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传世间的《向日葵》和《星夜》是怎么诞生的?真的是他亲手结束了热烈的一生吗?依托梵高博物馆档案和学术研究,取材自数千封书信和海量文献,《梵高传》收录了近200幅代表画作及照片,珍贵图片首次发表;20余位梵高研究专家参与幕后创作,评注超28000条,打印稿逾5000页;首创特别软件解析10万张数码卡片,数字技术引领传记写作和艺术史研究,更加真实可靠;开设持续更新的全面支持网站,深度整合参考文献、文本注释、画作和照片。
这是一幅关于梵高的巨细靡遗、令人心碎的肖像画。两位作者以精致的细节、畅达的文字为我们描绘出梵高充满英雄主义的传奇一生。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的倾力合作下,以往从未触碰过的素材浮出水面,让我们更加接近这位伟大而又神秘的艺术家:早年渴望在世界立足;与弟弟提奥激烈的情感拉扯;来到普罗旺斯后,绘出西方艺术中备受珍爱的画作……梵高的内心世界也展现出异样的光芒:爱情生活的迷乱与癫狂;轮番上阵的抑郁症与心理病痛;三十七岁死亡时的重重疑云……
##喜欢他的艺术就好了,你不会希望梵高是你的家人、亲戚、同事,哪怕是邻居,他给所有人带来的都是痛苦,包括他自己。
评分##他的缺陷我都有,他的天赋我都没有
评分##最后几章虐心死了,太难受了,人如果生来要经受如此苦难,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梵高脑残粉真心慎读。这本书完全颠覆了以往我断断续续了解的梵高,如果参考的书信摘录可以完整出一本书作为本书参考阅读会更好一些,(搜了一下被这个吓尿了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04113/)因为从我的角度看就是作者“断章取义”,我没有看到完整的信,而本书的梵高生活还原绝大部分依靠的就是这些书信。本书呈现的就是一个真正的平凡人,一个又穷又不想好好工作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有绘画天才只是自我催眠麻痹自己有一天一定会成功的“普通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样子了,从他父母家人的角度看,即使这娃是个天才,我也真的不希望我的家人甚至朋友里面有这么一个讨厌鬼。
评分##近九百页的传记,读来一发不可收。他的困顿和苦难,他的失落和无力,他对艺术的疯狂和固执,他遭受所有的冷漠和厌恶,他割去了耳朵,弟弟却准备结婚,他每每鼓起勇气,现实却只报以嘲笑。文献式考证加上小说式叙述,夹杂色彩狂热的绘画风格介绍,可谓2015年最好看的非虚构图书。
评分##致郁系佳作。这是一部非常专业的梵高生平及近代艺术史学术研究著作,脱离了一切煽情元素还原真实的文森特·梵高,一个败类、混账,他活不好还搅得别人都不能活,连他的艺术都是瞎猫碰死耗子,然而真的美。
评分##喜欢他的艺术就好了,你不会希望梵高是你的家人、亲戚、同事,哪怕是邻居,他给所有人带来的都是痛苦,包括他自己。
评分##对一本书而言,它算得上厚重;对一部个人传记而言,它引用了大量当事人信件中的文字,使得读者在不断加深对书中人物理解的同时也难免会产生些“不厌其烦”;然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它太薄了,尽管这个人他只是匆匆来过这个世界,生活了37年。大部分的时候,文森特像个孩子,尽管他有成年人的欲望。他的心灵之火引领着他的创作,而他的作品指向未知和远方。他炫耀,但自知。他想学习歌颂,但在修饰过的精致面前,他的本真永远显得笨拙。他渴望依靠,但最终指引来自夜空和寒星。“天空里那些闪闪发光的星星,为什么不像法国地图上的那些黑点那样可以接近?如果说我们可以坐火车去塔拉斯孔或鲁昂,那么,我们必须死亡才能到达一颗星星。在这个推理中有一个确定无疑的真理是:当我们还活着时,我们无法抵达一颗星星,正如我们死了,也无法赶一趟火车一样。”
评分##喜欢他的艺术就好了,你不会希望梵高是你的家人、亲戚、同事,哪怕是邻居,他给所有人带来的都是痛苦,包括他自己。
评分##90万字,43章,几乎每章都用到小说笔法;结尾高能,有理有据地推翻了流传百年的“梵高自杀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