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彩色图谱 第四版 徐国钧 王强 中药学工具书图书

中草药彩色图谱 第四版 徐国钧 王强 中药学工具书图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国钧 著
图书标签:
  • 中草药
  • 中药学
  • 图谱
  • 彩色
  • 药材
  • 徐国钧
  • 王强
  • 工具书
  • 医学
  • 药用植物
  • 中医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奥华元图书
出版社: 福建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3542788
商品编码:27240119867
品牌:奥华元(aohuayuan)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3-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草药彩色图谱(第四版) 23年!25万册!中草药经典图谱!

定价:148.00元

作者:徐国钧

出版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33542788

字数:

页码:

版次:4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1.943kg

编辑推荐


作者:生药学家、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倾力打造。 版本升级:500种常用中草药,精心筛选,取中草药之精华。 图片精美:1000余幅高清原色照片,完美再现,原动植物与药材形态。 实用有效:2000余首验方,中医药专家,倾情奉献。推荐您购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其他畅销书:《袖珍中草药彩色图谱》《袖珍青草药彩色图谱》《看图识百草活用民间中草药》《常用中草药彩色图集》《中草药野外识别图谱》《精编中草药原色图谱》《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修订本)》

内容提要


本书按入药部位分类,介绍500种常用中草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的来源、植物形态、采制、性状、化学成分、药理、性味、功能主治、验方等。
本书是在《中草药彩色图谱(第三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主要修订有:①根据*版《药典》及中草药的临床应用情况,精心筛选,增补常用品种。②增加同一动(植)物来源而药用部位不同的品种,如除桑叶外,增补同样来源于桑科植物桑的桑白皮、桑枝、桑椹等。③补充药材的多种制品,如除人参外,增补由人参炮制加工而成的红参等。④合并多来源品种,以便临床应用。⑤充实应用性内容,将“配伍应用”改为“验方”。

目录


根 类
根茎类
果实类
种子类
花 类
叶 类
木 类
皮 类
茎藤类
全草类
其他类
动物类
矿物类

作者介绍


徐国钧:江苏常熟人,生于192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名誉委员,ACME(中医药文摘杂志)国际顾问,国际中草药学会(日本)常务理事。编著《生药学》、《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等著作40余部,其中半数为主编;发表论文200余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0次。负责的研著项目多次获*、部级奖。
王强:江苏南京人,生于1949年。1981年获硕士学位,1987年获博士学位。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江苏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编著论著26部,其中任主编的8部,任副主编的9部;发表论文200余篇。1991年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7年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文摘






序言



《中华本草》:一部承载千年智慧的国之瑰宝 《中华本草》并非一本单一的著作,而是一项浩瀚的、汇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之力,系统整理、研究和编撰中医药学的宏伟工程。它代表了当代中国对传统中医药知识体系的最高成就,是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里程碑。它不局限于某一特定版本,而是以其包罗万象、精益求精的精神,持续地更新和发展,力求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的宝贵医药经验,以科学、系统、现代化的方式呈现给世界。 起源与使命:拨乱反正,系统整理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然而,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却被提上国家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历经几十年的学术争鸣、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组织了全国范围内的中医药专家,肩负起一项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编纂一部全面、权威、科学、实用的《中华本草》。这项工作的核心目标,是系统梳理、辨伪存真、去粗取精,将零散、传统的中医药知识体系化、现代化,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与应用。 体系构建:集大成者,博采众长 《中华本草》的编撰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体系构建遵循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全面性: 囊括了现存的、有价值的中医药文献,包括古代经典著作、历代本草、医案、方剂、民间验方等。同时,也吸纳了近现代中医药研究的最新成果,力求不遗漏任何重要的药用植物、动物、矿物资源及其相关的药用价值。 科学性: 在整理过程中,严格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对药材的来源、性状、炮制、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都进行了严谨的考证、实验和总结。特别注重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如植物学分类、药理学、毒理学、化学分析等,对传统知识进行验证和深化。 规范性: 制定了统一的编纂体例和规范,确保了各部分内容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例如,对药材的命名、分类、描述、药理作用的表述方式等,都力求做到标准化,便于读者理解和查阅。 实用性: 强调药材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药师、科研人员以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在介绍药材时,不仅阐述其理论功效,更注重列举具体的临床验案和应用经验,使其更具指导意义。 内容精要:百科全书式的宝库 《中华本草》的内容极其丰富,堪称一部中医药的百科全书。其核心内容涵盖了: 1. 药材的系统收录: 涵盖了药食同源的植物、动物、矿物,以及部分真菌、藻类等。每一个条目都力求详尽,从正名、别名、科属、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到采集、炮制方法,再到药性、功效、主治病症,无一不细。 2. 图文并茂的呈现: 为了便于读者识别和认识药材,《中华本草》极力强调图谱的重要性。收录了大量精美的、高清的药材彩色图片,涵盖了药材的整体形态、局部特征、花、果、根、茎、叶等不同部位,力求精准还原药材的真实面貌。这些图片不仅具有识别价值,也展现了中药材的自然之美。 3. 古今研究的融合: 《中华本草》并非仅仅是对古代经典的复述,而是将历代本草学家的智慧与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介绍药材的传统功效之外,还深入阐述了其现代药理研究的发现,如有效成分、作用机制、抗癌、抗炎、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使传统理论更具科学依据。 4. 炮制与鉴别的精深: 炮制是中药发挥疗效的关键环节。《中华本草》详细介绍了各种药材的传统炮制方法,如炒、炙、蒸、煮、煨、煅等,并阐述了炮制的目的和对药效的影响。同时,还提供了鉴别真伪、优劣的实用方法,包括凭外观、气味、显微特征等,帮助读者识别质量上乘的药材。 5. 方剂的精选与应用: 除了单味药材的介绍,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经典方剂,并对组方原理、配伍特点、功用主治、加减变化等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方剂大多来源于历代医籍,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检验,疗效确切。 6. 毒副作用与注意事项的详述: 科学用药,规避风险。《中华本草》对药材的毒副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等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详细列出了用药时的注意事项,指导使用者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 7. 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在此基础上,《中华本草》还纳入了部分少数民族医药的优秀成果,体现了中华医药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促进了各民族医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价值与意义:传承创新,造福人类 《中华本草》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内容的博大精深,更在于其承载的深远意义: 系统化与现代化: 它将零散、经验性的传统医药知识,转化为系统、科学、规范的现代医药学体系,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产权的保护: 通过对大量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为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医药瑰宝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 科学研究的基石: 为从事中医药研究的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促进了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临床应用的指南: 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了权威、可靠的用药参考,指导其在中医药治疗中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健康教育的桥梁: 使得普通大众能够更方便、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知识,提升健康素养,更好地运用中医药维护自身健康。 国际交流的窗口: 作为中国中医药的代表性著作,《中华本草》是向世界展示中华医药智慧的重要窗口,促进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应用。 面向未来:创新发展,服务健康 《中华本草》的编撰并非终点,而是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创新的起点。一代又一代的中医药工作者,在《中华本草》的指引下,继续探索中医药的奥秘,挖掘新的药用资源,研究新的药理作用,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医药发展方向的指引。 总而言之,《中华本草》是一部集历史传承、科学研究、临床实践于一体的巨著,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健康智慧,也昭示着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未来。它不仅是中国医药学界的骄傲,更是世界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中医药研究的爱好者,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一直对中草药充满好奇。接触到《中草药彩色图谱》第四版后,我感觉像是发现了一个宝藏。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惊叹。它不仅收录了大量常见的中药材,还囊括了不少在民间流传但鲜为人知的药用植物。让我尤其赞赏的是,书中对每一种药材的鉴别要点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比如如何区分相似的植物,如何从根、茎、叶、花、果等不同部位进行辨识,甚至还提到了一些容易混淆的植物的特征对比。这对于避免误用和滥用中药材至关重要。图片的质量也是毋庸置疑的,真实、清晰,仿佛能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除了形态描述,书中关于药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工艺等方面的介绍,也为我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本图谱就像我的个人实验室助手,随时随地都能为我提供权威的、可靠的信息支持,让我能够更自信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评分

对于像我这样需要经常接触中药材的从业者来说,一本准确、全面的图谱是不可或缺的。而《中草药彩色图谱》第四版,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我见过最优秀的一本。它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让我非常信服。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其内容的严谨性,每一幅图片和每一段文字都经过了专业的考证和核实,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我特别看重它对药材性状的描述,比如气味、味道、质地等,这些细节对于临床用药至关重要。我曾经因为对某些药材性状记忆不牢而发生过一些小插曲,但有了这本书,我能够随时查阅,确保万无一失。此外,书中对于不同产地、不同炮制方法的药材差异也进行了说明,这对于理解中药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非常有帮助。它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像是一本详细的“中药材使用手册”,为我提供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让我能够更安全、更有效地运用中草药。

评分

这是一本让人惊艳的植物识别指南!作为一名植物爱好者,我尝试过不少图谱,但《中草药彩色图谱》第四版无疑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本。首先,它极其详实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药材的图片,而是对每一种中草药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从植物的形态特征,比如叶子的形状、边缘,花朵的颜色、大小,到果实的形态、成熟时间,甚至是根、茎、叶、花的具体构造,都描绘得非常到位。我特别喜欢它对生长环境的介绍,很多时候我外出采集时,知道大概的生长环境,就能大大提高找到目标植物的几率。此外,书中的药用部位、炮制方法、功效主治等信息也极为丰富,几乎涵盖了从识别到应用的全过程。而且,图片质量极高,色彩鲜艳,细节清晰,很多时候仅凭图片就能与实物一一对应,这对于野外辨识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曾经因为一张模糊的图片而采错植物,白费力气,但有了这本图谱,那种尴尬情况大大减少了。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药农,耐心地在我耳边讲解着每一株植物的故事,让我能更深入地了解它们。

评分

作为一名传统中医学的初学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帮助我认识中药材,又能让我对它们的药用价值有初步了解的工具书。《中草药彩色图谱》第四版,可以说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每一味药材都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介绍,这让我很容易就能找到我需要的信息。最吸引我的是它彩色图片的精美程度,每张图片都清晰地展示了中草药的真实形态,而且标注了重要的识别特征,这对于我这个“看图识药”的新手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书中对于每味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信息也都进行了详细而简洁的阐述,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是没有深厚中医药背景的人也能理解。我曾经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几种形态相似的植物,用其他资料辨识起来总有些模糊,但这本书的图片和描述相结合,让我豁然开朗,彻底解决了我的困惑。这本书不仅是认识中药材的入门指南,更像是开启中医药世界的一扇窗户,让我对这门古老的医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

作为一个在中药行业从业多年的老前辈,我见过不少关于中草药的图谱,但《中草药彩色图谱》第四版,绝对是其中翘楚。它的精良制作和严谨内容,充分体现了编著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中医药事业的敬畏之心。最让我赞赏的是,这本书的图片质量极高,色彩还原度非常棒,许多植物的细微特征都能清晰可见,这对于我们这些经验丰富的人来说,是极大的便利。而且,书中对于每一种药材的讲解,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挖掘其历史渊源、植物学分类、生态分布等信息,让我看到了中草药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和科学内涵。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罕见或濒危药材的介绍,这不仅有助于保护这些珍贵的资源,也拓宽了我的视野。这本书就像一本厚重的学术专著,又像一位博学多才的长者,娓娓道来,让我受益匪浅。它所展现出的专业性和深度,是我在其他同类书籍中鲜少见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