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Ⅱ:和自己做朋友(完全饶恕自己)

宽恕Ⅱ:和自己做朋友(完全饶恕自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商品名称:宽恕Ⅱ:和自己做朋友(完全饶恕自己)
商品编号:26056650417
店铺: 全新图书专营店
商品毛重:350.00g

具体描述



宽恕Ⅱ:和自己做朋友(完全饶恕自己)


How to Forgive Ourselves Totally


(美)科恩德 著


刘可洲 译





成品尺寸:145×210


书号:ISBN 978-7-5527-0536-2


定价:39.80元


版次:2017年11月第1版


页码:288


装订:软精装

 



封面导语


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林前4:3)


加拿大温哥华维真学院教授J.I.巴刻博士  鼎力推荐

 




读者群


1. 将不幸与灾祸归因于自己而陷入绝望的受伤之人;


2. 因伤害他人而得不到宽恕深盼和解之人;


3. 因完美主义作祟而被谎言所欺骗陷入不自信的人群;


4. 被情欲等情感所辖制深陷罪中自厌自弃之人;


5. 教会牧者做医治关怀辅导必读参考书目;


6. 专业从事圣经医治辅导的机构和人群;


7. 神学院师生实践神学必读参考书目。





产品推荐语


饶恕他人,也饶恕自己,只有松开这对被捆绑的翅膀,被掳的才能得释放,被囚才能出监牢,受伤的才能得安慰,


贫穷的才能得饱足,生命才能自由翱翔。

 



团购推荐语


1. 本书适合教会团购配合主题查经开展深度牧养;


2. 适合银行、保险、会所等机构服务高端客户的节假日暖心礼物,是重建家人情感安全、重修夫妻感情破口、重铸


亲子关系裂痕;是提升情商指数,密切客户关系、重拾真诚友谊的心灵良药。


3. 是神学院师生及医治辅导机构作为医治释放的必读参考指南。




标签或关键词


心理、释放、医治、辅导

 



编辑推荐


本书是《宽恕Ⅰ:饶恕和遗忘的艺术》的续篇。饶恕他人固然不易,但还有另一个人也需要恩典的触摸,而我们对


这个人往往更严苛,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即使知道连上帝都已饶恕了你,你却还是无法接纳自己,随时都在厌弃自


己、射杀自己。

 




内容简介


有饶恕大使之称的科恩德博士从人的灵魂深处出发,透彻分析了什么是不该背负的假罪疚,什么又是必须直面的真


罪疚;指出了人不能饶恕自己的症结所在,引导人走出认知误区,既不“自以为义”,也不用自艾自怜来惩罚自


己;并把完全饶恕他人的原理应用到深度的自我饶恕中,教导人识别和拒绝内心谎言的控告,凭信心全然接纳自己


的过去,与自己和好,喜乐油代替悲哀,赞美衣代替忧伤的灵,活在神所应许的荣耀大光中。

 



作者简介


科恩德,有饶恕大使之称。美南浸信会神学院教牧硕士,1973年前往英国,进入牛津大学修得哲学博士学位。于钟


马田退休五年后,担任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主任牧师25年。直到2002年退休才回到美国。年逾古稀的科恩德仍退


而不休,应美国爱家协会、葛培理机构之邀,曾创下一年160多场的演讲记录;更应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之邀,前往


巴勒斯坦,5次会晤巴解组织前领导人阿拉法特,向这位巴解组织第*人传讲宽恕之道。


著有60多部作品。其中“饶恕三部曲”《宽恕Ⅰ:饶恕和遗忘的艺术》《宽恕Ⅱ:和自己做朋友》《宽恕Ⅲ:有话


问苍天》被译成多种文字,释放了无数被囚的心灵,他是当今*好的教导饶恕的作家。





媒体评论


科恩德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对恩典和人心都有着深刻的洞见,这一切都集中体现在这本智慧、卓越、滋养人心的书


中。强烈推荐!

——J.I.巴刻博士

加拿大温哥华维真学院教授

 


科恩德命中了要害。饶恕别人已经够难了,但许多时候,饶恕自己更加不易。拿起这本书阅读吧,让它涌流在你的


全身心之中。你将发现你的生命会重新焕发活力。

           ——奥罗·罗伯特

奥罗·罗伯特大学创始人、校长

 




目录


中文版总序


推荐序一 饶恕带来自由


推荐序二 我深知那滋味


译者序 我们都是半成品


自序 迎向灿烂的未来


前言


第*部分 罪疚感和恩典


第*章 饶恕自己的十大理由


关于“自我饶恕”


为什么要饶恕自己


第二章 假罪疚


什么是假罪疚


压抑


自我苛求


令人心碎的假罪疚


上帝已饶恕你,你却不饶恕自己


第三章 真罪疚


十诫


登山宝训:耶稣对十诫的解读


赔还


第二部分 饶恕自己为何这么难


第四章 罪疚、哀痛、遗憾和悔改


哀痛的例子


完全饶恕


遗憾


遗憾中不含罪疚的例子


第五章 双重罪


自义


自怜


第六章 大控告者魔鬼


属灵争战中的三原则


识别


拒绝


抵挡


第三部分 如何饶恕自己


第七章 属灵的伟人


雅各


大卫


西门彼得 


保罗 


第八章 接纳自己 


创造+环境+圣灵=上帝对你的塑造 


接纳自己,不是…… 


接纳自己,是…… 


第九章 终生承诺


你若跌倒怎么办


旧的清单


第十章 家庭秘密

 



精彩书摘


 

第八章 接纳自己


“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上帝所分给个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罗马书》12章3节

 

“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

——《哥林多前书》15章10节

 

你是由上帝所造,亦是为上帝而造,除非你明白这点,否则便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华理克

 


*近有人对我说:“我的问题不在于饶恕自己,而在于接纳自己。”或许你也正是这样。


接纳自己,是指你已积极接受上帝对你的创造和塑造,或许更好的定义是:你的消极情绪消失了。也就是说,你不再


排斥自己,也不否定或憎恶真正的自己。上帝希望你这样,这是令他非常愉悦的事。毕竟(但愿你能接受这点),你


是他亲手打造的作品。这并不是说你已经“完善”,而是说你要把自己看作尚未完工的作品,从根本上由你天父创作


的作品。


就拿圣诞节来说吧。我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碰巧是圣诞期间。对我而言,圣诞的欢乐不是收礼物,而是派礼物,是


观看我太太、儿子儿媳、女儿和其他朋友们拆礼物时的表情。看到他们非常开心,我也就非常开心!


同样,当你接纳自己的时候,上帝也非常开心。你是在接受他赐予的礼物,即多年来,他为把你打造成今天的模样,


在你身上花费的所有心思、关爱和时间。他在等待你接纳他的礼物,也就是现在的你。


但是,你若不满意现在的自己,就要想到上帝尚未在你身上完工,或许仅仅是一年之后(希望更快),你就会对上帝


说:“谢谢你为塑造我、让我接纳自己所花的时间和心血。”


有一些事唯有你能做,其他的人做不了。其他人之所以做不了,是因为他们跟你不一样。你若不是现在的你,就做不


了你现在可以做的事,比如同情别人、鼓励别人或祝福别人。


上帝花了许多时间来塑造你的生命,使你成为现在的你,是为了让你在当今这个时代成为他的器皿。


但是,除非你真的接纳自己,否则,你对别人的祝福就非常有限。这是因为你缺乏*大限度祝福别人所必备的自信和


自尊。


我还记得早年那些周六的早上,我站在威斯敏斯特教会白金汉大门台阶前向行人派发福音手册。我既紧张又胆怯。人


们越是拒绝我的小册子、说些不友善的话,我就越感到不自在。但是有一天我决定……是的,微笑。我强迫自己去


笑。请相信我,我当时并不想笑,但我还是那么做了,并立刻发现一个现象。我不笑的时候,只有十分之一的人会接


受我的传单,而我笑的时候则有过半的人开始接受我的传单。为什么呢?答案就写在我的脸上。我逐渐认识到,如果


上帝希望我在维多利亚街区成为他的一盏指示灯,我就要以欢喜的表情来证实他的同在!微笑起了作用,情况从此不


再一样。


我们若是不满意上帝创造我们的方式、放置我们的地方以及呼召我们去做的事,我们就做不了什么。事实就是这么简


单。但是,我们若接纳上帝创造和塑造我们的方式,就会被他使用,传递平安和喜乐。


顺带说一下,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强迫自己微笑,*后我是由衷地发出微笑。因此,我的看法改变了,更别提果效


了:人们停下来与我交谈,其中一些人更在教会门口决志归主。


撒旦不希望你饶恕自己,他会控告你,翻你的老账,同样,他也不希望你接纳自己。他希望你恨自己。原谅我这么


说,你若恨自己,它即刻就在你身上取得了部分胜利。别让它得意!撒旦就躲在你负面想法的背后。我们是上帝的作


品,而撒旦憎恨上帝所创造的。


圣灵会让你正面看待自己。来自圣灵的想法与来自魔鬼的想法是截然不同的。我们要学会识别、拒绝并抵挡那些有关


自己的负面思想。


 

创造+环境+圣灵=上帝对你的塑造

 

上帝对你的塑造,不仅指他选择了你的父母,或确定你出生时的长相。那只是他打造你的部分手段。你还记得那个描


绘吧:我们只是冰山之巅,90%沉在海中,人们所看见的,只有10%。因此,沉在海中的那部分——父母对你的关爱


(或缺乏关爱),你孩提时代的早期记忆(许多已被你遗忘),你的小伙伴,你的老师和辅导员,你的英雄,你的敌


人,甚至是你偶然认识的人……它们都是上帝用来打造你的部分手段。打造你的方式是上帝精心选择的,所以,你所


经历的一切共同塑造了今天的你。


既然你的出生和你遇到的所有事都是上帝定意打造你的部分手段,那么,你就必须接受它们。不仅如此,你在耶稣基


督里还是一个新造的人(林后5:17)。你蒙恩得救,就成了一个新人。上帝在自然层面创造的你,透过圣灵的作为在


超然层面得以加强。其结果就是:因着圣灵,你是他的“工作”、“上帝的艺术品”(耶路撒冷圣经)、“上帝的手


工品”(新英文圣经),以及“我们现今的样子”(腓力斯译本)。(弗2:10)


你的出生不是偶然。你或许会说:“我父母当时不想要我。”我相信你所说的,但上帝想要你。在世界的开头,


在“万古之先”,上帝就已经认识你(提后1:9)。上帝不仅“预先定准”了你出生的时间和时代,即你出生在怎样


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环境中,他还确定了每个人出生后“所住的疆界”(徒17:26)。


上帝要你做的,就是赞同他说的关于你的一切。也就是说,上帝造了你的“肺腑”,你在母腹中被他所造(诗


139:13);那造你的,是上帝,不是你,也不是你的父母。如果你尚未这样想、这样说,我祈祷终有一天你会和诗人


一道说出:

 

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处被联络,那时,我


的形体并不向你隐藏。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


上帝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宝贵,其数何等众多!我若数点,比海沙更多。


——《诗篇》139章14-18节

 

你以后看见海沙,就要想起这些话。上帝对你的意念超过了世上所有的海沙。那就意味着许多许多的想法!上帝拣选


你,就好像没有别人可选了,正如圣奥古斯丁在很久以前说过的:“他爱着每个人,就好像没有别人可爱了。”我们


若这样接纳自己,他会非常愉悦。这是他对你的希望,也是本章的目的。



 

接纳自己,不是……

 

接纳自己,不是把现在的自己看作“成品”


接纳自己,并非意味着你已经“完善”,不再需要任何改进。你不可觉得自己“已经很棒”。你我尚在获取更高恩典


和荣耀的途中,那是上帝早已为我们预备的。正如我前面所说,我们还是半成品。使徒保罗为自己设定了很多目标,


包括认识基督、认识他复活的大能,以及完全拥有耶稣的样式。但他马上就承认,只有在将来,才能实现这样的愿


望。他说,对于这个崇高目标,他并非“已经得着”,而是尚未“成功”(佳音圣经),也未“达成”(腓力斯译


本)。你今生都无法达成这样的目标(腓3:10-12)。但是你也应当跟保罗一同说:“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


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13-14)。

 


接纳自己,不是纵容自己继续犯罪

这一点尤其重要。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你若真想(故意、存心、有意地)向你的弱点和试探妥协,你就没有以荣耀


上帝的姿态接纳自己。这就是对本章教导的滥用。我不是不同情你的诱惑或软弱(我下面还会继续讲),但我必须温


柔地告诉你,你若向罪妥协,并打算继续妥协下去,就是在帮撒旦实现它为你制定的人生计划。你就不可能心安理


得,或者说得委婉点,你就无法全盘接纳自己,*后你的“良心就如同被热烙铁烙惯了一般”(提前4:2)。请别犯


傻。你若反复向诱惑妥协,以致犯了罪还在说“我接纳自己”,这就与我此处的教导背道而驰了。

 


接纳自己,不是满足现状、不再追求灵命的成长

事实是,我们都需要更多的恩典;事实是,我们没有谁是完美的;事实是,我们需要变得比现在更好。我愿意与你分


享我个人颇为尴尬的经历:我每每开始庆幸自己终于“战胜”了某个缺点或弊病,很快就会摔得鼻青脸肿。我在享受


胜利的同时,已经学会不要高兴得太早,而是说:“吁!”为什么呢?因为我迟早会发现,我又在重犯自以为已经战


胜了的旧罪。打算犯罪是一回事,没有打算犯罪却掉进罪里,则是另一回事。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永远都是


罪人(约壹1:8-10)。

 


接纳自己,不是在知识上不思进取

有些人不想学习。他们已经“全都知道了”,不想被相反的观点困扰。这些知识可以指神学知识、与你的工作或擅长


的事相关的知识,以及任何你认为能使自己更加智慧、强大和宽广的知识。关于学习,存在以下三种可能性——

 


1. 一直在学习,却始终不能明白真道(提后3:7)。

2. 一直在学习,且能明白真道,得着自由(林后3:17-18)。

3. 满足于现有知识,根本不愿学习。

 

有些人害怕不同的见解或新的信息,因为那会暴露他们的匮乏,迫使他们学习新知识。你可别像那样!

 


接纳自己,不是把你的现状当作终局

这包括许多的事情,其中一些我稍后再讲。一句话,不要太匆忙地认定你现有的处境、工作、使命、朋友、所在地、


业余爱好或兴趣都已成定局。很有可能,上帝已为你预备了新的事物,那是你心中未曾想过的(林前2:9)。上帝对


以赛亚说:“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赛43:19)事实是,上帝尚未在你身上完工,他心中为你预备的远远超过


你的想象!魔鬼会对你说“将来得到的也不过如此了”,切勿让它在你身上得胜。


记住:撒旦是说谎者。

 



接纳自己,是……

 

我必须说,“接纳”和“赞同”不见得是一回事,“接纳”也不见得是因某事而“欣喜”。这两个词的区别很微妙,


但“赞同”的根本含义是指对某事的认可。我并不要求你认可我将涉及的内容,因此我肯定不是在建议你为这些事欣


喜。谁能要求别人为生活中所有的事情欣喜呢?我没有要求你这样。但是,你或许还记得,接纳就是没有负面的情绪


——你不会排斥、否认或怀恨某人或某事。接纳自己是饶恕自己的关键步骤。


 

接纳你的父母

在此,我希望自己敏感而公平。有些人或许会觉得*难做到的事,就是接纳自己的父母。我也得承认,我非常幸运,


我没有那些残缺不堪的经历。我真的为我的父母感谢上帝,尽管他们也有不足。有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父亲或母


亲的陪伴,有些遭到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抛弃,有些遭受了性虐待,有些被毒打,有些在感情上受到伤害,有些人的父


亲长期不在身边。这张清单是列不完的。我想到了全球电视布道家乔伊丝·梅尔,她曾多次公开讲过,她的生父如何


长期在家里虐待她,但她把创伤和悲剧变成了传奇。我鼓励每一位正在读这些文字的读者,你要知道,如果你肯接受


本书尤其是本章的教导,你也能在你的环境中成为传奇。这由你来决定。万事的确相互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


请注意,是爱上帝的人,而不是那些遭遇逆境而憎恨上帝的人。


别忘了,你的父母是上帝挑选的。上帝的确挑选了他们,他没有做错。我知道,要承认这一点,对某些人来说很勉强


也超出了现实的可能性。但是,我现在就请求你,抬起头仰望你的天父,做如下的祷告:

 

亲爱的天父,我虽然理解不了,但还是相信你挑选了我的父母;我确定你是我的创造者和救赎主,我祈求你帮助我明


白这一切如何相互效力,*终成为我的益处。阿门!

 

你若反复这样祷告,又循着上帝的亮光去行路,终有一天,你会明白天父这么做自有他的智慧。


同时,你要为父母的所有过失饶恕他们,完全饶恕他们。这是起点,做到了这一点,下一步就容易多了。总结起来就


是:

 

1. 饶恕他们。

2. 接纳他们是上帝为你挑选的父母。

3. 不要朝后看。

 


接纳那些你一直在忍耐的难处

这里指的不只是你幼年的记忆,还有你长大和成年后遭遇的事。上帝允许那一切发生在你身上,他本来可以制止,却


没有那么做。为什么呢?我不知道。我明确知道的,你一旦成为上帝家中的一员,就有了外邦人所没有的、让人难以


置信的附加福利,也就是说,有一天你能够因这一切来感谢上帝!我向你保证!上帝没有承诺,万事相互效力,将为


所有的人带来益处。上帝的承诺所针对的,是属他的人。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罗马书》8章28节

 


我请求你接纳上帝允许的遭遇,而不是排斥。不要拒绝去承认,不要压抑自己。如果你还在假装一些事并未发生,假


装你的同伴、敌人、老师、朋友或辅导员并未对你做那些邪恶的事,你就不可能接纳自己。


近年来我必须求上帝祝福我的一段记忆,这段记忆与一位叫作君卡·史密斯的女士有关。是的,她的真名就是君卡,


我只是把她的姓改了。那是1941年,她是我在学校的第*位老师。我当时六岁,就读于肯塔基州阿什兰的克雷布小


学。不知为何,她不喜欢我。她在全班同学面前,叫我大声朗读“瞧,爱丽丝跑了”这句台词,我读错了,全班哄堂


大笑,她就站在我后面无情地摇我的肩膀,好像没完没了似的。从那以后,我便有了朗读障碍。对我太太路易丝而


言,朗读是有趣的,但对我而言,朗读却是一件可怕的事。是的,我在对你讲实话。那么,想想我当初竟然来英


国“读学位”,会是怎样的情形呢。我竟然也完成了学业,不过并不容易。但是,我当初在大声朗读时含混不清,上


帝允许了我的第*位老师吓唬我。我猜想过他的目的。我只知道上帝允许的就会变成益处。在我的故事中,我相信它


已经变作了益处,虽然我还是觉得阅读不如钓鱼刺激。你会问:“你知道君卡已经去世五十多年了,你还会感谢祝福


她吗?”是的,我需要那样做,即便我那样做,她并不能得到益处,但是我得到了。

 


接纳你的使命

使命有许多定义,但我此处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和事业中的使命。你的使命也许是暗淡的、不引人注目的,相对也没


有那么重要,它也可能是令人激动并受人瞩目的。但重要的是,你要接纳你的使命。克莱德·纳拉莫尔博士说,你的


能力是上帝对你的提示,告诉你在生活中应当做些什么。司布真曾说:“上帝若呼召某人去传道,就会给他两片肺


叶。”要接纳你的使命也许不太容易,尤其是如果它不是把你领向舒适和荣耀的人生,那就更难了。保罗在谈到人是


否结婚、受割礼、受奴役时,说过这样的话:“各人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份,仍要守住这身份。”他接着又做了补


充,好像在纠正自己:“若能以自由,就求自由更好”(林前7:20-21)。随后,在谈到圣灵的恩赐时,他说了差不


多同样的话,虽然这恩赐是随上帝至高旨意分给各人的(林前12:11),人也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赐”(林


前12:31)。因此,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处境并非完全满意,生命中就会出现漏洞。


但是,会有这样的时候,你明确知道上帝把你放到一个特别的地方,你必须待下去。这可能是你眼下的工作。我在


《肉中刺》那本书中指出,一份不令人满意的工作也可能是上帝所允许的“刺”。你可能受召去宣教,但你却并不喜


欢。有人会说,上帝若呼召你去某个特别的地方,他也一定会赐你去那里的愿望。我的回答是,有时是这样,但不总


是这样。


大卫·布雷纳德(1718-1747)在纽约北部的荒野中做传教士。他被认为是*圣洁的人。但我却从他的传记中得知,


他并不享受上帝呼召他去做的事。为了揭示这一点,传记作者查看了他与别人之间未曾公开的信件和对话,做了仔细


的、不带偏见的调研。这使得我更加敬仰布雷纳德!有时,上帝会呼召我们去做一些我们并不喜欢的工作。如果是这


样,我们也要接受它。为了救赎人类,耶稣舍弃了他与上帝共享的荣耀,上帝要求你我也要像基督耶稣那样


(腓2:5)。对我来说,我们来到佛罗里达群岛,是来退休和钓鱼的。我的“退休”成了一个世纪笑话!我一辈子都


没有像现在这么努力过,而我也不喜欢这样。我们在家的时间太少了。但是我不属于我自己。



 

接纳你的性别

对于这一点,我在《肉中刺》那本书中谈得*多,其中有一章就叫“性的疑虑”。许多基督徒都对自己的性别和性有


所焦虑。性疑虑是感到怀疑和恐惧,在性方面缺乏信心或对自己的性别缺乏认同。人们的性向大致存在三种可能性:

 

1. 爱慕异性(异性恋)。

2. 爱慕同性(同性恋)。

3. 没有任何强烈的性感受(无性人士)。

 

异性恋男人有着各样的恐惧,从怀疑自身的阳刚气和生殖力,到跟异性亲密接触时的不安。这些都可属于伪罪疚的范


畴。同样,有些人(男女都有)如果对性不感兴趣,就会觉得自己有问题。这也是伪罪疚。那些喜欢同性的人常常在


性取向方面怀有极大的罪疚。这也是伪罪疚,除非这个人有同性恋的行为,这就会变成真罪疚,因为同性恋的行为是罪。

人若因同性恋倾向感到罪疚,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不管你喜欢与否,圣经清楚地指出同性恋是逆性的(罗1:26-


27),同性恋的行为是罪(林前6:9-11;利20:13)。但是,上帝并不会仅仅因为某人的性取向或受到的性试探就把


这人看为有罪,只有当人向试探妥协,无论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那人在上帝的面前才是有罪的。


我认为,普遍说来,做基督徒跟人的性别或性取向无关。甚至是那些凡事愿意讨上帝喜悦的人,也常常发现他们改变


不了自己的性取向。我听过一些故事,知道有些人在悔改归主或接受治疗后改变了性取向。我听得更多的,则是人们


能够靠着圣灵的力量抵挡试探,无论他们的性取向是什么。我认识一位基督教牧师,他说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每


天晚上他都全心全意地哭着向上帝祷告,求上帝把他从同性恋取向中解救出来。我希望事情真如他所求,但是人的性


取向通常不会随着悔改归主而改变,甚至也不会因为加倍把自己献给基督而改变。


真正改变的,是借助圣灵去抵挡诱惑的能力。很抱歉,无论一个人的性取向如何,他或她都不可以向诱惑妥协。有一


些坚定的异性恋男士,单单为了上帝的荣耀,年复一年地每天都在抵挡诱惑,杜绝婚外性关系。很多同性恋人士也在


这样做。


接纳你的性取向,但拒绝犯罪,这是讨上帝喜悦的。上帝绝不会要你为自己特别的性取向感到罪疚。遗憾的是,有些


基督徒会自责,但上帝不希望你为此自责。你就是你,你也许情不自禁,无论你是异性恋、同性恋还是无性人士。但


是,你能够为上帝的荣耀而抵挡诱惑。你也可以考虑去寻求敬虔的牧师或辅导员的劝慰,他们能够让你用上帝的应许


和大能来看待你的性,上帝的应许和大能能够破除罪和诱惑的钳制,使你不至犯罪。你若是无性人士,也别有罪疚


感,如果人的肉中必须有根刺,也可能是这个。请相信我。


不过,我可以对读这些文字的同性恋朋友提一个温柔的建议吗?不要像当今有些人那样喜欢夸耀自己是同性恋。为什


么不可以那样呢?你若需要告诉别人,请告诉你的牧师或某个会守口如瓶的人。但是,你若希望所有人知道,就是把


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你可能会绊倒别人。我鼓励你悄悄地接纳自己,因为耶稣接纳你。他按你的本相来接纳你,那


才是真正重要的。接纳他对你的接纳吧,别去寻求他人的接纳。你应当把独一真神的认可当作你的目标(约5:44)。


你若是同性恋,你拒绝向诱惑妥协,就是荣耀上帝。而我保证,在基督的审判台前,他说“做得好”,一切就都值了


(林后5:10)。

 


接纳你的单身,至少是现在

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7章中提出了这条敬虔的建议,虽然他也顾及那些无法遵行的人(林前7:36)。如果你


因独身而痛苦,况且上帝也说过“那人独居不好”(创2:18),你完全有权利向上帝日日祈求,求他把你的丈夫或妻


子带到你的生活中来。我鼓励你这样祷告。


我希望你能得释放,不再为你的独身感到罪疚。许多人害怕单身,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别人强加给他们的耻辱。我们多


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被告知我们要结婚、生孩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人们想或不想的事情,不应当令你恐


惧。如果是上帝呼召你独身,你就要接受。如果他没有叫你独身,就要不断祷告,祈求那个对的人来到你的生命中。


但是你所求的一定要是那个对的人。婚姻不幸福,比不结婚要糟糕得多。我父亲曾祈祷我不要爱上不适合我的女孩。


上帝应允了他的祷告,我祈祷上帝也会应允你的祈求。与此同时,你若还是单身,在上帝还没有赐给你伴侣之前,你


就要接纳这一点。

 


接纳你不能生育的事实

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但是针对那些渴望生孩子的已婚夫妻,他们真的会非常痛苦。他们周围的人都有孩子,这使他


们感到更难受。这样的夫妻也可能并未深思,会把生孩子的能力看作理所当然。不能生育的夫妻常常会觉得自己哪里


不对,怀疑生理上、精神上都有问题,他们为此感到罪疚。对有些人而言,如果是他们过去所犯的罪直接导致他们不


能生育,他们的罪疚感就会非常强烈。因此我们又回到了“自我饶恕”这一主题。你必须这么做,才能继续前进。也


许温习一下本书前面的内容,也会对你有所帮助。


别忘了,唯有上帝能够赐生命。如果他没有赐给你孩子,你就要接受他的智慧。我小时候唱过一首古老的圣诗,其中


有这么几句:“那日主必向我解明”①。那么,现在就接受他在此事上的至高旨意吧!


 


接受你智力上的局限

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人(包括爱因斯坦,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不希望自己的头脑更聪明。你越是聪明有才智,就越能


意识到自己知之甚少,缺乏智慧。


首先,请允许我说,聪明和智慧是不同的。我还记得,有一天,我和钟马田博士的夫人谈到一个做首相的才华横溢的


政治家,她说他“聪明,却不智慧”。的确如此,人们或许会认为才智多了就是智慧。不是这样。智慧的开端,是对


耶和华的敬畏(箴1:7)。这是圣经里的原则,绝*不存在任何例外。


钟马田博士曾把智力和智慧做过有趣的比较。有些人有很好的智力,能领会数学、科学、医学或哲学,但他们有时确


实非常愚昧。也就是说,他们缺乏我们称之为常识的东西。钟马田博士曾说,伦敦东区满嘴伦敦腔的出租车司机常常


比牛津的指导教师更智慧。


上帝把你的大脑赐给你。你要接纳它,接纳它的可能性,接纳它的局限性。切勿吹嘘自己是多么聪明或灵光,因为在


基督的审判台前我们终会明白!在客观看待自己方面,我们必须相当坦率,将来才不会在审判台前闹个大红脸。


如果上帝要你成为牛津的教授,他肯定会给你相应的头脑。如果他没有给你那样的头脑,你就不要装得那么聪慧。那


样做是愚蠢的,而且很傻。


但是说到智慧,那就不同了!上帝没有承诺要提高你的智商,但他的确承诺可以加增你的智慧(雅1:5)。获得更大


智慧的秘密就在于:你得到的智慧,与你对上帝话语和道路的渴慕成正比。你无法要求得到更多!正如摩西所


说:“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33:25)。你在上帝国里享受属灵财富的时候,你对智慧、知识和聪


明的需求也会增长。上帝会供应你所欠缺的,你必不致缺乏。


无论上帝呼召你做什么工作,无论是做办公室经理、公车司机、药剂师、律师、教师,还是家庭主妇,上帝都会把你


所需的智力赐给你。


同时,你要接纳自己的头脑和智力,要把它们当作上帝的礼物。你要尽可能多读,尽可能多学。但你要知道,他对你


的提升不会超*他赋予你的能力。


接纳你自己吧!

 

接纳你有缺陷的事实


在《肉中刺》中,有一章叫作“人格问题”。我们都有人格问题,因为我们都有缺陷。


这并不意味着你不需要改进。但是,如果你肉中那根特别的刺是能使你谦卑的人格缺陷呢?上帝可能会那样做。他希


望你不要过于自高或被人赞赏(林后12:7)。


你的缺陷是什么呢?或许已经有两三个人想到了,甚或已经在说了,要是他们真有勇气告诉你的话。如果你的缺陷是


很容易受伤,而他们又不肯告诉你,这时你可能就会受伤,这也可能是你客观衡量自己的开端。你是否话说得太多?


在一群人中,你总是在掌控话语的主动权吗?你是不是只对与你有关的话题感兴趣呢?你能够不为自己辩护就接受批


评吗?


注意,我没有说要“接纳你的缺陷”,而是说要“接纳你有缺陷的事实”。这是指你承认别人议论你的那些话都是真


实的,你承诺要尽力去对付你的缺陷,然后不带任何罪疚继续生活。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你接纳自己的本相,就会减


轻那特别的缺陷带给你的痛苦。这是因为你对它警觉了,你希望做点什么去对付它。


因此,接纳你有缺陷的事实,是指你拒绝让确实存在的缺陷把你击倒、使你抑郁,更指你要被唤醒,愿意去改进自


己,那也是上帝对你的要求。而且,若不是上帝让你注意到这缺陷,你还发现不了呢!上帝让你注意到它,就是在给


你指望!因此,你若发现了自己的缺陷,不要为自己辩护,也别把自己打得鼻青脸肿;你要感谢上帝,因他尚未完成


对你的打造。这样,你在接纳自己方面又朝前迈进了一大步。

 


接纳残疾或有病的自己

世上*自然的感受之一,就是人在生病时感到自责。想想那些因事故致残的人,尤其如果错在他们自己,有的甚至悔


恨终身。你若要在轮椅中度过余生,又知道这一切是自己开车打盹造成的,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对有些人而言,除非出现奇迹,否则他们就再也无法康复。他们的盼望是什么呢?*近,你有没有因自己没遇到那样


的情况而感谢上帝呢?你觉得自己可以自由行动是理所当然的吗?你没有被无法治愈的疾病折磨,你为此感谢上帝了


吗?你没有情绪方面的疾病,为此,你又感谢上帝了吗?我们看到那些有残疾或疾病的人时,都应当想到:“要不是


上帝的恩典,我就会那样。”


如果这一部分与你相关,我就有话对你说。首先,你若感到自责,我建议你重温第二章“伪罪疚”。其次,你要知道


上帝不希望你为自己的状况自责。第三,不要为自己感到难过。第四,不要抱怨。*后,你要意识到,如果你周围的


人看到你如此喜乐,如此委身于上帝,你的见证会是多么美妙啊!因着你的特殊处境,你有了一个荣耀上帝的独特机


会。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第*次见到琼妮·厄尔克森·多田的情景。毫不夸张地说,见到她,我流泪了。我流泪,不是因为


看见她坐在轮椅上,而是因为她那么喜乐!太令人惊讶了!我想到自己为那么多小困难(与她的困境相比)抱怨,就


感到很羞愧;而她,却因耶稣的爱焕发出满面容光,这是我很少见到的。她已经四肢瘫痪了三十年。她告诉我,她愿


意被治愈,但害怕失去她现在拥有的与主的亲密关系。


因此,要在身体状况无法改变的条件下接纳自己,*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对耶稣基督和圣灵的热爱,以致你知道上帝满


意你那样做。我们知道他对我们感到满意(对我而言),就是世上*美妙的感受。你还要知道,你不会永远有那些局


限。我们到天堂的时候,这一切都会改变。琼妮·厄尔克森·多田说,她盼着去天堂后与耶稣一起跳舞!我说,耶稣


也和她一样盼望着那一幕。


如果你的身体残疾,却仍能接纳自己,你就有了荣耀上帝的机会,这是其他人根本就没有的。


 

接纳犯过错误的自己

在完全饶恕自己的命题上,我们已经绕了一圈,现在差不多又回到了起点。我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也处理过这个问


题。


无论你感到罪疚的原因是什么,是错失理想的工作(你准备不足)、事业(你选错了专业)、结婚对象(你被抛弃


了),还是因犯罪入狱、因不忠输掉了婚姻、因缺乏自控失去了侍奉机会,你只能按现状接纳自己,然后看上帝会对


你做些什么。除此之外,你别无其他好的选择。此刻,上帝正要求你这么做。


我曾以大卫的一生做讲题,当我讲到先知拿单谴责大卫,说刀剑必不离开他家的时候,我决定终止那个系列讲道。在


那之前,我已经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讲大卫的一生(从《撒母耳记上》16章到《撒母耳记下》12章),但当我知道大卫


即将面临什么,就彻底失去了信心。我没有继续讲下去的动力,我也这样对我的执事们说了。但是几周之后(适逢威


斯敏斯特教会禁食祷告期间),圣灵清楚地对我说话。我当时并没有准备好,他的话就算没有把我震晕,也够让我惊


讶了,他大致这样对我说:“你因为大卫犯罪、失败以及他必须面临的后果,就不打算讲下去了吗?科恩德,你难道


不明白,那正是你们大多数人的现状吗?”


我真是惊奇万分。我把这些话告诉执事们,并很快重新开始讲大卫的一生。我可以告诉你,那几个月是整个系列中*


宝贵的时光。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因此,就算你像大卫一样,又能怎样呢?我要告诉你,上帝一直都与大卫同在,直到*后。而正是在那个阶段,大卫


与上帝建立了更亲密的关系,也写出了许多诗歌。当时,上帝对大卫的打造尚未完成。如果此刻你正受到罪和错误的


重创,那位上帝怎样爱大卫,也会怎样爱你。


著名诗歌《奇异恩典》的作者约翰·牛顿曾向他的好友(诗人威廉·柯珀)谈到《哥林多前书》15章10节:“我今日


成了何等人,是蒙上帝的恩才成的。”他谈到自己对这句经文的沉思,他说:“我不是我应该成为的人,我不是我想


要成为的人,我不是我希望成为的人,但是感谢上帝,我不再是曾经的我。”任何跟随耶稣基督的人都应当说出这样


的话。我们都是还在被上帝打造的作品。


现在,那位上帝正对你说:“接纳你自己。”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