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后半生

沈从文的后半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新颖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上部】 一九四八~一九六五
[第一章] 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的恢复
[第二章] 革命大学:“越学越空虚”
[第三章] “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
[第四章] 川行土改:“群”、“单独”的生命、“有情”的传统
[第五章] 杂乱的工作,纷扰的事
[第六章] 行行重行行
[第七章] “老去”的文学,“不算是学问”的学问
[第八章] “好辛苦的战斗”和“抽象的抒情”
[第九章] 大动荡前:“临深履薄,深怀忧惧”
【下部】 一九六六~一九八八
[第十章] 大字报、检查交代、抄家、批判会
[第十一章] “连根拔除”前的日子
[第十二章] 湖北干校:迁移无定中“麻醉”痛苦、抵抗愚蠢
[第十三章] “还得好好活在人间”
[第十四章] 以“忘我”来恢复人的“潜伏能力”
[第十五章] “出土”时期
[第十六章] “一个健康的选择”之后
[第十七章] 生命的完成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影像] 沈从文走过的路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沈从文,生于1902年,逝于1988年。

“如果他在世,肯定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有力的候选人。”不少人喜欢这样的说法,以此来加重对沈从文的崇仰和表达遗憾。《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认为,这固然是个很大的遗憾,不过实在说来,获奖与否并没有多么重要。重要的是,对沈从文的认识,能走到多远多深。1988年,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重新发现”沈从文的工作仍将继续……

从1948年始,沈从文在时代大转折关口的精神危机和从崩溃中的恢复,成为他后半生重新安身立命、成就另一番事业的起点。《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著作由此起笔,沿着他生命的坎坷历程,翔实叙述他的社会遭遇、个人选择和内心生活,叙述他为始终不肯放弃的物质文化史和杂文物研究而做的超常努力和付出。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传记,特别着力于呈现沈从文后半生漫长而未曾间断的精神活动。在时代的剧烈变动中,这种连续、细密、复杂的个人精神活动,清晰见证了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显现的强大勇气和信心,一个“有情”的知识者对历史文化长河的深沉而庄严的爱——一如他爱家乡的那条长河,曾经不知疲倦地抒写那条河的故事,他的后半生甘受屈辱和艰难,不知疲倦地抒写历史文化长河的故事。

用户评价

评分

##用文本材料串联起的沈从文后半生传记,从文先生的“临深履薄,深怀忧惧”,在时代和历史的洪涛巨流中的完全孤立,后半生遭受的凌辱与苦难,以及通过文物研究工作来对抗消极和绝望,从精神上克服时代和现实困境的方式。可惜多是材料的堆砌,而缺乏作者自身的创见。

评分

##今年最重要的阅读就是关于沈从文先生。两天内抽空读完。合上书心里酸酸的,这样一个人。人生百年长勤。 补:今年作者年会追的唯一的星就是张新颖。因为沈从文。跟张老师聊了几句,也是温柔敦厚的人啊。

评分

##用文本材料串联起的沈从文后半生传记,从文先生的“临深履薄,深怀忧惧”,在时代和历史的洪涛巨流中的完全孤立,后半生遭受的凌辱与苦难,以及通过文物研究工作来对抗消极和绝望,从精神上克服时代和现实困境的方式。可惜多是材料的堆砌,而缺乏作者自身的创见。

评分

##或许名人的后半生与诸多八卦和政治交织在一起很有乐趣,作者也引述了许多回忆录的语言把这些内容编排成客观口吻的作品,更有现实感,不过这样真的好吗?

评分

##今年最重要的阅读就是关于沈从文先生。两天内抽空读完。合上书心里酸酸的,这样一个人。人生百年长勤。 补:今年作者年会追的唯一的星就是张新颖。因为沈从文。跟张老师聊了几句,也是温柔敦厚的人啊。

评分

##读的时候太难过,很多次看不下去。

评分

##读过三遍,每一遍都不能平静

评分

作者总是在叙述了一长段狂风暴雨式摧折之后,细细罗列当年海外学界对传主的研究进展,天渊之间,动静对照,好不虐心。

评分

##看完文革时被下放到湖北的时候入睡困难。一两小时后终于入睡就做了个充满各种迫害的可怕的梦。梦中惊醒才半夜,迷糊睡去起来之后-----就光荣生病了。。。或许足以说明此书之好吧。P.S:赞一下封面和硬皮书壳上的题字。P.P.S:张老师或许是太喜欢沈从文了,通篇木有一句坏话啊啊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