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書名:《GB50855-2013 仿古建築工程工程量計算規範》
書籍定價: 58元
書籍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編者)
齣 版 社:中國計劃齣版社
ISBN號碼:1580242.002
齣版日期:2013-04-01
印刷日期:2013-04-01
書本頁數:112頁
書本開數:16開
尺寸重量:290g
內容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傢標準(GB50855-2013):仿古建築工程工程量計算規範》是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2009年工程建設標準規範製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函[2009188號)的要求,為進一步適應建設市場計量、計價的需要,對《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範》GB50500-2008附錄A、附錄E的仿古建築部分進行修訂並增加新項目而成。修訂過程中,編製組在全國範圍內廣泛徵求意見,與正在實施和正在修訂的有關國傢標準進行瞭協調。經多次討論、反復修改,先後形成瞭本規範“初稿”、“徵求意見稿”、“送審稿”,經審查,報批定稿。
1 總則
2 術語
3 工程計量
4 工程量清單編製
4.1 一般規定
4.2 分部分項工程
4.3 措施項目
附錄A 磚作工程
A.1 砌磚牆
A.2 貼磚
A.3 磚簷
A.4 牆帽
A.5 磚券(拱)、月洞、地穴及門窗套
A.6 漏窗
A.7 須彌座
A.8 影壁、看麵牆、廊心牆
A.9 檻牆、檻欄杆
A.10 磚細構件
A.11 小構件及零星砌體
A.12 磚浮雕及碑鎸字
附錄B 石作工程
B.1 颱基及颱階
B.2 望柱、欄杆、磴
B.3 柱、梁、枋
B.4 牆身石活及門窗石、檻墊石
B.5 石屋麵、拱券石、拱眉石及石鬥拱
B.6 石作配件
B.7 石浮雕及鎸字
B.8 相關問題及說明
附錄C 琉璃砌築工程
C.1 琉璃牆身
C.2 琉璃博風、掛落、滴珠闆
C.3 琉璃須彌座、梁枋、墊闆、柱子、鬥拱等配件
附錄D 混凝土及鋼筋混凝土工程
D.1 現澆混凝土柱
D.2 現澆混凝土梁
D.3 現澆混凝土桁、枋
D.4 現澆混凝土闆
D.5 現澆混凝土其他構件
D.6 預製混凝土柱
D.7 預製混凝土梁
D.8 預製混凝土屋架
D.9 預製混凝土桁、枋
D.10 預製混凝土闆
D.11 預製混凝土椽子
D.12 預製混凝土其他構件
D.13 相關問題及說明
附錄 E木作工程
E.1 柱
E.2 梁
E.3 桁(檁)、枋、替木
E.4 擱柵
E.5 椽
E.6 戧角
E.7 鬥拱
E.8 木作配件
E.9 古式門窗
E.10 古式欄杆
E.11 鵝頸靠背、楣子、飛罩
E.12 牆、地闆及天花
E.13 匾額、楹聯(對聯)及博古架(多寶格)
E.14 木作防火處理
附錄F 屋麵工程
F.1 小青瓦屋麵
F.2 筒瓦屋麵
F.3 琉璃屋麵
F.4 相關問題及說明
附錄G 地麵工程
G.1 細墁地麵
G.2 糙墁地麵
G.3 細墁散水
G.4 糙墁散水
G.5 墁石子地
G.6 相關問題及說明
附錄H 抹灰工程
H.1 牆麵抹灰
H.2 柱梁麵抹灰
H.3 其他仿古項目抹灰
H.4 牆、柱、梁及零星項目貼仿古磚片
H.5 相關問題及說明
附錄J 油漆彩畫工程
J.1 山花闆、博縫(風)闆、掛簷(落)闆油漆
J.2 連簷、瓦口、椽子、望闆、天花、頂棚油漆
J.3 上下架構件油漆
J.4 鬥拱、墊拱闆、雀替、花活油漆
……
作為一名在施工一綫摸爬滾打多年的技術人員,我深知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直接關係到項目的成本控製和利潤。過去在做仿古建築項目時,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同一個構件,不同的施工隊、不同的技術人員,算齣來的工程量可能天差地彆,這不僅帶來瞭不必要的糾紛,也增加瞭管理難度。自從學習瞭《GB 50855-2013 仿古建築工程工程量計算規範》之後,我感覺整個工作流程都清晰瞭很多。規範中對於仿古建築的每一個組成部分,比如梁、柱、檁、椽、鬥拱,以及磚牆、石牆、瓦屋麵、木地麵等等,都給齣瞭非常具體、可操作的計算方法。它不僅考慮瞭構件的尺寸、數量,還充分考慮瞭仿古建築特有的工藝要求,比如木構件的榫卯連接、磚石砌體的勾縫處理、瓦屋麵的搭接方式等等,這些細節在傳統規範中往往被忽略,而在這本規範中卻得到瞭充分的體現。這本規範的頒布,就像給仿古建築工程量計算領域統一瞭“語言”,讓大傢都有瞭共同的參照標準,極大地提高瞭工作效率和準確性。
評分這本《GB 50855-2013 仿古建築工程工程量計算規範》,對我這個在仿古建築設計領域摸爬滾打瞭十多年的設計師來說,絕對是一本“寶典”。過去,我們在設計仿古建築時,常常會因為工程量計算的不明確,導緻預算與實際造價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給項目推進帶來不少麻煩。許多時候,我們隻能依據經驗來估算,但這種方式往往不夠嚴謹,也容易引發業主方麵的質疑。這本書的齣現,極大地改善瞭這種情況。它係統地將仿古建築中的各種構件、材料、工藝進行瞭詳細的分類和量化,比如對於木結構中的榫卯連接、屋麵中的筒瓦、闆瓦的鋪設方式,以及各種磚雕、石刻裝飾的處理,都給齣瞭具體的計算規則和單位。這讓我能夠更加自信地進行設計和報價,也能夠更有說服力地與業主溝通工程造價。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解決瞭“怎麼算”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它建立瞭一個統一的標準,讓仿古建築的工程量計算有章可循,更加科學、規範。
評分在我接觸《GB 50855-2013 仿古建築工程工程量計算規範》之前,我對仿古建築的工程量計算,總覺得有些“玄乎”。很多時候,我們隻能依靠經驗和對古籍圖紙的理解來估算,這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産生誤差。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以一種非常係統和專業的方式,將仿古建築的工程量計算進行瞭詳細的梳理和規範。書中對各種仿古建築的構件,如木梁、木柱、磚牆、石牆、瓦屋麵、鬥拱等,都給齣瞭明確的計算規則和計量單位。我尤其欣賞的是,它並沒有忽略仿古建築中那些極具特色的裝飾性構件,比如精美的磚雕、木雕、彩繪等,都給齣瞭相應的計算方法。這使得我們在進行工程量計算時,能夠更加準確、全麵地把握項目的造價,也為我們與業主進行閤同談判提供瞭堅實的基礎。這本書的頒布,無疑是為仿古建築工程量計算領域樹立瞭一個新的標杆。
評分在接觸到《GB 50855-2013 仿古建築工程工程量計算規範》之前,我所在的團隊在承接仿古建築項目時,最大的睏擾就是如何準確地量化那些看似“古老”的工藝。很多時候,這些工藝涉及到大量的非標準化、手工化的操作,傳統的工程量計算軟件和規範難以完全覆蓋。我們曾經為瞭一個重要的寺廟修復項目,花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古代的建築圖紙和文獻,試圖從中提煉齣可行的計算邏輯,但往往是事倍功半,結論也難以令人信服。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是為我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它係統地將仿古建築的各種構件和工序進行瞭歸類和細化,尤其是在木結構、磚石結構、琉璃瓦屋麵等關鍵部位,都給齣瞭詳細的計算規則。我特彆欣賞的是,規範中對於一些裝飾性構件,比如雀替、梁枋上的彩繪、鬥拱的復雜組閤等,都有明確的計量單位和計算原則,這讓我們在報價時更加有底氣,也能夠更好地嚮業主解釋工程造價的構成。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提供瞭計算方法,更在於它建立瞭一個行業內的共識和標準,使得仿古建築工程的量化更加科學、公正。
評分老實說,在拿到《GB 50855-2013 仿古建築工程工程量計算規範》這本書之前,我對仿古建築的工程量計算一直有一種“模糊”的感覺。總覺得它不像現代建築那樣,有清晰的圖紙、標準化的構件,可以輕易地套用公式。仿古建築更多地依賴於傳統工藝,很多東西是“意會”大於“言傳”。然而,隨著國傢對文化遺産保護的日益重視,仿古建築項目也越來越多,急需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規範這項工作。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填補瞭這個空白。它不是簡單地將傳統工程量計算規範“搬運”到仿古建築領域,而是深入研究瞭仿古建築的特點,將那些看似“難以量化”的部分,通過精細的分類和描述,變得清晰可見。比如,在計算古建築木結構的鬥拱時,規範就區分瞭不同類型的鬥拱、不同等級的構件,給齣瞭詳細的計算依據,這對於我們這些從事仿古建築施工的來說,簡直是福音。它幫助我們擺脫瞭過去那種憑經驗估算的尷尬局麵,讓我們的報價更加科學、嚴謹。
評分在我看來,這本《GB 50855-2013 仿古建築工程工程量計算規範》是仿古建築工程領域的一項重要裏程碑。在此之前,仿古建築的工程量計算往往是各傢自說自話,缺乏一個統一的、公認的標準,這給項目的預算編製、閤同簽訂乃至工程結算都帶來瞭諸多不便。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填補瞭這一領域的空白,為仿古建築的工程量計算提供瞭一個權威、科學的依據。書中係統地對仿古建築的各個構件、材料、工藝進行瞭詳細的分類和界定,並在此基礎上,給齣瞭具體、可操作的計算方法。我特彆關注的是,書中對那些傳統工藝的量化處理,例如對榫卯結構的木構件、對鬥拱的復雜組閤,以及對各種裝飾性構件的計算,都做瞭非常細緻的規定。這大大提高瞭工程量計算的準確性和可比性,也為我們這些從事仿古建築工程管理的人員提供瞭極大的便利。
評分在我看來,《GB 50855-2013 仿古建築工程工程量計算規範》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性的書籍,它更像是一份對中國傳統建築智慧的“再現”與“解讀”。一直以來,仿古建築的工程量計算都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主要是因為其構件和工藝的復雜性、多樣性,以及缺乏統一的標準。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係統地整理和規範瞭這些復雜性,將那些抽象的、經驗性的計算方法,轉化為具體、可操作的規則。我特彆贊賞書中對於一些傳統工藝的量化處理,比如在計算鬥拱的工程量時,它會考慮到鬥拱的層數、規格、以及木材的種類等因素,給齣詳細的計算依據。這讓我們在項目執行過程中,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材料消耗和人工投入,從而有效地控製成本。這本書的齣現,標誌著仿古建築工程量計算領域邁嚮瞭更加科學、規範化的新階段,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
評分這部《GB 50855-2013 仿古建築工程工程量計算規範》,與其說是一本技術手冊,不如說是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産”的量化指南。我一直覺得,仿古建築不僅僅是建築,更是曆史的沉澱和文化的載體。而如何準確地計算其工程量,將這些“看得見”的古老智慧,“摸得著”的建築體量,用科學的語言錶達齣來,一直是個挑戰。在這本書齣現之前,我們常常需要在項目預算階段,花費大量時間去解讀古建築圖紙,研究曆史文獻,纔能勉強估算齣個大概。而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耐心地告訴你,每一根梁、每一片瓦、每一處雕飾,應該如何去丈量,如何去計算。它係統的梳理瞭仿古建築中常見的結構體係、材料運用和工藝做法,並在此基礎上,給齣瞭具體、明確的工程量計算方法。特彆是對於那些極具藝術價值和工藝難度的裝飾構件,如飛簷鬥拱、彩繪圖案、木雕石刻等,規範都給齣瞭相應的計量原則,這極大地提高瞭我們工作的精準度和效率,也讓我們對項目的成本有瞭更清晰的把握。
評分這本書的到來,對於我們這些在建築造價谘詢行業摸爬滾打的專業人士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仿古建築項目,因為其獨特性和復雜性,一直是工程量計算的難點和痛點。過去,我們在處理這類項目時,常常會因為缺乏統一的標準,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協調各方意見,甚至因此産生不必要的糾紛。而《GB 50855-2013 仿古建築工程工程量計算規範》的齣現,就像是一場及時雨。它係統地梳理瞭仿古建築的各種構件、材料、工藝,並在此基礎上,給齣瞭明確、詳細的工程量計算方法。我個人對書中對於木構件、石構件以及各種裝飾性構件的量化計算方法印象尤為深刻。它不僅考慮瞭構件本身的尺寸和數量,還充分考慮瞭仿古建築特有的工藝要求,例如榫卯連接、雕刻工藝等,這些細節的處理,讓我們的報價更加嚴謹、科學,也大大降低瞭項目的風險。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我們這些常年與仿古建築打交道的設計師和施工人員來說,簡直是及時雨!長久以來,仿古建築的工程量計算一直是行業的痛點,缺乏統一、明確的規範,導緻項目報價不透明、爭議不斷,甚至影響到工程質量的保證。我記得剛入行那會兒,遇到仿古項目,計算工程量全憑經驗和感覺,有時候跟甲方溝通起來,總覺得底氣不足。有瞭這本《GB 50855-2013 仿古建築工程工程量計算規範》,情況就大不一樣瞭。它係統地梳理瞭仿古建築中常見的構件、做法,從基礎、牆體、屋頂、裝飾等各個方麵,都給齣瞭詳細的計算方法和依據。特彆是對於一些非常規的、手工製作的構件,比如榫卯結構的木構件,或者精雕細琢的磚雕、木雕,規範裏都有明確的規定,避免瞭過去那種模糊不清的計算方式。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僅僅是給齣瞭一個計算公式,還對一些關鍵的計量單位、計量方法進行瞭界定,比如在計算鬥拱的工程量時,是按構件本身體積計算,還是按投影麵積計算,規範都做瞭清晰的說明。這大大減少瞭理解上的偏差,也為我們後續的成本控製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