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提高篇) 蔡杏山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籍

包邮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提高篇) 蔡杏山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蔡杏山 著
图书标签:
  • 电气工程
  • 电力系统
  • 电子技术
  • 自学教材
  • 工程师
  • 专业书籍
  • 蔡杏山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电力电子
  • 高压电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兰兴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30292
商品编码:25040066842
包装:平塑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提高篇)

定价:88.00元

作者:蔡杏山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121330292

字数:

页码:420

版次:1

装帧:平塑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分为基础篇、提高篇、精通篇三册,本书为提高篇,主要介绍住宅配电线路的设计规划,常用电动工具的使用,暗装方式敷设电气线路,明装方式敷设电气线路,开关、插座的接线与安装,灯具、浴霸的接线与安装,弱电线路及门禁系统的接线与安装,电工识图基础,电工测量电路的识读,照明与动力配电线路的识读,供配电系统电气线路的识读,电子电路的识读,电力电子电路的识读,实用电工电子电路的识读,变频器的组成与主电路原理及检修,变频器的电源、驱动电路原理与检修,变频器的其他电路原理与检修等内容。本书具有基础起点低、内容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结构安排符合学习认知规律的特点,适合作为电气工程师中级阶段的自学图书,也可作为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中级层次的电工技术教材。

目录


目 录
第1章 住宅配电线路的设计规划1
1.1 住宅供配电系统1
1.1.1 电能的传输环节1
1.1.2 TN-C供电方式和TN-S供电方式1
1.1.3 用户配电系统3
1.2 住宅常用配电方式与配电原则4
1.2.1 按家用电器的类型分配电源支路4
1.2.2 按区域分配电源支路4
1.2.3 混合型分配电源支路5
1.2.4 住宅配电的基本原则5
1.3 电能表、开关的容量及导线截面积的选择6
1.3.1 电能表、总开关的容量和入户导线截面积的选择6
1.3.2 支路开关的容量与支路导线截面积的选择8
1.4 配电箱的安装9
1.4.1 配电箱的外形与结构9
1.4.2 配电电器的安装与接线10
1.5 住宅配电线路的走线规划11
1.5.1 照明线路的走顶与连接规划11
1.5.2 照明线路的走地与连接规划13
1.5.3 插座线路的走线与连接规划15
第2章 常用电动工具的使用18
2.1 冲击电钻的使用18
2.1.1 外形18
2.1.2 外部组件18
2.1.3 使用19
2.2 电锤的使用22
2.2.1 外形22
2.2.2 外部组件23
2.2.3 使用23
2.2.4 电锤与冲击电钻的特点、用途和区别24
2.3 云石切割机的使用24
2.3.1 外形24
2.3.2 外部组件25
2.3.3 使用25
第3章 暗装方式敷设电气线路27
3.1 布线选材27
3.1.1 套管的选择27
3.1.2 导线的选择28
3.1.3 插座、开关、灯具安装盒的选择30
3.2 布线定位与开槽32
3.2.1 确定灯具、开关、插座的安装位置32
3.2.2 确定线路(布线管)的走向33
3.2.3 画线定位34
3.2.4 开槽35
3.3 线管的加工与敷设36
3.3.1 线管的加工36
3.3.2 线管的敷设39
3.4 导线穿管和测试41
3.4.1 导线穿管的常用方法41
3.4.2 导线穿管注意事项42
3.4.3 套管内的导线通断和绝缘性能测试43
第4章 明装方式敷设电气线路45
4.1 线槽布线45
4.1.1 布线定位45
4.1.2 线槽的安装46
4.1.3 用配件安装线槽46
4.1.4 线槽布线的配电方式47
4.2 瓷夹板布线50
4.2.1 瓷夹板的安装51
4.2.2 瓷夹板布线要点52
4.3 护套线布线52
4.3.1 护套线及线夹卡52
4.3.2 单钉夹安装护套线53
4.3.3 用铝片卡安装护套线53
4.3.4 护套线布线注意事项54
第5章 开关、插座的接线与安装56
5.1 开关的接线与安装56
5.1.1 开关的安装56
5.1.2 单控开关的种类及接线58
5.1.3 双控开关的种类及接线58
5.1.4 中途开关的种类及接线61
5.1.5 触摸延时和声光控开关的接线62
5.1.6 调光和调速开关的接线63
5.1.7 开关防水盒的安装64
5.2 插座的接线与安装64
5.2.1 插座的种类64
5.2.2 插座的拆卸与安装65
5.2.3 插座安装与接线注意事项66
5.2.4 导线的接头处理66
第6章 灯具、浴霸的接线与安装69
6.1 白炽灯的接线与安装69
6.1.1 结构与原理69
6.1.2 白炽灯的常用控制线路69
6.1.3 安装注意事项69
6.2 荧光灯的接线与安装70
6.2.1 普通荧光灯的接线与安装70
6.2.2 多管荧光灯的接线与安装75
6.2.3 环形(或方形)荧光灯的接线与吸顶安装78
6.3 吊灯的安装79
6.3.1 外形79
6.3.2 安装80
6.4 筒灯与LED灯带的安装82
6.4.1 筒灯的安装82
6.4.2 LED灯带的电路结构与安装82
6.5 浴霸的安装85
6.5.1 种类85
6.5.2 结构86
6.5.3 接线87
6.5.4 壁挂式浴霸的安装88
6.5.5 吊顶式浴霸的安装89
6.6 电气线路安装后的检测91
6.6.1 用万用表检测电气线路有无短路及查找短路点91
6.6.2 用兆欧表检测电气线路绝缘性能及查找漏电点92
6.6.3 用校验灯检查插座是否通电93
6.6.4 用测电笔检测插座的极性93
第7章 弱电线路及门禁系统的接线与安装94
7.1 弱电线路的三种接入方式94
7.1.1 有线电视 ADSL方式94
7.1.2 有线电视 电话 FTTB_LAN方式95
7.1.3 有线电视宽带 电话方式95
7.2 有线电视线路的安装96
7.2.1 同轴电缆96
7.2.2 电视信号分配器与分支器97
7.2.3 同轴电缆与接头的连接99
7.2.4 电视插座的接线与安装101
7.3 电话线路的安装102
7.3.1 电话线与RJ11水晶头102
7.3.2 ADSL语音分离器104
7.3.3 电话分线器105
7.3.4 电话插座的接线与安装105
7.4 计算机网络线路的安装107
7.4.1 双绞线、网线和RJ45水晶头107
7.4.2 网线与RJ45水晶头的两种连接标准108
7.4.3 网线与水晶头的连接109
7.4.4 网线与水晶头连接的通断测试111
7.4.5 网线与计算机网络插座的接线与测试112
7.4.6 ADSL Modem硬件连接及拨号114
7.4.7 路由器的硬件连接118
7.4.8 路由器的设置119
7.5 弱电模块与弱电箱的安装123
7.5.1 电视模块123
7.5.2 电话模块124
7.5.3 网络模块125
7.5.4 电源模块125
7.5.5 弱电线路的安装要点126
7.5.6 弱电模块的安装与连接127
7.6 可视对讲门禁系统的接线与安装129
7.6.1 单对讲门禁系统介绍129
7.6.2 可视对讲门禁系统介绍130
7.6.3 可视对讲门禁系统室内机的接线与安装131
7.6.4 紧急按钮开关的接线与安装133
第8章 电工识图基础136
8.1 电气图的分类136
8.1.1 系统图136
8.1.2 电路图137
8.1.3 接线图137
8.1.4 电气平面图138
8.1.5 设备元件和材料表138
8.2 电气图的制图与识图规则139
8.2.1 图纸格式、幅面尺寸和图纸分区140
8.2.2 图线和字体等规定141
8.2.3 电气图的布局143
8.3 电气图的表示方法144
8.3.1 电气连接线的表示方法144
8.3.2 电气元件的表示方法147
8.3.3 电气线路的表示方法150
8.4 电气符号151
8.4.1 图形符号151
8.4.2 文字符号153
8.4.3 项目代号153
8.4.4 回路标号157
第9章 电工测量电路的识读160
9.1 电流和电压测量电路的识读160
9.1.1 电流测量电路160
9.1.2 电压测量电路162
9.2 功率和功率因数测量电路的识读164
9.2.1 功率的类型与基本测量方法164
9.2.2 单相和三相功率测量电路165
9.2.3 功率因数测量电路167
9.3 电能测量电路的识读168
9.3.1 电能表的结构与原理168
9.3.2 单相有功电能的测量电路169
9.3.3 三相有功电能的测量电路170
9.3.4 三相无功电能的测量电路171
第10章 照明与动力配电线路的识读173
10.1 基础知识173
10.1.1 照明灯具的标注173
10.1.2 配电线路的标注174
10.1.3 用电设备的标注176
10.1.4 电力和照明设备的标注176
10.1.5 开关与熔断器的标注176
10.1.6 电缆的标注177
10.1.7 照明与动力配电电气图常用电气设备符号177
10.2 住宅照明配电电气图的识读178
10.2.1 整幢楼总电气系统图的识读178
10.2.2 楼层配电箱电气系统图的识读180
10.2.3 户内配电箱电气系统图的识读180
10.2.4 住宅照明与插座电气平面图的识读181
10.3 动力配电电气图的识读183
10.3.1 动力配电系统的三种接线方式183
10.3.2 动力配电系统图的识图实例185
10.3.3 动力配电平面图的识图实例186
10.3.4 动力配电线路图和接线图的识图实例187
第11章 供配电系统电气线路的识读191
11.1 供配电系统简介191
11.1.1 供配电系统的组成191
11.1.2 变电所与配电所192
11.1.3 电力系统的电压规定192
11.2 变配电所主电路的接线形式193
11.2.1 无母线主接线194
11.2.2 单母线主接线197
11.2.3 双母线主接线198
11.3 供配电系统主接线图的识读200
11.3.1 发电厂电气主接线图的识读200
11.3.2 35kV/6kV大型工厂降压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的识读206
11.3.3 10kV/0.4kV小型工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的识读206
11.4 供配电系统二次电路的识读210
11.4.1 二次电路与一次电路的关系说明210
11.4.2 二次电路的原理图、展开图和安装接线图211
11.4.3 直流操作电源的识读218
11.4.4 断路器控制和信号电路的识读219
11.4.5 中央信号电路的识读220
11.4.6 继电器保护电路的识读223
11.4.7 电测量仪表电路的识读225
11.4.8 自动装置电路的识读225
11.4.9 发电厂与变配电所电路的数字标号与符号标注规定228
第12章 电子电路的识读231
12.1 放大电路的识读231
12.1.1 固定偏置放大电路231
12.1.2 电压负反馈放大电路232
12.1.3 分压式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233
12.1.4 交流放大电路234
12.2 谐振电路236
12.2.1 串联谐振电路236
12.2.2 并联谐振电路237
12.3 振荡器239
12.3.1 振荡器的组成与原理239
12.3.2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240
12.4 电源电路240
12.4.1 电源电路的组成241
12.4.2 整流电路241
12.4.3 滤波电路244
12.4.4 稳压电路247
12.4.5 开关电源的特点与工作原理250
12.4.6 自激式开关电源的电路分析253
12.4.7 他激式开关电源的电路分析255
第13章 电力电子电路的识读257
13.1 整流电路(AC-DC变换电路)257
13.1.1 不可控整流电路257
13.1.2 可控整流电路262
13.2 斩波电路(DC-DC变换电路)265
13.2.1 基本斩波电路266
13.2.2 复合斩波电路270
13.3 逆变电路(DC-AC变换电路)273
13.3.1 逆变原理273
13.3.2 电压型逆变电路274
13.3.3 电流型逆变电路278
13.3.4 复合型逆变电路280
13.4 PWM控制技术283
13.4.1

作者介绍


蔡杏山,电子电工类畅销书作者,常年工作于教学一线,已编著出版《电子元器件知识与实践课堂》、《轻松入门学彩色电视机技术》等多册图书,深受读者好评。

文摘


序言



《电气工程师精进之路:系统构建与前沿应用》 引言: 在瞬息万变的科技浪潮中,电气工程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挑战与机遇。从传统工业的自动化升级到新能源的蓬勃发展,再到智能互联时代的深刻变革,电气工程师的角色愈发关键,其知识体系与实践技能也需要持续更新与深化。本书并非对某一特定技术细节的碎片化罗列,而是旨在为已经具备一定电气工程基础的从业者和进阶学习者提供一个系统性的视野,帮助他们构建起更扎实的理论根基,掌握更先进的工程方法,并洞察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我们将聚焦于那些能够真正提升工程师综合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核心要义,引导读者从“知其然”迈向“知其所以然”,最终成为能够独立思考、创新实践的优秀电气工程师。 第一篇:系统设计与集成思维 电气工程的复杂性在于其系统的相互关联性。一个孤立的组件或模块,其价值最终体现在整个系统中的表现。本篇将着重于培养读者的系统设计和集成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宏观角度理解和构建复杂的电气系统。 1.1 现代电气系统架构解析: 深入探讨当下主流电气系统(如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电子变流系统、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智能电网等)的设计理念与架构特点。我们将分析不同系统的层次划分、模块功能、接口规范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例如,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我们将解析PLC、DCS、SCADA系统的集成模式,以及物联网(IoT)技术如何赋能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与远程监控;在电力电子领域,我们将剖析逆变器、变压器、滤波器等关键组件如何在电力变换系统中协同工作,实现高效能量转换与高质量电能输出;在新能源领域,我们将考察光伏、风电等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技术难点,以及储能系统在稳定电网运行中的作用。 1.2 核心组件的原理与选型深度剖析: 超越基础概念,深入理解关键电气组件(如高性能电机驱动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高可靠性继电器与开关设备、低损耗电力电子器件、大容量储能单元等)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实际应用中的选型依据。我们将讨论不同类型电机(如永磁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的驱动策略,传感器(如霍尔传感器、编码器、压力传感器)的精度与抗干扰能力,以及电力电子开关(如IGBT、MOSFET、SiC器件)的特性差异及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适用性。同时,也将探讨储能技术(如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等关键参数。 1.3 系统级建模与仿真技术: 强调使用先进的建模与仿真工具(如MATLAB/Simulink, PSCAD/EMTDC, ANSYS等)来预测系统行为、优化设计参数、评估系统性能及故障诊断。我们将演示如何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模拟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进行稳定性分析、暂态过程仿真以及可靠性评估。例如,通过Simulink构建电力拖动系统的模型,仿真电机启动、调速以及制动过程;使用PSCAD模拟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传播路径及影响;利用ANSYS进行电磁兼容性(EMC)分析,优化PCB布局和屏蔽设计。 1.4 电气安全与可靠性设计: 将安全与可靠性视为系统设计的生命线。深入研究国家及国际相关标准(如IEC、GB标准),学习如何从设计源头规避潜在风险。我们将探讨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设计、绝缘配合、电涌保护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以及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在提升系统可靠性中的应用。例如,如何根据负载特性选择合适的断路器和熔断器;如何进行有效的接地设计以消除静电和感应电压;如何利用冗余设计和热插拔技术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第二篇:前沿技术与应用拓展 电气工程的发展与新兴技术紧密相连。本篇将引导读者接触和理解当前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电气工程前沿领域,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1 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 深入剖析智能电网的构成要素(如智能计量、分布式发电接入、需求侧管理、高级量测体系AMI、电网通信技术等)及其运行机制,探讨能源互联网的愿景与实现路径。我们将讨论微电网的设计与控制策略,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和高压直流输电(HVDC)在优化电网运行中的作用,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电网状态监测、故障预测与预警中的应用。 2.2 新能源发电技术与并网挑战: 详细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海洋能发电等主要新能源技术的原理、关键设备(如光伏逆变器、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发展趋势。重点关注新能源并网带来的挑战,如电能质量问题、频率与电压稳定性、间歇性与波动性等,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功率预测、储能缓冲、高级并网控制算法等。 2.3 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 探讨电动汽车的核心电气技术,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控制器、车载充电器、能量回收系统等。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的充电技术(交流慢充、直流快充、无线充电)及其标准,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与电网互动(V2G)的可能性。 2.4 工业物联网(IIoT)与智能制造: 聚焦IIoT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讲解如何通过传感器、嵌入式系统、通信网络和云平台实现设备互联、数据采集与分析,推动智能制造。我们将讨论工业以太网、OPC UA等通信协议,以及PLC与MES、ERP系统的集成,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与优化。 2.5 嵌入式系统与微控制器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强调嵌入式系统和微控制器(MCU)作为实现电气系统智能化的核心。我们将介绍常用的MCU架构(如ARM Cortex-M系列),讲解固件开发流程、中断处理、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MCU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 第三篇:工程实践与职业发展 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通过工程实践来检验与升华。本篇将分享宝贵的工程经验,并为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 3.1 故障诊断与排除策略: 培养系统性的故障分析能力。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诊断工具(如示波器、万用表、兆欧表、热像仪等),结合理论知识,快速定位电气系统的故障点。我们将分析常见的电气故障类型(如短路、开路、接地不良、过载、过温等),并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故障排除流程。 3.2 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认识到电气工程项目往往是团队协作的成果。本篇将介绍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如范围、时间、成本、质量管理),以及在项目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与合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3 规范与标准解读与应用: 强调学习和应用国内外电气工程相关标准的重要性。我们将引导读者如何查找、理解并正确地将各类技术标准(如IEC、IEEE、GB等)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与评估中,确保工程的合规性与安全性。 3.4 持续学习与职业规划: 科技日新月异,电气工程师的知识体系需要不断更新。本篇将分享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读者积极参与行业交流、技术研讨,并结合自身兴趣与市场需求,制定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探索成为技术专家、项目经理或领域领导者的不同路径。 结语: 本书的编写宗旨在于提供一个能够激发深度思考、引导系统学习、拓宽视野的平台。我们力求以清晰的逻辑、翔实的案例,帮助每一位电气工程师在专业领域内不断精进,迎接未来的挑战,抓住无限的机遇,成为驱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师,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学生们提出的各种关于如何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我也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提供系统性、前沿性知识的参考书籍。《包邮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提高篇)》这本书,从名字上看就非常有吸引力,它似乎能够为自学成才的工程师们提供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我非常关注书中在电力系统保护、故障诊断以及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阐述。这些都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但也是非常复杂和精密的领域。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更深入的分析,比如关于新型保护技术的应用,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保护算法,或者关于如何处理新能源接入对电网保护带来的挑战。此外,书中在故障诊断方面的内容也至关重要,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诊断方法和工具,帮助学生们快速定位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故障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也会考虑将这本书中的一些内容引入到我的课程中,或者推荐给我的学生作为课外读物,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评分

我是一名电气工程领域的初创公司创始人,我们公司的核心业务是开发和推广创新的电力管理解决方案。在这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中,我需要不断地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市场趋势,并将其转化为公司的产品优势。当我看到《包邮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提高篇)》这本书时,我感到这是一个潜在的宝贵资源。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能源存储技术(如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在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应用。这些技术对于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也是我们公司正在积极探索的方向。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不同储能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以及它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和技术挑战。此外,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新兴的电力交易模式,例如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VPP)等,也对我公司的业务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希望能够从书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设计和实施这些创新电力解决方案的洞见,帮助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评分

我是一名对电气工程充满热情的业余爱好者,虽然我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但我一直以来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我曾经尝试过阅读一些基础的电气工程书籍,但很多内容都过于晦涩难懂,让我望而却步。《包邮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提高篇)》这本书,虽然名字听起来比较专业,但我希望它的“自学成才”定位能够使其内容更加易于理解,即使是对非专业人士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非常想了解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现代家庭电气系统的智能化改造,比如智能家居的电力管理,或者如何通过DIY项目来学习和实践一些基础的电气知识。我还对书中关于可再生能源在家庭中的应用,比如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感到非常有兴趣。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解释,甚至是一些简单的实验或项目建议,那将对我这样想要动手实践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帮助。

评分

我是一名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工作的工程师,我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设计和测试高压开关设备。在这个领域,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一直致力于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我所设计的设备能够达到最高的行业标准。《包邮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提高篇)》这本书,从它的标题来看,似乎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在高压电气工程领域更深入的见解。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否会详细探讨高压绝缘技术、电弧抑制机制以及断路器开断性能分析等关键技术。例如,在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电网环境和不断增长的负荷需求时,如何设计出更可靠、更高效的高压开关设备,这需要对材料科学、电磁场理论以及流体动力学等多个学科有深入的理解。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帮助我解决在设备设计和性能优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评分

我是一位资深的电气工程师,从业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在这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见证了电气工程技术的巨大变革,从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再到如今的智能化、网络化时代。我曾经参与过许多大型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我深知自己不能停滞不前。最近,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系统性地梳理和更新电气工程知识的书籍,尤其是那些能够涵盖当前最新技术趋势和工程实践的书籍。当我在网上看到《包邮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提高篇)》这本书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可能正是我所需要的。我特别想了解书中在智能电网建设、分布式能源接入、电力市场化运行等方面的论述。这些都是当前电气工程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例如,如何有效地整合和管理海量的分布式电源,如何构建安全可靠的智能电网基础设施,以及如何在市场化环境下优化电力资源的配置,这些都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来支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权威的观点和实用的解决方案,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挑战。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对未来电气工程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让我能够提前布局,为迎接新的技术浪潮做好准备。

评分

我是一名在读的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向是电力电子技术在新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在导师的推荐下,我了解到这本《包邮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提高篇)》,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本科阶段,我曾阅读过一些电气工程的基础教材,但感觉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理论知识的转化还存在一定的鸿沟。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这一块的不足。我特别关注书中在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暂态过程研究以及电能质量治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当前电力系统运行中非常关键且复杂的技术难题。例如,随着风电、光伏等间歇性电源的接入,电力系统的惯量正在下降,稳定性分析也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新的分析工具和方法,甚至是一些仿真案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另外,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现代化的控制策略,比如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或者自适应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这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工程师,理论知识的扎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结合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将我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项目中的需求联系起来,从而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提高篇”定位,也意味着它不会停留在基础概念的层面,而是会深入探讨一些更高级、更具挑战性的议题,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评分

我是一位在电力工程咨询公司工作的项目经理,我的工作职责是为客户提供电气工程方面的技术咨询和项目管理服务。我需要对各种电气工程技术有广泛的了解,并能够为客户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因此,我非常重视能够接触到最新、最全面的行业信息。《包邮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提高篇)》这本书,我希望它能够成为我知识储备的重要补充。我非常想了解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特高压输电技术、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以及直流输电(HVDC)等方面的最新发展和应用。这些技术对于构建高效、稳定的远距离输电网络至关重要,也是当前许多大型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关键组成部分。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这些技术的设计原理、工程挑战以及经济性分析,以便我能够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咨询意见。此外,书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实践和标准介绍,也对我开拓国际视野具有重要的价值。

评分

刚收到这本《包邮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提高篇)》,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看目录和出版社,我就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蔡杏山老师的名字在电气工程领域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他的著作一向以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并重而闻名,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本书。我的职业生涯一直围绕着电气系统打转,从基础的电路分析到复杂的电力系统运行,都积累了一些经验。然而,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很多新的概念和技术层出不穷,想跟上步伐,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这本书的“提高篇”字样,正是我所需要的,它预示着将带领我深入到更复杂的电气工程领域,解决更实际的问题。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组织这些内容的,是按照学科分类,还是按照工程项目流程来展开?书中会涉及哪些前沿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或者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最新发展?这些都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而且,作为一本“自学成才手册”,我更看重它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高效的学习策略,帮助我这个已经离开校园多年的工程师,重新找回学习的节奏和方法。毕竟,理论知识的更新迭代很快,没有一套系统性的学习方法,很容易迷失在信息洪流中。这本手册的“包邮”也算是个小惊喜,让我在购买时就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对于一个需要不断投资学习的工程师来说,每一个成本的节约都很重要。

评分

我是一名在电力调度中心工作的技术人员,我的工作内容涉及电网的实时监测、负荷预测以及故障处理。我每天都与海量的电力数据打交道,并需要快速做出决策,以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我非常注重提升自己在数据分析、算法应用以及系统优化方面的能力。《包邮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提高篇)》这本书,我期待它能在数据驱动的电气工程领域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我尤其关心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大数据分析在电网运行中的应用,比如如何利用历史数据来预测电网故障,如何优化发电和输电计划,以及如何通过智能算法来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此外,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人工智能(AI)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例如机器学习模型在负荷预测和异常检测方面的潜力,也让我非常期待。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掌握一些更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从而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电网运行挑战。

评分

作为一名电气工程领域的自由职业者,我非常看重能够快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因为我的工作机会往往取决于我对新技术和新应用的适应速度。当我看到《包邮 电气工程师自学成才手册(提高篇)》这本书的介绍时,我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我之前接触过一些电气工程类的书籍,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年代久远,无法满足我当前的实际需求。这本书的“提高篇”定位,让我觉得它很可能涵盖了我目前正在学习或者即将接触到的更高级、更实用的内容。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工业自动化和物联网(IoT)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例如,如何利用传感器、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来优化工业设备的运行,如何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来预测设备故障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些都是我目前工作中最常遇到的挑战,也是我希望能够深入研究的方向。我还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不同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在电气工程应用方面的案例分析,这样我就可以将学到的知识更灵活地应用到不同的项目场景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