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一段从“背包十年”到“背包十年”的梦想之旅:十年前,小鹏放弃朝九晚五的生活,成为职业旅行家,行走在世界的大山大河,江川湖海,磕首问路,传梦为生。十年后,小鹏为自己规划了之后一次旅程,沿着切·格瓦拉的足迹,走遍南美,重新找回本真的自我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善意。踏上回家之路,开启另一段“背包十年”——搭建背包十年青年旅舍。
2、 作者小鹏既是走遍世界的职业旅行家,又是作家,把美景与体验塞入背包,把感动与分享凝结成册。他新的身份是青旅掌柜,为所有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砖一瓦建起仅属于他们的欢乐家园,也为“背包十年”系列三部曲,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12年漫漫长途,从旅行到写作再到创业,梦想一个又一个落地,看过去,看现在,看别人,看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越深,越能将微小的善念化为行动。
3、 俞敏洪在演讲中多次提及小鹏,并称他为“活到点子上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有遗憾”,好友大冰为本书真情作序,愿每位读者读完之后都能发觉:你不孤单,你有同类。
4、 随书附赠:背包十年青年公园明信片。
这是背包客小鹏12年的漫漫长途,也是一个旅行者的情怀担当。人应该趁着年轻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
23岁,毕业旅行选择阳朔,那是人生中第yi次当背包客。
24岁,选择辞职,买好南下的火车票。
25岁,躺在留学生公寓的单人床上,因一本《孤独星球》激动得彻夜难眠。
26岁,生活依旧动荡,旅途还在继续。
27岁,在工作和旅行之间艰难抉择。
28岁,一个人去西藏。
29岁,去印度旅行一个月,体会孤独。
30岁,仍旧看不清未来,分外迷茫。
31岁,花开结果,正式成为职业旅行家。
32岁,写了一本《背包十年》。
33岁,旅行清单上的项目已被勾得七七八八。
34岁,开始自我膨胀,不能承受挫折与失败。只能重新上路。
35岁,重走格瓦拉的《摩托日记》之路,思考世界,思考自己。
在成为背包十年青年公园的掌柜之前,他把背包客三个字,做到了yizhi。
旅行的状态,不再是沸腾,而是平静。不再是远行,而是回家。
小鹏,1978至2001年:出生,长大,求学;2001至2013年:旅行、旅行、旅行;2013年至今:造青旅。
什么叫活到点子上?就是觉得一辈子没有白活,幸福指数很高,心灵很充实,回头看自己的人生道路没有太多的遗憾,尤其是没有太多的悔恨,而小鹏,就是这样一个活到点子上的人。
——俞敏洪
无论地理的路还是心里的路,他都已走出了荒芜,一路走,一路留下路标无数,给自己的,给他人的,荧光映夜,渡人自渡。
愿你读完这本书后,能终发觉:你不孤单,你有同类。
——大冰
我可能忘记了梦想起初的颜色和离开时的姿态,我可能不会再和你说起公路旁稻田里遇见的姑娘,我可能越来越老直到被时光掩盖大雪埋藏,可我来过,我离开,只是不想忘了回家的路。
——微博网友 ZY-QF
买你第yi本书是哪一年?只知道当时疯狂爱书,喜欢一些作家,等着你们说以后要出的书。现在,终于来了。有种穿越时光等着老朋友归来的感觉。旅行文学泛滥的时代,期待一场心灵的栖息之旅。
——微博网友 蓼蕭smile
楔子
第yi章 小丑出场
第二章 从头开始
第三章 寻找格瓦拉
第四章 放空之旅
第五章 该回家了
第六章 平等世界
第七章 灵魂出窍
第八章 天空之城
第九章 浮岛一夜
第十章 命中注定
第十一章 安全感
第十二章 既来之,则安之
第十三章 黑暗森林
第十四章 魔方大厦
第十五章 神秘来客
第十六章 回家的路
后记
推荐序
旅行者的情怀担当
大冰
末冬初春时节,我和小鹏都潜回滇西北,一个窝丽江,一个藏束河,彼时都在闭门谢客,奋笔疾书。
我写我的江湖故事《阿弥陀佛么么哒》,他写他的天涯往事《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
笔耕劳心,每每午夜小憩独坐,念及不远处的同行人,发一枚微信笑脸过去,须臾,一个同样的笑脸符号回复回来,月色如洗,手机叮叮轻响,不孤独。
朋友嘛,能这么不远不近地彼此陪伴着,已是莫大的缘分。
间或亦有面晤交集,他来我的小屋小坐,吃酒听歌,我去他的青旅串门,蹭茶蹭饭。
老朋友了,不需要的客套寒暄,甚至没有什么太多的言语交流,自自然然的,半个冬夜静静淌走。
我爱小鹏的青旅,那是个独立的国度,领地很大,是一座雪山脚下的梦幻城堡。
我爱去他那里看电影,两层楼高的露天影院,各种禁片。
我也爱去他的露天餐厅吃东西,完整的雪山景观,恍如画中。
还有他从世界各地搜罗来的小玩意儿,价值几百到几十万的小物件随意摆放,完全不防贼的那种……实话实说,那里也没有小蟊贼,大的“贼”就是他自己。
他当真是个大号贼寇,耗尽半生踏遍世界,盗得世间百般美好,一砖一瓦,砌出一隅世外桃源。
小鹏端着酒碗说:“在这儿待久了,你会忘记外面还有一个世界。 ”
我深以为然,这是一方多么有趣的小天地哦,偌大个青旅,触目所及满是故事,满得几乎要溢出来。
小鹏是个有故事的人。
在成为青旅掌柜之前,他已把背包客这三个字做到了yizhi。
他背包旅行十几年,去过的地方连他自己都数不过来。
漫长的旅行放缓了他的生命线,虽年长我两岁,可他看起来仍旧像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儿。也是,若一个人每天都能接触到新鲜的事儿新鲜的人,想变老,不容易。
我抵触旅行文学,唯爱读小鹏的故事,从《背包十年》到《我们为什么旅行》,再到这本新鲜出炉的《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
不对,或许不应该是新鲜出炉,而是陈酿开坛。
这本书记叙了他在南美大陆游历的种种,从一开始的一波三折到中间的顺风顺水,再到之后的画风急转,如饮醇酒,就像在看一部跌宕的公路大片。
故而,在读此书时,你可以选择给自己系好安全带,或者,掀掉车顶,散开头发,任风割面。
细节自己去读吧,此不赘述。
只想说,让我羡慕不已的是,小鹏这一遭走的是格瓦拉在电影《摩托日记》里走的路,后来还歪打正着地遇到了格瓦拉的战友,巧合得就像电影剧本。
他还去了布宜诺斯艾利斯,让我魂牵梦萦 20年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我曾在无数次演讲中赞美过小鹏,赞他有人文关怀,说他是个有良知的旅行家,此言并不虚。
是哦,当时当下,情怀一词已快被滥用成贬义,但我还是要说,小鹏是个有情怀的人,而这本书就是他的情怀担当。
他不仅执着于自己的梦想,而且也是个负责任的旅行者,我从未听他倡导过盲目地说走就走,反而不止一次见到过他对那些年轻过客们耐心地循循善诱。
他在这本书的之后连着写了三封信,分别写给父母和自己,字字剖腹捧心……
谢谢小鹏的父母,让中国少了一枚循规蹈矩的螺丝钉,多了一个天马行空的旅行家,有梦为马,随处可栖的那种。
虽然现在环游世界的人很多,但我坚定认为小鹏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环游世界的第yi人,因为——就像这本书的书名所写——他找到了一条回家的路。
无论地理的路还是心里的路,他都已走出了荒芜,一路走,一路留下路标无数,给自己的,给他人的,荧光映夜,渡人自渡。
以及,心安处方为家。
志同,方能道同,能与他这样的人结伴一程,我之幸。小鹏是我弥足珍贵的族人,我乐意把自己为旅行书写的第yi篇序言赠予小鹏。
第yi次,也是之后一次。立言为信。
之后,还请诸君莫把这本书当成一本普通游记来看。
或许当下的旅行文学有一千种一万种,但这一本,和其他的皆不相同。
什么不同?哪里不同?
自己去读吧,找一个安静的所在,读得慢一点。
望你能在这本书里读出那些闪耀的荧光,读出他煎熬时的乐观,开心时的泪水,读出一个真正的旅行者对自己和对世界的理性认知。
读他,也是在读你自己。
他走过的路,或许即将是你踏上的路。
愿你读完这本书后,能终发觉:你不孤单,你有同类。
阿弥陀佛么么哒。
真正的追梦人,都有一条回家的路。
……
坐望天涯
小时候,“天涯”总是和它的好搭档“海角”连在一起
形容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可对孩子来说,那地方也像梦想一样遥不可及
长大了,天涯变成一根火柴
划亮我的青春
为了一束模模糊糊的微光,我跌跌撞撞迈开脚步
再然后,天涯成了一段段长路
每次出发,我都要更远一点,再远一点
在这场自己跟自己的决斗中
从没想过低头认输
而现在,天涯又成了一枚枚书签
插进人生这本书中热血沸腾的段落
现在的我,已经学会心平气和
我也终于明白
如果天涯指代路之尽头
那我和它之间的距离,只是一张返程车票
因为哪里是家,哪里就是天涯
《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带给我的,是一种久违的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内在世界的深层探索。这本书没有刻意去渲染冒险的刺激,也没有过分强调物质的丰富,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心”的旅程上。小鹏在旅途中遇到的各种人和事,无一不被他赋予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他对于人性的洞察,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都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娓娓道来。我特别被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所打动,那种不屈不挠、积极乐观的精神,是在无数次跌倒又爬起来的过程中磨练出来的。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旅行,从来都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为了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他对于“回家”这个概念的解读,更是触及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它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一个让你带着旅途中的成长和感悟,去重新审视自己生活,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的力量源泉。阅读这本书,就像与一位智者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往往来自于那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意义的瞬间。
评分读《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我仿佛也被小鹏的背包故事卷入了那片辽阔的天地。这本书,与其说是关于旅行的游记,不如说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的深刻剖析。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那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许多现代人内心深处渴望却又被现实束缚住的东西。每一次翻开书页,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自由气息,让我暂时忘却都市的喧嚣和日常的琐碎。小鹏笔下的每一个地方,无论是遥远的山川还是陌生的街道,都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他用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那些隐藏在风景背后的文化、人情以及他自己的心路历程。这种旅行,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而是一种与世界深度对话的过程,充满了反思与成长。他对于“回家”的定义,也并非物理上的回归,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一种在旅途中不断寻找自我、认识自我、最终与自己和解的过程。这让我不禁思考,自己的“家”究竟在哪里?是某个固定的住所,还是内心深处的那份宁静与力量?这种哲学层面的追问,让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旅行文学,具备了更深远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小鹏的文字,时而像一股清泉,潺潺流淌,细腻而感性,描绘出那些动人心魄的风景和触动心弦的人事;时而又像一道闪电,直接有力,剖析着旅行中遇到的困境、内心的挣扎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寻。我尤其喜欢他那种朴实无华却又饱含深情的叙述方式,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作高深,一切都显得那么真实而自然。读着读着,我常常会把自己代入到他的场景中,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高原的稀薄空气,聆听着异域的语言,品尝着陌生的食物。他对于细节的描绘,更是让我惊叹,从日出时分天空的色彩变化,到当地人脸上细微的表情,都被他捕捉得恰到好处。这些细节,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个立体鲜活的画面,让读者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旅行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他在叙述中融入了自己对生活、对梦想、对坚持的理解,这种将个人感悟与外部世界巧妙结合的能力,使得这本书不仅有美景,更有灵魂。它不仅仅是记录一次次出发,更是记录了一颗不断学习、不断成熟的心。
评分我一直觉得,好的旅行文学,不仅仅是记录风景,更是传递一种精神。小鹏的《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也背上了行囊,踏上了旅程。每一次的翻页,都可能是一个新的目的地,一种新的文化,一次新的遇见。而最让我沉浸其中的,是他对于“遇见”的珍视。无论是与素不相识的人的一次短暂交流,还是一次突如其来的灵感迸发,他都用心去感受,去记录,去思考。这种对生命中每一个瞬间的尊重,让他的文字充满了温度和力量。这本书没有刻意去制造戏剧性的冲突,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张力却足以让人动容。他笔下的每一次告别,每一次重逢,都充满了人生的况味。而“不忘回家的路”这个主题,更是贯穿始终,提醒着我们,无论走多远,都不要迷失自己,不要忘记内心最真实的渴望。这本书,对于那些对生活感到迷茫,或者渴望寻求一种不同生活方式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评分从小鹏的文字里,我读到了一种沉静的力量,一种在广阔天地间寻找自我定位的坚定。这本书的结构,并非线性的叙事,而是通过一个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故事,勾勒出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广阔的行走足迹。我最欣赏的是他那种将宏大的旅行经历与微小的个人感悟完美融合的能力。他写壮丽的山河,写异域的风情,但最终落脚点,始终是人本身,是人在旅途中的成长、蜕变与反思。他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能够触及读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我喜欢他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对未知的好奇,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即使是在面对困境时,也从未被消磨。而“不忘回家的路”这个主题,更是像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他在漫长的旅途中,始终保持清醒,不忘初心。读这本书,你会发现,旅行不仅仅是空间的移动,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是一次与自我对话的深刻旅程。
评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送货快
评分还没看呢,我想一定是一本非常值得学习的书!
评分宝贝很不错,卖家发货速度也很快!
评分哦呼呼会咕咕咕咕咕咕积极叽叽喳喳自己在空中
评分送货快
评分一直想买的书,正好618活动,直接买下!
评分喜欢
评分值得一读挺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