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氣候變化科學概論 |
| 曾用價 | 98.00 |
齣版社 | 科學齣版社 |
版次 | 1 |
齣版時間 | 2018年02月 |
開本 | |
作者 | |
裝幀 | 平裝 |
頁數 | 0 |
字數 | 560000 |
ISBN編碼 | 9787030565730 |
內容介紹
本書依據聯閤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的*新結論,同時在多次講授氣候變化科學課程基礎上,去僞存真、集思廣義編纂而成,是國內第*部針對氣候變化科學課程的教材。內容主要包括:氣候變化科學的發展、氣候變化的觀測事實、氣候變化的驅動因子和歸因、氣候係統模式和氣候現象、氣候變化的預估;之後詳述瞭氣候變化的影響和災害風險管理、氣候變化適應、減緩與可持續發展,以及氣候變化國際談判與中國的減排行動等內容。本書內容反映瞭當代氣候變化科學的*新進展,並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相聯係,也對國際閤作和國內應對、人類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取嚮做瞭深入闡述。
目錄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氣候變化科學的發展 1
1.1 天氣、氣候、氣候係統和氣候係統變化 1
1.2 IPCC和氣候變化科學 2
1.2.1 IPCC的組成 2
1.2.2 IPCC的工作規則、程序和機製 2
1.2.3 IPCC評估報告和係列報告 3
1.2.4 IPCC評估報告的意義和作用 4
1.2.5 IPCC AR5及其主要結論 4
1.2.6 IPCC特彆報告和方法學報告 8
1.2.7 IPCC工作的綜閤交叉與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之路 8
1.2.8 IPCC的未來發展 8
1.3 氣候係統變暖和極端事件 9
1.3.1 獨立觀測到的氣候係統各個分量在不同的時空尺度的變化顯示,整個氣候係統都在變暖 9
1.3.2 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 10
1.4 自然和人類活動驅動的氣候變化 11
1.4.1 氣候的自然變率 11
1.4.2 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12
1.4.3 1750年以來的人類經濟活動和排放 13
1.5 IPCC社會經濟情景沿革 13
1.6 氣候模式的發展 14
1.6.1 氣候模式的産生和發展 14
1.6.2 從大氣環流模式到地球係統模式 15
1.7 適應、減緩和可持續發展相協調的路徑 15
1.7.1 氣候變化的決策基礎 15
1.7.2 通過適應和減排措施等減少氣候變化的風險 16
1.7.3 適應路徑和減緩路徑的特徵 16
1.7.4 適應、減緩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交互關係等 17
1.8 發展中國傢在IPCC活動中的作用 17
1.8.1 發展中國傢參與的重要性和IPCC奬學金計劃 17
1.8.2 中國的作用和貢獻 18
思考題 18
名詞解釋 19
延伸閱讀 19
參考文獻 21
附件 22
第2章 觀測到的氣候係統變化 27
2.1 氣候觀測係統 27
2.1.1 當代氣候觀測係統的發展 27
2.1.2 氣候係統觀測要素與數據集 30
2.2 氣候變化長期序列的構建 31
2.2.1 全球地錶溫度變化序列的構建 31
2.2.2 影響氣候變化檢測的非均一性 32
2.2.3 大氣再分析 32
2.3 觀測到的大氣圈與地錶變化 33
2.3.1 大氣成分的變化 33
2.3.2 輻射收支變化 34
2.3.3 溫度變化 35
2.3.4 水循環變化 38
2.3.5 大氣環流 40
2.3.6 急流、風暴軸、天氣型 41
2.4 觀測到的冰凍圈的變化 43
2.4.1 全球山地冰川變化 43
2.4.2 南極冰蓋和格陵蘭冰蓋變化 45
2.4.3 海冰變化 45
2.4.4 積雪變化 46
2.4.5 北半球多年凍土溫度及活動層厚度變化 47
2.4.6 冰凍圈其他要素(河湖冰等)的變化 48
2.5 觀測到的海洋變化 48
2.5.1 主要海洋參數的變化 48
2.5.2 影響海平麵變化的關鍵因子及其觀測到的變化 49
2.6 地球能量收支變化及其在氣候係統中的分配 50
思考題 52
名詞解釋 52
延伸閱讀 52
參考文獻 53
第3章 全新世氣候變化 54
3.1 過去氣候變化研究的原理和假設 54
3.1.1 均一性 54
3.1.2 協同性 54
3.1.3 全息性 55
3.1.4 過去氣候重建中不確定性 55
3.2 氣候變化的形式,多時間尺度變化及可能驅動 55
3.2.1 氣候變化的形式 55
3.2.2 氣候的多時間尺度變化 56
3.2.3 氣候變化的可能驅動 57
3.3 研究全新世氣候變化的定年方法 59
3.3.1 14C 測年法 59
3.3.2 210Pb 測年法 60
3.3.3 137Cs 測年法 60
3.4 代用資料的特徵及物理意義 60
3.4.1 冰芯 60
3.4.2 湖芯 61
3.4.3 海洋沉積 61
3.4.4 石筍 62
3.4.5 珊瑚 62
3.4.6 曆史文獻 63
3.4.7 樹輪 63
3.5 氣候曆史及全新世重大氣候事件 63
3.5.1 重建的不同時間長度過去氣候變化 63
3.5.2 全新世重大氣候事件 66
3.5.3 現代暖期的曆史地位 67
思考題 68
名詞解釋 68
延伸閱讀 69
參考文獻 70
第4章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71
4.1 短壽命化學物質的循環 71
4.1.1 臭氧和氣溶膠的源匯 71
4.1.2 臭氧和氣溶膠的濃度和分布特點 73
4.1.3 不同RCP 情景下未來變化特點 75
4.1.4 臭氧和氣溶膠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及反饋 76
4.1.5 耦閤模式比較計劃中全球大氣化學過程的錶達 76
4.1.6 大氣環境和氣候雙贏的減排策略 78
4.2 全球碳循環 78
4.2.1 碳循環及相關過程 78
4.2.2 研究方法 80
4.2.3 工業革命以來全球碳收支 83
4.2.4 未來全球碳源匯變化 86
思考題 87
名詞解釋 88
延伸閱讀 88
參考文獻 89
第5章 氣溶膠和雲 91
5.1 氣溶膠 91
5.1.1 氣溶膠的種類和來源 91
5.1.2 氣溶膠形成與變化過程 92
5.1.3 氣溶膠化學成分的氣候學濃度 93
5.2 雲 94
5.2.1 氣候係統中的雲 94
5.2.2 雲的輻射氣候效應和雲的數值模擬 96
5.2.3 霧和霾 96
5.3 氣候變化中氣溶膠和雲的作用 99
5.3.1 氣溶膠與輻射的相互作用 99
5.3.2 氣溶膠-雲相互作用 100
5.3.3 碳氣溶膠與氣候變化 101
5.3.4 氣候變化一些重要議題中涉及的氣溶膠和雲問題 102
思考題 104
名詞解釋 104
延伸閱讀 104
參考文獻 105
第6章 人為和自然輻射強迫 106
6.1 輻射強迫 106
6.1.1 輻射強迫的概念 106
6.1.2 ERF 兩種計算方法及其優缺點 108
6.1.3 溫室氣體的光譜性質和輻射傳輸模式 109
6.2 當前的人為輻射強迫 110
6.2.1 均勻混閤的溫室氣體 110
6.2.2 大氣O3和平流層水汽 111
6.2.3 氣溶膠與輻射和雲相互作用 112
6.2.4 土地利用 113
6.3 全球平均輻射強迫 113
6.3.1 不同種類物質的輻射強迫 113
6.3.2 輻射強迫曆史變化 116
6.3.3 未來的輻射強迫 117
6.4 自然輻射強迫的變化 118
6.4.1 太陽活動 118
6.4.2 火山活動 119
6.5 溫室氣體排放指標 119
6.5.1 指標的簡介 119
6.5.2 全球增溫潛能的概念 120
6.5.3 全球溫變潛能的概念 120
思考題 122
名詞解釋 122
延伸閱讀 122
參考文獻 123
第7章 氣候變化的檢測和歸因 125
7.1 氣候變化檢測和歸因研究的意義 125
7.2 氣候變化檢測和歸因的相關統計概念 125
7.2.1 基本概念 125
7.2.2 常用的檢測和歸因方法 127
7.2.3 氣候模式在氣候變化歸因研究中的作用 128
7.2.4 檢測和歸因研究的不確定性 128
7.3 對大氣中氣候變化現象的歸因 129
7.3.1 溫度變化 129
7.3.2 降水變化 136
7.3.3 大氣環流和大氣濤動變化 136
7.4 對海洋中的氣候變化現象的歸因 139
7.4.1 海洋溫度和熱容量 139
7.4.2 海錶麵高度的變化 140
7.5 極端事件的歸因 141
7.5.1 極端溫度 141
7.5.2 極端降水 142
7.5.3 乾旱 142
7.6 中國氣候變化的檢測與歸因 143
思考題 144
名詞解釋 144
延伸閱讀 146
參考文獻 146
第8章 全球和區域尺度的氣候係統模式 147
8.1 氣候模式簡介 147
8.2 模式比較計劃及結果在IPCC評估報告中的應用 150
8.2.1 不同全球模式比較計劃 150
8.2.2 CORDEX計劃 153
8.2.3 在曆次IPCC報告評估報告中的應用 153
8.3 氣候模式的評估 154
8.3.1 評估方法 154
8.3.2 應用於氣候模式評估的觀測數據 156
8.3.3 評估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57
8.4 CMIP5全球模式結果的綜閤評估 157
8.4.1 大氣 157
8.4.2 海洋 158
8.4.3 碳循環和冰雪圈等的變化 159
8.4.4 變率和極端事件 159
8.4.5 在中國區域的評估 160
8.5 區域氣候模式及降尺度 161
8.5.1 基本原理 161
8.5.2 發展曆史 162
8.5.3 在氣候科學和氣候變化預估中的應用 162
8.5.4 誤差訂正簡介 164
思考題 164
名詞解釋 164
延伸閱讀 165
參考文獻 166
第9章 氣候變化的預估 167
9.1 氣候變化預估的主要方法 167
9.1.1 年代際氣候變化預測及其初始化方法 167
9.1.2 百年氣候預估與典型濃度路徑 171
9.1.3 氣候統計預估 173
9.2 近期氣候變化預估 174
9.2.1 預估的近期大氣和地錶的變化 174
9.2.2 預估的近期水循環變化 177
9.2.3 預估的近期大氣環流變化 178
9.2.4 預估的近期極端事件變化 180
9.2.5 預估的近期海洋變化 181
9.2.6 預估的近期冰凍圈變化 182
9.3 長期氣候變化 183
9.3.1 預估的長期大氣和地錶的變化 183
9.3.2 預估的長期水循環變化 183
9.3.3 預估的空氣質量變化 185
9.3.4 預估的長期冰凍圈變化 186
9.3.5 預估的海平麵變化 188
9.3.6 碳循環和其他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長期預估 189
9.3.7 減排與氣候變化預估 189
9.4 氣候變化預估方法和結論中的主要不確定性 191
9.4.1 預估方法主要不確定性 191
9.4.2 預估結論中的主
氣候變化科學概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