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圖解精益管理標杆 | ||
| 作者: | 劉勝軍 | 開本: | |
| YJ: | 69 | 頁數: | |
| 現價: | 見1;CY=CY部 | 齣版時間 | 2016-04 |
| 書號: | 9787111528654 | 印刷時間: |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版次: | |
| 商品類型: | 正版圖書 | 印次: | |
自序——我的精益人生
前言
一、管理基礎 2
(一)管理的起源與發展 2
(二)管理的定義 4
(三)PDCA循環 5
二、現場管理的定義與結構 7
(一)什麼是現場 7
(二)什麼是現場管理 9
(三)現場管理的目標 11
(四)現場管理的方法 13
(五)現場管理的原則 14
(六)現場管理的日常工作 15
(七)現場管理的實施方法 18
三、改善和現場管理 20
(一)改善和現場管理的關係 20
(二)現場改善的內容與原則 21
(三)改善的意識 22
(四)現場管理的常用改善方法 25
一、團隊改善 35
(一)團隊改善的定義 35
(二)團隊改善的結構及角色 36
(三)團隊改善的方嚮和目標 38
二、一周一標杆 39
(一)一周一標杆方法論 39
(二)一周一標杆推進模型及流程 40
(三)一周一標杆推進實操方法—3S實戰 41
三、5S改善 42
(一)5S概述 42
(二)“5.5.5”活動概述 44
(三)“5.5.5”活動改善周實踐 45
(四)OPL標準化 47
四、PRO-TPM改善 51
(一)什麼是設備管理 51
(二)PRO-TPM的基本定義 55
(三)PRO-TPM的展開階段 57
(四)設備綜閤效率——OEE 58
五、浪費改善 65
(一)浪費的概念與分類 65
(二)精益管理的七大浪費 67
(三)作業浪費的消除 74
(四)五個WHY 76
六、改善流程標準化——八步法改善 77
(一)團隊改善八步法的概念 77
(二)團隊改善八步法的推進方法 78
(三)團隊改善八步法案例 79
一、日常管理 103
(一)班組長的YT 103
(二)班組會議 104
(三)班前、班中、班後點檢 106
二、4M管理 109
(一)人員(Man)管理 109
(二)設備(Machine)管理 112
(三)物料(Material)管理 116
(四)標準作業(Method 1) 117
(五)快速轉産(Method 2) 119
三、異常管理及改善 126
(一)什麼是異常 126
(二)生産日報 129
(三)統計分析 130
四、五星班組 131
(一)五星班組的概念 131
(二)五星班組的推進方嚮 132
(三)五星班組的推進步驟 133
(四)五星班組的晉級流程 134
一、目視管理概述 136
(一)目視管理的定義 136
(二)為什麼實施目視管理和目視經營 138
(三)推進目視管理和目視經營的必要性 139
(四)間接部門的改革目標 140
(五)目視管理和經營管理的質量 141
(六)目視管理的導入程序和要點 143
(七)生産目標的目視管理推進方法 148
二、現場目視管理 151
(一)由生産管理的目標看目視管理的必要性 151
(二)基本環境目視化 154
(三)現場3M管理目視化 164
(四)班組運營管理目視化 183
(五)班組績效管理目視化——效率管理 193
(六)班組績效管理目視化——成本管理 199
(七)班組績效管理目視化——質量管理 202
一、由生産技術部門的職責看目視管理的必要性 204
二、生産準備日程管理 206
三、設備計劃管理 209
四、生産現場改善日程管理 213
五、設備維護管理 215
六、作業、工程、品質管理基準的維持管理 217
七、成本下降、生産效率提高、實績管理 219
一、由生産管理部門的職責看目視管理的
必要性 222
二、怎樣纔能做好PMC工作 224
三、生産能力管理 227
四、生産日程管理 229
五、訂單交貨期管理 231
六、降低製品庫存管理 233
七、生産計劃、訂單交貨期實現率管理 235
八、縮短製造周期管理 238
一、由采購、外協管理部門的職責看目視
管理的必要性 242
二、下單交貨期遵守率管理 244
三、配件集中管理 247
四、降低材料、零件庫存管理 249
五、縮短調配周期管理 252
一、由品質管理部門的職責看目視管理的
必要性 255
二、降低投訴管理 257
三、降低不良管理 259
四、分析不良管理 262
五、檢查日程管理 264
六、初期流動管理 267
七、外協加工廠品質管理 269
一、由開發設計部門的職責看目視管理的
必要性 272
二、開發設計日程管理 274
三、設計工時管理 276
四、設計課題管理 278
五、設計品質管理 280
六、設計變更管理 282
七、VE、降低成本推進管理 284
八、降低設計不良管理 287
一、由銷售部門的職責看目視管理的必要性 290
二、銷售預算管理 292
三、銷售前景管理 295
四、 商談管理 299
五、銷售負責人行動管理 301
這本《圖解精益管理標杆》完全顛覆瞭我對精益管理的一些刻闆印象。我一直認為精益管理是製造業的專屬,離我們這些從事服務業的人很遠。但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大開眼界,它所闡述的精益原則和工具,比如價值流分析、5S現場管理、持續改進的理念,在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部門,隻要涉及到流程優化和效率提升,都能找到適用的地方。書中用大量的圖示來解釋復雜的概念,這點真的非常棒。比如,關於“防錯法”(Poka-Yoke)的介紹,書中用瞭一個非常生動形象的圖,展示瞭如何通過簡單的設計來避免人為錯誤,我甚至能立刻聯想到自己工作中可能齣現的類似問題,並思考如何應用這種思路來預防。而且,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它非常注重實踐性。它通過分析那些在各自領域內做齣傑齣成績的企業,展示瞭精益管理是如何幫助他們實現突破的。這些案例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神話”,而是非常接地氣的“故事”,裏麵充滿瞭真實的問題、具體的解決方案和可衡量的成果。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可視化管理”的部分,它不僅僅是強調瞭信息透明,更是提齣瞭如何通過各種可視化工具,讓工作流程、進度、問題點都一目瞭然。這對於我們團隊的協作和溝通,非常有指導意義。這本書讓我覺得,精益管理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管理學名詞,而是一套切實可行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和思維方式。
評分坦白說,我之前對精益管理抱有相當大的懷疑態度,總覺得那是一套過於理想化、難以在現實復雜環境中有效實施的方法論。但《圖解精益管理標杆》這本書,以其極其直觀和深入淺齣的方式,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的“圖解”優勢真的是名副其實,那些精心設計的流程圖、魚骨圖、帕纍托圖,一下子就把那些枯燥的理論變得生動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我過去總是被各種管理術語搞得暈頭轉嚮,但在這本書的引導下,我終於能清晰地理解諸如“準時化生産”(JIT)、“拉動式生産”等核心概念的實際運作邏輯。書中引用的案例更是點睛之筆,它選取瞭眾多行業內的佼佼者,詳細剖析瞭它們是如何一步步將精益理念融入企業文化,並從中獲益的。這些案例並非泛泛而談,而是充滿瞭細節,比如某個企業是如何通過精益改善,將産品交付周期縮短瞭多少,或者是如何通過消除某一環節的浪費,節省瞭多少成本。這讓我看到瞭精益管理在現實世界中的強大生命力,以及它能夠為企業帶來的切實價值。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改善的文化”的探討,它強調瞭精益管理不僅僅是工具和技術,更是一種思維模式和組織文化。這本書讓我明白,要真正實現精益,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動,更需要基層員工的積極參與。它鼓勵我去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一點一滴地做齣改善。
評分《圖解精益管理標杆》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教科書,不如說是一本實用的“操作指南”。我之前接觸過一些管理類的書籍,很多都是理論先行,講瞭很多“為什麼”,但很少講“怎麼做”。而這本書,恰恰彌補瞭這一點。它把抽象的管理理念,通過大量的圖示和案例,轉化成瞭具體的行動步驟。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消除浪費”的細緻剖析。很多時候,我們意識不到自己工作流程中的浪費,或者即便意識到瞭,也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去根除。書中列舉瞭七種主要的浪費類型,並且用圖示說明瞭這些浪費在實際工作場景中可能齣現的形式,比如等待、庫存、過度加工等等。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工作,發現瞭很多曾經被我忽略的細節。例如,在項目管理中,我之前總以為隻要按時完成任務就是高效,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即使任務按時完成瞭,如果過程中産生瞭不必要的溝通成本、返工,或者形成瞭過量的中間産物,那都算是一種浪費。書中的案例也很有說服力,它展示瞭不同行業的企業是如何通過精益實踐,顯著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的。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看闆管理”的介紹,它用非常直觀的圖示展示瞭看闆的運作機製,以及如何通過看闆來可視化工作流程,限製在製品數量,從而達到柔性生産和按需生産的目的。這對於我們這種需要處理大量並發任務的團隊來說,非常有藉鑒意義。總而言之,這本書不是讓你死記硬背理論,而是引導你去觀察、去分析、去實踐。
評分拿到這本《圖解精益管理標杆》的時候,我其實是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我一直覺得精益管理這個概念有點玄乎,聽起來高大上,但具體要怎麼落地,怎麼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卻常常讓我感到摸不著頭腦。市麵上關於精益管理的書不少,但很多都充斥著理論術語,讀起來像是天書,看完之後還是不知道從何下手。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它的“圖解”二字。我一直覺得,對於很多概念性的東西,如果能有直觀的圖示來輔助理解,效果會事半功倍。果然,翻開這本書,裏麵大量的流程圖、示意圖、對比圖,一下子就把那些復雜的概念變得生動起來。比如,關於價值流圖的繪製,書中就用一個非常清晰的圖示,一步一步地展示瞭如何識彆和分析價值流,如何找齣浪費環節。這比單純的文字描述要容易理解多瞭。而且,書中選取的都是行業內的標杆案例,這些案例不是憑空想象齣來的,而是真實的企業在實際運營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案。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精益管理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以及它帶來的實際效果。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持續改進”的部分,它不僅僅是強調瞭不斷優化,更是給齣瞭具體的工具和方法,比如PDCA循環,以及如何通過數據來驅動改進。這讓我覺得精益管理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口號,而是一套切實可行的工具箱,我可以隨時取用,並應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這本書的語言也比較通俗易懂,沒有太多艱澀的專業術語,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閱讀。
評分我一直認為,管理書籍最怕的就是“空談理論”,《圖解精益管理標杆》這本書則完全避開瞭這個陷阱。它的最大特色在於“圖解”的運用,這使得很多抽象的管理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我曾閱讀過不少關於精益的書籍,但很多都停留在文字的描述,讓我難以將其與實際工作場景聯係起來。而這本書,通過大量的流程圖、示意圖,生動地展示瞭精益管理在實際操作中的樣子,例如,關於“價值流圖”的繪製,書中就通過非常清晰的圖示,一步步引導讀者理解如何識彆和分析價值流,以及如何發現其中的瓶頸和浪費。這讓我覺得,即使是初學者,也能通過這些圖示快速掌握核心要點。此外,書中選取瞭大量行業內的標杆案例,這些案例並不是憑空而談,而是基於真實的企業實踐。通過對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精益管理在不同行業、不同場景下的應用,以及它所帶來的實際效益。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全員參與”的討論印象深刻,它強調瞭精益管理並非管理者單方麵的責任,而是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書中展示瞭如何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員工的改善意識和參與度,這讓我覺得精益管理是一套係統性的工程,需要自下而上地推進。總而言之,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實用的框架,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精益管理,並從中找到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的途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