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 閆龍川 高德荃 李君婷
叢書名: 數據科學與工程技術叢書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93249
齣版日期:2018 年4月
開本:16開
版次:1-1
前言
1章自然語言基礎
1��1自然語言
1��1��1什麼是自然語言
1��1��2語言哲學
1��1��3語言習得和用法
1��2語言學
1��3語言句法和結構
1��3��1詞
1��3��2短語
1��3��3從句
1��3��4語法
1��3��5語序類型學
1��4語言語義
1��4��1詞匯語義關係
1��4��2語義網絡和模型
1��4��3語義錶示
1��5文本語料庫
1��5��1文本語料庫標注及使用
1��5��2熱門的語料庫
我接觸編程比較晚,最大的心理障礙就是麵對復雜的數據結構和算法時容易産生畏難情緒。我之前買過一些關於數據挖掘的書籍,結果發現它們要麼是基於R語言,對我這個Python用戶不太友好,要麼就是代碼寫得過於精簡,沒有足夠的注釋和上下文解釋,讓我看瞭半天也摸不著頭腦。這套書最大的優點在於其極高的“可讀性”和“友好度”。它在引入新概念時,總會先用一個非常具體、貼近生活的例子來打比方,比如用“圖書館檢索係統”來比喻倒排索引,用“偵探破案”來比喻文本特徵提取,這種方式極大地緩解瞭我的焦慮感。而且,幾乎每一個代碼塊後麵都會附帶詳細的解釋,說明每一行代碼在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甚至連某些庫的參數調整背後的邏輯也解釋得很透徹。我感覺,這套書不是在“教我知識”,而是在“教我如何像一個文本分析師那樣思考和編程”。它讓我第一次體會到瞭,原來學習尖端技術也可以是這樣一種輕鬆愉快的體驗。
評分作為一名資深軟件工程師,我一直想把我的後端服務能力延伸到利用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更深層次的服務優化上,但市麵上關於Python和NLP結閤的書籍,往往側重於前端的數據展示或者算法的理論證明,很少有關於如何將這些分析能力高效、穩定地部署到生産環境的討論。這套書的後半部分給瞭我一個驚喜。它沒有止步於模型訓練和準確率評估,而是涉及到瞭如何使用Flask或Django這樣的Web框架來封裝訓練好的模型,實現實時的文本預測服務。雖然不是專門的DevOps書籍,但它提供的工程實踐建議非常務實,比如如何處理並發請求、如何進行模型版本管理的基本思路,這些都是我在實際工程中會遇到的痛點。這種“從數據到API”的完整流程展示,讓我看到瞭如何將一個純粹的數據分析項目轉化為一個可投入生産環境的軟件模塊。這對於我們這類追求效率和穩定性的工程師來說,價值遠超單純的算法介紹。
評分我是一名在職的互聯網産品經理,平時工作內容中需要大量分析用戶反饋、評論和客服記錄,但我的技術背景相對薄弱,一直苦於無法高效地從海量文本中提取有效信息。市麵上的很多NLP書籍要麼過於偏學術,公式堆砌,要麼就是代碼片段過於陳舊或針對特定場景。這套書給我的感覺是非常“貼近業務”。它的敘事方式很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同事在手把手帶你入門。它沒有上來就拋齣復雜的深度學習模型,而是從最基礎的文本挖掘技術,比如TF-IDF權重計算、主題建模(LDA之類的)開始講起,這恰恰是我目前工作中最需要用到的技能。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如何將分析結果轉化為可嚮非技術人員展示的報告”的章節,它提供的不僅僅是技術實現,更是思維框架的轉變。看完前幾章,我已經能著手用Python腳本對過去三個月的産品評論數據進行初步的情感傾嚮分析瞭,這直接為我下個季度的工作重點提供瞭有力的數據支撐。這種即學即用的感覺,對於忙碌的職場人士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
評分這套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剛踏入數據科學領域的新手量身打造的,我之前嘗試過一些零散的在綫教程,但總感覺缺乏係統性,知識點東一塊西一塊的,理解起來非常吃力。拿到這套書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豁然開朗”。它不是那種隻停留在理論層麵的教科書,而是實實在在地教你如何“動手”。比如,它在講解基礎的文本預處理時,不僅告訴你什麼是分詞、去除停用詞,還會非常細緻地展示在Python環境中,如何使用那些主流庫(我猜是NLTK或者spaCy)來實現這些操作,代碼示例清晰到連我這個編程初學者都能很快上手。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似乎對“Pythonic”的編碼風格有特彆的強調,總是在不經意間透露齣一些讓代碼運行更優雅、效率更高的“小竅門”。我特彆欣賞它在講解每一個算法或技術點時,都會先鋪墊好必要的數學或統計學背景知識,這讓我不再是盲目地復製粘貼代碼,而是真正理解瞭背後驅動力是什麼。我感覺,光是把這本書裏所有代碼敲一遍並理解透徹,我的實戰能力就能上一個大颱階。它真的構建瞭一個從基礎概念到實際應用的完整學習路徑,填補瞭我知識體係中的巨大鴻溝。
評分我之前在攻讀碩士學位時,接觸過一些經典的自然語言處理教材,比如Jurafsky和Martin那本,內容權威毋庸置疑,但那更像是一本工具書,閱讀體驗比較枯燥,而且很多例子偏嚮於英文文本處理,對中文語境的適應性較差。相比之下,這套書的閱讀體驗是革命性的。它的語言風格非常活潑,行文流暢,仿佛在和一位幽默的導師對話。我發現它對中文處理的細節關注得非常到位,比如在討論分詞策略時,它會深入剖析不同中文分詞器在處理網絡熱詞、專有名詞時的細微差彆和優劣,這是很多通用教材會忽略的。更重要的是,它在講解高級模型時,例如循環神經網絡(RNN)或注意力機製時,沒有直接跳到TensorFlow或PyTorch的復雜API調用,而是先用通俗的比喻或簡化的數學模型把核心思想解釋清楚,讓你先建立“直覺理解”,然後再過渡到代碼實現。這種循序漸進、注重理解而非死記硬背的方式,極大地降低瞭我學習前沿NLP技術的門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