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实用PNF治疗(第四版)
定价:198.00元
作者:(美)苏珊阿德勒(SusanS.Adler) (比)多米尼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0809391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循序渐进》★★★★★ 《不偏不倚》★★★★★ 《从零开始》
内容提要
本书是系统介绍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技术的康复学专著,目前更新到第四版 。PNF技术是一种神经发育疗法基本技术,是比较独特的康复治疗技术,广泛用于神经科疾病和骨关节疾病康复治疗之中,适用于各种肌力减弱,运动控制不良的患者,比如骨折、偏瘫,甚至运动员的训练。本书图文并茂,配有600多幅全彩图片,是一本系统化的、便于使用的学习和理解PNF的指南,是治疗师的优良参考书。
目录
目.录
1.概.论
1.1 PNF观念在现代整体治疗中的位置
1.1.1.ICF模式
1.1.2.治疗和PNF观念: 基本原理和技术
1.1.3.学习的阶段
1.1.4.运动控制和运动学习
1.2 PNF:定义,理念,神经生理学基础
1.2.1.定义
1.2.2.理念
1.2.3.基本神经生理学原理
1.3 知识测试:问题
深入阅读
参考文献
2.促进技术的基本程序
2.1 佳阻力
2.2 扩散与强化
2.3 触觉刺激(手法接触)
2.4 身体位置和身体力学
2.5 语言刺激(指令)
2.6 视觉刺激
2.7 牵引和挤压
2.8 牵拉
2.9 时序
2.10 模式
2.11 知识测试:问题
深入阅读
参考文献
3.PNF治疗技术
3.1 导论
3.2 节律性起始
3.3 等张组合
3.4 拮抗肌的反转
3.4.1.动态反转(包括缓慢反转)
3.4.2.稳定性反转
3.4.3.节律性稳定
3.5 反复牵拉(反复收缩)
3.5.1.起始范围的反复牵拉
3.5.2.全范围的反复牵拉(旧称:反复收缩)
3.6 收缩-放松
3.6.1.收缩-放松:直接治疗
3.6.2.收缩-放松:间接治疗
3.7 保持-放松
3.7.1.保持-放松:直接治疗
3.7.2.保持-放松:间接治疗
3.8 复制
3.9 PNF技术及其目标
3.10 知识测试:问题
深入阅读
参考文献
4.对患者的治疗
4.1 导论
4.2 评价
4.2.1.身体功能和身体结构
4.3 假设
4.4 测试损伤和活动限制的原因
4.5 治疗目标
4.6 治疗计划和治疗设计
4.6.1.具体的患者需求
4.6.2.设计治疗
4.6.3.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
4.7 再测试损伤和活动限制的原因
4.8 治疗范例
4.9 知识测试:问题
深入阅读
参考文献
5.促进的模式
5.1 导论
5.2 PNF模式
5.3 知识测试:问题
深入阅读
参考文献
6.肩胛和骨盆
6.1 导论
6.2 应用
6.3 基本程序
6.4 肩胛的对角运动
6.4.1.具体的肩胛模式
6.4.2.肩胛模式的具体应用
6.5 骨盆的对角运动
6.5.1.具体的骨盆模式
6.5.2.骨盆模式的具体应用
6.6 对称锻炼,相反锻炼,不对称锻炼
6.6.1.对称-相反锻炼
6.6.2.不对称锻炼
6.7 知识测试:问题
深入阅读
参考文献
7.上肢
7.1 导论
7.2 基本程序
7.3 屈-外展-外旋
7.3.1.屈-外展-外旋伴肘关节屈
7.3.2.屈-外展-外旋伴肘关节伸
7.4 伸-内收-内旋
7.4.1.伸-内收-内旋伴肘关节伸
7.4.2.伸-内收-内旋伴肘关节屈曲
7.5 屈-内收-外旋
7.5.1.屈-内收-外旋伴肘关节屈
7.5.2.屈-内收-外旋伴肘关节伸
7.6 伸-外展-内旋
7.6.1.伸-外展-内旋伴肘关节伸
7.6.2.伸-外展-内旋伴肘关节屈
7.7 推出和缩回组合
7.7.1.尺侧推出与缩回
7.7.2.桡侧推出和缩回
7.8 双臂模式
7.9 改变患者的体位
7.9.1.侧卧位时的手臂模式
7.9.2.肘支撑俯卧位的手臂模式
7.9.3.坐位的手臂模式
7.9.4.四足跪位的手臂模式
7.9.5.跪位的手臂模式.
7.10 知识测试:问题
深入阅读
8.下.肢
8.1 导论
8.2 基本程序
8.3 屈-外展-内旋
8.3.1.屈-外展-内旋伴膝关节屈
8.3.2.屈-外展-内旋伴膝关节伸
8.4 伸-内收-外旋
8.4.1.伸-内收-外旋伴膝关节伸
8.4.2.伸-内收-外旋伴膝关节屈
8.5 屈-内收-外旋
8.5.1.屈-内收-外旋伴膝关节屈
8.5.2.屈-内收-外旋伴膝关节伸
8.6 伸-外展-内旋
8.6.1.伸-外展-内旋伴膝伸
8.6.2.伸-外展-内旋伴膝屈
8.7 双腿模式
8.8 改变患者的体位
8.8.1.坐位的腿模式
8.8.2.俯卧位的腿模式
8.8.3.侧卧位的腿模式
8.8.4.四足跪位的腿模式
8.8.5.站立位的腿模式
8.9 知识测试:问题
参考文献
9.颈部
9.1 导论
9.2 基本程序
9.3 指征
9.4 屈向左,伸向右
9.4.1.屈-左侧屈-左旋
9.4.2.伸-右侧屈-右旋
9.5 用颈部促进躯干
9.5.1.用颈部促进躯干屈和伸
9.5.2.用颈部促进躯干侧屈
9.6 知识测试:问题
参考文献
10.躯干
10.1 导论
10.2 治疗程序
10.3 斜和上抬
10.3.1.斜
10.3.2.上抬
10.4 用双腿模式促进躯干
10.4.1.双下肢屈,伴膝屈,促进下部躯干屈
10.4.2.双下肢伸,伴膝伸,促进下部躯干伸
10.4.3.躯干侧屈
10.5 用组合模式促进躯干
10.6 知识测试:问题
参考文献
11.垫上活动
11.1 导论:为什么做垫上活动
11.1.1.治疗目标
11.2 基本程序
11.3 技术
11.4 垫上活动
11.4.1.翻身
11.4.2.肘支撑(前臂支撑)俯卧位
11.4.3.侧坐
11.4.4.四足跪
11.4.5.跪
11.4.6.半跪
11.4.7.从手-足立位(四肢支撑弓背位)至站立位,再回到手-足立位
11.4.8.坐位的锻炼
11.4.9.桥式运动
11.5 垫上活动的病例
11.6 知识测试:问题
深入阅读
参考文献
12.步态训练
12.1 导论:步行的重要性
12.2 正常步态的基础
12.2.1.步态周期
12.2.2.正常步态中的躯干和下肢关节运动
12.2.3.正常步态中的肌肉活动
12.3 步态分析:观察和徒手评估
12.4 步态训练的理论
12.5 步态训练的程序
12.5.1.挤压和牵拉
12.5.2.使用挤压和牵拉反射
12.6 实用步态训练
12.6.1.坐位的准备阶段
12.6.2.站起和坐下
12.6.3.站立
12.6.4.步行
12.6.5.其他活动
12.7 步态训练的患者病例
12.8 知识测试:问题
深入阅读
参考文献
13.生命功能
13.1 导论
13.1.1.刺激与促进
13.2 面部肌肉
13.3 舌的运动
13.4 吞咽
13.5 言语障碍
13.6 呼吸
13.7 知识测试:问题
深入阅读
14.日常生活活动
14.1 导论
14.2 转移
14.3 穿衣和脱衣
14.4 知识测试:问题
深入阅读
15.知识测试:问题和答案k
附录.词汇表作者介绍
苏珊·阿德勒(Susan Adler)(美国)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西北大学认证物理治疗师
·洛杉矶南加州大学物理治疗科学硕士
·1962年在加利福尼亚瓦列霍凯撒基金会康复中心接受PNF教育,与MaggieKnott一起工作并接受她的教导
·国际PNF协会高级国际PNF教师,在美国和欧州举办和主持PNF课程班
苏珊·阿德勒(Susan Adler)(美国)
·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西北大学认证物理治疗师
·洛杉矶南加州大学物理治疗科学硕士
·1962年在加利福尼亚瓦列霍凯撒基金会康复中心接受PNF教育,与MaggieKnott一起工作并接受她的教导
·国际PNF协会高级国际PNF教师,在美国和欧州举办和主持PNF课程班
多米尼克·贝克斯(Dominiek Beckers)(比利时)
·1975年比利时鲁汶大学运动科学与康复物理治疗硕士
·1975年起,荷兰亨斯布鲁克康复中心物理治疗师
·国际PNF协会高级国际PNF教师
·脊髓损伤康复教师
·许多书籍和文章的作者
马斯·巴克(Math Buck)(荷兰)
·1972年,荷兰海尔伦霍格学校认证物理治疗师
·1973年起, 荷兰亨斯布鲁克康复中心物理治疗师
·1984年起, 国际PNF协会国际PNF教师,现国际PNF协会高级国际PNF教师和荣誉会员
·许多书籍和文章的合作作者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资深的物理治疗师,我可以说,《实用PNF治疗(第四版)》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专业书籍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工具箱”,里面装满了解决临床难题的利器。这本书在保持PNF核心理念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更新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趋势。我特别赞赏书中对PNF技术在评估方面的侧重点。它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做”,更教会了我们如何“看”,如何通过PNF的视角去解读患者的运动模式,找到深层次的功能障碍根源。书中对于不同肌群、不同关节的PNF训练方案,都提供了非常详尽的指导,并且根据不同的病理情况给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例如,对于中风后遗症的偏瘫患者,书中提供了针对性极强的PNF训练计划,从诱导运动模式的产生,到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再到促进正常运动功能的恢复,每一步都考虑得非常周全。这本书的语言简洁明了,逻辑清晰,即使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也能被解释得深入浅出,非常适合临床医生阅读和借鉴。它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PNF的理解和应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我一直对运动康复领域中的一些“经典”疗法情有独钟,而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无疑是其中最令我着迷的之一。这本书的第四版,可以说是集大成之作。它在继承了前几版核心理念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使得整本书的理论更加前沿,技术更加实用。我特别欣赏书中对PNF技术细节的精益求精,每一个动作的起始体位、运动轨迹、治疗师的手部定位以及言语指令的配合,都描述得细致入微。这对于追求精准和效率的治疗师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不仅涵盖了常规的PNF模式,还对一些更高级、更复杂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在运动损伤的后期康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等方面,都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我曾遇到过一位长期遭受下背痛困扰的患者,尝试了多种方法效果都不理想。在阅读了这本书关于PNF在腰部不稳定肌群激活方面的章节后,我尝试了书中所述的特定PNF技术,惊喜地发现患者的疼痛感和活动度都有了显著改善。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了治疗技术,更在于它教会了我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如何从神经肌肉层面去理解和解决功能障碍。它让我意识到,PNF不仅仅是“拉伸”和“收缩”,而是一种更加系统、更加精妙的运动模式重塑过程。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深入骨髓、触及本质的康复理论和技术充满好奇。而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正是这样一个让我着迷的领域。《实用PNF治疗(第四版)》这本书,可以说是我探索PNF世界最重要的一块“拼图”。它不仅仅是关于PNF技术的罗列,更是关于PNF背后深刻的神经科学原理的梳理。我喜欢它对于PNF模式设计理念的阐述,如何巧妙地利用人体天生的运动模式,去促进受损功能的恢复。书中对“拉伸-收缩”、“抑制”等PNF基本技巧的讲解,不仅仅是描述动作,更深入地探讨了其在神经生理层面是如何工作的。这使得我在实际操作时,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例如,我曾利用书中关于PNF在改善步态模式方面的指导,帮助一位因膝关节置换术后步态不稳的患者,通过训练其下肢肌群的协调性和本体感觉,显著改善了她的行走能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PNF,而不是简单地“记忆”PNF。它鼓励我将PNF的原则灵活运用到各种不同的临床情境中,去创造更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是一本真正能够提升临床思维和治疗效果的书籍。
评分坦白说,在接触《实用PNF治疗(第四版)》之前,我对PNF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次,总觉得它只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康复手法。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极为严谨和科学的视角,重新解读了PNF的价值和潜力。书中大量的插图和流程图,将复杂的PNF原理可视化,让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PNF在不同运动链(kinetic chain)中的应用阐述,这让我深刻理解了人体运动的整体性,以及如何通过PNF技术去协调和优化整体运动模式。书中对于PNF在神经肌肉控制、本体感觉反馈以及反射通路激活等方面的深入剖析,让我对其科学依据有了更透彻的认识。比如,书中关于PNF如何利用“放射”和“反馈”机制来促进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的解释,真是让我茅塞顿开。我曾用书中提到的PNF技术来帮助一位患有踝关节扭伤的运动员进行快速康复,通过激活踝关节周围的稳定肌群,并引导其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大大缩短了她的恢复周期。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授技巧,更是在培养一种“PNF思维”,让你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原则去应对各种复杂的临床挑战。
评分这本《实用PNF治疗(第四版)》简直是我物理治疗生涯中的一本“圣经”!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治疗师,我时常感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本书的出现,像一道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从一开始对PNF概念的模糊认知,到如今能够自信地运用各种PNF技术进行评估和治疗,这本书功不可没。它不仅仅是罗列技术动作,更深入地剖析了PNF的神经生理学基础,让我明白“为什么”比“怎么做”更重要。书中详细阐述了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的基本原理,比如拮抗肌的收缩、离心收缩、同心收缩以及神经肌肉模式的激活,这些深奥的理论在书中被解释得通俗易懂,配以清晰的图示,让我在理解上少走了许多弯路。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病例的案例分析,那些来自真实临床实践的经验分享,让我能够将书本知识与临床问题紧密结合,学会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于肩周炎患者,书中提供了详细的PNF手法,从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到增强肩袖肌群力量,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指导,让我感到非常有条理。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像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模块,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PNF的精髓。它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时刻在我身边给予指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