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图谱则有着科学目的:记录植物物种或局部的形态特征。植物学图谱需要有一定的普遍性,必须忽略个体标本的某些不**之处,才能代表一个物种或一个物种的某个特殊形态。这就要求绘图者具有一定的植物学背景知识,他/她必须选取*具代表性的标本,还得知道这些标本上有哪些不**之处是需要被忽略的。在一幅**的植物学图谱作品中,艺术效果还不能因为科学目的而减分。马丁·里克斯编著的《植物大发现(黄金时代的图谱艺术)》从*早的植物艺术绘图和植物学图谱开始讲起,追溯整个发展过程,重点展示邱园图书馆的藏书和艺术藏品。
从诸如古代壁画之类早期社会的艺术尝试,到19 至20世纪植物猎人的探索,人们在研究植物的过程中 绘成的画作一直让自然爱好者着迷。
马丁·里克斯编著的《植物大发现(黄金时代的 图谱艺术)》是一本关于植物图谱艺术发展史的图册 ,从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的艺术收藏品中精选了 250多幅珍贵的、***的或是之前从未发表过的 图谱,以此为主线,讲述了勇敢无畏的植物探索者( 其中一些人机缘巧合地成为了植物画家)和众多撰写 植物志的专业艺术家远征路上的精彩故事,阐述了当 时作为娱乐消遣的艺术活动是如何深刻影响了我们对 世界以及辉煌自然的认识,适合自然史、植物、绘画 和艺术的爱好者阅读。
本书中的经典画作聚焦于17至19世纪这一植物大 发现的黄金时代。这部精美的著作真正着眼**,不 仅记录了几个世纪以来从中国到印度横跨多个大陆的 植物绘画艺术的发展,还探究了全世界的研究者在新 世界探索和新物种记录上所做的植物写生集。此外, 本书还着重描述了植物艺术世界中的一些关键人物( 如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乔治亚·狄奥尼修斯·埃 雷特和弗朗西斯·鲍尔等)以及他们的作品。
马丁·里克斯(Martyn Rix),植物学家,《柯蒂斯植物学杂志》编辑,对植物画艺术的了解无与伦比。他是剑桥大学的植物学博士,曾在苏黎世大学植物园和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威斯利花园工作。他考察的脚步遍布世界各地,旨在发掘新的园艺植物。他曾出版或联合出版过众多图书,包括大受欢迎的《植物园》。
引言
1 植物艺术绘图的起源
莱昂纳多·达·芬奇
2 16 世纪早期作品
雅各布·利戈齐
3 17 世纪花草集
荷兰花卉绘图
4 北美植物
林奈和植物分类学
5 累范特远征者
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
6 去俄罗斯和日本探险
牛皮纸博物馆
7 植物湾和湾那边
约瑟夫·班克斯爵士
8 英国的黄金时代
德拉尼夫人和纸艺镶嵌
9 南美大冒险
桑顿的《花之神殿》
10 法国黄金时代
约瑟芬皇后
11 园艺与植物学插图类杂志
亨利·C. 安德鲁斯
12 早期中国植物图谱
戴维德神父和法国传教士
13 东印度公司创办的学校
《丹麦植物志》(1761—1883)的故事
14 邱园新时代
乔治·莫
15 维多利亚时期的旅行者
艾维斯和百合属植物
16 中国植物进入欧洲
现代花草集(把中国带进欧洲)
17 战争时期及以后的花卉植物水彩画展
植物水彩画的展示
18 传承传统
参考书目
说明
阅读体验的舒适度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内容详实、需要长时间专注阅读的非虚构类书籍。这本书的开本和字体选择,似乎都经过了精心考量,旨在提供最佳的视觉舒适度。我一直认为,好的出版物应该尊重读者的眼睛,不应该为了节省成本而在纸张质量或印刷清晰度上妥协。从外包装给我的初步印象来看,这本书在实体品质上绝对是下足了功夫。这种对“物”本身的重视,往往也预示着内容层面的深度与广度。如果内容真的如封面所暗示的那样丰富详尽,那么一个优质的阅读载体是必不可少的。我希望这本书能经得起我一遍又一遍的细读和标注。
评分我最近在寻找一本能够激发我对植物世界好奇心的读物,而我目前手上的这本书,从侧面展现出的那种对知识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深情,非常打动我。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些关于18世纪探险家的纪录片,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未知的丛林,只为记录下从未被世人所见的物种,那种纯粹的热忱和学术追求,是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多见的品质。这本书的整体氛围似乎就是在向我们致敬那段黄金时代的探索精神。我个人非常注重书籍带给读者的情感体验,如果一本厚重的学术书籍能同时兼具美感和故事性,那无疑是上乘之作。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似乎就在努力营造这种氛围,让人感觉不是在“学习”,而是在“追随”那些伟大的先驱者的脚步。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复古的油画质感,加上精致的字体排版,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充满探索精神的年代。我一直对自然史类的书籍抱有特殊的偏爱,尤其是那些早期博物学家的手稿和观察记录,总觉得能从中窥见那个时代独有的浪漫与严谨。这本书的装帧无疑是成功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每一次翻阅,都能感受到纸张的细腻触感,以及油墨散发出的那种陈旧而迷人的气息。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用心,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内部文字,但仅仅从目录和章节的划分来看,就能感受到脉络的清晰和逻辑的严密。这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旅程充满了期待,相信它能带我进入一个由植物构建的奇妙世界。
评分我常常在想,那些历史上的博物学家们,是如何在信息匮乏的年代,建立起如此庞大而精确的植物分类体系的。这本书的名字中带有“图谱”二字,这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图谱不仅仅是图片的集合,它更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索引和结构。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清晰的对比图、分类树状图,或者不同物种之间的形态演变路径。对我而言,一个好的图谱是搭建知识框架的基石。如果这本书能成功地将复杂的植物学知识通过精妙的图文编排方式呈现出来,那么它对任何想要系统学习植物学的人来说,都将是无价之宝。我关注它是否能提供一个既有历史深度,又具现代参考价值的视觉百科全书式的体验。
评分作为一个对插画艺术有所涉猎的人,我对任何涉及视觉呈现的出版物都会格外挑剔。这本书的封面和内页插图(尽管我只看到了极少的预览)所透露出的专业水准,让我感到非常惊喜。那种精细到每一个叶脉、每一朵花蕊都一丝不苟的描绘方式,是现代摄影技术难以完全替代的。它不仅是科学记录,更是一种审美体验。我深信,一个优秀的植物学图谱,其价值不仅在于其信息的准确性,更在于它如何将复杂的生物形态转化为清晰、富有感染力的视觉语言。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来一系列高质量的复刻版画作,让我能够近距离欣赏那些经典的手绘作品,感受艺术家在创作时的心境与技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