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服裝紙樣設計女裝係列

圖解服裝紙樣設計女裝係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郭東梅 著
圖書標籤:
  • 服裝設計
  • 服裝紙樣
  • 女裝
  • 圖解
  • DIY
  • 裁剪
  • 縫紉
  • 時尚
  • 服裝製作
  • 服裝教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西單圖書大廈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紡織齣版社北京圖書發行部
ISBN:9787518013869
商品編碼:1611957849
齣版時間:2015-07-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圖解服裝紙樣設計女裝係列 齣版社: 中國紡織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5-07-01
作者:郭東梅 譯者: 開本: 16開
定價: 38.00 頁數:169 印次: 1
ISBN號:9787518013869 商品類型:圖書 版次: 1

編輯推薦

新文化式原型知識!
衣身、領、袖結構知識!
大量裙、褲、襯衫、外套、大衣案例實訓!
經典款式紙樣係列拓展實訓!

內容提要

本書以人體特徵為基礎詳細闡述瞭裙裝、女褲和女上裝的構成原理,將比例製圖法與新文化式原型製圖法綜閤應用,從基礎理論到實踐應用逐步展開,以圖解的方式講述瞭如何以一款紙樣為基礎,變化齣係列紙樣。
本書結構閤理,條理清晰,圖文並茂,案例豐富,是服裝高等院校及大中專院校服裝專業紙樣課程的理想教材,同時也適閤於服裝企業技術人員、廣大服裝愛好者學習與參考。

作者簡介

主編郭東梅,重慶師範大學服裝專業教師,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碩士學位,副教授。教學與實踐經驗豐富,主要從事《女裝結構設計》、《成衣紙樣設計》、《服裝工效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公開發錶學術論文10餘篇,主持1項省級課題,1項教育部課題,1項校級課題,主研多項省部級課題,編寫教材多部,擔任第3~8屆重慶市中職服裝技能大賽評委。

目錄

第一章 成衣紙樣設計基礎 / 001
第一節 成衣生産流程與係列紙樣設計方法 / 001
一、成衣的生産流程 / 001
二、成衣紙樣設計的內容 / 002
三、成衣係列紙樣設計的方法 / 002
第二節 影響紙樣設計的因素 / 003
一、款式因素 / 003
二、人體因素 / 004
三、麵料因素 / 004
四、工藝因素 / 004
第三節 人體測量與規格設計 / 005
一、人體測量 / 005
二、服裝規格設計 / 012
三、服裝號型係列 / 013
第四節 成衣紙樣製圖規範 / 014
一、成衣紙樣製圖主要部位代號 / 014
二、成衣製圖符號說明 / 015

第二章 成衣紙樣設計原理 / 017
第一節 下裝紙樣設計原理 / 017
一、人體下肢形態 / 017
二、人體下肢運動 / 018
三、下裝紙樣設計原理 / 018
第二節 新文化式原型及衣身平衡原理 / 023
一、新文化式原型簡介 / 023
二、衣身平衡原理 / 025
三、衣身平衡技術路綫分析 / 028
第三節 部件紙樣設計原理 / 029
一、領型紙樣設計原理 / 029
二、袖型紙樣設計原理 / 040

第三章 圖解下裝係列紙樣 / 047
第一節 圖解半身裙係列紙樣 / 047
一、案例1:高腰一步裙 / 047
二、案例2:腰部蓋片直筒短裙 / 049
三、案例3:分割波浪擺短裙 / 052
四、案例4:低腰牛仔超短裙 / 055
五、案例5:不對稱大擺裙 / 058
六、案例6:適腰蝴蝶結褶裙 / 060
第二節 圖解褲裝係列紙樣 / 063
一、案例1:高腰短褲 / 063
二、案例2:低腰熱褲 / 065
三、案例3:適腰裙褲 / 067
四、案例4:適腰貼袋鉛筆褲 / 070
五、案例5:寬腰褶皺西長褲 / 072
六、案例6:適腰直筒長褲 / 075
七、案例7:低襠小腳褲 / 077
八、案例8:吊襠褲 / 080

第四章 圖解上裝係列紙樣 / 083
第一節 圖解襯衫係列紙樣 / 083
一、案例1:插肩短袖襯衫 / 083
二、案例2:燈籠中袖寬鬆襯衫 / 087
三、案例3:貼袋長袖寬鬆襯衫 / 091
四、案例4:蝙蝠袖寬鬆襯衫 / 096
五、案例5:撞色拼接直身襯衫 / 099
六、案例6:垂褶短袖閤體襯衫 / 104
第二節 圖解連衣裙係列紙樣 / 108
一、案例1:領口褶無袖閤體連衣裙 / 108
二、案例2:翻立領飛袖連衣裙 / 111
三、案例3:襯衫式寬鬆連衣裙 / 114
四、案例4:連袖大擺圓領連衣裙 / 117
五、案例5:抹胸連衣裙 / 120
第三節 圖解外套係列紙樣 / 124
一、案例1:創意翻駁領開袋外套 / 124
二、案例2:寬肩立領夾剋 / 129
三、案例3:無領肩襻閤體外套 / 132
四、案例4:不對稱翻領外套 / 136
五、案例5:無領鬆身風衣 / 141
第四節 圖解大衣係列紙樣 / 145
一、案例1:翻領雙排扣寬鬆大衣 / 145
二、案例2:無領花苞型八分袖大衣 / 149
三、案例3:低駁頭繭型大衣 / 154
四、案例4:槍駁領雙排扣閤體大衣 / 159
五、案例5:連身袖寬鬆大衣 / 164
參考文獻 / 170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不同主題圖書的詳細簡介,這些圖書內容與《圖解服裝紙樣設計女裝係列》無關。 --- 《全球曆史變遷:從古代文明到現代格局》 本書是一部宏大的曆史著作,旨在梳理和剖析人類文明自史前時期到21世紀初的演進脈絡。全書摒棄瞭傳統的帝王將相敘事模式,轉而聚焦於社會結構、經濟基礎、文化思想以及技術革新對人類曆史走嚮的深遠影響。 第一部分:古代世界的奠基 深入探討瞭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印度河榖文明的興起與衰落,重點分析瞭農業革命如何重塑瞭人類的定居模式與社會階層。繼而轉嚮地中海世界的軸心時代,詳細描繪瞭古希臘哲學思想的誕生及其對西方政治理念的塑造,以及羅馬帝國在法律、工程和行政管理方麵的遺産。我們考察瞭漢代中華帝國的製度構建及其對東亞社會形態的長期約束力。 第二部分:中世紀的轉型與交匯 聚焦於後古典時期的復雜性。在歐洲,封建製度的形成、基督教的影響力擴張及其與世俗權力的拉扯被詳盡闡述。同時,本書也著重筆墨於伊斯蘭黃金時代的科學、數學和藝術的輝煌成就,以及其在連接東西方貿易網絡中的關鍵作用。在東方,唐宋時期的商業繁榮、文官製度的完善,以及對周邊民族關係的微妙處理,構成瞭這一時期重要的敘事綫索。 第三部分:全球化的早期階段(1400-1800) 詳細剖析瞭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和宗教改革如何共同打破瞭中世紀的均勢,催生瞭現代世界的雛形。對美洲的殖民、跨大西洋奴隸貿易的殘酷係統,以及隨之而來的物種、疾病和財富的大交換,進行瞭深入的批判性考察。啓濛運動的思想如何滲透到政治實踐中,為隨後的革命埋下伏筆,是本部分的核心議題。 第四部分:工業革命與帝國主義的頂峰 工業革命被視為人類曆史上最劇烈的社會重構事件之一。本書不僅分析瞭蒸汽機、紡織機等技術的變革,更深入挖掘瞭工廠製度對工人階級、傢庭結構和城市生態的影響。歐洲列強對全球資源的爭奪達到高潮,對非西方世界的統治和資源掠奪模式,是理解現代不平等結構的關鍵。 第五部分:兩次世界大戰與冷戰格局 聚焦於20世紀的極端衝突。凡爾賽體係的缺陷、民族主義與極端意識形態的興起,如何將世界拖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泥潭。兩次大戰的社會動員、技術濫用(如化學武器和核武器的齣現),以及戰後的全球權力重組被係統梳理。冷戰被視為一種全新的地緣政治、意識形態和軍事競賽模式,其代理人戰爭、太空競賽和文化滲透策略構成瞭後半葉的主要議題。 結論:後冷戰時代的挑戰 探討瞭蘇聯解體後全球化加速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包括跨國公司的崛起、全球性環境問題的浮現,以及身份政治的復蘇。本書最終旨在提供一個多維度、非綫性的曆史視角,幫助讀者理解我們當下的世界是如何一步步從過去走來的。 《後現代主義藝術理論:從結構主義的瓦解到符號的迷宮》 這是一部專注於20世紀下半葉以來西方藝術理論和美學思潮的學術專著。本書旨在解構後現代主義思潮的核心命題,探究其如何挑戰瞭啓濛運動以來關於“真理”、“作者”和“原創性”的傳統認知。 第一章:理論的源頭——結構主義的邊界 追溯瞭索緒爾的語言學結構主義,以及列維-施特勞斯的文化人類學應用。重點分析瞭結構主義如何通過揭示文本背後的深層結構和普遍規則,為隨後的顛覆運動提供瞭靶子。本章闡明瞭語言如何被視為一個封閉的、自足的係統,以及這種思維模式的局限性。 第二章:解構的利刃——德裏達的文本批判 深入解析瞭雅剋·德裏達的“解構”方法。本書詳細闡述瞭“邏各斯中心主義”、“在場形而上學”以及“延異”(différance)等核心概念。通過分析對二元對立(如聲音/書寫、自然/文化)的顛覆,讀者將理解解構如何指嚮意義的不確定性,以及文學文本的無限開放性。 第三章:知識與權力的交織——福柯的譜係學 聚焦於米歇爾·福柯對知識、權力和主體建構的研究。本書細緻考察瞭福柯在《規訓與懲罰》中對全景敞視主義的分析,以及在《性史》中對“性”這一概念如何被曆史化、製度化的考察。我們探討瞭“知識-權力”復閤體如何無形中塑造瞭現代主體,以及譜係學作為一種反曆史學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符號的超真實——波德裏亞的擬像理論 本章是全書的重點之一,專注於讓·波德裏亞關於消費社會和媒介飽和的論述。我們詳細辨析瞭從模仿到僞裝再到“擬像”(Simulacra)的四個階段演變。核心議題在於探討在圖像泛濫的時代,現實與符號之間的界限是如何被消融,最終進入一個“超真實”的領域,在此領域中,地圖比疆域更重要,廣告比産品更具說服力。 第五章:藝術實踐中的後現代轉嚮 理論分析隨後轉嚮具體的藝術領域。本書考察瞭極簡主義、概念藝術、波普藝術如何開始侵蝕傳統藝術的“光環”和“崇高感”。我們分析瞭辛迪·捨曼(Cindy Sherman)的攝影係列如何實踐瞭作者死亡論,以及如何通過挪用(Appropriation)和拼貼(Pastiche)挑戰原創性和風格的權威性。 第六章:後現代的倫理睏境與遺産 探討瞭後現代思潮在美學領域帶來的積極貢獻(如對邊緣聲音的接納、對宏大敘事的警惕)與隨之而來的批評(如相對主義、虛無主義的風險)。本書總結瞭後現代主義如何深刻地重塑瞭藝術批評的標準,並預示瞭數字時代信息碎片化和身份多樣的未來趨勢。 《中世紀歐洲的農業經濟與鄉村社會結構(950-1350年)》 本書聚焦於中世紀盛期(High Middle Ages)歐洲社會的核心——鄉村經濟的運作機製、土地製度的演變以及莊園體係(Manorialism)的內部動態。該研究主要基於西歐(尤其是英格蘭、法蘭西和德意誌部分地區)的地理記錄、教會文獻和財産清單,旨在重建彼時農民的日常生活與經濟韌性。 第一部分:土地與勞動的關係重塑 探討瞭在人口增長和氣候適宜期(中世紀溫暖期)的推動下,歐洲農業生産的擴張。詳細分析瞭“開放田地係統”(Open Field System)的運作方式,包括三圃製(Three-Field Rotation)的推廣如何提高瞭土地利用率。本書特彆關注瞭“敞耕製”(Unenclosed land usage)嚮更集約化耕作方式過渡的區域差異。 第二部分:莊園的經濟與法律雙重性 深入剖析瞭莊園(Manor)作為基本生産和管理單位的復雜結構。我們區分瞭領主直領地(Demesne)、佃農份地(Tenements)以及公用地的管理權分配。書中詳細考察瞭農奴製(Serfdom)的法律特徵——勞役(Corvée)、實物地租(Rent in Kind)和貨幣地租(Money Rent)的演變。重點討論瞭從人身依附到更自由的租佃關係過渡的經濟驅動力。 第三部分:技術創新與生産力的提升 考察瞭在中世紀盛期發生的關鍵農業技術變革。這包括瞭重犁(Heavy Plough)的改進及其對粘土土壤的改造能力、馬具革命(如馬項圈的使用)對畜力效率的提升,以及水力和風力在磨坊中的廣泛應用。這些技術的普及是如何改變瞭勞動力的需求結構,並間接影響瞭村莊的社會階層固化或流動。 第四部分:鄉村的社會網絡與日常生活 描繪瞭中世紀農民的社會生活圖景。包括對鄉村傢庭單位的經濟核算、傢庭成員之間的勞動分工,以及村社(Village Community)在資源分配和衝突解決中的角色。本書也探討瞭教會、地方領主以及新興的城鎮對鄉村經濟的乾預模式,以及周期性的歉收和瘟疫對底層經濟的衝擊效應。 第五部分:從盛期到危機(1300-1350) 討論瞭14世紀初農業擴張的極限。在氣候惡化(小冰期開始)和人口過度飽和的背景下,土地邊際效益遞減的問題日益凸顯。我們考察瞭飢荒的加劇以及黑死病爆發前夕農村經濟體所麵臨的壓力,為理解隨後勞動力短缺引發的社會結構劇變奠定瞭經濟基礎。本書的結論部分旨在說明,中世紀的鄉村經濟並非停滯不前,而是在特定技術和環境限製下,展現齣高度的復雜性和適應性。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那些想深入瞭解服裝打版精髓的設計師和製版師量身打造的!封麵那種清晰明瞭的圖示風格,一看就知道內容是那種非常實戰、手把手教學的類型。我尤其欣賞它在基礎知識講解上的嚴謹性,比如對人颱測量點的界定,對不同麵料特性對紙樣的影響分析,都做得非常到位。這不像市麵上很多隻停留在理論層麵的書,它更像是跟著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在實際操作。特彆是那些關於省道轉移和版型調整的圖解,我反復看瞭好幾遍,終於搞明白瞭為什麼一個小小的調整就能徹底改變一件衣服的廓形和穿著效果。對於我這種還在努力提升製版精度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讓我對“閤身”這兩個字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實踐指導。那種對細節的執著,在每一個繪製的綫條和標注的尺寸中都能清晰感受到,非常值得深入研讀。

評分

這本書的插圖質量高得驚人,絕對是業界良心級彆的製作。我之前買過一些國外引進的版型書,雖然理論不錯,但翻譯過來的圖示總是顯得生硬、難以理解。而這本《圖解服裝紙樣設計女裝係列》,所有的綫條、箭頭和符號都非常符閤我們國內製版人員的閱讀習慣。更難得的是,它對不同“號型”的適應性做瞭細緻的分析,這一點在很多同類書籍中是常常被忽略的重點。它不是一成不變地教你畫一個版,而是教你如何根據不同客戶的身材特點,靈活調整紙樣中的關鍵尺寸和弧度。我特彆留意瞭關於褲裝紙樣的那幾個章節,尤其是對臀圍和大腿圍的立體分割處理,讓人茅塞頓開。這本書的圖文排版也非常科學,即使是復雜的流程,也能被分解成易於消化的小步驟,讓人在學習過程中幾乎沒有挫敗感。

評分

讀完這本書的初體驗,最大的感受就是“係統化”和“脈絡清晰”。它不是零散地介紹幾個版型,而是從最基礎的平麵構成原理講起,一步步構建齣復雜的服裝結構。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女性身體結構特點與服裝造型關係時的那種洞察力。很多時候,我們製版隻關注數據,卻忽略瞭人體在運動和靜止狀態下的動態變化。這本書巧妙地將人體工程學融入到紙樣設計中,讓你在繪製每一個麯綫時,都能考慮到穿著者的舒適度和美觀度。尤其是一些高級定製中纔會用到的立體裁剪技巧,它也用非常直觀的圖示進行瞭轉化和簡化,讓原本感覺遙不可及的技術變得觸手可及。對於想要從基礎學員晉升到能獨立完成復雜設計稿的製版師來說,這本書提供的思維框架比單純的公式更有價值。

評分

我是一個偏愛復古風格服裝的愛好者,經常自己嘗試修改老式樣闆,但總感覺缺瞭點“專業度”。拿到這本書後,我立刻被它對經典款式的解構方式吸引住瞭。它沒有局限於當下最流行的款式,而是深入挖掘瞭那些永恒經典的服裝結構邏輯。比如對肩部綫條的處理,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連衣裙,肩綫是如何通過紙樣的細微變化來實現氣質的差異的。書中對於收省、開褶和貼邊處理的細節描述,簡直是製版界的“獨傢秘籍”。我試著用書裏的方法重新製作瞭一個雙排扣大衣的紙樣,那肩部和平整度,比我之前自己摸索齣來的效果好太多瞭。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教會你“為什麼”要這樣設計,而不是僅僅告訴你“怎麼做”,這對於提升個人設計審美和製版功底至關重要。

評分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的閱讀感受,那就是“沉浸式學習體驗”。它真的做到瞭“圖解”的極緻,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坐在製版颱前,看著老師傅的操作演示。我欣賞它對不同服裝部位(比如領口、袖窿、袋位)的標準畫法和常見錯誤修正方法的對比呈現。這種並列對比的方式,極大地加深瞭對正確製版思維的建立。我注意到它在講解基礎幾何圖形在紙樣構成中的應用時,使用瞭非常多簡潔的輔助綫,這些綫索在最終成衣中可能並不存在,但卻是確保紙樣準確性的關鍵。對於想從“會畫”紙樣跨越到“會設計”紙樣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提供的不僅僅是技術支持,更是一種結構化的設計思維訓練。它讓製版從一門經驗學科,變成瞭一門嚴謹的科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