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华经典名著 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楚辞 | 作者 | 林家骊 注 |
| 定价 | 30.00元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ISBN | 9787101106824 | 出版日期 | 2015-01-01 |
| 字数 | 页码 | 402 | |
| 版次 | 2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楚辞》每篇均包括题解、注释、译文三部分。题解以简要且能概括全诗内容及艺术特征的语言勾勒出篇章概要。注释包括注音和释词两部分,难认的字在字后括注拼音,难理解和多解的字词和文化常识等一并出注。注释语言力求简明准确,极为重要的地方列举多家不同见解,并择其最善者而从之,为读者能更广泛地借鉴和选择留下思考的余地。 对于较长的篇目,采用分段注释,以便于读者能对照注释迅速参透诗文蕴意,帮助理解诗词的妙处,体会诗篇遣词造句的艺术风格。译文力求直译,不妄加改动、随意增减,保持诗歌的原生态,或晓畅通达地传达原文喻意,便于读者更清晰地理解诗作的本意。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离骚 九歌 东皇太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东君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 天问 九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 远游 卜居 渔父 九辩 招魂 大招 惜誓 招隐士 七谏 初放 沉江 怨世 怨思 自悲 哀命 谬谏 哀时命 九怀 匡机 通路 危俊 昭世 尊嘉 蓄英 思忠 陶壅 株昭 九叹 逢纷 离世 怨思 远逝 惜贤 忧苦 愍命 思古 远游 九思 逢尤 怨上 疾世 悯上 遭厄 悼乱 伤时 哀岁 守志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楚辞》: 取竹片、茅叶来卜筮啊,命灵氛为我占知。他说两种美好事物一定能会合啊,哪个真正美好的人不会招人思慕?想一想九州之地的广大啊,难道只有这里才有关女存在?他说勉力远走不要迟疑啊,哪个真心追求美好的人会把你放弃?哪里没有芬芳的花草啊,你为何必单恋旧居?世道昏暗使人迷乱啊,谁说能明察我心的善恶!人的好恶尺度有别啊,只有这些党徒们格外令人不可思议。家家户户将艾草挂满腰间啊,说幽谷香兰不能作佩饰。察考选用的草木都不得当啊,难道能公正地衡量玉石的美质?拾取粪土装满香囊啊,他们说大椒毫不芳馨。我打算听从灵氛吉祥的卜辞啊,心里却还怀疑彷徨。巫成傍晚就要降临啊,我怀揣香粽前往迎候。众神遮天蔽日纷纷降临啊,九嶷山灵纷纷也来迎接。煌煌威灵神光特显啊,他们告诉我灵氛吉卜的缘故。我上天入地周游四方啊,只为寻求君臣间同心戮力。汤禹虔敬求索与己合德的贤臣啊,伊尹、皋陶得以与之调和共济。只要内心崇尚修洁啊,又何必用那使臣来进行沟通。傅说在傅岩操杵筑土啊,武丁任用他毫无猜疑。吕尚挥刀屠肉啊,遇到文王而得到重用。宁戚击牛角高歌啊,齐桓公听到后让其入朝辅弼。趁年龄还不算老大啊,时机还未尽失。唯恐鹈鸠早早啼叫啊,使花卉凋零黯淡了芳香。为何玉佩那么卓然高贵啊,人们却群起把它光芒遮蔽?只有这些党徒不诚信啊,恐怕会出于嫉妒将它摧折伤害。时代纷乱变幻莫测啊,又有什么理由长期逗留?兰草、白芷被同化而不香醇啊,荃、蕙变得与茅草无异。为什么曾经的香草啊,如今竞与白蒿、艾草同处一地!难道还有别的缘由吗?这是不喜好修洁带来的危害!我以为兰草可以依靠啊,却不知它华而不实只是外貌修颀。委弃它的美好而随波逐流啊,苟且偷生得以列入芳香花草的行列!椒专断谄佞飞扬跋扈啊,榝 又想混进人们佩带的香囊里。既然一心只想钻营汲汲于名位啊,又怎能对芳华本有的品格抱有敬意?本来时俗就随大流啊,谁又能固持原则坚定不移。看到椒和兰也是这样啊,又何况揭车和江离?想到这佩饰如此可贵啊,它的美质遭人唾弃竞到如此田地。我的香囊芬芳浓郁难以消损啊,馨香至今还未散去。调节自我以求欢娱啊,姑且飘浮观览寻找知己。趁我恰当年富力强啊,巡行天地上下游历。 …… |
| 序言 | |
《楚辞》的艺术价值:语言的魅力与思想的深度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兼具语言的艺术性和思想的深度。《楚辞》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而这套《楚辞》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更是将这种艺术性和深度展现得淋漓尽致。林家骊先生的注解,让我看到了《楚辞》在语言上的精妙之处。他对于比喻、象征、以及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让我能够更加欣赏屈原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读《渔父》,我看到了屈原与渔父之间的对话,那种坚持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骨,在简练的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翻译部分,则力求在不破坏诗歌韵律和意境的前提下,做到流畅易懂,让我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楚辞》的音乐美。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楚辞》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瑰丽的想象和奔放的情感,更在于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屈原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都让我在阅读中产生深深的思考。这套书,让我真正地领略到了《楚辞》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瑰宝的非凡价值。
评分《楚辞》的魅力: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这套《楚辞》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情有独钟,但《楚辞》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深度,总让我感到一丝难以企及的距离。然而,有了林家骊先生的注译,这种距离被大大缩短了。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和解读。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翻译部分,译者并没有一味地追求字面上的对等,而是力求在现代汉语中找到最贴切、最能传达原文神韵的表达方式。读《远游》,我能感受到屈原对理想境界的不断追求,那种孤独而又执着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能够引起强烈的共鸣。他笔下的神话传说,那些上古的奇珍异兽,那些飘渺的仙境,都被注解得清晰明了,让我能够沉浸其中,想象那壮阔的景象。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楚辞》并非只是古代的遗篇,而是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和艺术价值的瑰宝,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传承。
评分《楚辞》的文化底蕴:历史的厚重与情感的张力 接触《楚辞》的契机,源于对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信仰的好奇。我总觉得,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最直接的窗口。而《楚辞》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套注译本,让我得以窥见《楚辞》背后那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林家骊先生的注解,不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他会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形势、以及神话传说,来解释《楚辞》的内涵。读《天问》,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对生命、对神灵的种种追问,那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令人敬畏。书中对《大招》的讲解,让我对古代的祭祀仪式和对鬼神的敬畏之情有了直观的认识。翻译部分,则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生僻的词语,转化成易于理解的语言,让我能够更深切地感受到屈原的情感张力。这本书让我明白,《楚辞》不仅仅是诗歌,更是古代中国人民集体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充满了浪漫的想象。
评分初读《楚辞》:历史长河中的浪漫诗篇 翻开这本《楚辞》,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而又充满诗意的时代。开篇的《离骚》,屈原那深沉的忧愤,那不屈的呐喊,直击人心。我能感受到他怀才不遇的痛苦,也能体会他对国家民族的深沉眷恋。书中详尽的注解,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穿越字词的迷雾,领略字里行间的深意。每一句的翻译,都力求还原屈原当时的情感和意境,让我不再是隔靴搔痒,而是真正地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那些奇幻的想象,那些瑰丽的辞藻,在注解的帮助下,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读《九歌》,我仿佛看见了古人祭祀的场景,听到了山林间的歌谣,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那奇妙的联系。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幅展开的古代生活画卷,让我对那个时代的风俗、信仰、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林家骊先生的注释,不仅仅是字词的解释,更是对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让阅读体验层次丰富,回味无穷。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那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有了更真挚的敬意。
评分《楚辞》的语言艺术:古韵与现代的对话 我一直觉得,阅读古籍最大的挑战在于语言。很多时候,即便是字词能够大致理解,其背后的情感和意境却难以捕捉。《楚辞》更是如此,它独特的句式、大量的虚词、以及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比喻,都构成了阅读上的壁垒。而这本《楚辞》的问世,恰恰弥补了这一缺憾。林家骊先生的注解,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走进《楚辞》的语言迷宫。他对于古代用词习惯的讲解,对于特定语境下词义的辨析,都极其到位。我特别喜欢他对于《招魂》的解读,那份对逝者的不舍和对生者的慰藉,通过细致的翻译和注解,显得格外动人。书中对《九辩》的阐释,也让我对“悲秋”这一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份萧瑟之感,不仅仅是季节的变换,更是心境的写照。我能感受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体悟屈原笔下的情绪,力求在不失原文味道的前提下,让现代读者能够读懂、读透。这是一种古韵与现代的对话,让千古名篇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