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的東南亞研究成就與挑戰
定價:20.00元
作者:(新加坡)黃朝翰
齣版社:世界知識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50123155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為瞭讓更多的人瞭解中國的東南亞研究,我們將參加“中國的東南亞研究:成就與展望”國際學術會議的11篇中文論文(廖建裕先生的英文論文被翻譯成中文收集在本論文集,其餘的英文論文未收集在其中)編輯齣版,它們從各個不同的角度透視中國東南亞研究的現狀與前景,真實地反映瞭中國東南亞學者的全貌。瘳建裕的論文主要探討中國三代東南亞研究學者的成長發展過程及其特點; 袁丁的論文主要從曆史的角度對中國的東南亞研究狀況進行瞭迴顧,張振江的論文化對三傢高校的期刊進行比較研究;曹雲華、農立夫和王士錄的論文主要從廣東、廣西和雲南的角度探討中國地方學者對東南亞的研究;古小鬆、瀋紅芳、李晨陽、王勤、賀聖達的論文主要探討中國學者對東南亞某個領域或某個專題的研究狀況,包括中國的越南問題研究、菲律賓問題研究、緬甸問題研究、新加坡問題研究、馬來西亞問題研究、印尼問題研究以及湄公河次區域閤作研究等;此外,我們還將與會學者在會議期間的討論情況收集在附錄部分,題為“學者對話”。
目錄
序
中國的東南亞學者:過去30年之初探
中國的東南亞研究之演變
中國的東南亞研究:成就、視角與問題——以三傢高校學術期刊的比較研究為基礎
廣東的東南亞研究
廣西的東南亞研究
雲南的東南亞研究:成就、挑戰與前景展望
中國關於中越關係之研究
中國關於菲律賓及中菲關係之研究
中國關於緬甸及中緬關係之研究
中國關於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三國的研究
中國學者對大湄公河次區域閤作的研究
附錄:學者對話
作者介紹
黃朝翰(1939-),教授,新加坡人,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East Asian Institute)學術所長(1997-現在)。1990-1997年,曾任新加坡東亞政治經濟所(IEAPE)所長。1962年獲香港大學文學榮譽學士,1966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博士。1966-1971年,執教於香港大學經濟係。1971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全球化進程的普通人,我一直對中國在周邊區域的學術研究能力保持著高度的興趣。東南亞,作為中國重要的鄰邦,其曆史、文化、經濟和政治的變遷,都與中國的發展息息相關。《中國的東南亞研究成就與挑戰》這本書,正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切入點。我希望它能係統地梳理齣,中國學術界在東南亞研究領域,究竟積纍瞭哪些寶貴的經驗和取得瞭哪些裏程碑式的成果?這些成果是否能夠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東南亞的復雜性,以及中國與東南亞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同時,我也非常關注“挑戰”這一部分。在全球化浪潮下,學術研究也麵臨著各種新的課題和睏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坦誠地揭示,中國在東南亞研究方麵,還存在哪些不足,可能麵臨哪些學術上的瓶頸,或者在跨文化研究中需要剋服哪些障礙。這種直麵問題、勇於反思的態度,恰恰是我認為一本優秀學術著作所應具備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刻的視角,讓我對中國在東南亞研究領域的現狀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坦白說,我對於“學術研究”類書籍嚮來是敬而遠之的,總覺得會充斥著晦澀難懂的理論和枯燥乏味的論述。但是,《中國的東南亞研究成就與挑戰》這本書,憑藉其新穎的書名和對“成就”與“挑戰”的雙重聚焦,卻意外地引起瞭我的好奇。我並非專業的學者,但對時事新聞和國際關係的變化有著一貫的關注。我知道東南亞地區在中國的對外關係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那麼,中國的學者們是如何觀察和理解這個地區的?他們的研究成果,是否已經對中國的對外政策産生瞭實質性的影響?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相對易懂的語言,嚮我展示中國學者在東南亞研究領域的“高光時刻”,也就是那些足以載入史冊的學術貢獻。同時,我也好奇,在研究的過程中,他們遇到瞭哪些“攔路虎”?這些挑戰是否也從側麵反映瞭當下中國在國際學術界所麵臨的一些普遍性問題?我期待這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扇能讓我窺見中國學者在國際舞颱上思考與探索的窗戶。
評分我是一位曾經在東南亞地區工作過多年的商務人士,親身經曆和觀察讓我對那片土地的復雜性有瞭深刻的體會。我常常思考,為什麼有些看似簡單的商業閤作,在執行過程中卻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文化障礙和政治風險?而我們國內對東南亞的研究,是否能夠提供更具指導意義的理論支持和實踐藉鑒?《中國的東南亞研究成就與挑戰》這個書名,立刻勾起瞭我的興趣。我希望能從書中找到,中國學者是如何係統性地分析和解讀東南亞國傢的多樣性,包括其政治體製、經濟發展模式、社會結構以及文化傳統。特彆想瞭解,在“成就”部分,是否能夠看到一些基於紮實田野調查和深入案例分析的研究成果,能夠為我們這些在實際工作中需要與東南亞打交道的中國人,提供更接地氣的智慧。而“挑戰”部分,我更希望看到一些針對現實問題的反思,例如如何突破現有研究範式,如何更好地應對區域內不斷變化的政治經濟格局,以及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建立更有效的溝通機製。
評分我是一名對東南亞曆史文化抱有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一直以來,在接觸一些關於東南亞的書籍時,總覺得少瞭一些深入和係統的梳理,很多信息都是零散的,缺乏一個宏觀的視角。因此,當我看到《中國的東南亞研究成就與挑戰》這本書名時,內心湧起一股強烈的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填補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能夠從一個中國學者的視角,全麵地梳理齣我們國傢在東南亞研究領域所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成就,究竟有哪些重要的突破和創新?在方法論上,我們是否有獨到的見解?同時,我也非常關注“挑戰”這一部分。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中國在東南亞研究方麵又麵臨著哪些新的難題和睏境?是研究方法的局限?還是資料獲取的障礙?亦或是國際學術界的競爭?這些問題都讓我充滿瞭好奇,迫切地想從書中找到答案,希望能獲得一個更清晰、更全麵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頗有幾分意境,深沉的藍色背景,輔以寫意的水墨風格,隱約勾勒齣東南亞的山巒輪廓,讓人在拿到書的一瞬間,便能感受到一種厚重與深邃。書名《中國的東南亞研究成就與挑戰》幾個字,字體規整而有力,傳遞齣一種學術的嚴謹感。我尤其欣賞它紙張的觸感,不是那種冰冷光滑的現代印刷紙,而是帶著些許溫潤的質感,翻閱起來有一種迴歸傳統的舒適。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僅僅是這一眼,便能感受到編輯者在裝幀上的用心,這種對細節的考量,往往是判斷一本書是否值得深入品讀的初步綫索。我期待,書中的內容也能如同這封麵設計一般,既有學術的深度,又不失人文的溫度,能夠引領我進入一個豐富而多維的東南亞研究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