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集字字帖系列”,书体包括简帛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从历代碑帖中选取代表性书家,汇成楹联、诗词作品集,适合已有临帖基础,尚缺创作经验的读者使用。本书尊重原帖原字,通过电脑图像处理技术,将字在大小重轻倾侧等方面做到上下贯通、左右呼应,为读者创作时提供参考蓝本。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生于京兆(今西安)。世称“颜鲁公”。 颜真卿转益多师,一变成法,创造出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楷书书法审美范式,他的行草也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传世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本书通过集字成古诗集中展现颜真卿楷书书法艺术,按字数多少、书写难易排列,便于临习。 郑晓华 主编;王宾 编 郑晓华: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为我国首届书法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师从欧阳中石先生。长期从事书法教学、研究工作,著有《颜筋柳骨》、《书法艺术赏析》、“中国行草书鉴定字典大系”等专著。作为一名长期在书法领域摸索的爱好者,我总是怀揣着一颗对经典永不磨灭的热情。《颜真卿楷书集字古诗》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在我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它以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将两位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巨匠——颜真卿和各位古代诗人——联系在了一起。颜真卿的楷书,以其雄浑、端庄、大气而著称,被称为“颜体”,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而中国古代诗歌,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了无数文人的智慧与情感。这本书将这两者融为一体,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字与诗堆砌,而是通过精心挑选和编排,让颜体楷书的笔墨精神与古诗的意境完美契合。我尤其欣赏书中的选诗眼光,多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佳作,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叙事议论,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颜真卿的字,则以其磅礴的气势、严谨的结构、雄浑的笔力,为这些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当我看到书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时,字体的雄浑与诗句的沧桑感交织在一起,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当我看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时,字体的秀丽与诗句的宁静温馨相得益彰。这是一种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对于我这样的书法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更是提供了绝佳的临摹范本。它不仅展示了颜体楷书的精髓,还通过诗歌的语境,帮助理解字体的神韵和情感表达。这比单纯的字帖更能激发我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
评分我一直认为,艺术的魅力在于其跨界的融合,而《颜真卿楷书集字古诗》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充满智慧和美感的书籍。它将中国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颜体楷书,与诗歌这一中华文学的瑰宝,进行了令人惊叹的结合。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被其精美的装帧和考究的排版所吸引。随后,我开始逐页翻阅,心中的惊喜便愈发浓厚。书中精选的古诗,涵盖了从唐诗宋词到历代名篇的诸多佳作,而每一句诗、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力求以最契合诗句意境的颜体楷书字形呈现。我尤其留意到,书中对一些描绘壮丽山河的诗句,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集字后的“会”、“当”、“凌”、“绝”等字,其笔画的雄浑、结构的大气,仿佛就展现了诗人登临绝顶、俯瞰群山的壮阔景象,让整首诗的意境更加立体和震撼。再比如,描写离别情景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集字后的字形,虽然遒劲有力,却又透露出几分温润和深情,将这份超越时空的友谊,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本书让我深刻地体会到,颜体楷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笔法的精绝和结构的严谨,更在于它能够与不同的文学内容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赋予诗歌以新的生命力,让读者在欣赏书法的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书法和文学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份难得的精神食粮。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能够将书法艺术与文学鉴赏完美结合的书籍,而《颜真卿楷书集字古诗》无疑满足了我这个长久以来的愿望。这本书以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代巨匠颜真卿的楷书艺术,与千古传颂的中华古典诗歌,进行了一次浑然天成的融合。我首先为书中选诗的丰富性和代表性所折服。无论是描绘壮丽山河的豪放诗篇,还是抒发细腻情感的婉约之句,都得到了恰如其分的集字呈现。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一些意境深远诗句的集字处理。例如,当读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时,颜体楷书中那些流畅、有力、略带跳跃感的笔触,恰好捕捉到了诗人那种喜悦、昂扬、飞驰的神态,让这首诗的画面感和情感张力被极大地增强。又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描绘荒凉景色的词句,在颜体楷书集字下,字体的苍劲、厚重、略带几分萧瑟的笔意,与诗句本身营造的颓败意境达到了高度统一,仿佛每一笔都饱含着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沧桑。这本书不仅仅是展示了颜体楷书的笔法和结构,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诗歌的语境,赋予了每一个字以生命和情感。当我反复品读那些集字作品时,我仿佛能够感受到颜真卿在书写这些诗句时,他的心境与诗人产生了何种共鸣。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它让我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也对古代诗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而颜真卿的楷书,更是我书法学习道路上绕不开的里程碑。因此,《颜真卿楷书集字古诗》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艺术享受和学习机会。这本书并非简单的字帖或诗集,它将颜真卿那雄浑、端庄、大气磅礴的楷书,与千古传诵的经典古诗,进行了令人惊叹的融合。我首先被书中选诗的丰富性和代表性所吸引。从描绘山川壮丽的豪放诗篇,到抒发儿女情长的婉约之词,都被作者以极高的艺术水准,集成了颜体楷书的经典字形。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意境深远诗句的集字处理。例如,当我看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话,被集成为颜体楷书时,那些字体的圆润、饱满,仿佛就描绘出春日早晨那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让人心生愉悦。再比如,描写边塞征战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集字后的字形,那笔画的苍劲有力,结构上的挺拔,恰如其分地烘托了战士们坚毅不屈、决一死战的精神。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颜体楷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独立的审美价值,更在于它能够与不同的文学内容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赋予诗歌以新的生命,让读者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评分拿到这本《颜真卿楷书集字古诗》的时候,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作为一名多年的书法爱好者,颜真卿的楷书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座高峰,那浑厚雄健、端庄大气、法度森严又极富个性的笔法,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标。而将他那如同铁画银钩般的字迹,与千古传诵的经典古诗相结合,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升华,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幅精选的古诗名篇,它们或描绘壮丽山河,或抒发家国情怀,或感叹人生无常,皆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而更让我着迷的是,每一句诗、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力求在保留原诗意境的同时,展现颜真卿楷书独特的韵味。我尤其留意了其中关于边塞诗的部分,李白、杜甫笔下那雄浑悲壮的景象,在颜真卿苍劲有力的笔触下,仿佛更加跃然纸上,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辽阔,“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毅,都在方寸之间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我甚至能从那些字的结构、墨色的浓淡、笔画的起承转合中,感受到颜真卿创作时的心境,他或许也在吟诵着这些诗句,用他的笔墨,为这些不朽的篇章赋予了新的生命。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字帖,更是一本诗集,一本艺术品,它让我有机会在欣赏古诗的同时,深入体会颜体楷书的精髓,这对于提升我的书法鉴赏能力和临摹技巧,无疑有着莫大的助益。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拿出笔来,跟着书中的范字,去感受那份古朴与厚重,去追寻那份笔墨的灵魂。
评分坦白说,起初我对这本《颜真卿楷书集字古诗》的期待值并非极高,总觉得是将现有的书法和文学作品简单地“拼凑”在一起。然而,真正阅读和品味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浅薄。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集字”二字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次精妙绝伦的“再创作”,是将颜真卿雄浑大气、严谨法度的楷书,与那些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古诗,进行了一次天衣无缝的融合。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一些著名诗句的“集字”处理,例如描绘自然风光的诗句,颜体楷书的结构严谨,笔画挺拔,配合着诗歌本身描绘的壮丽景色,竟然产生了一种别样的和谐感。那些如同山岳般厚重的字,承载着诗句中云卷云舒的飘逸;那些如同江河般奔腾的笔画,又仿佛诉说着诗句中跌宕起伏的情感。书中的选诗范围也相当广泛,从抒情写景的山水田园诗,到慷慨激昂的边塞咏史诗,再到感人至深的离别相思诗,几乎涵盖了古代诗歌的各个方面。而颜真卿的楷书,以其沉稳厚重、大气磅礴的特点,恰好能够驾驭住这些不同题材的诗歌,并且赋予它们一种超然的艺术生命力。我发现,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在欣赏颜体的书法,更是在重新解读这些古诗。很多时候,我会被某个字的写法,某个笔画的力度,深深吸引,从而仔细揣摩其与诗句的关联,这大大加深了我对诗歌内涵的理解。这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将视觉艺术和文学艺术完美地结合,让我在享受美的同时,也得到了知识的启迪。
评分我一直认为,好的图书不应只是知识的堆砌,更应是思想的碰撞,是情感的共鸣。《颜真卿楷书集字古诗》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将中国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颜体楷书,与诗歌这一中华文学的璀璨明珠相结合,其意义之深远,远非“集字”二字所能概括。它更像是一次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让颜真卿的笔墨精神在古代诗歌的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翻阅此书,我首先被其选诗的广度和深度所折服。无论是描绘山川壮丽的豪放诗篇,还是抒发儿女情长的婉约词句,都被作者以极为考究的方式,集成了颜体楷书的经典字形。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的集字处理,那些如山峦般挺拔的“山”,如流水般灵动的“水”,如星辰般璀璨的“星”,都展现了颜体楷书刚劲有力又不失圆润的特点,完美地契合了诗歌所描绘的壮阔景象。而当诗句转向抒发个人情怀时,颜体楷书的端庄大气,又不失温润的笔意,则恰到好处地烘托了诗人的情感。我能从一个个字形中,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他们不仅是在选择合适的字,更是在揣摩诗句的意境,选择最能表达其神韵的颜体字。这本书带给我的,不只是对颜体楷书的欣赏,更是对古代诗歌意境的全新理解。当我看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被集成为颜体楷书时,那笔画的苍劲有力,仿佛将这份跨越空间的友情,渲染得更加深厚和真挚。
评分我对书法艺术有着长久的迷恋,尤其是颜真卿的楷书,其雄浑、端庄、开阔的气象,一直是我内心深处崇敬的对象。当《颜真卿楷书集字古诗》这本书摆在我面前时,我感觉就像是发现了一件失而复得的珍宝。它并非简单的字帖,也不是泛泛的诗集,而是将颜真卿那独具匠心的笔墨艺术,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精华,进行了一次令人惊叹的巧妙结合。翻开书页,我首先被其选诗的深厚底蕴所吸引。从描绘壮丽山河的豪放之作,到抒发细腻情感的婉约之语,皆被作者精心遴选,并逐一以颜体楷书的形式呈现。我尤其留意到,书中对一些描绘自然景象的诗句,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集字后的“孤”、“帆”、“远”、“影”等字,其笔画的舒展与字体的结构,仿佛就勾勒出了远帆在碧空尽头渐渐消失的画面,那种悠远和空灵之感,被颜体楷书的雄浑笔力赋予了更深的意境。再比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集字后的“野”、“旷”、“天”、“低”等字,字形饱满,笔力遒劲,与诗句描绘的辽阔原野和宁静月夜,达到了极高的统一。这让我深刻感受到,颜体楷书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结构的严谨和笔画的遒劲,更在于它能够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去“翻译”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将文字的视觉美感与诗歌的文学内涵融为一体。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以全新的视角去品读那些熟悉的古诗,也在欣赏颜体楷书的魅力的同时,汲取了丰富的文学滋养。
评分作为一名热爱古典文化,尤其是对书法和诗歌情有独钟的读者,当我得知《颜真卿楷书集字古诗》这本书的出版信息时,便充满了极大的期待。收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眼前的景象让我为之一振。这本书并非简单地将颜真卿的字帖与古诗词放在一起,而是通过精心的“集字”技艺,将颜真卿那雄浑、端庄、大气磅礴的楷书,与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篇章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书中的选诗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从唐诗宋词到历代名篇的诸多佳作。我尤其被书中那些描绘壮丽山河、抒发家国情怀的诗句所吸引,例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颜体楷书的集字下,那“飞”、“流”、“直”、“下”等字的雄浑笔力,仿佛真能让人感受到瀑布倾泻的磅礴气势;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颜体的厚重感与诗句的沧桑感相互辉映,更增添了历史的厚度。不仅仅是宏大的篇章,即便是描写日常生活的诗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颜体楷书的集字,也呈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字体的端庄和诗句的温馨相得益彰。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颜体楷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其独立的审美价值,更在于它能够与不同的文学内容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赋予诗歌以新的生命。这本书对于我这样的书法爱好者来说,是极好的学习资料。通过观察这些集字作品,我可以更好地理解颜体楷书的用笔、结构和章法,同时也能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