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商品名称: 现货 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ISBN: 1580242576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3月 第一版
装帧: 平装
作者:
定价:149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热上市....
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8月27日批准发布,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本图集图集是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编制的。修编代替原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SJ8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06SJ8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本图集是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部分条文通过图示、表格等形式表示出来,力求简明、准确地反映规范的原意,以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规范。本图集是由规范的主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牵头编制的,且经公安部消防局及地方消防审查部门的专家、建筑设计单位及施工图审查部门的专家审查。本图集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负责解释工作。本图集可供全国建设单位、规划和建筑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相关人员以及消防监督人员配合规范使用;并可作为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教学的参考。
告示:
6.4.12用于防火分隔的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隔后的不同区域通向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室外开敞空间除用于人员疏散外不得用于其他商业或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用途,其中用于疏散的净面积不应小于169m2。
2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内应设置不少于1部直通地面的疏散楼梯。当连接下沉广场的防火分区需利用下沉广场进行疏散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3确需设置防风雨篷时,防风雨篷不应完全封闭,四周开口部位应均匀布置,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该空问地面面积的25%,开口高度不应小于1.0m;开口设置百叶时,百叶的有效排烟面积可按百叶通风口面积的60%计算。
6.4.13防火隔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隔问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6.0m2;
2防火隔问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不同防火分区通向防火隔间的门不应计入安全出口,门的小间距不应小于4m;
4防火隔间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5不应用于除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
6.4.14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2避难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避难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60m。
3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4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5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6避难走道内应设置消火栓、消防应急照明、应急广播和消防专线电话。
6.5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
6.5.1防火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设置在建筑内经常有人通行处的防火门宜采用常开防火门。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
2除允许设置常开防火门的位置外,其他位置的防火门均应采用常闭防火门。常闭防火门应在其明显位置设置“保持防火门关闭”等提示标识。
3除管井检修门和住宅的户门外,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自行关闭的功能。
4除本规范第6.4.11条第4款的规定外,防火门应能在其内外两侧手动开启。
5设置在建筑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侧,并应保证防火门开启时门扇不跨越变形缝。
6防火门关闭后应具有防烟性能。
目录
编制说明
1 总则
2 术语
3 厂房(仓库)
3.1 火灾危险性分类
3.2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与构件的耐火极限
3.3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
3.4 厂房的防火间距
3.5 仓库的防火间
3.6 厂房(仓库)的防爆
3.7 厂房的安全疏散
3.8 仓库的安全疏散
4 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与可燃材料堆场
4.1 一般规定
4.2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防火间
5 民用建筑
5.1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建筑面积
5.2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
5.3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
5.4 其它
6 消防车道
7 建筑构造
7.1 防火墙
7.2 建筑构件和管道井
7.3 屋顶、闷顶和建筑缝隙
7.4 楼梯间、楼梯和门
7.5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
7.6 天桥、栈桥和管沟
9 防烟与排烟
9.1 一般规定
9.2 自然排烟
9.3 机械防烟
9.4 机械排烟
相关技术资料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2018修订版 新版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它对我日常工作的影响。我是一名消防工程师,我的工作就是为各类建筑提供专业的消防设计方案。而这本规范,就是我设计的“圣经”。我翻阅了其中关于建筑内部装修防火的内容,这部分对我来说尤为重要。很多时候,业主为了追求美观和个性化,会在装修中选用一些不符合防火要求的材料,或者改变原有的疏散通道。这本书对内部装修材料的防火等级、防火分隔的要求,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我曾经为一个老旧影院进行消防改造设计,业主希望将一个较大的空间分隔成几个小的影厅。在设计过程中,我必须严格参照这本书的条文,对分隔墙的耐火极限、门的设计、以及内部装修材料的选择都进行了严格的把关,确保改造后的影院既能满足业主要求,又能达到国家消防安全标准。我还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一个完善的报警和联动系统,可以在火灾发生的初期及时发出警报,并自动启动排烟、灭火等设施,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损失。我曾为一个大型综合体进行消防设计,其中涉及大量的报警点位、联动逻辑以及消防联动控制器的选型。这本书中详细的条文和图示,帮助我理清了复杂的联动关系,并最终设计出了一套高效可靠的消防联动系统。这本书的修订版,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更新和完善,比如对于一些新型建筑材料和结构的防火性能评估,都做了更细致的规定。这对于我们消防工程师来说,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为社会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消防设计方案。
评分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个严谨的导师,时刻提醒着我“安全第一”的准则。我是一名来自工程监理单位的工程师,我的工作职责就是确保工程项目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而防火安全,永远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权威和全面的参考依据。我重点关注了书中关于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章节。在实际的监理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审查工程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防火等级,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这本书对各类建筑材料的防火分类、检测方法以及应用限制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让我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材料的适用性,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我记得在一次对某项目的幕墙工程进行监理时,我们发现供应商提供的某款保温材料的防火等级与设计要求存在差异。如果没有这本书中关于保温材料防火性能的详细说明,我们可能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甚至会放行不合格的材料。这本书帮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各种防火等级的含义,并能根据规范要求,对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核。此外,书中关于消防水源、消防水泵、消防水池等消防给水设施的规定,也为我们的监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我们必须确保消防给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为灭火提供充足的水源。我曾多次在现场检查消防水池的容积、消防水泵的安装以及管网的连接,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这本书详细的条文解释和技术参数,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开展这些检查工作,并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这本书,无疑是我在工程监理岗位上不可或缺的助手。
评分拿到这本《2018修订版 新版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我首先被它的厚重感所吸引,仿佛捧着一本沉甸甸的生命百科全书。我是一位在建筑施工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见证了许多项目的建设,也深刻体会到防火安全的重要性。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鞭策和指导。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消防设施的章节,比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以及防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我记得在几年前的一个项目上,我们曾经因为对某类建筑的喷淋系统设计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在验收阶段遇到了一些麻烦。当时,如果没有这本书的详细解释和图示,我们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修正,甚至影响工程进度。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它不仅列出了各种消防设施的适用范围、技术参数,还对系统联动、控制逻辑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我曾仔细研究过关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书中对于探测器的选型、布置原则、报警回路的划分等都有非常清晰的规定。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报警系统的设计意图,并在施工过程中指导工人规范安装。另外,书中关于疏散设施的部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逃生出口的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的安装、应急照明的配置,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地方,却关乎到火灾发生时能否为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我曾在一些老旧建筑的改造项目中,发现存在疏散通道被占用、指示标志不清晰等问题,这正是由于对防火规范理解不到位造成的。这本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让我们能够在设计和施工的各个环节都牢牢把控住防火安全这条生命线。它让我意识到,防火不仅仅是设计院的事情,更是我们施工单位必须承担的责任。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在建筑设计院工作的结构工程师,虽然我的主要职责是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但我深知防火设计的重要性,它与结构设计密不可分。这本《2018修订版 新版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我拿到手后,首先浏览了关于结构构件耐火极限的部分。我知道,在火灾发生时,结构构件的稳定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整个建筑的承载能力以及人员的疏散时间。这本书对不同结构形式、不同材料的构件,在不同火灾荷载下的耐火极限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我曾参与设计一个大型展览中心,其钢结构部分的设计就受到了这本书很大的启发。为了保证钢结构的耐火性能,我们必须在钢构件表面采取防火涂料或其他防火措施,并且要根据规范的要求,计算出相应的防火层厚度。这本书提供的详细计算方法和参数,帮助我们准确地确定了防火保护层的厚度,确保了建筑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达到预定的耐火极限。我还对书中关于楼板和墙体耐火极限的规定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构件在防火分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需要阻止火势的蔓延,为人员逃生争取时间。我曾在一个高层住宅项目中,对于不同楼层之间的楼板和内墙的耐火等级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并根据规范要求,选择了合适的材料和构造措施。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结构构件在防火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来提高建筑的整体防火性能。它不仅仅是一本规范,更是对我们结构工程师的一种警示,提醒我们在追求结构强度的同时,更要关注建筑的生命安全。
评分我是一位来自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项目管理人员,我的工作是将一个项目从概念变成现实,而防火安全,是保障项目成功和业主生命安全的基础。这本《2018修订版 新版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在我看来,就是指导我们开发高质量、高安全性的房产项目的“通行证”。我重点阅读了书中关于消防水源、消防竖管、消防接口等消防给水系统方面的规定。在项目建设初期,我们就必须根据规范要求,规划好消防水源的布置、消防水泵的选型以及消防竖管的安装位置。我曾在一个住宅项目上,因为对消防水源的规划不够充分,导致在后期施工过程中,不得不进行大量的管线改造,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延误了工期。这本书详细的条文,让我能够提前预判潜在的问题,并做出最优化的规划。我还仔细研究了书中关于防火分隔和疏散设施的规定。在住宅小区的设计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单体建筑的防火安全,还要考虑整个小区作为一个整体的防火需求。比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消防通道的畅通性、以及小区内的消防设施配置等等。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视角,让我们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把握项目的防火安全。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于住宅建筑的阳台、楼梯间等部位的防火要求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对于我们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修订版,无疑让我们的开发工作更加有章可循,也让我们能够为购房者提供更加安心的居住环境。
评分作为一名在建筑行业工作多年的老工匠,我更关注的是实际操作中的细节。这本《2018修订版 新版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我来说,就是一份无比详尽的操作手册。我最先翻阅的,是关于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构件的安装要求。这些构件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火势蔓延的速度。我曾在多个项目中,遇到过因为安装不到位而导致的防火效果大打折扣的情况。这本书对这些构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以及与主体结构的结合方式,都做了非常细致的规定,并且配有大量的图示。我曾按照书中的指导,对一个大型仓库的防火墙进行安装,我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对墙体材料的搭接、缝隙的处理、以及与楼板、顶棚的连接都进行了精细的操作。最终,验收结果非常令人满意,有效地达到了防火分隔的要求。我还关注了书中关于电缆竖井、管道竖井等防火处理的规定。这些竖井往往是火势和烟气蔓延的通道,必须进行有效的封堵和隔离。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在这些竖井中,如何设置防火隔断、防火封堵材料的选择以及安装要求。我曾在一个高层写字楼项目中,对电缆竖井的防火封堵工作进行了指导和监督,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选用合适的防火材料,并确保封堵的严密性,有效地阻断了火势向上的蔓延。这本书的出现,为我们一线施工人员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后盾,让我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加精准、规范地执行防火设计要求,为保障建筑安全贡献力量。
评分作为一名老建筑师,我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发展,也亲历了防火规范的多次更新。拿到这本《2018修订版 新版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力量。这本书的修订,恰恰反映了我们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建筑类型和不断发展的建筑技术时,对防火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特殊建筑类型防火设计的部分,比如大型公共建筑、地下建筑、超高层建筑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读。这些建筑往往体量巨大、结构复杂、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我记得在设计一个大型购物中心时,我们在防火分区、疏散路线的划分上就遇到了不少挑战。当时的规范虽然也有相关的要求,但总觉得不够具体,很多细节需要凭经验去把握。而这本新版规范,对于大型公共建筑的防火分区划分、安全出口的数量和位置、疏散楼梯的设计等,都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并且考虑到了人流密度、疏散距离等因素。书中的内容,对于我理解和掌握这些复杂的设计要点,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地下建筑防火的部分,它详细阐述了通风、排烟、防火分隔等方面的要求,这对于我们在地下空间设计中,如何有效控制火势蔓延,保障人员安全,至关重要。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新兴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也进行了相应的防火性能评估和要求,这使得我们的设计更加前瞻和安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我们在这个行业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指南。它提醒着我们,每一个设计决策都承载着生命的安全,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精益求精。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里的时候,就觉得分量不轻,不仅仅是纸张的厚度,更是里面承载的沉甸甸的责任。我是一名建筑设计新人,刚刚踏入这个行业,对于防火规范的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而这本书,就像一本救命稻草,在我迷茫的时候伸出了援手。我仔细翻阅了其中的章节,那些密密麻麻的条文,一开始让我头疼,但随着我对工程项目的了解加深,我开始体会到每一条规范背后都蕴含着无数的经验教训和生命至上的理念。例如,关于疏散通道的设计,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规定了宽度和数量,更深入地探讨了疏散距离、疏散时间、疏散标志的设置以及不同建筑类型对疏散设计的要求。我曾参与过一个小型的商场改造项目,在项目初期,我们团队在疏散通道的设计上就遇到了一些困惑,按照以往的经验,似乎已经满足了基本要求,但当我对照这本书的条文仔细推敲时,才发现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人员密集区域的疏散路径设计上,书中的详细阐述让我意识到,不能简单地套用模板,而是需要结合实际使用功能和人流疏导的特点进行优化。这本书在解释条文的同时,还引用了很多相关的案例和图示,这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是极大的帮助。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的设计部分,它系统地阐述了如何通过设置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构件来阻止火势蔓延,以及如何通过排烟系统来控制烟气扩散,保障人员的逃生时间。我曾在一个高层住宅项目中,负责过防火分区的设计,当时对于不同耐火等级的墙体、楼板的选择以及连通部位的防火处理,书中都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引。我反复阅读了几遍,并且结合实际图纸进行对照,才最终确定了最优的设计方案,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防火材料选择和节点构造的知识。这本书的修订版,相比于旧版,无疑在技术上有了更进一步的更新和完善,这对于我们这些从业人员来说,是跟上时代发展、保障工程质量和人民生命安全的关键。我毫不犹豫地将它列为我案头的必备参考书。
评分作为一个在建筑材料行业深耕多年的技术人员,我最关心的,莫过于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这本《2018修订版 新版 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我来说,就是一本关于材料“生命周期”的权威指南。我重点研究了书中关于各类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分类、检测方法和应用范围。我深知,在火灾发生时,材料的燃烧性能、烟气发生量和有毒性,是决定火灾破坏程度的关键因素。这本书详细列举了各种材料的防火等级,以及不同等级材料在不同建筑部位的应用限制。例如,对于内部装修材料,它明确规定了需要达到B1级以上的防火性能,并且对于某些部位,如疏散走道、楼梯间等,还有更严格的要求。我曾与设计院的工程师合作,为一款新型的防火保温材料进行性能评估。我们对照这本书中的相关条文,对材料的各项指标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和验证,并根据规范的要求,确定了其最适宜的应用部位和使用方式。我还关注了书中关于钢结构防火涂料、防火板等特种防火材料的性能要求和应用规范。这些材料在提高建筑整体防火性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曾指导我们的生产部门,根据规范的要求,对防火涂料的配方和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确保其能够达到设计所需的耐火极限。这本书的修订版,更加关注了环保型、低烟无毒的防火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这与我们行业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它不仅是技术规范,更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评分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教会我如何在复杂的设计环境中,找到安全的路径。我是一名城市规划师,我的工作涉及大片区域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划分。而防火安全,是城市规划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考量之一。我重点关注了书中关于建筑密度、建筑间距以及消防车道设置的规定。在城市规划中,合理的建筑密度和建筑间距,可以有效减少火灾蔓延的风险,而畅通的消防车道,则是消防救援的生命线。我曾参与过一个旧城改造项目,在项目初期,我们就面临着建筑密集、消防车道狭窄等诸多消防安全隐患。我仔细研读了这本书,特别是关于高层建筑防火间距、多层建筑防火间距以及消防车道净高、净宽等方面的规定。我根据这些规定,对规划方案进行了多次的调整和优化,最终确定了合理的建筑布局和消防车道设置,为项目的消防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还对书中关于消防水源布置和消防扑救面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城市规划中,如何合理布置消防水源,确保消防力量能够及时到达火灾现场,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指导,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消防规划的逻辑,并将其融入到城市发展的整体蓝图中。这本书的修订版,更加入了对一些新兴的城市功能区域,比如智慧城市、低碳社区等的防火安全考量,这让我能够用更前沿的视角来思考城市发展中的防火问题。
评分正版书,没什么好说的。。。。。。。
评分单位购买,专业必备用书
评分收货反应需要退货无回应。
评分正版
评分学习书籍还是用国标的的,那是相当的好。
评分专业书籍还是正版可靠,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中规中矩
评分还可以吧!
评分这本书质量还不错,但是邮寄过程中书皮破损了,有些遗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