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像恐龙一样不停奔跑:骑摩托环中国百日漫记 旅游/地图 书籍 |
| 作者: | 狂奔的恐龙 |
| 定价: | 69.0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6-02-01 |
| ISBN: | 9787302427308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大32开 |
| 内容简介 | |
| "2014年7月9日,作者一个人骑着一辆国产250cc排量的摩托车从杭州出发,一路向北,直至中国的漠河,再到内蒙古,深入西北腹地甘肃、新疆,穿越新藏线到达西藏,并由滇藏线入云南,抵达的腾冲,再经广东、福建,返回浙江。整整100天,26000公里,作者走遍了16个边境省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上,描了一遍“大公鸡”。 一路上,作者看到了太多的优美的自然景观,更看到了这个古老而广阔的国度里,各地人们的生活与生存状态,他希望与你分享在路上的那些感动:那些朴实的、市侩的、善良的、热情的、精明的、无奈的、矛盾的、简单的、脆弱的、幸福的、空虚的、真诚的人们,说着各种语言,办着各种营生,高兴悲伤,嫁娶婚育,贫穷富贵,生老病死,予取予求,他们用*的勇气和力量生活着。每一个人的喜怒伤悲汇集在一起,组成了一股巨大的洪流,推动着这个国家向前行进。 |
| 目录 | |
0 出发 / 001 1 跨三省日行千里 / 007 2 这是北方的夏天 / 015 3 码头小镇 / 023 4 矮马!矮马! / 029 5 骑摩托的老头 / 037 6 朝鲜 / 045 7 不可错过的露营地 / 061 8 黑土地,我们用鲜血供奉你 / 067 9 在希望的田野上 / 075 10 一个一个人 / 081 11 亲爱的,这里是原 / 093 12 横跨内蒙古 / 103 13 西北偏北 / 121 14 兰州 兰州 / 129 15 青海 / 139 |
| 编辑 | |
| “我们其实都期望上有另一个自己,在过着不同于自己的生活,做着自己不敢做的事,过着自己想要过的生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每日在办公室朝九晚五、披星戴月工作的你,在课堂上低头玩手机、打盹儿的你,卖肾也要买iPhone的你,是不是没想到另外一个人在同样的一段时间里面,将买土豪机的工资,用在了完成一次孤独而壮丽的旅行上,在旅行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说不定,恐龙就是另外一个你呢? |
| 媒体评论 | |
?以前我没有想过,在我们平淡无奇的朋友圈里,会有一个人在有限的时光里踩着青葱岁月的沙漏,抬头挺胸,昂阔步,像一头*一样无所畏惧地向未知狂奔。他不但像一头*一样绕着中国狂奔了一圈,还完好无损地回来了。恐龙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原来勇敢一点出发了,倔强一点坚持了,未知的那一头真的会芳碧连天。为此,在他为新书众筹时,我曾建议书名就叫《像*一样去骑行》,不知道有没有用。 ??? 借冯唐的一句话送你:心里一撮小火,身体离地半尺,不做蝼蚁,不做神,做个写字的人。是不是写字的人不重要,因为你我都知道写字的人大都过得不好,重要的是继续像*一样跑下去。 ?????????????????????????????????????????????????????????????????????? ——王凯 ? ??? 这一次,恐龙玩大了。他辞去了体面的工作,骑着摩托车,用整整三个多月时间丈量祖国边疆的每一土地。与之前的西藏之旅相比,现在他显然已经是一位成熟的旅行家——他不只看风景,而是沿途有了更多深入的乡土调查。他和每一位相遇的人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生活,体验他们的经历。从他的书稿里,你会看到无数小人物的故事,他们有名有姓,有血有肉,我读着,感觉他们就生活在自己身边。 ??? 这样的旅行笔记,不是一个普通的旅行爱好者、摩托玩家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有深厚文字功底、人文情怀的旅行家作品。 ??? 它,不只是传统意义的旅行书。 |
从“旅游/地图”这个分类来看,这本书应该在实用性和故事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我个人对于地图的兴趣,更多的是基于对路线的好奇,而非纯粹的导航需求。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规划这条“百日”路线的?是否刻意避开了热门景区,选择了那些地图上只有细细小线连接的秘境?地图不仅仅是方寸之间的纸张,它代表着无数次决策、无数个岔路口的选择,每一个选择背后都可能连接着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或者一次艰难的挫折。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路况的“黑话”,那些只有长期骑行者才懂的术语,关于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或者如何与当地的交通规则“博弈”。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手绘的简易地图或者路线图的注解,哪怕只是草草几笔,都会大大增强那种“亲历者”的真实感,让读者仿佛也能沿着那条蜿蜒的线索,感受到路途中的起伏和跌宕。
评分这本关于骑摩托环游中国的游记,光是书名就够吸引人了,“像恐龙一样不停奔跑”——这个比喻太生动了,让人立刻联想到那种在广袤大地上肆意驰骋、充满原始生命力的画面。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个性情中人,对自由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翻开扉页,我期待能看到的不只是冰冷的里程数字和景点打卡记录,而是那种深入骨髓的体验:风声如何穿过头盔缝隙,不同地域的烟火气如何混合在一起,那些在路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故事和眼神。我尤其好奇,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骑行上百日,是怎样一种对体力和精神的双重考验?那种连续不断的运动,是否真的能让人进入一种近乎“忘我”的境界,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巨兽一样,只专注于眼前的路和远方的地平线?这本书,或许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让我们这些习惯了朝九晚五的城市人,得以窥见一种全然不同的、野性的生活方式。它不应该只是一本记录,更应该是一种邀请,邀请我们暂时卸下束缚,去感受那份纯粹的、用双脚丈量大地的震撼。
评分想象一下,这是一本陪伴我度过漫长冬夜的书。我需要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温暖,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热量”。阅读这本书时,我希望能够感受到那种引擎的轰鸣声仿佛就在耳边,空气中夹杂着柴油、灰尘和汗水的味道。作者的文字应该具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我就是那个坐在后座的隐形乘客,身体随着摩托车的每一次倾斜而晃动。这种感官的全面调动,远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有效。我想要体会那种身体达到极限后,精神却无比清醒的奇妙状态,那是只有在极端的、持续的运动中才能获得的“洗礼”。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不再是关于“中国”的旅行,而是关于“自我”的一次深刻探索,一次用速度和距离来重新定义生命可能性的尝试。
评分阅读体验上,我更关注作者如何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骑行旅行,很多美景都是一闪而过的,要求作者必须具备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强大的文字转译能力。我希望看到那些关于光影的细腻描写,比如清晨高原上第一缕阳光如何将雪山染成橘红色,或者傍晚时分,在某个不知名的小镇,灯火初上时,空气中弥漫的饭菜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如果作者只是简单地罗列“我去了A地,吃了B美食”,那这本书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真正的旅行文学,需要将地理坐标转化为情感坐标。我期待那种深沉的、带有一丝哲思的文字,探讨“在路上”和“在家”的区别,思考“停下”和“继续”的意义。骑行带来的持续震动和疲惫,往往是催生深刻思考的温床,我希望作者能把这些感悟,用一种不矫揉造作、甚至略带粗砺感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像摩托车在颠簸路面上发出的那种坚实而有力的轰鸣声一样,直击人心。
评分这本书的基调,从书名来看,似乎充满了挑战和一种近乎固执的执行力。但我更期待看到“奔跑”背后的脆弱和迷茫。一个人,在漫长的旅途中,长时间的孤独是最大的敌人。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处理那些“不想再骑了”的瞬间?是靠着对远方的憧憬,还是靠着对既定目标的坚守?这种长途独行中的心理调适,远比克服机械故障更具人性的张力。我希望看到作者承认自己的软弱,记录下那些在无人区里对着星空产生的无助感,或者在遭遇不公待遇时的愤怒与无力。只有当这些真实的、不那么“英雄主义”的时刻被坦诚地展现出来,这个“不停奔跑”的故事才算完整,才更有力量。这种真实的冲突和自我对话,才是让一本旅行游记超越普通游记的关键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