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心同山河——顾炎武传
定价:60.00元
作者:陈益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1
ISBN:9787506371261
字数:300000
页码:34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23418571
编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一生对今人仍具有莫大的激励作用。
内容提要
本书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的文学传记。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学者。他青年时期即有报国之志,因明亡而一腔抱负落空,但他一生不与清廷合作,在坚持一段时间的秘密抗清*终无果之后,他走上了学术救国之路。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几乎整个后半生都在远离故乡的北中国漫游、旅居,所到之处,无论山水地理还是经济社会,都在他的考察范畴内,同时著书立说,通过有实证依据的“实学”,试图揭示明朝衰亡的深层原因并找到拯救道路、开出药方。顾炎武一生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以天下为己任,他的学术开启了一代学风,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更影响了后世无数志士。本书作者陈益系顾炎武故乡江苏昆山人,对顾炎武有过多年研究经历,本书从顾炎武*次入狱开始写起,写到明亡之际苏州、昆山一代军民英勇抗清的一段惨烈往事,继而进入顾炎武生平的叙述,以顾炎武一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经历、事件、交往和著述为叙述焦点,以点带面推动情节,注重细节和心理描述,文学性较强。因传主是思想家,故对其思想和文化建树的叙述也占据很大篇幅,但并不枯燥,反因叙述精准、语言流畅而极富可读性。
目录
天崩地解
东海志
嗣祖与嗣母
归奇顾怪
逐客已无家
章丘岁月
第二次入狱
雁门垦荒
松庄寻梦
广师
甥舅之间
浴火重生
以天下苍生为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不变同山河天崩地解
东海志
嗣祖与嗣母
归奇顾怪
逐客已无家
章丘岁月
第二次入狱
雁门垦荒
松庄寻梦
广师
甥舅之间
浴火重生
以天下苍生为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不变同山河
身后事
附录一 顾炎武年表
附录二 顾炎武著作目录
后记
作者介绍
陈益,男,1949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苏州市作家协会散文分会副会长,现任江苏省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总监。著有长篇小说《天吃相》等3部,散文集《我的先祖是蚩尤》《如花似玉的江南》《寻梦六百年》等50余种。其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各类评奖中获奖,收入语文教材和多种作品选集。
文摘
暂无
媒体*
1.文史组专家*语:
顾炎武联语: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作者为乡贤炎武作传,细雨润笔端,常开五色花。不亦快哉!
——文史专家王春瑜
2.文学组专家*语:
本传在一个伟大思想家坚韧的生命历程里,凝聚着时代的风云、人生的命运、理想的追求,成功地塑造出一个令人敬仰的古代文人形象。
——文学专家李炳银
当我开始了解顾炎武先生,我发现我所认知到的“学者”形象被彻底颠覆了。他不是那种只会埋首书卷的腐儒,而是一位真正将学术融入生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实践者。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的目光关注民生疾苦,他的笔尖直指时弊。他所倡导的“经世致用”思想,在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他对于明朝灭亡原因的深刻反思,对于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都体现了他超凡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读他的著作,你会发现,他的学问不仅仅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发扬,更是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剖析和对未来发展的积极探索。他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更是将一个普通士人的责任感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精神,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前行的方向,也让我们思考,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应该承担起怎样的责任。
评分顾炎武先生,一位承载着历史重量的人物,他的名字本身就仿佛镌刻着那个风雨飘摇时代的印记。他的一生,与其说是一部传记,不如说是一部关于理想、关于担当、关于求索的史诗。他的学问,如同他的人生一样,充满了坚韧和执着。他并非以奇谈怪论取胜,而是以严谨的考证、深刻的洞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所提出的“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更是至今仍振聋发聩,提醒着我们,家国的根基在于民心,在于制度的完善。他的著作,如同一部百科全书,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方面面,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全才学者的博大胸怀。他将学术研究视为一种社会责任,视作救国救民的工具。这种将个人学问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精神,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显得尤为可贵。他的思想,穿越了时空的阻隔,依然能够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让我们反思历史,也让我们思考当下。
评分近日,被顾炎武先生的传奇一生深深吸引。这位先生,可谓是明末清初时期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光芒穿越了几个世纪,依然能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他的学问,与其说是书本上的知识,不如说是他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最深切的关怀和最沉痛的思考。从他那些不朽的著作中,我们能看到一个学者如何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如何将个人的学问与时代的呼唤融为一体。他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早已成为激励无数仁人志士的金石之言。他的治学精神,那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实践精神,更是为后世学人树立了榜样。他并非闭门造车,而是深入民间,体察民情,搜集史料,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种务实的态度,使得他的学问充满了生命力,也使得他的思想具有了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他的著作,如同一本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记录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留下了他永恒的智慧之光。
评分偶然翻开一本关于顾炎武先生的书,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窗户。这位与国家命运同呼吸共命运的学者,其人生轨迹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道醒目印记。他的一生,是与腐朽的朝政、外族的入侵、以及知识分子的良知坚守的搏斗。他的思想,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深深植根于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对民生痛苦的真切体悟。读到他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论述,总会让人不自觉地反躬自省,思考自身肩负的责任。他的学问,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光荣与耻辱,也折射出知识分子在乱世中应有的担当。特别是他对汉字音韵的考证,对古代历史地理的梳理,以及对历代典章制度的深入研究,都展现了他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的学识。他并非仅仅是埋头故纸堆的文人,更是将学术研究与现实政治紧密结合,试图通过考证前代,为当世提供借鉴。他的文字,有时如刀锋般犀利,直指时弊;有时又如春风般和煦,充满对黎民百姓的关怀。这种矛盾与统一,正是顾炎武先生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
评分近日有幸拜读了顾炎武先生的生平事迹,心中激荡万千。这位明末清初的思想巨匠,其一生坎坷而又辉煌,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始终,令人敬佩不已。他的学问博大精深,不仅在经学、史学、音韵学、金石学等领域造诣非凡,更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担当精神,深刻影响了后世。读他的著作,常常能感受到一种磅礴的力量,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先哲对话。他那种不畏强权、坚持真理的品格,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更是难能可贵。他的著述,如《日知录》,更是集其毕生心血之大成,字字珠玑,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发展的深切忧虑。他所提出的“经世致用”的思想,更是为后人指明了治学方向,也为国家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武器。每当读到他为了考证一字一句,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的记载,总会油然而生一种“先贤不易”的感慨。他的学问不仅仅是书斋里的考据,更是与现实紧密相连,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穿越古今,至今仍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