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组织工作基本丛书:工作手册系列 党费工作手册(新编本)
定价:6.00元
作者:《党费工作手册(新编本)》编写组
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09908181
字数:
页码:84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00册以上可拨打电话010-89113903
内容提要
《党费工作手册(新编本)》主要收入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党党费收、使用和管理的规定》以及中组部答记者问,并对此《规定》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和阐释,是广大党务工作者做好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工作用书,也是广大党员学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的学习材料。
目录
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中国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的通知(2008年2月4日)
关于中国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
努力把党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中组部负责人就印发《关于中国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答新华社记者问
政策解读
党费收缴
1.党员必须交纳党费
2.党员交纳党费的基本要求
3.新入党的党员党费交纳问题
4.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交纳党费的计算基数
5.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工资中扣缴的养老保险费、职业年金不列入党员交纳党费的计算基数
6.党员交纳党费计算基数的“税后”的计算
7.不同收入档次的党员以不同比例交纳党费,需按“全额累进制”而非“超额累进制”计算
……
党费使用
党费管理
附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党费工作手册(新编本)》:
一、党费收缴
条 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每月以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为计算基数,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包括:机关工作人员(不含工人)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津贴补贴;企业人员工资收入中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活的部分(奖金)。
第二条 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
第三条 实行年薪制人员中的党员,每月以当月实际领取的薪酬收入为计算基数,参照条、第二条规定交纳党费。
第四条 不按月取得收入的个体经营者等人员中的党员,每月以个人上季度月平均纯收入为计算基数,参照条、第二条规定交纳党费。
第五条 离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每月以实际领取的离退休费总额或养老金总额为计算基数,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按0.5%交纳党费,5000元以上的按1%交纳党费。
第六条 农民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2元-1元。学生党员、下岗失业的党员、依靠抚恤或救济生活的党员、领取当地低生活保障金的党员,每月交纳党费0.2元。
第七条 交纳党费确有困难的党员,经党支部研究,报上一级党委批准后,可以少交或免交党费。
第八条 预备党员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起交纳党费。
第九条 党员一般应当向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的党支部交纳党费。持《中国党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外出期间可以持证向流入地党组织交纳党费。
第十条 党员工资收入发生变化后,从按新工资标准领取工资的当月起,以新的工资收入为基数,按照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
序言
从语言风格来看,这本书的文字极为凝练、准确,几乎没有多余的形容词或煽情色彩,完全是机构性语言的典范。这种语言风格的好处是信息传递的效率极高,每一个词语都承担着清晰的定义或指令功能。然而,对于刚刚接触这个领域的读者来说,初期可能会觉得有些“硬核”或晦涩。它要求读者必须带着一定的背景知识去理解某些术语的特定含义,否则可能会在某些章节感到理解上的阻滞。但正因如此,一旦你适应了这种语言体系,你会发现它在跨部门沟通或与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标时,具有无可比拟的通用性和权威性。它像一把精确的尺子,量度着每一个操作的规范界限,确保在任何层级和岗位上,对同一概念的理解都是完全一致的,这对于维护体系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评分相较于那些网络上零散的指导文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高度的系统性和权威性背书。它将散落在不同文件、不同层级中的规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权威性的整合与统一。当我使用它时,我有一种强烈的安全感,因为我知道,这本书所包含的所有内容,都是经过严格审核和确认的,它们构成了工作指导的“基石”。这种一致性,对于需要在大量相似操作中保持高度准确性的工作来说,是无可替代的优势。它避免了因信息源不一而导致的理解偏差或操作失误,确保了整个工作体系的平稳运行,使得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站在同一个规范的基础之上开展工作,这对于任何强调严谨性的领域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阅读这本手册的过程,就像进行了一次结构化的问题解决训练。它没有大段的理论阐述,而是直接切入“怎么办”的核心。比如在处理一些常见问题时,它会清晰地列出“情况A”、“处理步骤1-2-3”以及“注意事项”,这种模块化的呈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认知负荷。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深度。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却容易出错,而这本书恰恰在这些“灰色地带”给出了明确的指引和建议。例如,关于时间节点的把控,不仅仅是简单地写上日期,而是结合了实际工作周期进行了预估和提醒。这种对实务流程的深刻理解,使得这本书的指导性极强,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规则是什么,更是告诉你规则在实际运作中是如何被高效执行的。对于需要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团队来说,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蓝本。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明显是以工作流的自然顺序为基础构建的。它不是按照法规条文的顺序排列,而是紧密贴合实际操作的先后顺序——从启动到收尾,再到归档和监督检查。这种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组织方式,让我在需要执行某项具体任务时,能迅速定位到所需的所有相关信息点,包括需要填写的表格样式、审批权限链条以及可能涉及到的风险点。这种“场景化”的指引,极大地减少了工作中的摸索时间。我感觉编纂者在编写时,一定是深度参与过一线工作的,否则无法捕捉到那么多流程中的“痛点”和“卡点”。它更像是一本将复杂操作流程高度提炼后的“操作SOP”,让工作从模糊的意图转化为清晰的、可执行的步骤序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朴实,封面采用了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触感上有一种沉稳的专业感。当我初次翻开它时,首先注意到的是排版上的用心。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留得恰到好处,使得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页边距的处理也很得体,为读者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进行批注和标记,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查阅和实践操作的“手册”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细节。内容上,从目录的层级划分就能看出编纂者在梳理复杂流程时的严谨态度。它显然不是那种追求花哨视觉效果的读物,而是专注于实用性和清晰度,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用最直接、最可靠的方式,将复杂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层层剥开,清晰地呈现在你面前。这种务实的风格,让初次接触相关工作的人能迅速建立起一个稳固的知识框架,而对于有经验的人而言,它更像是一份高效的快速参考指南,能迅速定位到具体条文或步骤,极大地提高了日常办公的效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