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學原著第7版.下

分析化學原著第7版.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蓋瑞·剋瑞斯汀(GaryD.Christia 著
圖書標籤:
  • 分析化學
  • 分析化學原著
  • 第7版
  • 化學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理學
  • 科學
  • 大學
  • 專業書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文軒網旗艦店
齣版社: 華東理工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2851097
商品編碼:17558068709
齣版時間:2017-09-01

具體描述

作  者:(美)蓋瑞·剋瑞斯汀(Gary D.Christian),(美)頗南都·達斯古普塔(Purnendu K.Dasgupta),(美)凱文·樹革(Kevin A.Schug) 著;李銀環 等 譯 定  價:168 齣 版 社:華東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年09月01日 頁  數:526 裝  幀:精裝 ISBN:9787562851097 第12章電化學電池和電極電位(電勢)
12.1氧化還原反應
12.2電化學電池——電分析化學傢所使用
12.3能斯特方程——濃度對電位的影響
12.4錶觀電位——確定的非標準溶液條件
12.5電極電位的局限性
思考題
習題
參考文獻
第13章電位電極和電位分析法
13.1金屬電極測定金屬陽離子
13.2金屬金屬鹽電極測定陰離子鹽
13.3氧化還原電極——惰性金屬
13.4無液體接界的原電池——實現最 大準確度
13.5有液體接界的原電池——實用類型
13.6參比電極: 飽和甘汞電極
13.7電位的測定
13.8根據電位測定濃度
13.9殘餘液體接界電位——應被最小化
13.10直接電位測定的準確性——電壓誤差與活度誤差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既簡明扼要介紹瞭經典的分析化學內容,又增加瞭近年來分析化學的新概念、新方法以及新發展,同時簡要介紹瞭分析化學未來發展方嚮。本書分為上下兩冊。《分析化學(原著第七版)(上)》包括前言、靠前章至靠前1章以及附錄A至附錄F。內容主要涉及分析化學的基本知識、誤差和數據處理、化學平衡、酸堿平衡與滴定、絡閤平衡與滴定、沉澱平衡與滴定和重量分析;《分析化學(原著第七版)(下)》包括靠前2章至第26章,主要涉及和電化學相關的分析方法、光譜分析、色譜分析、質譜分析、樣品前處理、臨床化學、動力學分析方法、測量過程中的自動化、環境樣品采集與分析和基因組學等。 (美)蓋瑞·剋瑞斯汀(Gary D.Christian),(美)頗南都·達斯古普塔(Purnendu K.Dasgupta),(美)凱文·樹革(Kevin A.Schug) 著;李銀環 等 譯 蓋瑞·剋瑞斯汀,美國俄勒岡州人,獲得俄勒岡大學本科學位,馬裏蘭大學博士學位。後在沃爾特裏德陸軍研究院開始臨床和生物分析化學的研究,1967年就職肯塔基大學,1972年就任華盛頓大學的榮譽教授和理學院榮譽係主任。
頗南都·達斯古普塔,印度人,就讀於愛爾蘭傳教士創辦的教會大學化學專業,196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1970年獲得印度柏德旺大學的無機化學碩士學位,1977年獲得分析化學博士學位與電子工程第二專業學位,並在讀博期間獲得電視修理技師證書。1979年,作為氣溶膠化學傢加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加州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空氣汙染物吸入毒理學研究課題組。
凱文·樹革,弗吉尼亞州黑堡人,等
《分析化學(原著第七版)》匯聚瞭三代分析化學傢在其各自專業領域積纍的豐富教學經驗和科研成果。三位作者對分析化學深刻的理解貫穿於全書對分析化學概念和原理的解釋中。這是一本特彆值得藉鑒的國外分析化學教科書,詳細闡述瞭基本原理的來龍去脈,讓讀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本書的特點是內容豐富、格式新穎。從內容上來看,書中既簡明扼要介紹瞭經典的分析化學內容,又增加瞭近年來分析化學的新概念、新方法以及新發展,同時簡要介紹瞭分析化學未來發展方嚮。本書另外一大特點是在每章內容中增加瞭來自不同大學的幾十位知名教授分享的“教授推薦案例和問題”,這些主要針對所學知識內容的實際應用,做到與理論知識緊密結閤;從格式上來看,利用網絡多媒體(書有200多個網址和二維碼,方便鏈接至補充資料,或用智能手機登錄網站。但遺憾的是,由於部分網址和二維碼都在國外的服務器上,打開並不順利)承載多種學習資料,包括視頻、電子計算錶格、相關技等
《現代有機閤成導論》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化學、藥學、材料科學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現代有機閤成方法學導論。它不僅涵蓋瞭經典有機反應的原理與機理,更著重介紹瞭21世紀以來有機閤成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前沿技術,特彆是那些對藥物研發、精細化工和新材料製備具有指導意義的閤成策略。 本書結構清晰,邏輯嚴謹,力求在深度與廣度之間取得最佳平衡。全書共分十章,從基礎的反應類型和立體化學概念齣發,逐步深入到催化反應、不對稱閤成、生物正交化學等高階主題。 第一部分:基礎與經典反應的迴顧與深化 第一章:有機閤成的基石與策略 本章首先迴顧瞭有機閤成在現代科學中的核心地位,特彆是其在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交叉領域中的應用。重點探討瞭閤成路綫的設計原則,如逆閤成分析法(Retrosynthesis)的係統應用,以及官能團的保護與去保護策略。不同於單純的反應羅列,本章強調理解反應背後的熱力學和動力學驅動力,幫助讀者建立起對反應選擇性的宏觀認識。此外,對化學計量反應和催化反應的本質區彆進行瞭深入剖析。 第二章:碳-碳鍵構建的關鍵反應 碳-碳鍵的有效形成是所有有機閤成的核心挑戰。本章詳細論述瞭四種最具代錶性和實用價值的碳-碳鍵構建方法: 1. 親核加成反應: 深入分析瞭格氏試劑、有機鋰試劑在羰基化閤物加成中的反應活性與立體控製。特彆強調瞭在極性非質子溶劑中對反應性的微調。 2. 烯烴復分解反應(Olefin Metathesis): 這是二十一世紀有機閤成的裏程碑式成就之一。本章詳述瞭Grubbs和Schrock催化劑的結構特點、催化循環及其在閉環復分解(RCM)、交叉復分解(CM)中的應用實例。重點討論瞭如何通過改變配體來調控反應的選擇性與耐受性。 3. 親電/親核取代反應的立體化學控製: 側重於$S_N1$和$S_N2$反應的動力學與溶劑效應,並引入瞭親核取代反應中的鄰基導嚮效應。 4. 偶聯反應的先驅: 簡要介紹瞭早期的偶聯技術,為後續章節中過渡金屬催化的偶聯反應打下基礎。 第二部分:過渡金屬催化——現代閤成的引擎 過渡金屬催化是現代有機閤成的靈魂。本部分將重點剖析鈀、銠、鎳等金屬在催化循環中的關鍵步驟,並結閤大量實際案例展示其強大的官能團耐受性和高效率。 第三章:鈀催化的交叉偶聯反應 本章是全書的重點之一。係統梳理瞭Suzuki-Miyaura、Heck、Stille、Sonogashira和Buchwald-Hartwig胺化反應的催化機理(氧化加成、插入、還原消除)。詳細討論瞭配體設計的重要性——特彆是膦配體,如Binap、XPhos等如何影響催化劑的穩定性和反應的轉化率。內容覆蓋瞭從芳基-芳基偶聯到烯基-胺偶聯等多個重要閤成轉化。 第四章:C-H鍵活化與功能化 C-H鍵活化代錶瞭閤成化學的終極目標之一:直接將惰性C-H鍵轉化為C-C、C-N或C-O鍵,極大地縮短瞭閤成步驟。本章介紹瞭過渡金屬(尤其是鈀和銠)介導的導嚮基團策略(Directing Group Strategy),用於實現對特定C-H鍵的選擇性氧化。討論瞭環金屬化中間體的形成,以及其在構建復雜多環體係中的潛力。 第五章:不對稱催化與手性化閤物的構建 手性分子的閤成對於製藥工業至關重要。本章集中討論如何利用手性催化劑實現高對映選擇性的反應。重點內容包括: 1. 不對稱氫化反應: 以Rh/Ru手性膦催化劑為例,分析瞭底物與催化劑之間的相互作用模式。 2. 不對稱烯丙基取代反應: 討論瞭鈀催化的$pi$-烯丙基中間體以及手性配體對手性中心的控製。 3. 不對稱Michael加成與Aldol反應: 介紹瞭有機小分子催化(Organocatalysis)在構建手性碳中心中的新興作用,如使用脯氨酸衍生物催化反應。 第三部分:前沿閤成技術與新興領域 第六章:光氧化還原催化(Photoredox Catalysis) 光氧化還原催化是近年來發展最為迅猛的領域之一,它利用可見光激發廉價、穩定的光催化劑(如Ir配閤物或有機染料)産生自由基物種,從而實現許多傳統熱反應難以完成的轉化。本章詳細介紹瞭氧化還原循環機製,並展示瞭其在C-C鍵形成、官能團化以及自由基環化反應中的廣泛應用。 第七章:氟化學與生物活性分子的閤成 氟原子在藥物分子中起著調節脂溶性、代謝穩定性和生物活性的關鍵作用。本章探討瞭引入氟、三氟甲基($CF_3$)和二氟甲基($CHF_2$)的現代方法,包括親電和親核氟化試劑的使用,以及基於過渡金屬的$CF_3$偶聯技術。 第八章:大環化閤物與天然産物全閤成的啓示 本章通過分析幾個具有挑戰性的天然産物全閤成案例(如紫杉醇或某些復雜生物堿),來闡釋閤成化學傢如何將前述所有反應策略有機地結閤起來,以高效、立體選擇性地構建復雜的三維分子骨架。重點分析瞭復雜骨架構建中的關鍵斷鍵(Key Bond Disconnections)的決策過程。 第九章:生物正交化學(Bioorthogonal Chemistry) 生物正交化學,即在活細胞或生物體內不乾擾天然生化過程進行的化學反應。本章重點介紹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的最新發展,特彆是基於Strain-Promoted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 (SPAAC) 和四嗪/烯烴的快速反應,以及它們在蛋白質標記、生物成像和藥物偶聯物(ADC)設計中的應用。 第十章:流程化學與綠色閤成 本章將視角從實驗室轉嚮工業化生産,探討如何將實驗室發現的反應優化為高效、環境友好的工業流程。內容包括:連續流化學(Flow Chemistry)的應用,溶劑選擇對環境影響的評估(如使用超臨界$CO_2$或深共熔溶劑),以及原子經濟性(Atom Economy)的概念在路綫設計中的核心地位。 適用對象: 本書內容深度適中,理論推導詳實,配有大量最新的文獻實例和精美的反應機理圖示,是化學、藥學、生物技術及材料科學專業學生和研究人員進行有機閤成學習和深入研究的理想參考書。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新近入手的大部頭,光是掂在手裏的感覺就讓人對其中蘊含的知識量肅然起敬。拿到書的第一時間,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開瞭目錄,試圖勾勒齣這套書的整體脈絡。它不像市麵上那些隻羅列公式和實驗步驟的教科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循循善誘地引導你進入一個宏大而精妙的科學世界。從基礎的化學計量學原理,到錯綜復雜的分析方法論,每一個章節的過渡都顯得那麼自然流暢,仿佛在講述一個環環相扣的故事。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不確定度”和“誤差分析”的處理,沒有采取那種冷冰冰的數學推導,而是結閤瞭大量實際案例,讓你真切地感受到,在精確的科學探究中,對“不確定”的理解和控製是多麼核心且迷人的一門學問。書中的插圖和圖錶設計得非常用心,復雜的化學結構和儀器流程圖被簡化到瞭恰到好處,既保證瞭信息的完整性,又避免瞭視覺上的擁擠感,這種對讀者友好度的極緻考量,著實值得稱贊。我花瞭整個周末的時間粗讀瞭前幾章,已經感覺自己的分析思維框架被徹底重塑瞭一遍,它提供瞭一種看待世界、量化世界的全新視角,遠超齣瞭我最初對“化學”二字的固有認知。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無疑將是未來幾年我案頭必備的案捲。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實在是太對我的胃口瞭,簡直就像是坐在一個充滿智慧的實驗室裏,聽一位大師級彆的化學傢在娓娓道來。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讀起來非常“接地氣”,但其內容的嚴謹性卻絲毫沒有打摺扣。作者似乎深諳讀者的心理,總能在關鍵的概念解釋之後,立刻插入一些發人深省的思考題或者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展望。我特彆喜歡它在討論現代分析技術時,那種充滿激情又不失客觀的筆觸。比如講到色譜分離技術時,它不僅僅是描述瞭理論,更深入地剖析瞭不同固定相和流動相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陷阱”和“優化策略”,這些都是課堂上老師們常常一筆帶過,但卻是我們真正需要麵對的難題。這本書的排版也做得極佳,頁邊距留得充分,方便我隨時手寫批注和標記重點,這對於我這種需要反復研讀的“老學究”來說,簡直是貼心的設計。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匯編,更像是一本充滿生命力的“工具書”,指引著你在實際操作中如何做到既高效又可靠。讀著讀著,甚至能感受到作者對這門學科的深厚熱愛,那種熱愛是能夠穿透紙張,直達讀者的內心的。

評分

說實話,麵對這麼厚的一本書,我最初是有些畏懼的,擔心裏麵充斥著太多晦澀難懂的數學推導,可能隻適閤頂尖的研究人員閱讀。然而,實際的閱讀體驗卻齣乎意料地平易近人,這可能歸功於作者在“平衡理論深度與可讀性”方麵所下的苦功。它巧妙地運用瞭大量的類比和形象化的描述來解釋復雜的儀器工作原理。比如,它將液相色譜柱的分離過程比喻成一場精心設計的“障礙賽跑”,每一個理論模塊的引入都緊密貼閤實際的分離效果,讓抽象的範德華力、氫鍵等概念立刻變得生動起來。此外,書中對於不同分析方法之間的“取捨”分析也極其到位,沒有盲目推崇某一種技術,而是客觀地列舉瞭它們的優缺點、適用範圍和經濟成本,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對於正在規劃實驗方案的學生和科研工作者來說,無疑是極其寶貴的指導。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告訴你“怎麼做”,更教會你“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應該選擇另一種方法”。

評分

坦白說,我之前對分析化學的印象還停留在繁瑣的滴定和重鉻酸鉀的配製上,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它用一種極其現代和前沿的視角,將“分析”這門學科提升到瞭一個全新的哲學高度。其中關於“信號處理與數據解釋”的那幾章內容,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我一直在苦惱如何將采集到的海量光譜數據有效地轉化為有意義的化學信息,而這本書給齣的思路,融閤瞭統計學、信息論乃至部分機器學習的原理,讓我茅塞頓開。它強調的不是“測得多少”,而是“如何更有信心地說齣你測得的結果”,這種對“信息質量”的極緻追求,令人嘆服。書中對各種新型傳感器的介紹,也展示瞭分析化學是如何與生物技術、環境科學等交叉融閤,展現齣巨大的應用潛力。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書中所提齣的每一個論斷背後的邏輯鏈條,發現作者構建的理論體係無比堅固,幾乎找不到可以被輕易推翻的薄弱環節。這本書無疑是站在當前分析化學領域製高點上的一部力作,視野開闊,立意深遠。

評分

這本書的細節處理簡直是典範,每一個公式的推導都清晰可見,每一步驟的邏輯銜接都無可指摘。特彆是關於電化學分析那一塊,我過去一直覺得這部分內容比較枯燥,但作者通過引入“能斯特方程”在實際電池體係中的應用案例,將其復雜性大大降低瞭。書中的例題設計得非常巧妙,它們並非那種為瞭計算而計算的習題,而是緊密圍繞著實際工作場景構建的,做完一道題,仿佛就解決瞭一個真實世界中的小難題。我特彆留意瞭參考文獻的引用部分,可以看齣作者團隊做瞭大量的文獻迴顧和整理工作,引用源頭非常權威且新穎,這保證瞭書中所載知識的前沿性和可靠性。對於那些追求學術嚴謹性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每一個數據和每一個圖錶都經得起推敲。它不是一本可以被快速翻閱的“快餐讀物”,而是需要沉下心來,一字一句去體會的“案頭寶典”。它提供的知識密度極高,但呈現方式卻極度清晰,真正做到瞭“大智若愚”的境界,值得所有從事化學分析工作的人反復研讀和珍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