡一壶清茶,然后轻轻地、慢慢地展开其中一册。线装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完美”——它会随着你的翻阅留下自然的痕迹,这种人与物的互动,是机器大规模生产的平装书永远无法比拟的。对于那些热衷于收集“大部头”的朋友来说,《钦定四库全书》的底本本身就代表着官方的权威和学术的巅峰。能以如此精致的工艺重新面世,实属难得。它让我体会到,真正的学术经典,其载体本身也应该承载着相应的敬意和美感。
评分这次影印的“原大”处理,简直是业界的良心之举。很多过去的影印本为了方便运输或装订,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缩印,这对于要核对细微笔画和结构的朋友来说,实在是一大憾事。但这一套,完全按照原版尺寸复刻,使得我们能够清晰地辨认出不同时代书手的运笔习惯。特别是当对照郭璞的注释和陆德明的音义时,那种跨越千年的学术传承感尤为强烈。比如有些生僻的解释,在小字体里可能晦涩难懂,但在原大印制下,每一个字形结构都清晰可辨,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更多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普通爱好者也能从中受益。它不是高阁之上的偶像,而是可以被细细品味的知识载体。
评分说实话,初次接触《尔雅注疏》这样的典籍,心里不免有些畏惧,毕竟它是中国最早的字书,内容之繁杂、释义之古奥,非科班出身者难解其万一。但当我真正沉下心来,伴随着这套影印本的清晰度,开始逐字逐句地品味时,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感,真是令人沉醉。它不像某些现代注释那样,用现代的语汇生硬地套入古文,而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古人理解和阐释的脉络。陆德明的音义部分尤其精彩,它不仅是字义的解释,更是对中古音韵变迁的一种记录,这对于研究语言史的朋友来说,简直就是一座金矿。我个人最欣赏的是,影印本忠实保留了原刻本的许多细节,那些细小的批注和不同的版本差异,都清晰可见。这套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学知识”,更在于“见世情”,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在面对浩瀚词义时,是如何一步步构建起汉语的知识体系的。
评分这套《钦定四库全书经部 尔雅注疏》的宣纸线装影印本,光是捧在手里,那份沉甸甸的质感和宣纸特有的纹理就足以让人心旌摇曳。我是在一个旧书市场上偶然邂逅它的,当时那装帧的古朴与庄重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要知道,能看到原大影印的珍本,对我们这些沉迷于古籍线装书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宝物。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册,那字里行间散发出的墨香和历史的厚度,仿佛能把我瞬间拉回到晋唐时期,感受郭璞和陆德明在灯下校注、考订时的那种严谨与虔诚。虽然我并非专门研究训诂学的专家,但光是欣赏这种对原貌的忠实再现,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了。尤其是线装的工艺,每一针一线都透露着匠人的用心,这比那些冷冰冰的现代装帧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把它放在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品味的艺术品,每一次凝视,都像是在进行一次与古代文脉的无声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