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火與燼-政治中的成與敗 | 齣版社: 中央編譯齣版社北京圖書發行部 | 齣版時間:2017-09-01 |
| 作者:葉禮庭 | 譯者:黃天磊 | 開本: 32開 |
| 定價: 38.00 | 頁數: | 印次: 1 |
| ISBN號:9787511733689 | 商品類型:圖書 | 版次: 1 |
前加拿大自由黨黨魁,漢娜· 阿倫特奬、喬治· 奧威爾奬獲得者 葉禮庭自傳一個政壇局外人的從政冒險,一個理想主義者對民主的反思1、本書作者葉禮庭是當今世界*具影響力、*敏銳的政治傢、知識分子之一,曾獲得喬治·奧威爾奬、漢娜·阿倫特奬等奬項。中國讀者*先接觸到他的作品是2001年在國內齣版的《伯林傳》,這本書在學界和讀者中評價頗高。葉禮庭在民族主義、恐怖主義、人權事務等領域著述頗多,而其豐富的從政經曆也使他區彆於學院知識分子,獲得瞭更多的公眾認可。 2、本書記錄瞭作者離開教席、投身政治,在經曆失敗後又重迴原點的故事。但本書遠遠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政治編年史,也不僅僅是一本迴憶錄。葉禮庭以流暢、優美的文筆敘述瞭從政過程中的跌宕起伏。本書更像是作者對現代民主政治的一場深刻反思:政治傢在一個國傢體係中究竟扮演瞭何種角色?他們對人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是什麼?如何維護一個健康的選舉製度?讀完本書,讀者會意識到,盡管民主政治有諸多令人不快之處,它卻是妥協的熔爐,是包容多元社會內部差異性的必經之路。本書所描述的現代政治體製令人信服,也嚮世人展現齣政治生態多樣性的活力。 3、本書是中國讀者瞭解西方民主製度的**入門讀物。在作者引人入勝的從政故事中,讀者將全方位瞭解議會選舉、街頭拉票、黨派鬥爭等現實場景;作者不僅是講故事高手,他還將現代政治理論與現實政治實踐巧妙結閤,極富趣味與教益。 對迷失在現代政治的民主迷宮中的讀者來說,本書猶如一枚指南針。 ——馬裏奧·巴爾加斯·略薩(諾貝爾文學奬得主)我的書架上有很多成功政治精英的迴憶錄,他們的書裏都是玫瑰色的勝利記錄。葉禮庭的這本書卻截然不同,它講述瞭一個關於謙遜、自我發現和人與人之間的紐帶的故事。 ——安妮-瑪麗·施勞特(普林斯頓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本書對民主政治現實的洞見精妙而機智,我相信對那些試圖理解民主的可能性和政治的現代流變的讀者來說,本書非常重要。 ——馬剋·斯蒂爾斯(牛津大學教授)葉禮庭是一個卓越的人。本書是一部獨特的迴憶錄,他的學識、同情和智慧支撐其走過那段混亂而艱苦的從政歲月。他的筆觸優美而真實,關於如何在充滿缺陷和潛能的現代民主中開闢一條新的道路,我不知道還有哪本書比這本書寫得更好。 ——羅伊·斯圖爾特(英國政治傢、外交官)本書觀點敏銳,觀察犀利,筆調辛辣,是一本對現代政治飽含希望的迴憶錄。 ——《衛報》本書留給讀者一種悵然若失感,很大程度上不是為瞭葉禮庭在政治上的失利,因為正如他在書中所說,失敗在*早開始時已經注定。令人感到惋惜的是現代政治中逐漸消逝的文明,作者將這種情景描繪得栩栩如生。 ——《紐約書評》從沒有讀過如此坦白的從政者自述。 ——《華爾街日報》葉禮庭也許不是一位特彆成功的政治傢,但他無疑是一位極好的作傢和政治觀察者。 ——《溫哥華太陽報》《火與燼》是對當下政治狀態的有力明證,是對政治生活的危險和愉悅的警世通言,這是任何有誌開始一段政治生涯的讀者必讀的啓濛書。 ——《多倫多星報》
“全世界的課堂上布置給學生閱讀的政治理論,大都不是那些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的人寫的,而是剩下的失敗者寫的。”2005年,執教哈佛的**學者葉禮庭突然決定迴到加拿大投身政治。2009年,他如願齣任加拿大自由黨黨魁,期望能率領自由黨取代當時的保守黨政府,並成為下屆總理。但棘手問題接踵而至:民眾對自由黨的信任度連年下跌,眾議院中黨派傾軋嚴重,競爭對手彆有用心地攻擊與抹黑,媒體常常有意麯解他的言論。 2011年競選總理慘敗後,葉禮庭重迴書齋,開始反思這段短暫的政治生涯。 選民總是非理性的?候選人都是靠不住的?政治是金錢與權力的骯髒遊戲?在這本失意政治傢的迴憶錄中,葉禮庭試圖澄清這些關於選舉製度和民主傳統的誤解,並對當今殘酷的、高度對抗化的現代民主政治做齣深刻而清晰的剖析。
著者簡介:[加拿大]葉禮庭(Michael Ignatieff,1947— )當今世界*具影響力、*敏銳的政治傢、知識分子之一。葉禮庭曾任教於劍橋大學、多倫多大學、哈佛大學等校,也曾擔任戰地記者和政治評論員多年,齣任多國政府顧問,提供人權、民主、公共安全和國際事務方麵的深刻洞見。其文章多見於《紐約書評》《金融時報》《新共和》等媒體,另著有《伯林傳》《血緣與歸屬》《戰士的榮耀》《陌生人的需求》等作品。 ·1987年,他的傢族迴憶錄《俄羅斯相冊》獲得加拿大文學*高榮譽——總督奬;·2009—2011年間,齣任加拿大自由黨黨魁;·2001年,獲喬治·奧威爾奬;·2003年,獲漢娜·阿倫特奬;·2016年11月,獲得加拿大平民*高榮譽——加拿大勛章;·2016年至今,擔任中歐大學校長。 漢娜·阿倫特奬評委會認為,葉禮庭對現實世界尤其是動蕩地區的變化有著深切的體察,他的文章將政治要務與人權事務聯係起來,提醒人們肩負起後“冷戰”時代中新的責任。
導讀:從“戰地記者”到“新人”政治傢 緻謝 **章 狂 妄 第二章 雄 心 第三章 命運女神 第四章 察言觀色 第五章 金錢和語言 第六章 責任與代議 第七章 資 格 第八章 敵人和對手 第九章 聽齣租車司機怎麼說 第十章 召 喚 索引
我一直覺得,政治的魅力在於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而《火與燼-政治中的成與敗》這個書名,完美地捕捉瞭這種特質。它就像一把鑰匙,瞬間就能打開我對曆史背後政治運作的好奇心。成功時的烈火燎原,象徵著權力的巔峰和時代的輝煌;而失敗後的灰燼,則意味著王朝的終結和曆史的沉寂。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是什麼樣的因素,能夠讓政治的火焰熊熊燃燒,又是什麼樣的力量,能將其最終熄滅,化為曆史的塵埃。我希望作者不僅僅是講述曆史的“事”,更重要的是挖掘曆史的“因”。它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能夠剖析那些政治決策背後的邏輯,分析那些關鍵人物的動機,以及探討那些影響曆史走嚮的深層原因。這本書的名稱本身就充滿瞭張力,預示著一場關於權力、智慧與命運的深刻解讀。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一種暗紅色的背景,仿佛燃燒後的餘燼,又隱隱透齣一種壓抑的力量。書名《火與燼-政治中的成與敗》更是直擊主題,讓人還沒翻開就充滿瞭好奇。我一直對曆史上的政治鬥爭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權力遊戲的背後,究竟是什麼樣的智慧、野心和命運交織在一起,最終導緻瞭帝國的興衰,王朝的更迭。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個窺探的窗口。我期待它能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曆史事件,而是能深入剖析那些關鍵人物的決策動機,以及這些決策如何像滾雪球一樣,最終堆積成巨大的成功,或是無可挽迴的失敗。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浩如煙海的曆史資料中,提煉齣那些最能代錶“火”與“燼”的時刻,並且如何將它們有機地串聯起來,形成一條清晰而引人入勝的敘事脈絡。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有一種哲學意味,成功與失敗,往往隻是一綫之隔,而“火”與“燼”的比喻,更是精準地捕捉瞭這種轉瞬即逝的變幻。我希望它能帶來一些深刻的思考,讓我們在迴溯曆史的同時,也能反思當下。
評分我一直對“權力”這個概念有著莫名的好奇,它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又是如何塑造一個人,乃至一個時代的?《火與燼-政治中的成與敗》這個書名,瞬間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總覺得,政治就像一場精心編排的戲劇,有輝煌的開場,也有落幕的悲涼。而“火”與“燼”,簡直就是對這種戲劇性最貼切的比喻。成功時的意氣風發,如同烈火燎原,光芒萬丈;而一旦失足,或是被更強大的力量吞噬,就如同灰飛煙滅,不復存在。我特彆好奇,作者是如何在曆史的迷霧中,挖掘齣那些能夠點燃“火”的因素,又如何解釋那些導緻“燼”的誘因。這本書如果能做到,不僅僅是敘述宏大的曆史事件,更能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去剖析那些驅動他們前進的動力,以及讓他們走嚮失敗的根源,那將是一次非常寶貴的閱讀體驗。我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些關於權力運作的全新視角,讓我對政治的理解更加深刻。
評分每次看到關於政治史的書籍,我總會被那種復雜性和多麵性所吸引。《火與燼-政治中的成與敗》這個書名,我第一眼看到就覺得非常 striking,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標題,更像是一種哲學性的概括,將政治生涯中最具戲劇性的兩個極端——輝煌的成功與徹底的失敗——濃縮在一起。我一直認為,曆史上的那些偉大人物,他們的成功往往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和犧牲,而那些走嚮衰敗的統治者,也並非全然是昏聵無能,很多時候,失敗隻是因為一個細微的判斷失誤,或是外部環境的不可控因素。這本書的名稱,讓我對作者的敘事方式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能像一部恢弘的史詩,將那些政治舞颱上的風雲變幻,那些輝煌的時刻,以及那些無可挽迴的悲劇,都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通過對“火”與“燼”的對比,來揭示政治的本質,以及那些決定成敗的關鍵性因素。
評分說實話,拿到這本《火與燼-政治中的成與敗》的時候,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那種沉甸甸的厚重感,不僅是書本身的物理重量,更是一種知識和曆史分量的預感。我一直覺得,政治這件事,錶麵上看是國傢大事,但歸根結底,還是人的事情。是那些身處高位的人,他們的選擇、他們的權衡、他們的妥協,甚至是他們的私欲,共同書寫瞭曆史的篇章。這本書的書名起得太巧妙瞭,恰如其分地描繪瞭政治生涯的跌宕起伏。有時候,一場成功的戰役,一次精明的政治博弈,就像熊熊燃燒的烈火,照亮瞭一個時代;而有時候,一次失誤的判斷,一次權力的腐蝕,又會迅速將一切焚為灰燼,隻留下曆史的殘垣斷壁。我希望作者能夠帶我走進那些真實的權力中心,感受那種刀光劍影般的角力,體會那些決斷時刻的巨大壓力。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曆史事件的復述,更應該是一種對人性、對權力本質的深刻洞察。我期待它能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展現那些在曆史洪流中,是如何被“火”點燃,又如何最終化為“燼”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