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彦明,男,1978年生于北京。某上市企业高管,知名游戏制作人,IT业创业者。常年研读历史,精通心理学、哲学、宗教,擅长剖析历史事件背后的隐情内幕,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精准而犀利。
目 录引子:重臣的故事 / 001
序 章 / 003
第一章 暗流 / 007
颠沛流离 / 008
稳健投资 / 010
一步之遥 / 013
陈群的理想 / 015
曹丕的布局 / 018
强大的皇室 / 020
司马懿的眼泪 / 023
借题发挥 / 025
吴郡四姓 / 029
刻骨铭心的恨 / 030
士族派系 / 033
兵贵神速 / 035
太和浮华案 / 037
颍川陈家 / 040
宗室的支柱 / 042
子午谷的雨 / 044
敌、友 / 047
士族领袖 / 050
遗诏的枷锁 / 052
最伟大的推销员 / 054
智者对峙 / 056
秋天的流星 / 058
名相的遗言 / 059
二狂士 / 062
隐 忍 / 065
魏室的老臣 / 069
阙上喜鹊 / 072
不可或缺的权臣 / 073
武 略 / 077
辽东京观 / 080
梦 / 082
托孤燕王 / 083
中书省大员 / 085
嘉福殿内的叹息 / 088
政治舆论 / 090
正始年:樊城解围 / 094
正始年:等价交易 / 096
正始年:背后的阴刀 / 099
南鲁党争:挑唆者 / 102
南鲁党争:孙权的大网 / 105
南鲁党争:网中的大鱼 / 107
南鲁党争:收网 / 108
正始年:曹爽亮剑 / 111
正始年:老臣的立场 / 115
正始年:王学VS玄学 / 118
正始年:阶段性战果 / 120
竹林之乐 / 123
正始年:演技派 / 130
正始年:忧虑的何晏 / 132
正始年:政变前夕 / 133
正始年:兵变高平陵 / 135
正始年:曹爽的忠臣 / 140
正始年:伊水之誓 / 142
正始年:冤案 / 145
正始年:落幕 / 150
第二章 盗亦有道 / 155
淮南一叛:知遇之恩 / 156
淮南一叛:出师不利 / 158
淮南一叛:泄密 / 160
南鲁党争: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 162
南鲁党争:余震 / 165
淮南一叛:求生 / 166
淮南一叛:负卿不负国 / 168
淮南一叛:残局 / 171
现实主义者 / 173
无悔无憾 / 175
“江东”诸葛氏 / 177
十思而后行 / 179
崛起的权臣 / 181
巢湖大堤 / 183
巢湖上的浮桥 / 185
危机公关 / 188
一桩离奇的谋杀案 / 189
违众北伐 / 194
合肥攻防战 / 196
宴无好宴 / 199
两代兴衰 / 200
落魄贵胄 / 204
失落者联盟 / 205
玉山将崩 / 208
日月入怀 / 211
在劫难逃 / 214
许昌兵团 / 216
废 立 / 217
贤 君 / 221
淮南二叛:流星 / 222
淮南二叛:忍常人难忍之痛 / 226
淮南二叛:速战 / 228
淮南二叛:藩镇的立场 / 230
淮南二叛:抗命 / 232
淮南二叛:陨落 / 234
权力的传承 / 236
兵临城下 / 238
西土战乱 / 241
咬文嚼字 / 244
死 士 / 246
淮南三叛:生于忧患 / 248
淮南三叛:挟天子以令不臣 / 251
宗室之乱 / 253
淮南三叛:天意难测 / 254
淮南三叛:吴国纠纷 / 257
淮南三叛:死于忧患 / 259
与天下人博弈 / 263
宗氏之恨 / 265
最后的权臣 / 269
才同陈思 / 270
以孝代忠 / 273
孰不可忍 / 276
解脱之路 / 278
弑君者 / 280
无进无退 / 284
善 后 / 285
皇帝的名讳 / 288
竹林之忆 / 289
竹林之殇 / 297
广陵绝响 / 299
钟会的谋略 / 301
汉中防御体系 / 303
孤立的权臣 / 305
不归途 / 309
蜀人的心态 / 310
前两路魏军 / 312
第三路魏军 / 313
晋 公 / 317
阴平奇兵 / 318
目标成都 / 320
兵临成都 / 322
各怀鬼胎 / 325
人生之巅 / 326
心存仁恕 / 331
监军的谋略 / 333
术与道:同命不同路 / 336
愚者之智 / 342
顺流而上 / 345
竹林之梦 / 346
司马昭的儿子们 / 356
晋国继承人 / 359
司马昭之心 / 361
魏国往事 / 363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 366
这本书,刚拿到手的时候,其实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面上关于三国类的书籍太多了,尤其是什么“崛起”、“权臣”之类的标题,很容易让人觉得又是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但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一种意想不到的氛围吸引住了。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没有那种宏大叙事的浮夸感,而是把焦点放在了司马懿身上,一个在曹操、诸葛亮等光芒四射的人物身边,默默耕耘、步步为营的智者。他没有像许多作品那样,将司马懿塑造成一个纯粹的奸雄或者阴谋家,而是通过大量细致的刻画,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军师的深谋远虑,以及在乱世中生存和发展的智慧。读的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独有的那种压抑、隐忍,以及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涌动的暗流。作者对历史细节的考究也令人赞赏,很多情节的铺陈都显得合情合理,不会让人觉得是为了戏剧性而刻意为之。特别是关于司马懿与曹操、曹丕之间的互动,以及他如何一步步在曹魏集团中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些描写都非常精彩,充满了张力。
评分我一直对历史人物的“转型”过程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从默默无闻到权倾朝野的角色。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恰恰在于它对司马懿“崛起”过程的深度挖掘。它没有直接给你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司马懿,而是带你一步步去看他经历了什么,学习了什么,又做出了哪些选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描绘司马懿早期的仕途,他在曹操手下时的那种谨慎和对时机的把握。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看着一个棋手,在棋盘上小心翼翼地落子,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虽然当下不显眼,但都在为日后的布局打下基础。更让我觉得“真实”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司马懿在某些时刻也面临的困境和挑战,甚至是他内心的挣扎。这种人性化的处理,让司马懿这个角色更加立体,也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这不像是一本历史传记,更像是一部人物成长史,让你看到一个充满智慧的个体,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历史的真实往往比虚构更引人入胜。作者在叙事上采取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它没有刻意去美化或者丑化任何一个人物,而是尽量还原那个时代真实的生存法则。司马懿,这个在很多故事里被描绘成足智多谋但又有些阴暗的形象,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他更多面向。他有作为军师的卓越才能,对军事谋略有着独到的见解;同时,他也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政治智慧,懂得如何在大是大非面前审时度势,如何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斡旋。尤其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对司马懿性格深处的那种隐忍和耐心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剖析。在那个群雄逐鹿、危机四伏的时代,没有足够的耐心和韧性,根本无法生存下来,更谈不上崛起。这本书让我对“权臣”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仅意味着权力,更意味着在权力背后,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和牺牲。
评分我常常觉得,读历史就像是和过去的伟人对话。而这本书,则让我感觉像是和司马懿本人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交流。它的文字非常流畅,而且充满了智慧的光芒。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司马懿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所经历的种种,更重要的是,我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本书并没有过多地关注那些血腥的战争场面,而是更侧重于司马懿在政治斗争中的策略和手段,以及他对局势的判断能力。作者的笔法非常老练,总能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些深邃的见解,让我反复品味。比如,他对司马懿与诸葛亮之间的“智斗”的描写,就显得格外精彩,充满了智慧的博弈,让人拍案叫绝。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三国那段历史的理解,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司马懿这个人物,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历史读物,充斥着各种官方的记载和冰冷的数据。但当我翻开这本书,才发现我的想法大错特错。作者用一种非常生动、极具画面感的笔触,为我描绘了一个鲜活的司马懿。他不再是教科书里那个符号化的名字,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书中对于司马懿如何在乱世中把握机遇,如何一步步建立自己的势力,以及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来,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我尤其喜欢作者对司马懿内心世界的刻画,那种隐忍、谋划,以及在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魄力,都让我印象深刻。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历史人物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智慧、关于生存、关于权谋的教科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司马懿这个人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反派”,而是一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生存和目标而奋斗的复杂个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