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11-50869-4 | |
| 条码书号: 9787111508694 | 作者: | 
| 出版社: | |
| 上架日期:2015-8-13 | 出版日期:2015-8-1 | 
| 页数:300 版次:2-1 | 装帧:平装 | 
| 开本:16开 | |
| 读者对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的在校学生、培训机构以及所有对手绘感兴趣的读者 | |
定 价:¥69.00
这是一本全面讲解建筑/景观/室内设计马克笔手绘的综合教程,该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涵盖了马克笔手绘表现的方方面面。全书共分为12章,第1章为手绘概述,详细讲解了手绘的概念与意义,手绘表现的工具;第2章主要讲解了透视与构图;第3章讲解了线条的训练;第4章讲解了形体的塑造;第5章讲解了色彩的运用;第6章讲解了材质的表现;第7章讲解了配景的表现;第8章讲解了景观局部手绘表现;第9-11章全面解析了园林景观综合表现、建筑设计手绘表现和室内设计手绘表现;第12章为综合案例手绘表现,分别对建筑/景观/室内设计平面图、立面图、鸟瞰图和效果图进行讲解,是对马克笔手绘表现技法学习的一个补充和检验。全书知识结构清晰,讲解循序渐进,案例丰富,步骤细致深入。本书适合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的在校学生、培训机构以及所有对手绘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使用。第1章 手绘概述
1.1 手绘的概念 10
1.2 手绘的作用与意义 10
1.3 手绘表现的工具 10
1.3.1 黑白表现类 10
1.3.2 色彩表现类 11
1.3.3 辅助类工具 13
1.3.4 纸张的选用 14
第2章 透视与构图
2.1 透视原理 16
2.1.1 一点透视 16
2.1.2 一点斜透视 17
2.1.3 两点斜透视 17
2.2 构图原理 18
2.2.1 构图的方法 18
2.2.2 构图的要点 19
2.2.3 常见构图问题解析 23
2.3 透视线稿练习 24
2.3.1 建筑透视练习 24
2.3.2 景观透视练习 25
2.3.3 室内透视练习 25
第3章 线条的训练
3.1 手绘姿势 27
3.1.1 握笔姿势 27
3.1.2 坐姿 27
3.2 线的画法与应用 27
3.2.1 直线 27
3.2.2 抖线 22
3.2.3 曲线 30
3.3 软硬线条的运用 33
3.3.1 软线条的画法与运用 33
3.3.2 硬线条的画法与运用 33
3.4 基础体块与光影的关系 34
3.4.1 线条疏密产生的明暗关系 34
3.4.2 留白产生的明暗关系 34
3.5 线稿综合练习 34
3.5.1 建筑线稿练习 34
3.5.2 景观线稿练习 36
3.5.3 室内线稿练习 38
第4章 形体的塑造
4.1 基本几何形体绘制技巧 42
4.1.1 棱角 42
4.1.2 圆角 44
4.1.3 弧面 46
4.2 形体演变训练 49
4.2.1 形体的概述 49
4.2.2 形体的演变 49
4.3 造型的简化 50
4.3.1 观察分析 50
4.3.2 形体概括提炼 50
4.4 光影的简化 51
4.4.1 光影的作用 51
4.4.2 光影的画法 51
第5章 色彩的运用
5.1 色彩的基础知识 54
5.1.1 色彩的三种类型 54
5.1.2 色彩的特性 55
5.1.3 色彩的属性 55
5.2 马克笔上色技巧 56
5.2.1 马克笔笔触和用色规律 56
5.2.2 笔触的基本应用 58
5.2.3 马克笔的渐变与过渡训练 58
5.2.4 马克笔手绘表现练习 58
5.3 彩铅上色技巧 60
5.3.1 彩铅用笔方法 60
5.3.2 彩铅上色规律 61
5.3.3 彩铅手绘表现练习 61
5.4 单色立体感练习 62
5.5 彩色立体感练习 62
5.6 马克笔和彩铅综合表现 63
5.6.1 建筑案例 63
5.6.2 景观案例 65
5.6.3 室内案例 68
第6章 材质的表现
6.1 石材 72
6.1.1 大理石 72
6.1.2 文化石 73
6.1.3 墙砖 74
6.1.4 瓷砖 75
6.2 金属 76
6.2.1 金属的绘制 76
6.2.2 金属的应用 77
6.3 玻璃 78
6.3.1 玻璃的绘制 78
6.3.2 玻璃的应用 79
6.4 木材 80
6.4.1 木材的绘制 80
6.4.2 木材的应用 81
6.5 布艺 82
6.5.1 布艺的绘制 82
6.5.2 布艺的应用 85
第7章 配景的表现
7.1 植物 89
7.1.1 乔木 89
7.1.2 灌木与绿篱 92
7.1.3 地被和花草 93
7.2 天空 98
7.2.1 天空的几种表现方法 98
7.2.2 常见的天空表现形式 98
7.3 汽车 99
7.3.1 汽车平面图 99
7.3.2 汽车透视图 100
7.4 人物 101
7.4.1 人物的比例 101
7.4.2 人物的表现 101
7.5 山石 103
7.5.1 绿地景石 103
7.5.2 叠水假山 104
7.6 水体 105
7.6.1 自然型溪水、湖水 105
7.6.2 人工 造型喷泉、游泳池 107
7.7 园桥 111
7.7.1 平桥 111
7.7.2 拱桥 113
7.8 道路铺装 115
7.8.1 铺装分类 115
7.8.2 铺装色彩 122
7.8.3 铺装尺度 128
7.8.4 铺装图案纹样 131
第8章 景观局部手绘表现
8.1 景观小品 137
8.1.1 景观桌椅 137
8.1.2 遮阳伞 138
8.1.3 景窗 139
8.1.4 花钵水缸 141
8.1.5 灯具 144
8.1.6 垃圾箱 145
8.1.7 景观说明牌 147
8.2 景观建筑 148
8.2.1 公园凉亭 149
8.2.2 廊 155
第9章 园林景观综合表现
9.1 植物平面图 160
9.2 公园景观 162
9.3 小区景观 169
9.4 别墅庭院 179
9.5 校园景观 191
第10章 建筑设计手绘表现
10.1 古代建筑 202
10.1.1 居住建筑 202
10.1.2 公共建筑 211
10.2 现代建筑 215
10.2.1 居住建筑 215
10.2.2 公共建筑 221
10.3 西方建筑 229
10.3.1 居住建筑 229
10.3.2 公共建筑 233
10.4 风情民居 236
10.4.1 徽州民居 236
10.4.2 江南民居 241
10.4.3 碉楼 244
第11章 室内设计手绘表现
11.1 室内陈设单体 249
11.1.1 床 249
11.1.2 单人沙发 250
11.1.3 茶几 252
11.1.4 洁具 253
11.1.5 灯具 254
11.1.6 家用电器 255
11.2 单体组合 256
11.2.1 沙发组合 257
11.2.2 书房组合家具 258
11.2.3 卫生间器具组合 259
11.3 室内空间效果图案例 260
11.3.1 普通住宅手绘表现 260
11.3.2 别墅手绘表现 263
11.3.3 主题酒店手绘表现 265
11.3.4 大型商场手绘表现 268
11.3.5 酒店餐厅手绘表现 271
第12章 综合案例手绘表现
12.1 建筑手绘表现 277
12.1.1 平面图 277
12.1.2 立面图 278
12.1.3 鸟瞰图 279
12.1.4 效果图 282
12.2 景观手绘表现 285
12.2.1 平面图 285
12.2.2 立面图 286
12.2.3 鸟瞰图 288
12.2.3 效果图 291
12.3 室内手绘表现 293
12.3.1 平面图 293
12.3.2 立面图 295
12.2.3 鸟瞰图 296
12.2.4 效果图 297
说实话,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因为市面上关于马克笔手绘的书籍实在是太多了,很多都只是换汤不换药,内容比较陈旧或者过于基础。但是,这本书很快就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绘画技巧,而是从设计思维的角度出发,讲解了马克笔作为一种设计表达工具的重要性。例如,在建筑设计的部分,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马克笔的色彩搭配来传达建筑的风格和氛围,比如暖色调可以营造亲切感,冷色调则可以表现现代感和科技感。在景观设计方面,它深入分析了如何利用马克笔模拟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的光影效果,让画面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而室内设计的部分,则侧重于如何通过马克笔细腻地表现材质的质感和色彩的变化,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空间氛围。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笔触”的讲解,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画”,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画”。比如,快速的笔触可以表现出动感和活力,而细腻的笔触则可以展现精致和细腻。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每一个案例都提供了从概念草图到最终表现图的全过程展示,这对于我理解设计思路和马克笔的应用流程非常有帮助。我曾经困扰于如何将抽象的设计理念转化为具象的视觉语言,这本书就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让我明白,马克笔不仅仅是一种绘画工具,更是一种思考和表达设计的方式。这本书不仅适合初学者,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设计师来说,也能提供新的视角和更深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学习路径。我之前学习马克笔手绘,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学了很久也觉得进步缓慢。而这本书,从入门到进阶,循序渐进,每一个章节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主题展开,让我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空间感表现”的章节,它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透视、明暗、色彩对比等多种手段,在二维的纸面上营造出逼真的三维空间感。无论是表现建筑的宏伟,景观的开阔,还是室内的温馨,都能够通过这些方法得到有效的呈现。书中大量的案例也充分展示了这些技巧的实际运用。我曾经在画一个建筑的内部空间时,总是感觉画面扁平,没有纵深感,看了这一章后,我才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透视和光影的运用不够到位。书中通过一步步的拆解和示范,让我明白了如何通过调整线条的疏密、颜色的深浅来引导观者的视线,从而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此外,书中还包含了很多关于“构图”的讲解,它教我如何安排画面元素,如何运用留白,如何突出重点,让我的手绘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美感。总而言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能够系统地掌握马克笔手绘的精髓,并且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创作中。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是它对“设计感”的强调。我之前看过的很多马克笔教程,都过于注重技巧的堆砌,画出来的东西虽然技巧娴熟,但总感觉缺少灵魂。而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将马克笔定位为一种“设计表达工具”,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画得像”,更是告诉你如何“画得有设计感”。书中在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的每一个案例中,都深入剖析了设计师在手绘过程中是如何思考和决策的。比如,在表现一个建筑时,它会引导你去思考建筑的体量、比例、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然后运用马克笔的色彩和笔触去突出这些设计要素。在表现一个景观时,它会让你关注植物的形态、空间的序列、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并用马克笔将这些感受传递出来。而对于室内设计,它则强调了通过马克笔来营造空间的氛围和生活的气息。书中对于“色彩的情感表达”和“材质的触觉感受”的讲解,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马克笔的色彩不仅仅是颜料,更是情绪的载体,而笔触不仅仅是线条,更是触觉的暗示。我曾经在为一个客厅设计草图时,如何用马克笔表现出布艺沙发的柔软和木地板的温润感到困惑,看完书中关于材质表现的部分,我茅塞顿开,学会了用不同的笔法和色彩叠加来模拟这些质感,让我的草图更具真实感和感染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设计哲学指南,它帮助我将手绘从单纯的技艺提升到艺术的层面。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是被书的标题和封面吸引的,觉得它很专业,但又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然而,当我真正翻开这本书,我被它的“诚意”深深打动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扎实,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绘画技巧,而是从设计理念出发,将马克笔作为一种“叙事工具”来讲解。它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马克笔在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中各自的独特作用。在建筑部分,它不仅讲解了如何表现建筑的形态和体量,还强调了如何通过马克笔的色彩和笔触来传达建筑的风格和时代感。在景观部分,它则着重于如何运用马克笔来展现自然之美,如何描绘出植物的生长姿态、水体的流动感,以及不同季节的光影变化。而室内设计部分,则更侧重于如何通过马克笔来营造空间的温馨感、舒适感和生活气息。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色彩的心理学运用”的讲解。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调色,更是告诉你色彩是如何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知,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搭配来达到设计想要的效果。例如,它会告诉你,冷色调可以营造宁静、沉思的空间,而暖色调则可以带来活力和温馨。还有关于“笔触的语言”的讲解,它让我明白,不同的笔触不仅仅是线条的粗细,更是情感的表达,快速的笔触可以表现出激情和动感,细腻的笔触则可以展现出精致和优雅。这本书的案例都非常经典,而且讲解细致入微,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它不仅仅是一本学习马克笔的教程,更是一本启发设计思维的书籍。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解决了我多年的一个“痛点”。我一直对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领域的视觉表现力充满渴望,但奈何手绘功底着实一般,尤其是在使用马克笔时,总是画不出那种通透、灵动的感觉。这本书的名字——“马克笔手绘表现技法”,就深深吸引了我,尤其是“区域包邮”的字样,让我觉得它更加贴近读者,似乎预示着这本书内容会非常实用和易得。拿到书后,我惊喜地发现,它确实如我所愿。书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如何用马克笔画出形状”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马克笔在不同设计领域中的“表现力”的运用。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它教会我如何用马克笔去捕捉建筑的体块感和材质的肌理,如何通过色彩的冷暖和明暗来表现建筑与环境的光影互动。在景观设计中,它则展示了如何用马克笔去描绘植物的生机勃勃,如何渲染出水体的灵动和天空的辽阔。而在室内设计部分,则更侧重于如何通过马克笔来传达空间的氛围和居住者的情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光影的运用”的讲解,它通过大量的图例,详细展示了如何用马克笔模拟自然光和人工光的效果,如何通过色彩的叠加和笔触的走向来表现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从而让画面更具立体感和戏剧性。还有关于“材质的质感表现”的部分,我终于明白了如何用马克笔画出木头的纹理、金属的光泽、布料的柔软,这些细节的处理,极大地提升了我手绘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轻松地跟随学习,并且能够快速地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实践中。
评分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首先被它的“实用性”所打动。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贴近实际的设计需求,它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直接切入马克笔在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使用马克笔,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用马克笔来“表现设计”。例如,在建筑部分,它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马克笔去捕捉建筑的体量感、材质的质感,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光影关系。它教会我如何通过不同的笔触和色彩叠加来模拟出混凝土的粗糙、玻璃的通透、金属的光泽。在景观部分,它则着重于如何用马克笔去描绘植物的生长姿态、水体的流动感,以及不同季节的光影变化。它让我明白,如何通过巧妙的色彩运用和笔触的控制,来表现出自然的生机和美感。而在室内设计部分,它更侧重于如何通过马克笔来营造空间的温馨感、舒适感和生活气息。它教会我如何用马克笔去表现布艺沙发的柔软、木地板的温润,以及灯光的柔和。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光影的模拟”的讲解,它通过大量的图例,详细展示了如何用马克笔模拟自然光和人工光的效果,如何通过色彩的叠加和笔触的走向来表现光线的方向和强度,从而让画面更具立体感和戏剧性。我曾经在画一个室内空间时,总是感觉画面不够生动,看了这一章后,我才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光影的把握不够到位。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轻松地跟随学习,并且能够快速地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实践中。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设计过程”的全面展现。它不仅仅停留在最终效果图的描绘,而是深入地解析了马克笔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作用。从最初的概念草图,到方案的深化,再到最终的成果展示,书中都给予了详尽的讲解和示范。它展示了如何用马克笔来快速地捕捉设计灵感,如何用马克笔来探索不同的设计方案,以及如何用马克笔来清晰地传达设计意图。在建筑部分,它展示了如何用马克笔来绘制不同阶段的草图,如何通过马克笔的推敲来完善建筑的形态和细节。在景观部分,它则着重于如何用马克笔来描绘空间的序列、植物的搭配,以及光影的变化,从而来优化景观的设计方案。而在室内设计部分,它更侧重于如何用马克笔来探索不同的空间布局、材质选择和色彩搭配,从而来找到最适合的设计方案。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信息传达的有效性”的讲解。它让我明白,马克笔不仅仅是用来“画得好看”,更是用来“说清楚设计”。它教会我如何通过马克笔的清晰的线条、准确的色彩、合理的构图来有效地传达我的设计理念和方案。我曾经在向客户展示设计方案时,总是感觉我的图面不够清晰,无法准确地表达我的想法,看了这一章后,我才意识到问题的关键在于对信息传达的把握不够到位。这本书的案例都非常经典,而且讲解细致入微,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它不仅仅是一本学习马克笔的教程,更是一本提升设计沟通能力的实用指南。
评分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温度”的设计教程。它的内容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讲解,更融入了作者对设计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它以一种非常亲切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马克笔手绘的世界。在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这三个不同领域,它都给予了深入的探讨和细致的指导。在建筑部分,它不仅仅展示了如何描绘建筑的形态,更强调了如何通过马克笔去表现建筑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在景观部分,它则着重于如何用马克笔去捕捉自然的灵动和生命的活力,如何描绘出四季的变化和时光的流转。而在室内设计部分,它更侧重于如何通过马克笔来营造空间的氛围和居住者的情感,如何让画面充满生活的气息和人文关怀。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色彩的意境营造”的讲解。它让我明白,色彩不仅仅是颜料,更是情感的表达,是情绪的载体。它会告诉你,如何通过色彩的冷暖、明暗、饱和度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例如,如何用柔和的色彩来表现温馨,如何用鲜明的色彩来展现活力。还有关于“笔触的抒情表达”的讲解,它让我明白,不同的笔触不仅仅是线条的粗细,更是情感的流露,快速的笔触可以表现出激情和奔放,细腻的笔触则可以展现出温柔和细腻。这本书的案例都非常经典,而且讲解细致入微,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它不仅仅是一本学习马克笔的教程,更是一本启发设计思维的书籍,它让我看到了设计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是情感的表达。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充满热情,但总觉得自己的手绘表现力不足,尤其是在马克笔的运用上。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我简直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入手了。拿到书后,我被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操案例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怎么画”,而是深入剖析了马克笔在不同设计领域中的应用逻辑,比如在建筑表现中如何用色彩和笔触勾勒出体量感和空间感,在景观设计中如何渲染出自然的光影和材质,以及在室内设计中如何表现出温馨的氛围和材质的质感。书中大量的图例都经过精挑细选,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甚至连笔的型号、颜色的选择以及不同笔法的运用都给出了详尽的指导。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光影表现”的部分,它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解释了马克笔如何模拟自然光和人工光,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冷暖和明暗来增强画面的立体感。还有关于“材质表现”的章节,我终于明白了如何用马克笔画出木材的纹理、玻璃的通透感、金属的光泽,这些细节的处理让我茅塞顿开,大大提升了我手绘作品的真实感和吸引力。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翻阅起来非常舒适。我常常会花上几个小时沉浸其中,模仿书中的范例,然后尝试将学到的技巧运用到自己的设计草图中。每一次练习都让我收获满满,感觉自己的手绘能力在飞速进步。我非常庆幸能够找到这样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实践指导的书籍,它已经成为了我设计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名对建筑、景观和室内设计充满好奇但缺乏实践经验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盏指路明灯。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其他的手绘教程,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案例太少,很难上手。而这本书的特点就是“接地气”,它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一步步地带领我走进马克笔的世界。我最开始担心的是自己没有绘画基础,但书中从最基础的笔触训练开始,循序渐进,让我能够很快地掌握基本功。它详细介绍了马克笔的种类、特性,以及如何正确握笔、控制力度和角度,这些看似简单但至关重要的细节,书中都给予了充分的讲解。然后,它就将这些基础技巧应用到具体的场景中。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光影的捕捉”这一章节,它教会我如何通过马克笔的叠加和渐变来表现阳光下的阴影,以及不同材质反射出的光泽。比如,在画建筑的立面时,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深浅不一的色彩来模拟光照的强度,让建筑显得更加立体和有生命力。在画景观时,我学会了如何用不同的绿色来表现树叶的层次感,以及用棕色和灰色来描绘石材的质感。书中还有很多关于“色彩的运用”的讲解,它告诉我如何选择和谐的色彩搭配,以及如何通过色彩来烘托设计的主题和情感。我曾经在为自己的小花园设计草图时,为色彩的搭配感到头疼,看完这一章后,我豁然开朗,能够更有信心地运用色彩来表达我的想法。这本书的图文并茂,每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插图,让我能够轻松地跟随学习。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位耐心的老师,引领我走向手绘设计的殿堂。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感觉不错,内容比较详细?
评分不错?????
评分感觉不错,内容比较详细?
评分这本书买了之后后悔了,书里的图颜色太艳墨线很假而且还不清楚。
评分这本书买了之后后悔了,书里的图颜色太艳墨线很假而且还不清楚。
评分感觉不错,内容比较详细?
评分很不错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