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增订版) | ||
| 定价 | 36.00 | |
| 出版社 |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
| 版次 | 2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10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刘敬东、张玲玲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 页数 | 432 | |
| 字数 | 149 | |
| ISBN编码 | 9787516216576 | |
艾四林,1965年生,湖北红安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研究。出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哈贝马斯》《民主、正义与全球化》《艾四林论文选》等著作。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人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刘敬东,哲学博士,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术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曾获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张玲玲,法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1.2017年正值 同志《实践论》《矛盾论》发表80周年。近日中宣部、中*部向全国各级机关党委发出文件通知,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落实学习“两论”,作为辅导读物配合中宣部、中*部关于开展学哲学用哲学主题学习通知精神,定位精准、创新大胆、恰逢其时、满足需求。
2.本书由马工程首席专家、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领衔总主编,并作总序推荐,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郭湛作序推荐,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敬东教授执笔撰稿,是国内首部大字版单本经典、小本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精品力作。
3.本书文前附 《实践论》《矛盾论》两篇经典论著,既满足大家阅读原文的渴望,又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两论”的深刻内涵。原文来自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选集》 卷。
4.作为献礼重点党建读物隆重推出,《〈实践论〉〈矛盾论〉导读》重温领袖经典,唱响时代主旋律,学习“两论”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总序 读经典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艾四林 /I
序 ……郭 湛 /III
实践论(一九三七年七月) /1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 /15
一章 引论 /001
一、《实践论》《矛盾论》: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逻辑 /00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秘密:坚持理论与实践、普遍性与
特殊性的统一 /004
三、《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当代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 /010
四、《实践论》和《矛盾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与主要贡献 /027
第二章 《实践论》解读 /039
一、《实践论》概说 /040
二、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043
三、关于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048
四、关于真理及其发展的辩证法 /056
五、《实践论》:作为实践哲学的方法论意义 /059
第三章 《矛盾论》解读 /069
一、《矛盾论》概说 /071
二、两种宇宙观 /084
三、矛盾的普遍性 /093
四、矛盾的特殊性 /099
五、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117
六、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21
七、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136
八、《矛盾论》:作为实践哲学的方法论意义 /139
参考文献 /153
至于《矛盾论》的导读部分,情况似乎更糟一些。这部经典本身就以其深刻和抽象著称,需要极其清晰和富有洞察力的导引。我原本寄望于这本书能帮助我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些复杂概念之间的错综关系。然而,书中的导读部分,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在做概念的堆砌。作者似乎更倾向于罗列定义,而非展示矛盾是如何在实际斗争中相互转化和起伏的。例如,在阐述对立统一规律时,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如何运用这一规律来分析当前社会现象的实例,但导读中提供的例子显得陈旧且缺乏新意,未能成功地将哲学原理与现代读者的经验世界连接起来。结果就是,读者依然需要自己去啃读原文,才能真正体会到矛盾分析法的强大力量,导读本身似乎并未起到应有的桥梁作用。
评分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号称囊括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导读本,但坦白说,我对这本书的实际内容感到有些困惑和失望。首先,关于《实践论》的导读部分,我期待能看到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深入剖析,特别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然而,书中的论述显得有些平铺直叙,缺乏对关键概念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辩证关系的生动阐释。比如,在讨论认识的飞跃时,我希望能看到更多结合历史案例的细致分析,而不是简单地引用原文。那种如同教科书式的讲解,让我觉得作者只是在重复已有的结论,未能提供读者真正需要的“导读”——即启发性的、能引导我们深入思考的视角。整体来说,导读部分虽然结构完整,但深度不足,未能真正触及这两部经典的核心精髓,读起来让人感觉有些意犹未尽,仿佛只是在阅读一份大纲式的摘要,而非导读。
评分关于书中是否“完整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部分内容,这一点我持保留态度。虽然书名中提到了这些“哲学书籍”,但实际在导读和正文的穿插中,相关内容的引用显得非常零碎和跳跃。如果一个读者是希望通过这本导读来系统性地了解这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脉络,那么这种碎片化的呈现方式显然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它更像是一个包含了很多不同著作引言的“大杂烩”,而非一个有条理的哲学入门读物。尤其是在涉及《资本论》等宏大著作时,如果仅仅是摘录一些片断的哲学论述,而缺乏对其经济学分析框架的有效导引,那么对读者的价值是极其有限的。真正的导读,应当是引导读者理解作者构建理论的逻辑路径,而非仅仅展示结论的片段。
评分总而言之,以一个寻求系统深入学习的读者的视角来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意味稍浓。书名许诺了一个详尽的、包含多部重量级经典的导读和汇编,但实际交付的内容却显得力不从心。它似乎试图用数量上的庞杂来弥补质量上的不足,将几部重要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经典的作品精髓稀释在了并不出彩的“导读”之中。对于想要真正掌握《实践论》和《矛盾论》精髓,并将其与更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关联起来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的帮助微乎其微。我希望看到的是更专注、更精炼、更具启发性的哲学解读,而不是这种略显敷衍的拼盘式整合。最终,我发现自己还是需要回归到更专业的、对特定文本进行深度挖掘的读物上去。
评分更令人费解的是,既然这本书的标题强调“完整收录”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原文,那么原文的呈现方式也应当是高质量的。但实际阅读下来,我发现原文的排版和注释似乎也存在一些问题。清晰易读的排版是阅读经典的基础,然而,我阅读时发现某些章节的字体大小和行间距处理得并不理想,使得长时间阅读后眼睛非常容易疲劳。此外,对于一些历史背景或哲学术语的注释,如果能做得更详尽、更具参考价值,无疑会大大提升阅读体验。目前的注释水准,只能算是勉强及格,对于初次接触这些经典理论的读者来说,可能依旧会因为缺乏必要的语境解释而感到吃力。高质量的原文呈现,是导读成功的前提,而在这方面,这本书的表现只能说是平庸,未能体现出“增订版”应有的精良制作水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