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夷待访录 | ||
| 定价 | 15.00 |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6年05月 | |
| 开本 | 32开 | |
| 作者 | 黄宗羲<撰> 著;李伟 译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229 | |
| 字数 | 144000 | |
| ISBN编码 | 9787553804866 | |
| 重量 | 195 | |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封面那种低调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隶书字体,乍一看,还以为是什么清宫廷的秘档呢。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处理上的考究,比如扉页上那几页泛黄的仿古宣纸质感,让人在翻阅时,仿佛真的穿越回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亲身感受先贤们的挣扎与思考。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舒服,字号适中,行距拿捏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装订工艺也相当扎实,即便是像我这种喜欢把书摊得很大很平的读者,也不担心书脊会轻易损坏。拿到手后,我先是绕着书架找了个最显眼的位置供着,生怕磕着碰着,这可不是一般的“爱不释手”,简直是“珍之惜之”了。这本书的实体书价值,光凭这份用心制作的工艺,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古典文献情有独钟的人,总觉得隔着厚厚一层现代的滤镜去看古代思想,总有些隔靴搔痒。而这本《明夷待访录》给我的感觉,却像是直接被拉进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亲耳聆听黄宗羲对世局的呐喊。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初读时可能会让人感到有些晦涩,毕竟是那个时代的文白夹杂,但一旦你沉下心来,抓住核心脉络,那种直击时弊的犀利和对未来图景的渴望,简直是喷薄而出,让人拍案叫绝。特别是他论述君臣关系那几章,那种对权力异化的深刻警惕,即便放到今天来看,依然振聋发聩。它不是那种温吞水式的说教,而是带着血性和火药味的真知灼见,读完后劲十足,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在思考,我们如今的“太平盛世”,是否真的已经摆脱了古人所担忧的那些窠臼。
评分老实说,我并非专业的历史或哲学研究者,我更像是一个对“人如何在不公的时代里保持清醒与良知”这个问题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因此,我对书籍的要求是,它必须能够“对话”,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宣讲。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结构严谨,逻辑递进清晰,即便是初次接触明末清初思想史的读者,也能大致把握住作者论证的脉络。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近乎偏执的求真精神,他不会回避现实的残酷,而是选择直面它,并试图从人类的良知和历史的教训中,寻找一线出路。这种勇气和担当,在如今这个追求“速成”和“浅阅读”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这个时代对“理想社会”的集体失语,激励着我们去追问更深层次的价值。
评分购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对“启蒙”精神的向往。我们常常谈论西方的启蒙运动,却常常忽略了中国本土也曾有过如此激昂澎湃的思想解放浪潮。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知识,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思想光芒,往往诞生于最黑暗、最绝望的时刻。那些对“民”的关怀,对“法治”的渴望,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无数生命苦难的深切同情。这种带着人文关怀的政治哲学,是我在很多教科书中难以体会到的温度。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一次与先贤的私密对谈,让我对“中国传统”这个宏大概念有了更具批判性和人性化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标签化处理。
评分作为一名对思想史有轻微洁癖的读者,我非常看重一个文本的“纯粹性”和“版本可靠性”。市面上关于这类经典的版本太多,鱼龙混杂,注释可能五花八门,很容易让人迷失在各种解读的迷雾中。而这本《明夷待访录》,似乎在尽可能地还原那个时代的声音。它的注释精准而克制,没有过多地用现代的术语去生硬套解古文,而是引导读者回归文本本身去理解作者的语境和时代背景。这种尊重原著的态度,对于我们理解思想的演变轨迹至关重要。读它,就像是在品一杯年代久远的茶,初品微涩,但回甘悠长,每一口都能品出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分子内心深处最真实、最炙热的期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