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推薦序
推薦序一 東尼·博贊 Tony Buzan(思維導圖創始人、世界大腦先生)/1
推薦序二 剋裏斯·葛瑞芬斯(英國博贊思考中心CEO)/3
推薦序三 佃永寶(博贊亞洲總部總裁)/5
推薦序四 張渭民(博贊壓軸總部CEO)/7
推薦序五 馬彥文(香港博贊中心行政總裁)/9
推薦序六 譚雅·斐那南(泰國博贊中心總裁)/11
作者序
作者序一 陳資壁 /13
作者序而 盧慈偉 /19
閱讀一張思維導圖
1 如何看思維導圖/3
動手做思維導圖
2 思維導圖法的邏輯思考訓練/23
3 思維導圖法的自由聯想練習/33
4 思維導圖法的觀察力與關聯性訓練/49
5 思維導圖法的BOIs練習/63
找迴你的圖像潛力
6 形狀的秘密/89
7 小小設計傢/103
8 形狀新視野/117
9 文字圖像畫/131
思維導圖法基礎運用
10 思維導圖筆記技巧/143
11 思維導圖進階技巧/159
12 書籍的重點整閤技巧/169
13 思維導圖法學習地圖/193
這本書絕對是近期我讀過最讓人耳目一新的工具書瞭,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畫圖”的指南,更像是一把鑰匙,幫你打開瞭理解和組織復雜信息的大門。我以前總覺得思維導圖這東西,要麼是給特彆有條理的人用的,要麼就是畫得花裏鬍哨沒什麼實際用處。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從最基礎的邏輯構建講起,不是生硬地告訴你“把想法寫在中心”,而是深入剖析瞭人類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然後自然而然地引齣導圖這種結構是多麼高效和貼閤我們思維習慣。比如,書中對於“層級劃分”的講解就非常到位,它不是簡單地教你畫分支,而是教會你如何通過清晰的層級來管理不同重要性和關聯性的信息點,這對於我處理項目規劃和學習筆記時,簡直是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且,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說教感,更像是邀請你一起進行一場思維的探險。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如何避免思維導圖變成一堆亂麻”的技巧,那些關於關鍵詞提煉和視覺符號運用的建議,細緻到讓你覺得自己的筆記從此可以告彆“一團漿糊”的狀態瞭。這本書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看任何資料的抓重點能力都增強瞭,不再是零散地接收信息,而是能在腦海中自動建立起信息之間的聯係網絡。
評分從裝幀和印刷質量來看,這本書也體現瞭齣版方的用心。紙張的質感很好,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而且內容排版非常注重閱讀體驗,大量的空白和清晰的字體讓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但更重要的是這本書內容本身,它給我最大的啓示是:思維導圖的本質是“可視化思考的過程”。很多市麵上的書籍都側重於教你如何利用導圖來“總結”已經完成的工作,但這本書卻著重於如何用導圖來“驅動”思考的生成。它教你如何從一個模糊的問題開始,逐步逼近解決方案,這個過程中的迭代和修正,都被清晰地展示瞭齣來。特彆是關於“發散性思維”和“收斂性思維”如何在同一張圖上和諧共存的章節,處理得非常高級和平衡。它沒有要求讀者必須成為一個藝術傢,而是強調效率和清晰度。看完這本書,我不再害怕麵對龐大、陌生的知識體係,因為我知道,隻要我能開始用它教的方法進行結構化拆解,知識的迷霧總會散去。這本書更像是一位耐心、博學的導師,在你思維的曠野裏為你指明方嚮。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超乎我的預期,簡直是為我這種“理論學得多,實踐用不上”的人量身定製的。我過去嘗試過很多號稱能提高效率的學習方法,但大多都是曇花一現。直到我翻開這本關於思維導圖的書,我纔明白,問題可能齣在“根”上——我的邏輯組織能力本身就有缺陷。這本書的精妙之處在於,它把導圖操作和思維訓練緊密地結閤在一起。它不隻是教你工具的操作步驟,而是通過大量的案例和練習,引導你從“綫性思考”切換到“放射性思考”。我記得其中有一個章節專門講瞭如何用導圖來解構一個復雜的論證過程,這對我處理學術文獻和撰寫報告幫助太大瞭。它教會我如何快速識彆主要論點、次要證據和潛在的反駁點,並將它們清晰地放在一個二維空間裏。書中的配圖非常清晰,從手繪的草圖到最終成型的精美導圖都有展示,讓不同習慣的學習者都能找到共鳴點。而且,它還提供瞭很多針對不同場景的導圖模闆和應用場景,比如時間管理、頭腦風暴、知識復習等,真正做到瞭從理論到實戰的無縫對接。讀完它,我感覺自己對“結構化思考”這件事有瞭一個全新的、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其實是為瞭解決我工作匯報時邏輯混亂的老毛病。在閱讀瞭前幾章後,我發現這本書的側重點似乎更偏嚮於“底層邏輯”的訓練,而不是那種快速上手的“速成秘籍”,這恰恰是我需要的。它花瞭大量的篇幅去探討什麼是有效的“分支邏輯”,以及如何確保每一個分支的擴展都符閤“MECE”原則(雖然書中可能沒有直接用這個術語,但思想是一緻的)。我過去畫的導圖總是很快就跑偏瞭方嚮,因為我沒有真正理解“核心概念”和“次級概念”之間的必然聯係。這本書通過非常巧妙的比喻和圖示,清晰地展示瞭如何構建一個“健壯的”思維結構,讓信息在其中流動起來而不是卡住。它提供的是一個思維的框架,而不是一套僵硬的公式。我嘗試著用它來規劃一個比較復雜的跨部門協作項目,結果發現,在導圖階段,我們團隊內部就解決瞭好幾個原本可能在執行階段纔會爆發的溝通障礙,僅僅因為信息結構在視覺上變得透明清晰瞭。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讓你學會的不僅僅是畫圖,更是學會如何“像一個結構工程師一樣思考”。
評分老實說,我是一個對“工具書”有偏見的人,總覺得它們往往隻停留在錶麵,缺乏思想深度。但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刻闆印象。它最大的價值,我認為在於它成功地將“技術操作”提升到瞭“思維哲學”的層麵。作者在描述每一個繪製技巧時,都會溯源到它背後的認知心理學原理,這使得書中的指導不再是武斷的規則,而是基於人類學習機製的有效策略。例如,關於色彩和圖像在記憶中的作用那一節,講解得極其透徹,讓人心悅誠服地願意去實踐那些看起來可能有點“麻煩”的細節。更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並不局限於傳統的紙筆操作,它也巧妙地融入瞭對現代數字工具應用的思考,雖然重點是思維本身,但它並沒有迴避現實中的技術輔助。我特彆喜歡其中對於“如何利用導圖進行自我反思和情緒梳理”的探討,這部分內容非常細膩和人性化,讓我意識到思維導圖不僅可以用於工作和學習,更可以成為一種自我成長的強大工具。這本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流暢,層次分明,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反而有一種被引導著不斷探索的興奮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